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人工麝香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制作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高、中、低浓度人工麝香治疗缺血2h再灌注24、48h大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缺血再灌注脑组织MMP-9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MMP-9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各组在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段脑组织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其中,以模型组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最高(P〈0.01),高、中浓度人工麝香治疗组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最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中浓度人工麝香治疗组脑组织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最为显著(P〈0.01)。结论人工麝香能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MMP-9 mRNA及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人工麝香可能通过抑制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MMP-9的表达,降低脑组织血脑屏障基底膜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血脑屏障(BBB)的通透性,减轻脑缺血后脑水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缺血后细胞间粘附分子-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ICAM-1在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呈低表达;单纯缺血组(缺血90 min)ICAM-1表达上调(P<0.05);缺血再灌注组(缺血90 min再灌24 h)脑组织ICAM-1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单纯缺血组(P<0.01);灯盏花素治疗组于相同时限ICAM-1表达与单纯缺血、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显著下调(P<0.01)。大鼠脑组织ICAM-1 mRNA在假手术组呈低表达;单纯缺血组ICAM-1 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1);药物治疗组于相同时限ICAM-1 mRNA水平显著低于单纯缺血组及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灯盏花素下调细胞间粘附分子-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减轻缺血后再灌注损伤,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丁苯酞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水肿、血脑屏障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16只),缺血再灌注组(I/R,16只)和丁苯酞干预组(TanⅡA,16只),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右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反映脑水肿程度,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反映血脑屏障的损伤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MMP-9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MMP-9m RNA表达。结果相比于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脑含水量及EB含量显著升高,而NBP预处理组脑含水量及EB含量明显降低(0.01)。相比于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脑组织MMP-9蛋白及及m 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NBP预处理组则显著降低(0.01)。结论 NBP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MMP-9的表达、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和减轻脑水肿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P53蛋白表达的影 响,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 脉阻塞(MCAO)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显微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P53蛋白的表达。 结果 假手术组海马和顶叶内未见P53阳性细胞,脑缺血再灌注组阳性细胞明显增多,注射CGRP后P53阳 性细胞平均灰度值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 CGRP下调缺血神经元P53蛋白的表达,可能 对缺血神经元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分泌型RAGE、缺血脑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RAGE的表达。方法:本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2 h后再灌注12 h、24 h、48 h组,共四个实验组,每组20只健康成年大鼠,雌雄不限。应用单侧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作局灶型脑缺血模型,脑缺血2 h后再灌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分泌型RAGE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脑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的变化,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RAGEm-RNA。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清分泌型RAGE水平下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脑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量与假手术组比较,呈增高趋势,再灌注24 h时,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蛋白表达达高峰,再灌注48 h时,表达有所下降。统计学分析提示再灌注24 h组、48 h组分别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而两组之间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原位杂交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48 h组缺血脑组织RAGEmRNA阳性细胞数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的表达升高,而分泌型RAGE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中的含量及脑组织内的表达均下降。上述变化可能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抑制剂SB203580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和P38抑制剂组(SB203580组)。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组与P38抑制剂组分别于造模前15 min舌下静脉注射10%二甲基亚砜(DMSO,400μg/kg)和P38抑制剂(SB203580,400μg/kg)。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干湿比重法测定缺血半球的脑含水量,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38(p-P38)和AQP4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AQP4 mRNA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SB203580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改善,缺血侧半球脑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I/R组大鼠缺血周边区脑组织p-P38、AQP4蛋白及mRNA的表达分别为2.463±0.138、2.660±0.130及1.065±0.125,高于SB203580组的1.653±0.105、1.771±0.092及0.552±0.069(P<0.05)。结论 P38抑制剂SB203580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AQP4表达及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与SB203580抑制P38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了下游AQP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电针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缺血皮质区eNOS mRNA及蛋白、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SD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缺血2h后把模型组和电针组分为再灌注1、3和7d3个时间点.取双侧“合谷”穴(LI4)为电针刺激穴位.免疫组化法检测eNOS蛋白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法检测eNOS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eNOS、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各时间点大鼠缺血大脑皮质区eNOS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各时间点eNOS蛋白及mRNA明显增加(P<0.01).eNOS蛋白表达于再灌注3d达高峰,假手术组表达为0.4291±0.0173,模型组再灌注3 d表达为0.7374 *0.0252,电针组表达为0.8536±0.0212,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各时间点大鼠缺血大脑皮质区MMP-9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MMP-9蛋白的表达于再灌注1d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再灌注3、7d电针组MMP-9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电针可上调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皮质区eNOS蛋白及mRNA、MMP-9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探讨电针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缺血皮质区eNOS mRNA及蛋白、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SD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缺血2h后把模型组和电针组分为再灌注1、3和7d 3个时间点。取双侧“合谷”穴(LI 4)为电针刺激穴位。免疫组化法检测eNOS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法检测eNOS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eNOS 、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各时间点大鼠缺血大脑皮质区eNOS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显著(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各时间点eNOS 蛋白及mRNA增加明显(P<0.01)。eNOS蛋白表达于再灌注3d达高峰,假手术组表达为 (0.4291±0.0173),模型组再灌注3d表达为 (0.7374±0.0252),电针组表达为 (0.8536±0.0212),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各时间点大鼠缺血大脑皮质区MMP-9蛋白的表达增加显著(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MMP-9蛋白的表达于再灌注1d低于模型组(P<0.01),再灌注3、7 d电针组MMP-9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 结论 电针可上调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皮质区eNOS蛋白及mRNA、MMP-9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7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活血通脉汤组、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手术组和假手术组,应用放免法分别测定缺血再灌注24、48 h血浆TXB2、6-keto-PGF1α及其比值。结果手术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4、48h血浆TXB2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6-keto-PGF1α显著低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血浆TXB2/6-keto-PGF1α比值增加(P<0.01),缺血再灌注24、48 h脑组织缺血范围显著大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使用活血通脉汤治疗能降低TXB2水平,升高6-keto-PGF1α水平,使血浆TXB2/6-keto-PGF1α比值保持在正常水平,减少缺血脑组织范围。结论活血通脉汤可纠正脑缺血再灌注后循环血中TXB2/6-keto-PGF1α的平衡失调及降低脑组织缺血程度,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氟伐他汀预处理组(Flu组)。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Flu组在模型制备前用氟伐他汀连续灌胃14 d。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断头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PCR法检测缺血区脑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结果: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PCR法检测大鼠缺血区脑组织中Fas和FasL阳性细胞,Sham组仅见少量表达,I/R组表达显著增多(P<0.05),Flu组表达显著减少(P<0.05)。大鼠缺血侧皮质区Fas mRNA和FasL mRNA表达为,Sham组有微弱的表达,I/R组表达显著增高(P<0.05),Flu组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氟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下调Fas、FasL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雌激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通透性、Occludin表达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去势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预处理组,选取缺血再灌后4 h,24 h,3 d3个时间点作为观察点,对各个时间点脑水肿情况、Occludin蛋白表达、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进行考察分析,并选取24 h和3 d作BBB超微结构电镜观察,脑水肿改变情况采用脑含水量百分数测定;蛋白质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采用伊文思蓝(EB)比色法。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局灶性脑缺血再灌4 h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EB含量均增加(P0.05),随缺血再灌时间延长,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EB含量持续增加,至24 h,达到高峰(P0.01),与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EB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以24 h组降低最为显著(P0.01)。电镜观察雌激素预处理组较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BBB TJ开放减轻,星形胶质细胞足突及毛细血管管周水肿较轻,以3 d组显著。Western blot检测Occludin蛋白表达,发现模型组4 h时Occludin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弱,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24 h组Occludin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弱,有显著性差异(P0.05),3 d组Occludin蛋白表达进一步减弱,有明显差异(P0.01),雌激素组4 h时Occludin蛋白表达较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激素24 h及3 d组Occludin蛋白表达较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动物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可见紧密连接发生断裂,内皮细胞内小泡数量增加及星形胶质细胞足突肿胀,可能是大鼠局脑缺血时血管源性脑水肿的重要因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随缺血再灌时间延长,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的表达明显下降,提示occludin在调节紧密连接通透性变化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雌激素上调紧密连接Occludin蛋白的表达,有可能是其维护血脑屏障完整性减轻脑水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ghrelin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水肿、血脑屏障通透性及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sham组、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组和ghrelin处理组。采用线栓法复制MCAO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2 h)。Ghrelin组大鼠于再灌开始时经股静脉注射ghrelin 10 nmol/kg。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评分判断脑功能障碍程度,分别以体积计算和干湿重法检测脑肿胀程度和脑含水量的变化,收集脑血管外伊文思蓝(EB)来评估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QP4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MCAO组比较,ghrelin处理组的脑梗死体积较小(P<0.01),神经功能评分较低(P<0.01),脑组织中的EB渗出量较少(P<0.01)。Ghrelin处理组大鼠的脑肿胀体积、脑含水量和AQP4表达明显低于MCAO组(P<0.05)。结论: Ghrelin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脑水肿和血脑屏障的破坏,抑制脑组织中AQP4的表达。AQP4在ghrelin的脑保护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水通道蛋白4(AQP4)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在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究SIRT1对AQP4的调节作用,明确二者在脑缺血及脑水肿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和脑缺血模型组(MCAO组),其中MCAO组又分为6 h、12 h、24 h和48 h 4个时点组别。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于相应时点进行神经症状评分,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认知功能,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的变化,HE染色观察大脑皮层周围组织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AQP4、SIRT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较,随着再灌注时间增加,MCAO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通透性和脑组织含水量均持续增加,而大鼠学习认知功能则降低显著,HE染色显示脑缺血大脑皮层周围组织神经元细胞形态不规则,数目减少;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AQP4表达水平呈增高趋势,SIRT1表达降低,MMP-9表达增高,MCAO-48 h组与sham组比较差异最明显(P0.01)。结论:脑缺血后,伴随脑组织损伤的加剧,SIRT1和MMP-9信号通路的表达激活影响了AQP4的表达活化,共同参与了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针(EA)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脑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单纯电针(EA)组、缺血(MCAO)组及电针预处理(EA+MCAO)组,每组24只。使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缺血120 min再灌注48 h后处死取脑。分别采用干湿重法测定各组动物脑水含量,伊文斯蓝(EB)法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TJP)及MMP-9表达水平,同时明胶酶谱法检测MMP-9活性。结果:与Sham组相比,MCAO组大鼠脑水含量及EB含量增多(P0.05),缺血侧脑组织TJP水平下降(P0.05),MMP-9表达及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MCAO组大鼠比较,EA+MCAO组脑水含量及EB含量减少(P0.05),缺血侧脑组织TJP水平升高(P0.05),同时MMP-9表达及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通过抑制缺血后脑内MMP-9的表达及活性,维持BBB完整性,有效改善脑缺血后的脑水肿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血脑屏障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以及丁苯酞(NBP)预处理对其的干预作用。 方法: 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NBP预处理组低剂量组(NBPⅠ组)、NBP预处理组中剂量组(NBPⅡ组)和NBP预处理组高剂量组(NBP Ⅲ组),每组24只。采用线栓法制作CIRI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测定脑含水量和伊文思蓝(EB)含量,透射电镜下观察血脑屏障病理形态学变化,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蛋白和mRNA的表达。 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水肿加重,EB含量明显增加,血脑屏障损伤严重,MMP-9表达上调(均P<0.01);NBP预处理后能明显减轻脑水肿,减少EB含量,减轻血脑屏障损伤,降低MMP-9的表达(均P<0.01);NBPⅡ、Ⅲ组较NBPⅠ组改变更为明显(P<0.05),Ⅱ、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丁苯酞预处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后,可降低MMP-9的表达,减轻血脑屏障损伤程度,发挥预防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P4)在淋巴性脑水肿(LBE)形成和消散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LBE组。采用结扎双侧颈部淋巴管并摘除淋巴结的方法,制作LBE模型。干湿重法检测大鼠大脑皮质含水量,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及免疫印迹检测在颈淋巴引流阻滞后不同时点AQP4表达的变化情况,并对AQP4表达与脑含水量作相关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LBE组大鼠脑含水量、AQP4免疫荧光表达阳性细胞数、强度及AQP4蛋白表达在术后3 d均见升高(P<0.05),7 d升至高峰(P<0.01),后逐渐降低,且AQP4蛋白表达与脑含水量呈正相关关系(r=0.8024,P<0.05)。结论:AQP4在大鼠LBE的形成和消散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γ-促分泌酶抑制剂MW167阻断Notch信号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8只)、γ-促分泌酶抑制剂组(MW167,32只)、缺血再灌注组(I/R,32只)。γ-促分泌酶抑制剂组和I/R组依据缺血后再灌注的不同时间点再细分为1、3、7、14d4个亚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CREB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时发现.缺血处理后1d时,CREB表达迅速增高,之后持续激活,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与相同时间点的缺血组比较,MW167组的CREB蛋白阳性表达则明显升高(P〈0.05);Westernblot方法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结论γ-促分泌酶抑制剂很可通过上调CREB蛋白的表达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8只)、神经节苷脂治疗组(GM1,32只)、缺血再灌注组(I/R,32只)。GM1治疗组和I/R组依据缺血后再灌注的不同时间点再细分为6h、12h,24h、3d,共4个小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REB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时发现,缺血处理后,CREB表达水平迅速增高,在6h时最高,之后持续激活,至12h时开始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CREB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MOD)显著升高(P0.01);与相同时间点的缺血组比较,GM1治疗组的CREB蛋白阳性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方法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结论 GM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CREB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芍药苷(peoniflorin,PF)注射液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各组分别进行行为学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和脑梗塞面积测定及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此外,检测P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PF注射给药可显著改善脑缺血的神经损伤症状,降低脑组织的含水量,缩小脑梗死面积,降低脑血管通透性,减少AQP4阳性细胞的表达。结论芍药苷注射液对脑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通过调节AQP4的表达而降低脑血管通透性来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