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皮瓣坏死是乳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我院自2002年至2006年施行乳癌根治术45例,发生皮瓣坏死35例,坏死率77%,为了防止这一并发症的发生,自2006年以来在40例乳癌根治术中,改进了操作和处理方法后,发生皮瓣坏死4例,坏死率为10%,现将我们的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2年至2006年施行乳癌根治术45例,年龄26岁~76岁,平均年龄51岁,术后出现皮下积血积液39例次,皮瓣坏死35例次,坏死率77%,2006年后施行乳癌根治术40例,年龄25岁~79岁,平均年龄50岁,术后出现皮下积血积液6例次,发生皮瓣坏死4例次,坏死率10%。2预防方法2.1保护皮瓣首先要使切口皮瓣不受损伤,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忌用血管钳夹皮缘做牵引。应用中号圆针丝线沿切口每间隔2 cm~3 cm在皮下缝扎1针牵引线,两侧各10针左右。在剥离两侧皮瓣时做牵引。其次在剥离两侧皮瓣时应保持适宜厚度,防止过于菲薄或电灼过甚,避免破坏皮肤毛细血管网,保证皮瓣的血供和完整性。2.2严密止血血压不高的患者用1∶300的肾上腺素盐水皮下注射止血。当乳房肿瘤连同胸大肌,胸小肌及腋窝淋巴结、脂肪组织整块切除后,对较大血管给予确切结扎...  相似文献   

2.
据文献报道 ,乳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率高达 2 2 %~77%,近年来我院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方法 ,坏死率降至 12 .3%,现将防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98~ 2 0 0 0年共施行乳癌根治术(HAISTED MEYER切口 ) 6 5例 ,均为女性 ,年龄 30~ 6 4岁 ,平均 45岁。共发生皮下积液 6例 ,其中 4例治愈 ,2例发生皮瓣坏死 ,坏死率为 12 .3%。1.2治疗方法皮瓣坏死界限清楚后 ,清除坏死组织 ,换药待肉芽组织新鲜时 ,根据坏死的宽度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宽度<3cm ,用蝶形胶布牵拉两侧皮瓣 ,坏死宽度≥ 3cm ,行植皮术。2 讨 论皮瓣坏…  相似文献   

3.
李碧月 《河北医学》2000,6(6):561-562
我院自1997年至1998年实施乳腺癌根治手术30例。现将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护理体会浅议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女性,年龄30~65岁,其中单纯癌15例,浸润性导管癌8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粘液腺癌2例,髓样癌1例,腺癌肉瘤1例。术后切口甲级愈合27例,3例出现血供不足,皮下积液,经治疗2例痊愈,1例皮瓣坏死。2 皮瓣坏死原因术中皮瓣剥离时解剖过薄;皮瓣剥离范围过大,距切端>14cm;造成缺血;电刀剥离皮瓣过于密集地采用电凝止血使皮肤血管受损;切口缝合张力过大致血运障碍;术后管理及引流不畅致积液等原因造成皮瓣坏死。3 护 理3.1 心理护理做…  相似文献   

4.
赵勇 《医学综述》2001,7(9):576-576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率。方法 :我们采用下列方法观察 5 1例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情况 :注意电刀使用技巧 ,防止淋巴管瘘 ,保持负压引流通畅 ,减少皮肤张力 ,适当压力包扎 ,及时处理皮下积液 ,加强支持治疗。结果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率为 11.8%。结论 :改进手术操作和术后管理 ,可明显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的防治.方法 分析2001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85例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并发症的产生原因,提出预防和处理方法.结果 85例改良式根治术患者切口一期愈合者73例;发生皮瓣坏死1例,经局部换药,外用创伤药物而逐渐愈合;发生皮下积液11例,调整引流管、多次针吸抽液和局部加压包扎后治愈.结论 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是常见切口并发症,合理设计切口,仔细操作,适当加压包扎,保持负压引流通畅以及术后早期处理,可明显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双管负压引流适当加压包扎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75例接受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并行适当加压包扎双管负压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缺血坏死的情况.结果:术后155例切口一期愈合;并发皮下积液18例(10.8%),其中位于腋窝处14例,胸骨旁1例;皮瓣坏死2例(1.1%),范围较小,主要集中在切口边缘;同时皮下积液和皮瓣缺血坏死1例.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双管负压引流适当加压包扎方法,可减少皮下积液和皮瓣缺血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采用不同手术切口方式对皮瓣愈合的影响。方法对73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纵切口组)38例,采用纵切口手术方式;B组(横切口组)36例,采用横切口手术方式,比较两种手术切口方式的引流参数、出血、伤口感染、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对皮瓣愈合的影响。结果A组38例中皮瓣坏死17例(44.74%),B组36例中皮瓣坏死2例(5.56%)。横切口皮瓣坏死明显低于纵切口(P〈0.05);A组与B组在出血、皮下积液、第1天引流量、总引流量、拔管时间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纵切口的皮肤张力较大、血供障碍是皮瓣坏死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而横切口皮肤由于纵向张力的缓冲,皮肤张力减低,皮瓣血运良好,切口Ⅰ期愈合率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双管持续中心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3例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并双管持续中心负压引流,观察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情况。结果: 术后35例切口一期愈合;并发皮下积液5例,其中位于腋窝处3例,胸骨旁2例;皮瓣坏死3例,主要集中在切口中段边缘,其中皮下积液合并皮瓣坏死2例。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双管持续中心负压引流,可减少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积皮瓣坏死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150例,对皮下积液与皮瓣坏死的产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150例乳腺癌患者均行改良根治术,其中10例发生皮下积液,1例发生部分皮瓣坏死,1例发生皮下感染积脓,皮瓣并发症发生率为8.0%,经穿刺、切开置管引流、早期切除坏死皮瓣植皮等治疗,患者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结论:手术中切口的选择、合适的皮瓣游离厚度、电刀的合理使用、彻底的创面止血、有效的引流,可以显著地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片坏死的发生率,早期发现、及时引流是治疗皮下积液积、皮瓣坏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980年7月-2004年7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采用传统方法与新方法行乳腺癌根治术。结果:采用传统方法对58例乳腺癌病人行根治术,术后皮瓣坏死23例,坏死率40%。采用新方法对53例乳腺癌行根治术,术后皮瓣坏死6例,坏死率11%。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是:严密缝合切口,持续负压吸引,防止腋下淋巴管瘘,创口内置双管引流,合适的胸带包扎力,合理的皮瓣厚度及皮瓣缝合不能有张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合理应用电刀在防治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78例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时合理应用电刀,进行有张力切割,全部皮瓣剥离均使用电刀,止血采用点凝,清扫腋窝时仔细结扎小血管及淋巴管,观察其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情况。结果278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其中26例局部皮下积液少许,经早期局部抽吸皮下积液,继续加压包扎后接近一期愈合;14例皮瓣坏死,均为切口边缘局部表皮坏死,换药后渐自行愈合,无需植皮。结论行乳腺癌根治术时合理应用电刀,进行有张力切割,全部皮瓣剥离均使用电刀,止血采用点凝,清扫腋窝时仔细结扎小血管及淋巴管是减少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郎华风  张彬  陈红 《浙江医学》2009,31(1):93-94
乳腺癌手术创伤大,皮瓣剥离广,术后发生皮瓣坏死较为常见。国外报道发生率为10%~60%^[1],国内报道为51%~71%^[2]。我院近10余年来先后在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中采用Halsted—Meger纵切口电刀分离皮瓣和Stewart横切口稀释肾上腺素液皮下浸润后手术刀片分离皮瓣,现对两种皮瓣处理方式的效果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乳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皮瓣坏死是乳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81~1991年共行乳癌根治术518例,并发皮瓣坏死176例,发病率为34%。现就其原因及防治讨论分析如下。一、原因及预防 1.切口张力过大:肿块过大或皮肤溃疡,切除皮肤过多,两侧皮瓣强行拉拢缝合,创缘张力过高,致血运障碍,发生皮瓣坏死。这是皮瓣坏死最常见原因之一。我们体会:(1)当肿块大于5cm,与皮肤有粘连溃破及腋窝淋巴结较大与皮肤粘连者,均常规施行转移皮瓣或游离植皮术,一期完成。(2)当肿块小于5cm,缝合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对136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采取精确的切口设计,正确地使用电刀,合理的皮瓣厚度,腋下及胸骨旁双管引流,合理的胸带包扎等措施。结果Ⅰ期愈合125例,发生皮瓣坏死14例(10.3%),其中轻度坏死10例,中度坏死3例,重度坏死1例。结论在乳腺癌根治术中采取合理的切口,正确地使用电刀,合适的皮瓣厚度及腋下、胸骨旁双管引流等措施可有效地减少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切口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切12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2005年2月~2009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258例乳腺癌患者,全部行Anchincloss法改良根治术,其中158例(61.24%)采用Stewart横行切口,100例(38.76%)采用Halsted纵切口,观察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淋巴水肿情况.结果 158例采用Stewart横行切1:7手术患者,35例(22.16%)并发皮下积液,22例(13.92%)并发皮瓣坏死,18例(11.39%)并发淋巴水肿;100例采用Halsted切口手术患者,39例(39.00%)并发皮下积液,30例(30.00%)并发皮瓣坏死,43例(43.00%)并发淋巴水肿.Stewart横行切口与Halsted纵切1:2并发症的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皮下积液:λ2=8.49B,P<0.05;皮瓣坏死:λ2=9.835,P<0.05;淋巴水肿:λ2=33.889,P<0.01).结论 采用Stewart 横行切口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明显减少术后皮下积液、皮辩坏死及淋巴水肿等并发症.横切1:2较纵切口有更多的优点,应作为乳癌改良根治术的首选切口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1年3月收治的12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并发症产生的原因,采取综合性预防诊治措施。结果 126例患者中有14例出现皮瓣坏死,发生率11.1%;19例出现皮下积液,发生率15.1%。结论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常见并发症,通过合理设计切口、正确使用电刀、妥善结扎管状组织、均匀加压包扎、保持引流通畅、术后及时对症处理,可明显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范文君  高军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7):106-107
目的:总结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对6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3例乳腺癌术后9例出现皮瓣坏死,30例发生皮下积液。结论: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与切口设计、皮瓣游离、电刀使用和皮下积液等因素有关,针对上述因素进行改进可以有效降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皮瓣网状打孔修复乳腺癌根治术皮肤缺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切口两侧皮缘分别用腹膜钳拉紧,用尖刀在皮瓣上距皮缘1cm~2cm处向两侧切成排并相互交错的小切口(长约0.5cm~0.8cm),且小切口方向与皮缘平行,直至皮肤能够缝合且松紧适宜为止.结果 36例患者中,29例皮瓣Ⅰ期愈合,7例出现缝线区内微小皮缘干性坏死,全部病例均未发生影响术后辅助治疗的大片皮瓣坏死.结论皮瓣网状打孔修复乳腺癌根治术后皮肤缺损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张浩  段睿  肖光雄  许军 《现代医学》2013,(5):339-340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双管负压引流的方法及其预防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15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出现腋窝局限性积液,行套管针引流两周后愈合;12例患者出现切口中段皮缘处皮瓣坏死,行坏死皮瓣切除Ⅰ期缝合,愈合顺利。结论:引流管的合理选择及摆放是减少皮下积液的前提;合理的拔管时机及正确的拔管方法可预防拔管后皮下积液;双管负压引流免加压包扎法不影响皮瓣血运,有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0.
打包法包扎预防乳癌术后皮下积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靳建新 《河北医学》2001,7(3):242-243
自 1997年 2月至 1999年 2月 ,我们对 59例乳癌改良根治术创用打包法加压包扎 ,无 1例出现皮下积液的并发症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9例 ,年龄 2 6~ 65岁 ,平均 4 2岁。全组病人均实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采用打包法加压包扎伤口 ,无 1例出现皮下积液的并发症。1.2 操作方法 :常规实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在关闭切口之前 ,分别在两侧皮瓣外 1/ 3部位 ,顺皮瓣行“U”字缝合各 3~ 4针 ,“U”字底部缝至胸壁相应部位 ,靠腋窝 2针缝至腋窝相应部位 ,使切口无张力、皮瓣又与胸壁及腋窝贴紧。“U”字两线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