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70岁以上老年AMI患者134例,其中合并AVB者为32例.观察对照分析合并AVB与不合并AVB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及预后.结果老年AMI合并AVB患者的死亡率(28.1%)高于不合并AVB者(12.7%),心源性休克发生率(31.2%)高于不合并AVB者(9.8%),心功能不全发生率(65.6%)高于不合并AVB者(34.3%),神经精神异常发生率(15.6%)高于不合并AVB者(2.9%),各P值均小于0.05.结论老年AMI合并AVB患者病情复杂,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时的发生和转归。方法对223例AMI合并AVB的36例进行分析。结果下壁AMI合并AVB明显高于前壁AMI。AMI合并AVB者,尤其左室心梗者,在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和心衰严重程度方面有较大影响,本组AMI合并AVB者,28例可完全消失,其中26例2周内消失。结论下壁AMI易合并AVB;合并AVB是影响AMI病情的一个重要因素;治疗中应避免使用负性传导作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 (AVB)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 70岁以上老年AMI患者 134例 ,其中合并AVB者为 32例。观察对照分析合并AVB与不合并AVB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及预后。结果 老年AMI合并AVB患者的死亡率 (2 8.1% )高于不合并AVB者 (12 .7% ) ,心源性休克发生率 (31.2 % )高于不合并AVB者 (9.8% ) ,心功能不全发生率 (6 5 .6 % )高于不合并AVB者 (34.3% ) ,神经精神异常发生率 (15 .6 % )高于不合并AVB者 (2 .9% ) ,各P值均小于 0 .0 5。结论 老年AMI合并AVB患者病情复杂 ,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与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发生与转归.方法临床已确诊为AMI 1256例,其中并发AVB 165例,严重AVB 59例.结果并发AVB AMI部位以单纯下壁为多见65例,复合性AMI 23例,广泛前壁AMI 35例,前壁AMI 24例,前间壁AMI 18例.合并AVB中为Ⅰ度AVB 75例,Ⅱ度一型AVB 26例;Ⅱ度二型AVB 14例;房室分离8例;Ⅲ度AVB 30例,死亡5例;高度AVB 12例.结论AMI合并Ⅲ度AVB的预后差,以广泛前壁AMI合并Ⅲ度AVB病情危重,AVB的程度越轻、持续时间越短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特点。方法以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48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筛选出42例并发AVB的患者。按照AVB的发生时间,分为早发组和晚发组。分析AMI患者的AVB发生率、发生部位、类型、AVB发生时间和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等。结果 AMI患者并发AVB总发生率为16.94%。下壁/下后壁心肌梗死并发Ⅰ度AVB、Ⅱ度Ⅰ型AVB与ⅡⅠ度AVB高于前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前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发Ⅱ度Ⅱ型AVB高于下壁/下后壁心肌梗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组泵衰竭发生率、死亡率均高于早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室速/室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并发AVB在临床较为常见,且以发病8h后并发AVB患者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其预后。方法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其预后。方法该院在2008年1月—2012年6月期间共接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其中并发房室传导阻滞患者40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6例,74例好转出院,治疗有效率为92.5%;4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经过治疗死亡2例,38例均好转出院并且房室传导阻滞均得到有效地恢复,治疗有效率为95.0%,其中临床中Ⅰ度房室传导阻滞(23例、75%),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5例,12.5%),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9例,22.5%)、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7.5%)。结论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中要严格注意其临床特征及其变化,对原发病心肌梗死要积极地治疗,对并发症房室传导阻滞要慎重的对待,可有效的提高其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分析6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24例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效果。结果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24例中死亡率为4.17%,无房室传导阻滞的44例中死亡率为4.55%。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多数良好。  相似文献   

8.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度AVB)是较严重心律失常,尤其是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更为迫切,常危及生命。是心血管内科的急症之一,为探讨AMI伴Ⅲ度AVB者药物或/和起搏器治疗的经验,笔者将本院1985年~1999年AMI伴Ⅲ度AVB者58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58例,年龄41~83岁,男性41例,平均年龄62-67±9-22岁;女性17例,平均年龄71-23±6-89岁,其中药物治疗组40例,临时(永久)起搏治疗组18例。均排除了电解质紊乱及洋地…  相似文献   

9.
10.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21岁,自觉胸闷、气短2天带24 h动态心电图(DCG).晚8点左右,因家庭琐事与人争吵哭闹之后头晕、自觉呼吸困难、四肢抽搐、口周麻木,缓注10%葡萄糖酸钙10 ml后,上述症状缓解,后发现同一时间段内患者DCG分析分别出现窦性心动过缓、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持续13 min,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T3、T4及生化检查正常,ECG及心脏超声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与同期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中老年人心梗以下壁为多见,复发性心梗尤多.总之,对老年患者我们不能局限于症状的诊断和处理,尤其对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的高危患者应做进一步动态观察分析,早期行筛选检查,了解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动态改变情况,并对治疗效果做精确分析,及时查明病因,避免漏诊或误诊,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2.
13.

Background  

Despit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it is still a major cause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among the Iranian population.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have documented that risk factors including smoking and the biochemical profile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Psychological factors have been discussed as potential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mong emotional factors, depression correlate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rticularly myocardial infarc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评价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32例符合溶栓适应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尿激酶100-150万U静脉滴注后,观察患者2h内胸痛缓解情况;2h内,每30min描记EKG1次;24h内每2h查CK及CK-MB1次。结果:32例,符合冠脉再通者22例,占68.8%,其中5例发生轻度皮肤粘膜及穿刺部位出血,4周病死者5例,均为冠脉未通患者。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可靠,方法简便,易于掌握。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大多轻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莉莉 《现代保健》2011,(23):97-9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 46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痊愈28例,好转10例,死亡8例,总有效率为826%,病死率为174%.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极高,及时的诊断并处理诱因和适时恰当的护理是争取病情转归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持续心电监护和合理有效的观察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助于稳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是AMI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并AMI非典型发病者多,无病占45%.资料表明,糖尿病并AMI病死率高达32%,且随血糖增高,致命性并发症和病死率均增高,这与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糖所致的血粘度增高,影响心肌侧枝循环,加重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静脉溶栓疗效.方法对60岁以上AMI患者201例,静脉溶栓治疗组86例,与未溶栓组115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溶栓组再通率36%,而溶栓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升高,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发生例数明显减少.结论溶栓治疗有益老年AMI患者的临床预后,但延迟溶栓治疗时间和老年人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可能影响溶栓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静脉溶栓疗效。方法 对60岁以上AMI患者201例,静脉溶栓治疗组86例,与未溶栓组115例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溶栓组再通率36%,而溶栓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升高,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发生例数明显减少。结论 溶栓治疗有益老年AMI患者的临床预后,但延迟溶栓治疗时间和老年人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可能影响溶栓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