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来曲唑联合唑来磷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使用来曲唑联合唑来磷酸静脉注射治疗32例绝经后妇女乳腺癌骨转移伴有不同程度骨痛患者,观察其镇痛效果、骨转移灶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32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止痛的总有效率93.75%;骨转移灶有明显缩小,临床获益率90.62%;所有患者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来曲唑联合唑来磷酸对绝经后妇女乳腺癌骨转移骨痛的临床止痛疗效明显,对乳腺癌骨转移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153Sm-乙二胺四甲基撑膦酸(153Sm-EDTMP)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骨转移癌患者进行153Sm-EDTMP治疗,按22.2~37 MBq/kg体重一次性静脉注射给药.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法和Kamofsky评分标准,分别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缓解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153Sm-EDTMP治疗的80例骨转移癌患者中,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68.75%.其中前列腺癌骨转移癌痛缓解率最高,达81.82%,其次为乳腺癌和肺癌,分别为80.00%、75.00%.分析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变化情况,发现疼痛级别越高生活质量改善越明显.结论 153Sm-EDTMP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的疼痛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对中、重度骨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该法是使用放疗、镇痛药物等方法治疗骨转移癌痛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核素骨显像在原发性肺癌患者治疗前帮助确定治疗方案及治疗后定期随访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1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在治疗前进行了核素骨显像,对其中采用手术治疗的492例患者术后2年进行了核素骨显像随访,非手术治疗的318例患者中,治疗前无骨转移的142例患者治疗后进行了2年的核素骨显像随访.结果 在810例肺癌患者治疗前共检出骨转移179例,占22.1%,其中多发性骨转移157例,单发性骨转移22例,骨转移灶绝大多数分布于胸部、脊柱及骨盆.手术后2年内检出骨转移57例.非手术治疗且治疗前无骨转移的142例患者在2年内新检出骨转移患者79例.结论核素骨显像在肺癌治疗前可帮助疾病分期及确定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后定期骨显像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转移及确定相应治疗方案,应作为检查骨转移的首选方法.其他方法治疗后骨显像随访,可能有助于对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骨骼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常见部位.骨转移后常出现顽固性疼痛、运动功能障碍、高血钙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传统常规治疗手段.而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是1种新型含氮的双膦酸盐类骨重吸收抑制剂,可明显缓解骨转移患者的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我们使用国产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艾本加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艾本加放疗与单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间的单发性骨转移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结果单放疗组疼痛总缓解率为85.0%,放疗+艾本组为9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放疗+艾本组止痛起效较快且新的骨转移发生少(P〈0.05).结论艾本与放疗合并使用治疗恶性肿瘤单发性骨转移止痛快,并能防止新的骨转移发生.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骨转移是晚期乳腺癌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骨转移后出现的严重骨痛、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缩短其生存期.近年来,随着对乳腺癌骨转移机制以及肿瘤细胞与骨微环境之间相关调控网络的认知不断深入,许多新药的开发和应用使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取得重大进展.现就乳腺癌骨转移机制及目前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的放射性核素 153 Sm EDTM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静脉注射 153 Sm EDTMP ,给药量 0 .5~ 1.5mCi kg体重。每月 1次 ,3次 1个疗程。结果 :153Sm EDTMP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不但可使骨转移疼痛缓解 (87.0 % ) ,而且对骨转移肿瘤灶有治疗作用 (5 4 .3% ) ,多数患者 (80 .2 % )出现白细胞或血小板一过性减少。结论 :放射性核素治疗方法简单 ,副作用较小 ,治疗效果较好 ,已成为一种新的骨转移癌的治疗手段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张清 《癌症进展》2005,3(4):327-331,326
骨转移癌是骨骼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随着对原发癌的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转移癌患者的生存较既往有了延长.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肢体长骨转移癌的诊断、外科治疗的目的、术前评估、适应证及影响肢体骨转移癌外科治疗疗效的因素等进行阐述,希望为肿瘤内科、放疗科医师对癌症患者随诊时发现肢体骨转移是否行外科治疗提供参考,为肿瘤骨科医师对肢体骨转移患者选择手术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5b)在诊断乳腺癌骨转移以及评价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效果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m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30例无骨转移乳腺癌患者及22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血清Tracp5b水平,并检测骨转移患者应用化疗或内分泌治疗同时加用双膦酸盐治疗4个月后血清Tracp5b水平,对检测结果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相对于乳腺癌无骨转移组,骨转移组血清Tracp5b的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化疗或内分泌治疗同时加用双膦酸盐治疗4个月后,骨转移组患者的血清Tracp5b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racp5b在发生乳腺癌骨转移时明显升高,在治疗显效后显著下降,Tracp5b可作为诊断乳腺癌骨转移和评价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效果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前肝细胞癌骨转移治疗总是姑息性放疗,如能预测其骨转移,筛选出术后骨转移高危人群,则能使用双磷酸盐类药物减少骨转移发生.  相似文献   

11.
检测NTx、BSP对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NTx、BSP水平预测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使用唑来膦酸治疗。用ELISA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x和BSP浓度。结果:使用唑来膦酸治疗后骨转移瘤好转的患者血清NTx和BSP水平显著降低(P<0.01);骨转移无好转者血清NTx和BSP水平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NTx、BSP的降低可以预测唑来膦酸能有效控制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反之,无应用唑来膦酸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NTx、BSP水平预测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使用唑来膦酸治疗。用ELISA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x和BSP浓度。结果:使用唑来膦酸治疗后骨转移瘤好转的患者血清NTx和BSP水平显著降低(P〈0.01);骨转移无好转者血清NTx和BSP水平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NTx、BSP的降低可以预测唑来膦酸能有效控制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反之,无应用唑来膦酸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微创骨水泥灌注技术治疗肺癌椎体骨转移灶的止痛效果。方法21例肺癌骨转移患者,43处骨转移病灶均给予骨水泥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强度变化情况并行镇痛药使用评分调查。结果21例43个转移灶手术完成顺利。VAS和镇痛药使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微创骨水泥灌注技术治疗肺癌椎体溶骨性转移灶可有效地缓解疼痛,减少止痛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89)Sr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放射性核素89锶 (89Sr)对骨转移癌的止痛疗效和不良反应 ,并探讨其在癌性骨痛治疗中的应用范围。方法 观察 35例骨转移癌患者使用89Sr治疗后的止痛疗效、肿瘤标记物水平的变化、不良反应及血液学毒副反应。结果 89Sr止痛总有效率为 71 .4 % ,其中来源于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骨转移癌患者有效率达到 80 .0 %。少数肿瘤标记物水平有下降。副反应主要为轻度可逆性的骨髓造血功能损害。89Sr对血生化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 89Sr是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120例乳腺癌骨转移核素显像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骨显像的特点及规律.方法 120例乳腺癌患者做全身骨核素显像.结果 120例乳腺癌患者中有58例骨显像异常,结合临床及X线检查诊断为骨转移,骨转移发生率为48.3%.其中27例年龄≤40岁乳腺癌患者骨转移8例,骨转移发生率为29.6%;93例年龄>40岁乳腺癌患者骨转移50例,骨转移发生率为53.8%,年龄>40岁的乳腺癌患者骨转移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58例骨转移患者中49例为多发病灶(占84.5%),9例为单发病灶(占15.5%),每例患者的平均病灶数为4.83个.骨转移的部位以胸部为多见,其余依次为脊柱、骨盆、肢体和颅骨.结论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很高,骨转移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及特点,核素全身骨显像对于临床诊断分期及治疗决策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多种实体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在远处转移时具有明显的趋骨性.骨转移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目前二磷酸盐和地诺单抗是骨转移的标准治疗药物,但总体治疗效果有限.随着骨转移分子机制研究的进展,近年出现了多种新兴靶向治疗药物.本文旨在根据靶向目标及机制的不同,对已在实体瘤骨转移中开展临床研究和试验的靶向治疗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骨骼是恶性肿瘤发生转移的好发部位,30%~70%的恶性肿瘤会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癌常见的并发症有骨痛、病理性骨折、骨髓压迫以及恶性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HCM)[1]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自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我们将放射治疗和唑来膦酸联合使用治疗骨转移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乳腺癌骨转移痛变治疗的新进展.方法:应用Medline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乳腺癌、骨转移瘤和治疗"等为关键词,检索2004-2009年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731条,纳入标准:1)骨转移瘤的特点和表现;2)骨转移肿瘤的核素治疗、放疗、手术治疗和化疗治疗;根据纳入标准,精选分析25篇文献.结果:乳腺癌患者病程中常见骨转移,治疗有双磷酸盐药物,化疗、放疗、放射性核素治疗和手术等,CT引导下的射频治疗是相对新的治疗方法,也有联合放疗和靶向药物治疗的实验研究在开展中.结论:针对乳腺癌骨转移瘤患者,长期、持续、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性采用不同治疗措施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4例患者中,单发骨转移45例(43.3%),多发骨转移59例(56.7%).骨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为骨盆(46.1%)、胸椎(41.3%)、腰椎(40.4%)、骶椎(29.8%)和肋骨(29.8%).104例患者中,仅2例患者以骨转移为唯一远处转移灶,102例(98.1%)患者均合并其他部位转移.从确诊结直肠癌至骨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6个月.从骨转移至首次发生骨相关事件的中位时间为1个月.骨转移灶放疗、严重骨痛、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率分别为44.2%、15.4%和9.6%.发生骨转移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0个月,首次发生骨相关事件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8.5个月.单因素分析中,ECOG评分、化疗和双膦酸盐治疗与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中,仅ECOG评分和化疗是影响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 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化疗和双膦酸盐治疗可能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20.
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和肾癌等最易出现骨转移.骨转移可表现为骨痛、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等.骨转移以40岁~60岁患者居多,多为溶骨性破坏.因此抑制骨破坏,减轻骨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晚期肿瘤治疗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