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气虚”患者左心室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心气”是指“心藏血脉之气”,《内经》所云“心主身之血脉”,“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之正常血液循环,全赖心气为动力。《医学真传》说:“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血非气不运。”《诸病源候论》谓“……心主血脉,而气血通荣脏腑,遍循经络……心统领诸脏,其劳伤不足,则令惊悸、恍惚,是心气虚也。”说明心气不足则推动血液运行功能减  相似文献   

2.
肿瘤分良性和恶性两种,恶性肿瘤即为癌病。祖国医学认为本属“积聚”病范围。历代医籍中记载人参能治“积聚”的文献很多。如《本草纲目》曰:“人参补五脏,久服轻身延年,通血脉,破坚积。”《月池人参传》中云:“人参能养正破坚积。”《别录》记载“人参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本草经疏》则通过人参能补五脏,补脾气的作用而达到消坚积的目的作了如此之论述:“人参能回阳气于垂绝,却虚邪于俄顷。……通血脉者,血不自行,气壮则行,故通血脉。破坚积者,真气不足,则不能健行而磨物,日积月累遂成坚积。脾主治气,真阳之气回,则脾强而  相似文献   

3.
并《内经》文中之“并”字,每多含有“甚”字之义。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意思是说,阳胜则脉流急迫,甚则至狂。《素问·调经论》:“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气并”即气甚,“血并”即血甚。气过甚,消耗阴血,故血虚;血过盛,气损不及,故气虚。《阴阳应象大论”: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的“脾”与“血”有着密切的关系。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又主中焦之气,化生营气,营气是血中之气。《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指出了脾与生血有关。  相似文献   

5.
我对经络及其学说起源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本理论之一,它主要阐述人体内运行血气的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目前国内对于经络的实质和经络学说的起源,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本文谈谈个人的管见。一、中医的经络是人体内运行血气的通路“血气”是指有形的血及其伴随的“气”。该“气”,指的主要是血流的动力(宗气)、血的功能(营、卫、神诸气)和血的成分(天气、水谷之气、先天的精气等)。血是有形之物,那么流通血的组织,必然是有形的血脉了。脉,古字为“衇”,象形着“血流于脉”这个生理学意义。明代《人镜经》解释:脉“从血从(?),所以使气血各依分派而行经络也”。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急性心肌梗塞属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国内众多医家对其病因病机作了许多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结合文献对其作以初步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祖国医学有关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1历史渊源早在《内经》已认识到,心肌梗塞的病因病机与气虚、气滞、寒凝、血瘀、痰饮有关。《灵枢·经脉》篇认为:“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细则气少,涩则心痛”,初步认识到气虚则血脉瘀滞不畅而心痛。《内经》尤重寒邪致痛,《素问·痹论》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  相似文献   

7.
《难经·十四难》云:“损其心者,调其营卫”,对于临床诊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吾师董廷瑶老中医善于运用桂枝汤类方调和营卫、宁心复脉,即基于此理。兹作简介,并祈指正。经言:“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邪客》),阐述了水谷精微化生营阴,成为血液的过程。这一化血之功由心所主,所谓:“心之能事,又主生血,……乃生血之源泉”(《血证论》)。尔后,营血在心的动力作用下行于脉中,此即“心主血脉”。但  相似文献   

8.
王根法 《陕西中医》2001,22(8):499-499
“血瘀”与精神病的关系 ,追溯起来 ,历史悠久 ,渊源很深。《内经》说 :“血者神气也。”又说“脉舍神”。从生理角度说明了血脉与精神的关系。《素问·调经论篇》提出 :“血并于阴 ,气并于阳 ,故为惊狂。”又说 :“血有余则怒 ,不足则恐。”从病理方面提示气血的失调 ,能引起精神紊乱。《伤寒论》之“热结膀胱”、“热入血室”、“蓄血症”等条文 ,明确地指出了血证与发狂的关系。如“1 0 6条 :太阳病不解 ,热结膀胱 ,其人如狂 ,血自下……少腹急结者 ,可攻之 ,宜桃核承气汤。”“1 2 4条 :太阳病 ,六七日表证仍在 ,脉微而沉 ,反不结胸 ,其…  相似文献   

9.
《内经》中“经脉”实际包含两套完全不同的脉道系统,即行气之脉——十二经脉。和行血之脉——血脉。气血是分离的,气即卫气,血即营血,二者各自运行于这两套不同的脉道之中。古人误将“内视”所见的行气之脉与解剖所见的行血之脉及各自脉中的气血视为一体,导致了气脉与血脉、气与血相互混淆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
一、益心气、养心阴是治疗心脏病的根本大法《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脉者,血之府也。”《灵枢·经水篇》说:“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又《六节藏象论》说:“心者,其充在血脉。”说明心与血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通过血液运行,把各种养料送到各个部门去,以营养各个组织,所以《本神篇》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心得血而养,血  相似文献   

11.
本人多年来临床治疗冠心病,略有一得之愚,本文拟从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冠心病的治疗。一、理论指导: 祖国医学是以阳动、阴静、气畅、血行等论说作为解释人体生理现象的基本概念,而气血阴阳学说在冠心病的辨证论治上更是主要理论之一。《内经》说:“心主血脉,脉为血府,以气为本,”扼要地说明心、血、脉三者在生理上的密切关系,而这种生理活动主要以心气(功能) 的键仝为根本,故说“以气为本。”《内经》又有:“阳主动、阴主静”之说,心阳、心阴的动  相似文献   

12.
严桂芳 《中国针灸》2002,22(12):853-853
最近研读了“谈谈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中的几个问题”(《中国针灸》2 0 0 1年第 8期 5 10页 ,以下简称“谈文”)一文感触很深 ,对文中的一些论述及观点实难苟同 ,在此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以增强交流。综观《内经》《针灸大成》等医著 ,应该注意到古典医著中对经脉循行、起止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1 概言经脉之循行、起止如《灵枢·营气》曰 :“故气从太阴出 ,注手阳明 ,上行注足阳明 ,下行……”《灵枢·脉度》曰 :“手之六阳 ,从手至头……手之六阴 ,从手至胸中……”2 以具体部位 ,详细表述经脉之循行、逆顺、起止如《灵枢·经脉》中有…  相似文献   

13.
《内经·素问痹论》曰:“营者,水谷之精气……,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内经·灵枢决气篇》日:“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而《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8条曰:“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前者论“卫气营血”以物质而言,后者则以疾病的深浅而言。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可混淆,亦不可分开。《内经》中的“卫气营血”主要是指卫气、营气和血三种物质。其中,卫气和营气主要由脾胃中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之中比较富有营养的物质,血是由营气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之而成。它们不仅生成于脏腑,并在人体中不断运行,对人体组织器官起着一定的作  相似文献   

14.
一、气的物质性中国古籍载述: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行脉中,气行脉外,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古人所指的气,是与构成生命体有形的血肉之躯相对应而存在的无形的生命组份。它从血中析出运行于血脉之外,并对血的正常运行起保证作用。古人所云:“营卫气血”,营气行于血脉之中,卫气行于血脉之外,在这里气应是一种或多种线度很微小的颗粒,它可以自由出人血管、细胞内外,在血脉之中称为营气(荣气),起濡养全身的作用,析出血脉之外则称之为卫气(经气),对生命体正常活动起调节、控制和保护作用。很明显,以现代系统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15.
低血压症(指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急性低血压往往表现晕厥、呼吸微弱、汗出肢冷等休克状态。慢性低血压,则经常表现为头晕、胸闷、气短等症。笔者认为,无论是急性低血压,或者是慢性低血压,均与祖国医学理论中的“气”,关系十分密切。唐容川《血证论》指出:“其气冲和,则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气结则血凝……”。喻嘉言《医门法律》也说:“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所描绘的“气陷”,其症状与低血压十分吻合。他说:“此气一虚,呼吸即觉不利,而且肢体酸懒,精神昏  相似文献   

16.
《内经》对营血的论述颇多,然而中医界自古至今对二者关系的认识却未能得到统一。或日营是血中之气,或日血是营所化,或日营血一物,或日营是血的组成部分。现在中医学院用的《中医学基础》教材(一九七八年版),引用《素问·痹论》和《灵枢·邪客》之文,断言“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营运周身”;“血液的化生必须有营气参与”。细玩《内经》有关营血的主要论述,二者的关系并不难理解,《中医学基础》所引《内经》原文下对营血关系的结论也是值得商榷的。《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  相似文献   

17.
小议《难经》"损其心者调其荣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难经·十四难》云:“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注:荣,古通营,即营气),其义是心脉受损者可以通过调理营卫的方法治疗。笔者在临床上诊治心系疾病时,应用调和营卫之法,确有较好的疗效,因而对此条条文有了较深的感悟。首先,从营卫之气与心的生理关系可知,心与营卫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如“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邪客》),阐述了水谷精微化生营血成为血液的过程。这一化血之功由心所主,后世唐容川谓“心之能事,又主生血”(《血证论》)。营血既成,又在心的动力作用下行于脉中,是为“心主血脉”,而卫气与营气同起于中焦,营行脉…  相似文献   

18.
脾病虚证阴虚有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之五脏,皆有阴阳,脾病虚证,阴虚有之。然综观近代出版的各种中医书籍,对之论及甚少,包括中医院校的教材,亦未见记述,这是很不全面的,有必要为之辨析。1 脾阴虚证医著有载《灵枢·本神》曰:“脾藏营”。《难经·四十二难》曰:“脾裹血”。说明脾脏之阴精,乃是水谷所化生的营血、津液、脂膏之类,营系血之前身,其与气相对而言属阴,为脾脏功能的物质基础,故称脾阴。随着祖国医学脏象、阴阳学说理论的发展,诸医家对脾病阴虚的认识也逐渐丰富起来。其实,脾病有阴虚的内容,先贤早有记载,如汉·张仲景《伤寒论》中之脾约证,指…  相似文献   

19.
一、肝开窍于目之生理目之能视,籍肝阴肝血之营养。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日:“肝受血而能视”。张介宾则云:“肝得血则神聚于目,故能视”。是目赖阴血之养,方能视万物。肝知阴血虚少,则目视障碍。须之阴血之能上承于目,必以肝之气阳为动力,肝脉为运行道路。目之主宰,在肝阳肝气。人身脏腑皆寓阴阳气血,肝亦同例。肝舍一阳生化之气,主升发,达于目,使目睛转动灵活;运阴血,目得所养,视物精明。陈达夫教授在《中医眼科六经法要》曰:“肝气上升,则目中即有主宰……”。在分析“能远视而怯近视,或能近视而怯远视”之病机时,陈达夫教授指出:二者病变都以悬  相似文献   

20.
一、理论探讨祖国医学以“心藏神”和“心主血脉”作为心的基本生理功能活动。如《内经》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充在血脉”,“何者为神?血气已和,营卫已通,神气舍心……乃成为人。”这两节经文指出了“心神”与“心血”的密切关系,而其含义则认为“心主血脉”的功能活动,是以“心藏神”为前提的。《内经》又说:“经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