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钙调蛋白(calmodulin,Ca M)、钙/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Ca2+/calmodulin kinaseⅡ,Ca MKⅡ)在大鼠海马发育中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出生后第1、7、14、21、30和50天的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海马Ca M和Ca MKⅡ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海马Ca M及Ca MKⅡ在出生后第1天时表达较弱,第14~30天均快速增加(P<0.05或P<0.01),呈增量表达;第50天后表达持续在高水平(Ca MmRNA和Ca MKⅡmRNA相对值分别为2.242±0.154和2.418±0.329;Ca M蛋白和Ca MKⅡ蛋白相对值分别为0.782±0.061和2.194±0.256;P<0.05或P<0.01),但较出生后第21天已有减弱趋势。结论 Ca M和Ca MKⅡ在海马中的表达变化具有一定的时序性,此模式可能与突触的发育及脑成熟变化密切相关,也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核钙浓度在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凋亡、基因转录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钙经核膜转运时,CD38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并且,核膜上存在着ET-1受体,其作用和意义尚有待进一步研究。[Ca^2 ]n(核内钙浓度)升高后,在CaM激酶(钙调蛋白激酶IV)作用下,通过磷酸化的CREB,调节基因表达,产生新的蛋白质,在神经系统,这种作用可能与神经元可塑性有关。研究核钙变化的调控及其在核反应中的意义,对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46例宫颈癌组织中上皮钙黏蛋白mRNA的表达。ELISA检测25例宫颈癌初发患者、25例治疗后患者、25例健康人血清可溶性钙黏蛋白的含量。结果:①上皮钙黏蛋白mRNA表达率宫颈癌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②上皮钙黏蛋白mRNA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生长方式、病理分期无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③初发患者血清可溶性上皮钙黏蛋白显著高于健康人水平(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水平与初治患者、健康人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上皮钙黏蛋白低表达或缺失能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血清可溶性上皮钙黏蛋白的检测可能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成人不同龋患状况牙菌斑中钙、磷、氟含量变化,评价龋患状况菌斑钙、磷、氟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例高龋患者(DMFS≥12)和12例无龋个体(DMFS=0),累积48 h菌斑后采集并检测钙、磷、氟含量.结果无龋组个体菌斑中的钙、磷、氟含量及各元素间相关性均显著高于高龋组个体(Ca,P,P<0.05;F,P<0.01).结论 成年个体牙菌斑中钙、磷、氟含量同龋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高龋个体牙菌斑较低的矿物质储库含量使其菌斑细菌在代谢产酸时缓冲能力下降,菌斑致龋性增强.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癌钙粘附蛋白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对60例子宫内膜癌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钙粘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分析E-钙粘附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预后诸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内膜癌E-钙粘附蛋白表达降低与肿瘤蛋白表达降低与子宫内膜部预后不良有关,因此有可能作为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6.
许多患高血压病的老年人需要补钙,但同时又需要服用阻钙剂,这常常使人感到迷惑。钙是一种肌肉收缩剂,高血压患者的细胞内钙的含量高,就会导致血管平滑肌兴奋-收缩联动,引起血管收缩而致血压升高。阻钙剂是将细胞内钙排出,或将钙储存于细胞内的“钙储库”,使血管舒张而起到降压作用。既然认为钙离子是升压离子,那么为什么患高血压的老年人还要补钙呢?据研究发现,钙的缺少或失调能引起某些阳离子功能失调,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在高血压病人中普遍观察到其饮食中的钙含量较低,但是细胞内钙水平却呈现着一种“超载”状态,表现为血管…  相似文献   

7.
以大鼠力竭运动为模型,研究了牛磺酸对心肌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和心肌线粒体钙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力竭运动可造成大鼠心肌中cAMP和cGMP水平显著升高,心肌线粒体Ca2+含量显著增加,造成心肌线粒体和心肌的损伤,而牛磺酸可显著抑制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肌中cAMP、cGMP的升高,抑制心肌线粒体的钙超载.结果提示:牛磺酸可显著抑制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肌第二信使水平的升高及心肌线粒体中钙超载现象,说明牛磺酸有减轻和防止力竭运动后心肌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是观察模拟失重下(头低位-6°卧床)时人尿皮质醇、17-OHCS 及钙离子昼夜节律的变化。采用余弦法(COSinor)分析,我们首次观察到模拟失重能引起人体内分泌昼夜节律去同步化。表现为三相指标相位后移,振幅及中值升高。17—OHCS 的相位在整个模拟失重期后移。皮质醇、17—OHCS 与钙变化存在相关性,提示糖皮质激素可能在短期失重引起的脱钙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配位法直接测定牛磺酸钙中的钙含量时 ,由于牛磺酸根与钙的配位作用而使终点变色不明显 ,无法准确判断终点。经改用返滴定法测定牛磺酸钙中的钙 ,终点变色敏锐 ,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次声作用后脑皮层组织环核甘酸与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血栓素A2 (TXA2 )和前列环素(PGI2 )代谢改变及意义。将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次声作用 1次、7次、1 4次及代谢性谷氨酸受体拮抗剂α 甲基 4 羧基苯氨基乙酸 (MCPG)治疗 5组。采用本校研制的次声压力仓。次声作用组用 8Hz、1 2 0dB的次声按规定次数 ,每次作用 2h。各组到预定时间后 ,取脑组织匀浆 ,用放免进行环磷酸腺苷 (cAMP)、环磷酸鸟苷(cGMP)与TXB2 及 6 酮 (TXA2 、PGI2 稳定代谢产物 )含量测定 ,并对脑组织匀浆进行蛋白定量。结果 :cAMP、cGMP与TXB2 及 6 酮含量 ,在次声作用 1次组 ,无显著改变 ;在 7次与 1 4次组 ,cAMP与TXB2 含量显著升高 (P<0 .0 1 ) ,6 酮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 )。TXB2 /6 酮比值呈递增趋势 ;治疗组 :cAMP、TXB2 及 6 酮含量与TXA2 /PGI2 比值有明显恢复。提示次声可以通过引起脑cAMP、cGMP与TXA2 、PGI2 代谢改变造成脑损害 ,这是次声导致脑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相同强度的次声的作用下 ,作用次数的多少与脑cAMP、cGMP与TXA2 、PGI2 代谢改变程度呈直接相关关系。MCPG可能通过影响脑cAMP与TXA2 、PGI2 代谢改变而起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遗传性胃癌与上皮钙粘附素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E-CD)是存在于正常上皮组织的钙依赖性蛋白粘附分子,又称为CAM120/80,与上皮细胞间粘附有重要关系,编码基因被称为E-CD或CDH1基因。1998年新西兰的Parry等在遗传型胃癌的毛利人家族发现E-CD基因突变。随后有许多研究表明其他许多肿瘤也存在E-CD基因突变。进一步研究证实,E-CD在家族弥漫型胃癌  相似文献   

12.
腹膜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王宝仁  贺晓  王欢  吴琼 《武警医学》2008,19(3):217-220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CAPD)患者钙磷代谢平衡的调节及肾性骨病的防治.方法 所有患者化验血钙、血磷、肌酐、甲状旁腺素等生化指标,而后根据不同的残余肾功能、钙磷乘积值、透析液日交换剂量、透析时间长短分组.结果 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钙磷代谢紊乱,钙磷乘积升高组血磷、甲状旁腺素值高,透析时间长(P<0.05);随透析剂量增加血磷、血肌酐值下降(P<0.05);残余肾多的患者血磷、钙磷乘积值降低(P<0.05).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钙磷代谢紊乱,以钙磷乘积及血磷升高为突出表现.残余肾功能对于血磷的清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钙调神经磷酸酶在冷应激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通路在冷应激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 ,将Wistar大鼠置于 (4± 2 )℃的冷环境中 ,每天 4h冷应激 8周 ,制备大鼠高血压和心肌肥厚模型 ,分析冷应激高血压大鼠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肌CaN活性和蛋白表达以及原癌基因c fos的表达。结果表明 ,冷应激大鼠血压、心率、心脏重量指数明显增加 ,左室室壁增厚和舒张功能下降 ,同时心肌CaN活性、CaN蛋白以及c fos表达明显增加。提示钙调神经磷酸酶依赖的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冷应激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针刺对骨骼肌损伤过程中细胞内钙分布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电刺激诱发爪蟾腓肠肌结构损伤模型及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测定细胞内钙、钠、镁、氯浓度,对针刺促进肌肉损伤恢复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针刺在体或离体的损伤肌肉均能使肌纤维胞浆内增加的钙浓度迅速降至对照组水平。与此同时,肌浆网钙含量无明显改变;而胞浆钠则进一步上升,不仅高于对照组,也高于同体蛙未针刺肌。这证实了针刺具有有效的降钙作用。这一作用与肌浆网摄钙无关,主要通过细胞膜Na~+-Ca~(2+)交换迅速完成。超微结构观察表明,随胞浆钙下降,肌肉结构变化显著缓解,提示针刺的降钙作用很可能是抑制运动性肌肉损伤,加快结构恢复。  相似文献   

15.
心肌重构是高血压、心肌梗死、扩张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共同的病理改变[1]。开始的改变可能是代偿性的,例如:生理性的心室肥厚。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出现了病理性的肥厚,伴有炎症、免疫反应、心肌细胞骨架的降解、心肌纤维化,最终出现细胞凋亡、心室壁变薄,导致心脏功能失代偿。同时,在此过程伴随着一系列激素的改变,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Ⅱ(An-gII)浓度的提高。在体外心肌细胞和动物模型试验中证实,钙蛋白酶家族与心肌重构关系密切,尤其是和上述病理改变的相关信号传导过程密切相关,例如激活NF-κB转录因子、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引起心肌肥厚;激活caspases、Bax和Bid引起细胞凋亡等。本文将对钙蛋白酶家族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心肌重构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钙在人体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它不仅是骨骼和生物膜的结构成份,而且对维持细胞膜的电荷,结构和功能都起重要作用。血液中的钙以两种形态存在,游离钙和与蛋白或有机酸形成的结合钙。长期以来临床测定血液中的总钙以表示人体钙代谢情况,事实上从动态、吸收、利用等实际生物学意义来说,最重要的只是其中的游离钙,因此分清血中不同形态的钙含量,特别是游离钙的量,对于临床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离子钙又称游离钙(iCa),临床化学定义为存在于生物体液内的水合钙离子(Ca~(2 )12H_2O).早在1934年Mclean与Hastings通过实验证明了血液中只有这部分钙具有生理生化活性.目前,离子钙测定较好的方法是离子选择电极法(ISE),多数实验室在用于监测体内钙的代谢情况时基本上都是测血液的总钙含量.血浆游离钙的测定,抗凝剂通常选用肝素,但肝素具有结合钙的作用,可使游离钙的测定结果偏低.血清游离钙的测定需经过离心分离等手续,容易使CO_2从血中逸出,致使血液偏碱,甚至可超出仪器允许的pH工作范围,致离子钙测定结果下降.加之临床上检测脑脊液离子钙甚少,为此,我们参考文献(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4;4:244)的方法对22例脑脊液、血离子钙同时进行了检测,并对脑脊液离子钙的稳定性作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海拔高度健康青年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酵母花环法检测了四个不同海拔高度107人健康青年男性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同时测定了血清中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结果表明:随海拔的升高,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则降低,呈负相关性(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和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则升高,呈正相关性(P<0.01)。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与循环免疫复合物呈负相关性(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与循环免疫复合物呈正相关性(P<0.01)。提示高原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与空气中氧含量及辐射强度有关,因而在防治高原病时,注意调整和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速度矢量成像技术(X-Strain)检测低钙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颈动脉形变能力及弹性的早期影响.方法 应用X-Strain技术检测30例未发生形态学颈动脉粥样硬化的MHD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前后颈动脉形变能力及弹性的变化.结果 ①使用低钙透析液后MHD患者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均降低,甲状旁腺素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使用低钙透析液后,入组前未发生形态学颈动脉粥样硬化的MHD患者颈动脉IMT、RI降低,EDV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使用低钙透析液后,入组前未发生形态学颈动脉粥样硬化的MHD患者颈动脉X-Strain参数,S1、S2、S3、S4、S6、Sr1、Sr2、Sr3、Sr4、Sr5、Sr6、CS、CSr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CS、CSr与血钙、钙磷乘积、IMT、RI有明显相关性;⑤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示,血钙、钙磷乘积、IMT、RI对CS、CSr有显著影响,其中血钙对CS及CSr的独立影响力最大.结论 应用X-Strain技术能检测出低钙透析液对未发生形态学颈动脉粥样硬化的MHD患者颈动脉形变能力及弹性的影响,为预防血管异位钙化问题提供新的治疗佐证.  相似文献   

20.
钙过负荷与延迟性肌肉损伤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不习惯运动,特别是大强度离心运动结束一段时间后,运动的肌肉组织常出现一系列的炎性或退行性变化,我们将这种运动结束后出现的肌肉损伤变化定义为延迟性肌肉损伤。本文对这一类型的肌肉损伤的发生特点以及与细胞内钙不可逆增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内钙过负荷在细胞损伤的早期即已出现,研究首次提供了延迟性肌肉损伤过程中细胞内钙过负荷的直接证据,并发现肌肉损伤过程中肌细胞变性坏死呈明显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