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减少抗生素使用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次均费用,探讨降钙素原(PCT)测定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中指导抗生素使用的作用。方法对生后72小时以上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下称高胆)的71例患儿按入院日期随机分为PCT检测组及对照组两组,对PCT检测组进行PCT的测定,将两组的抗生素使用率、住院时间、住院次均费用进行分析。结果引入PCT检测可大大减少非感染因素所导致的高胆抗生素使用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次均费用。结论血清PCT水平在细菌感染特别是全身性重症细菌感染时升高,可作为新生儿感染的早期检测指标,对鉴别新生儿高胆的病因、指导高胆患儿是否使用抗生素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高危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窒息、羊水吸入)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方法 将新生儿科收住的高胆红素血症、窒息、羊水吸入的足月新生儿124例随机分成两组,以感染临床表现、C反应蛋白(CRP)、PCT3项作为观察指标,对照组均应用抗生素3~5 d,研究组必须有两项观察指标异常方可使用抗生素.统计两组的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CRP及PCT数值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感染率为4.68%,对照组为1.66%;两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抗生素使用率4.68%,对照组为100%;两组抗生素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对高危新生儿应动态观察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感染指标来指导抗生素应用,可大大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率,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相似文献   

3.
李凯  刘超  王娟 《中原医刊》2014,(2):20-2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78例危重晚期新生儿分为三组:细菌感染组68例,病毒感染组56例,非感染组54例。回顾性分析危重晚期新生儿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PCT检测阴性的非细菌感染危重晚期新生儿不用抗生素治疗与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CT阳性率分别为73.5%、12.5%和13.0%,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检测阴性的非细菌感染危重晚期新生儿不用抗生素治疗与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ICU病房,血清PCT可用作晚期新生儿细菌感染与病毒等感染的鉴别诊断指标,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降低抗生素使用率,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治疗中对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56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PCT组30例,对照组26例,PCT组根据血清PCT检测水平来判断抗生素的使用;常规组根据患者血CRP、X线胸片、痰培养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判断抗生素的使用。观察两组新生儿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使用率、住院时间、死亡率等。结果 PCT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9.5±1.9)d,对照组为(11.8±2.1)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P=0.0001);两组的抗生素使用率、住院时间、死亡率及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可有效指导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明显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抗生素暴露。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2年间住院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90例(常规组)和PCT指导治疗组90例(PCT组)。常规组由医师按我国CAP治疗指南决定抗生素治疗方案,PCT组按血清PCT水平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临床有效率、死亡率、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疗程、抗生素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有效率、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CT组的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疗程、抗生素费用均低于常规组(均为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老年CAP患者在PCT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抗生素使用量,缩短抗生素疗程,降低抗生素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征的病原学判断及指导抗生素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10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随机分为PCT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率及抗生素使用天数,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PCT组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抗生素使用天数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作为敏感的细菌感染指标,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征的治疗中可有效降低抗生素使用率。  相似文献   

7.
曾华 《广西医学》2010,32(12):1488-1490
目的分析围生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血清蛋白检测水平关系。方法确诊围生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78例(足月儿60例,早产儿18例),选择同期正常儿20例、非高胆早产儿12例作对照。60例高胆足月儿中合并感染30例,无感染30例;60例根据血清胆红素的水平分组比较各组血清蛋白水平。均抽取静脉血检查肝功能全套。结果血清蛋白水平高胆足月儿组与正常儿组比较,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足月儿组血清胆红素高低组比较,高胆与非高胆早产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而高胆早产儿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低于高胆足月儿组及正常儿组(P〈0.05),3组球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与血清蛋白尚无关系,高胆红素血症的早产儿为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可适当使用人血白蛋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2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通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以及临床症状指导抗生素应用,观察组则通过检测PCT水平指导抗生素应用,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抗生素使用疗程及使用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及使用疗程、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检测可有效指导抗生素应用,缩短使用疗程,降低使用率,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临床上应用PCT联合CRP测定对新生儿细菌感染和减少抗菌素的意义。方法选取细菌感染的新生儿40例为感染组,再选取同期在本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40例为非感染组,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PCT及CRP水平。结果感染组患儿治疗后的PCT水平(0.25±0.17)及CRP水平(0.44±0.37)均明显低于治疗前(2.68±2.41)和(1.82±1.43)(P<0.05),感染组患儿治疗前的PCT、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患儿(0.34±0.26)和(0.49±0.35)(P<0.05),感染组患儿治疗后PCT、CRP水平与非感染组PCT、CR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T联合CRP可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对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新生儿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降低了患儿的死亡率,还减少了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袁海鸿  魏利锋 《浙江医学》2015,37(22):1826-1828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动态监测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CAP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根据儿童CAP管理指南经验性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监测组60例,采用血清PCT动态检测法指导抗生素使用,比较两组患儿抗生素使用率、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以及监测组患儿血清PCT水平的变化。结果监测组患儿抗生素的使用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63.3%比96.7%,P<0.01),使用时间明显缩短[(4.4±0.5)d比(7.2±0.7)d,P<0.01],且住院时间也显著缩短[(5.5±0.6)d比(8.1±0.5)d,P<0.01],但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监测组患儿在使用抗生素治疗3d后PCT水平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1)。结论动态监测PCT指导小儿CAP治疗,可明显降低抗生素使用率和使用时间,同时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巨细胞病毒及胆汁酸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时巨细胞病毒及胆汁酸检测在临床的意义。方法对20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和60例正常新生儿,给检测血巨细胞病毒(CMV)、谷丙转氨酶(ALT)、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胆汁酸(TBA)等,并分三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CMV阳性高胆组血ALT、D-BIL及TBA值显著高于CMV阴性高胆组(P<0.01);CMV阳性高胆组血I-BIL值与CMV阴性高胆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MV感染的高胆患儿易有肝损害和胆汁淤积,对高胆患儿应检测巨细胞病毒及胆汁酸,及时了解患儿感染CMV及胆汁淤积状况,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 γ-GT)联合检测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感染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择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0例,根据预后结局将其分为感染组17例和非感染组63例。比较2组血清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清淀粉样蛋白A、血小板、CRP、PCT、γ-GT水平。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评估CRP、PCT、γ-GT及联合检测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发感染的预测效能。结果 8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并发感染17例,发生率为20.99%。感染组患儿血清CRP、PCT、γ-GT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水平升高是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PCT、γ-GT水平单一及联合预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并发感染的AUC分别为0.713(95%CI:0.601~0.827)、0.707(95%CI:0.602~0.813)、0.67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肺炎患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180例,根据指导治疗的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常规治疗组90例,另一组为PCT组90例,根据血清PCT水平指导是否使用抗生素。当PCT0.5ug/L,基于抗生素进行治疗;当PCT0.5ug/L,不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检测患者的血清PCT水平、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血常规、动脉血气。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疗程、抗生素费用、治疗有效率、死亡率。结果和常规组对比,PCT组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费用、抗生素疗程明显更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死亡率无差异,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肺炎患者的诊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PCT作为一种标志物,可为细菌感染疾病提供重要的信息,有利于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抗生素使用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我院呼吸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1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五、七和十天测定PCT水平,当血清PCT≥0.25ng/m1时使用抗生素,血清PCT〈0.25ng/ml时不使用或停用抗生素。对照组患者经验使用抗生素。观察二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临床有效率、病死率和有创机械通气率。结果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二组临床有效率、有创机械通气率和病死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有利于指导AECOPD患者抗生素使用,减少使用率和使用时间,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和临床疗效意义。方法:分别对58例高胆红素血症和45例非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β2微球蛋白、肌酐、尿素氮和血清胆红素的测定。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胆组)血β2-MG明显高于非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非高胆组),差异明显(P<0.01),而肌酐、尿素氮和血清胆红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通过测定血β2-MG诊断新生儿是否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早期肾功能损害,提示临床上治疗新生儿肝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同时,要加强肾脏的保护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中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在指导小儿呼吸道感染合理抗生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7月我院确诊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98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指导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指导组患儿给予PCT、CRP指导下抗生素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抗生素使用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指导组患儿咳痰咳嗽、发热、气喘、肺部干湿性啰音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组患儿抗生素使用率、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CRP指导下抗生素治疗不影响呼吸道感染患儿疗效,提高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刘阳 《西部医学》2017,29(5):632-635
【摘要】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使用抗生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入住院治疗的儿童CAP 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依据PCT的浓度使用抗生素;对照组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和经验使用抗生素。统计两组的抗生素使用情况,抗生素处方使用率、治疗后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疗效。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观察组使用抗生素构成比、抗生素使用天数、两种抗生素联合构成比、抗生素不良反应构成比、抗生素费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第1、3、5天时,观察组的抗生素处方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治疗第5天后的抗生素处方使用率出现明显下降,而在对照组中是治疗后第7天;两组疗效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PCT指导儿童CAP抗生素使用的策略既不影响疗效,又可以有效减少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不良反应、抗生素费用、抗生素疗程、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细菌感染组80例,病毒感染组60例,所有患儿均在入院时抽取静脉血做PCT、CRP、WBC检测,比较三项检测指标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儿PCT、CRP、WBC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患儿(P<0.05).结论 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诊断过程中,PCT、CRP、WBC三项联合检测能提高早期感染诊断的准确性,更好地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服妈咪爱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蓝光照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妈咪爱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妈咪爱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降钙素原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星成  段勇 《医学综述》2014,(2):231-233
降钙素原(PCT)对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有明确的临床价值,PCT可用于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感染,对于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较C反应蛋白(CRP)特异,对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血清PCT是鉴别细菌性感染引发脓毒血症快捷、敏感、准确的监测手段。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可在PCT指导下安全使用抗生素,能够降低抗生素使用率和抗生素的使用时间,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PCT水平对疗效判断及预测预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