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脑脊液双向电泳中去除高丰度蛋白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去除脑脊液高丰度蛋白的方法并进行双向电泳分析评价。方法 采用超滤法浓缩脑脊液样品至适当体积,用商业化血清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IgG)去除试剂盒处理,得到含低丰度蛋白的脑脊液,再用丙酮沉淀法除盐并进行二维凝胶电泳(2-DE)分析和2-DE 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此法可有效去除脑脊液中的白蛋白和IgG,2 DE图谱分析显示,去除高丰度蛋白后脑脊液低丰度蛋白富集明显,与2-DE Western blot结果对比,四连接素的三个不同片段去除高丰度蛋白后可全部显现。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脑脊液高丰度蛋白去除方法简便易行,有利于双向电泳中低丰度蛋白的检出。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并鉴定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特异蛋白,探讨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以实验室确诊型和临床怀疑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脊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色后,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5.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得到相应的肽质指纹图谱,然后搜索数据库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从双向电泳图谱上获得蛋白质斑点,共鉴定出35种蛋白,并且发现其中大多是在正常的脑脊液中存在的,其中有6种是在多发性硬化双向凝胶谱库中已有的,有4种是本实验所发现的。结论:本研究识别并鉴定了4种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特异蛋白,但这4种蛋白质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多发性硬化(MS)患者用药前后脑脊液蛋白质组一维、二维液相色谱分离的技术体系.方法 以MS患者用药前后脑脊液为研究对象,提取脑脊液蛋白质组,分别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和二维色谱聚焦-反向液相色谱(PF-2D)技术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分别获得MS患者用药前后脑脊液蛋白质组一维和二维液相色谱图谱,分离方法有良好的重现性.筛选并鉴定出表达有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结论 用液相色谱技术筛选差异蛋白有助于寻找具有临床治疗意义的MS疾病标识物,为MS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脑脊液双向凝胶电泳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可鉴定不同状态下各种脑脊液样本之间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有助于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寻找新的药物靶点。而双向电泳技术(two d im ensionalelectrophoresis 2-DE)是蛋白质组技术的基础,本研究目的是建立脑脊液双向凝胶电泳体系。1材料和方法1.1试剂Am  相似文献   

5.
神经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建立神经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技术体系。方法: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别以人脑脊液、人和鼠脑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离心等手段提取蛋白。行双向电泳,硝酸银染色,进行图谱分析。结果:从双向电泳图谱上获得蛋白质斑点:正常人脑脊液359个,多发性硬化人脑脊液397个,正常人脑组织480个.正常鼠脑组织524个。经与SWISS-2DPAGE DATA比对,发现差异蛋白点。结论:从蛋白质水平探讨多发性硬化症、脑出血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对寻找有效的药物靶点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神经系统其它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神经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针对幽门螺杆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及其相关技术体系。方法:分别采用冻融兼Urea-CHAPS-DDT-SB3-10裂解提取法和超声兼Urea-CHAPS-DDT-SB3-10裂解提取法提取Hp菌体蛋白,取100μg菌体蛋白利用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双向电泳,对硝酸银染色后获得的双向电泳图谱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冻融兼Urea-CHAPS-DTT-SB3-10裂解液一步提取法获得573±29个蛋白斑点,超声兼Urea-CHAPS-DTT-SB3-10裂解液一步提取法获得921±23个蛋白斑点。结论:超声兼Urea-CHAPS-DDT-SB3-10菌体蛋白提取法提高了双向电泳的分辨率,进而可增强生物质谱鉴定蛋白质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体液免疫在多发性硬化(MS)病程不同阶段中的作用。方法:采用Bekmann免疫仪和MonarchPlus生化仪,对10只食蟹猴中IgG指数和IgG合成率,进行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致敏前和致敏后不同阶段的自身对照检测。结果:致敏前正常食蟹猴脑脊液(CSF)IgG指数为0.3±0.1,IgG合成率为-4.6±3.3;致敏后1、2、3、4、5周IgG指数分别为0.4±0.2、0.7±0.5、0.7±0.4、0.7±0.3、0.6±0.2;而IgG合成率分别为-1.3±4.1、27.1±40.0、26.6±391、26.2±38.2、24.5±43.9。致敏后1周与致敏前的IgG指数和IgG合成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致敏后2、3、4、5周与致敏前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但致敏后2、3、4、5周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提示体液免疫在MS和EAE中起重要作用,并且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传统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优化并将其应用于胃癌蛋白质组研究,提高实验数据分辨率和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方法:提取胃癌组织中蛋白质,对以固相pH梯度为第一向双向电泳的关键因素与环节(如样品处理、电泳参数和凝胶浓度等)进行一系列优化。进一步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胃癌组和正常组总蛋白质,银染显色,并通过优化的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电泳图谱。结果:重复性实验结果显示同组样品在3次不同实验中所得蛋白质斑点数目相对标准差(变异系数平均值%):胃癌组和正常组分别为(23.00±10.11)、(20.33±9.90)。变异系数范围(%):胃癌组和正常组分别为3.80~60.10、2.70~56.89。同一蛋白质斑点在3次实验中等电点、分子量的相对标准差分别为(8.76±5.14)%,(13.00±4.22)%和(10.84±9.16)%。获得了优于传统实验方法的分辨率和可重复性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结论:优化的双向凝胶电泳和图像分析技术适合于胃癌蛋白质组研究。  相似文献   

9.
脑脊液肿瘤标志物医学参考值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脑脊液肿瘤标志物医学参考值范围.方法 共110例除外原发肿瘤及脑膜癌病患者,采用罗氏E17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上述患者脑脊液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5-3(CA15-3)、糖链抗原19-9(CA19-9)、癌抗原72-4(CA72-4)、人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甲胎蛋白(AF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含量.结果 (1)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为:CEA<0.573 μg/L、CA125<2.591 U/ml、CA15-3<2.045 U/ml、CA19-9<2.272 U/ml、CA72-4<1.252 U/ml、CYFRA21-1<1.44 ng/ml、AFP<0.968 μg/L、NSE<57.666.g/ml、SCC<0.5μg/L、HCG<0.769 U/L.(2)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的含量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3)性别对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无影响(P>0.05).结论 建立了脑脊液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5-3、CA19-9、CA72-4、CYFRA21-1、AFP、NSE、SCC和HCG的医学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鉴定脑脊液寡克隆区带(oligoclonal band,OB)的存在,探讨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脑脊液和血清标本同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使用酶标抗人免疫球蛋白G,采用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后,用TTF3显色。鉴定是否存在寡克隆区带。结果 67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其中4例临床确诊为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经电泳免疫固定酶标显色后,2例(50%)发现寡克隆蛋白阳性,其他为阴性。结论脑脊液免疫固定电泳是检测脑脊液中内源性合成免疫球蛋白的直观方法。OB的检查对于多发性硬化和神经系统炎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评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患者关节滑液双向凝胶电泳几种预处理方案的优劣。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2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关节镜诊治KOA患者关节滑液样本8例,混合均匀并等分为36份。9份不进行任何处理,9份用透明质酸酶处理,9份采用亲和层析法除高丰度蛋白,9份用透明质酸酶联合亲和层析法进行处理,对36份滑液进行双向凝胶电泳,比较未处理组与处理组以及处理组之间电泳图谱的差异并确定最佳预处理方案,采用最佳方案对12例不同严重程度KOA患者关节滑液进行预处理,分析寻找差异蛋白点并用质谱定性。结果采用透明质酸酶联合亲和层析法对样本进行预处理后获得的电泳图谱质量最佳。用此法进行预处理的12例不同严重程度KOA患者滑液,鉴定出了载脂蛋白、纤维蛋白原D片段等与关节疾病相关的蛋白因子。结论透明质酸酶联合亲和层析预处理方案能获得高质量的电泳图谱,可作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优先选取的样本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蛋白质组学技术体系,寻找并鉴定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发生有关的生物标识物。方法以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的脑脊液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离线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得到相应的肽指纹图谱;同时用超高压液相色谱分离酶解肽段,在线采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鉴定肽段氨基酸序列;搜索数据库鉴定部分蛋白质。结果分别获得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组和对照组的脑脊液双向电泳蛋白质组表达图谱,筛选并鉴定出表达有明显差异的蛋白质10个,其中在疾病组中血红蛋白有明显上调而前列腺素H2表达下调明显。结论这些差异蛋白可能成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潜在标识物,从而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闭式引流术治疗对外伤性脑脊液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经持续腰大池闭式引流治疗的46例脑外伤后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86.96%)患者脑脊液漏完全治愈,平均带管时间为8d,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3例(6.52%)合并感染经鞘内注药治愈;6例(3.04%)因堵管重新置管;3例(6.52%)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拔管后症状消失;4例(8.7%)因复发行手术修补,2例(4.35%)因其他严重合并症死亡。结论:应用持续腰大池闭式引流术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血清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建立血清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方法对血清蛋白质2-DE的各种条件进行调整、优化.结果建立了稳定的2-DE技术.结论已建立的血清蛋白质2-DE技术,将为进一步开展疾病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二维凝胶电泳法分离人肾组织磷酸化蛋白质组.方法:利用金属磷酸盐亲和层析树脂富集人肾组织磷酸化蛋白.样品浓缩除盐后,进行一维等电聚焦分离和二维SDS电泳分离提取人肾组织磷酸化蛋白.结果:成功提取了人肾组织磷酸化蛋白,并得到了磷酸化蛋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结论:磷酸化蛋白富集技术与二维凝胶电泳技术的结合是研究磷酸化蛋白质组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研究人肾组织磷酸化蛋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起较好及较稳定的的血清双向凝胶电泳技术。方法对血清双向凝胶电泳中血清标本的收集、保存,血清高丰度蛋白的去除,电泳条件,上样量,IPG干胶条的选择及缓冲液的配制等多种条件和技术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结果建立了较稳定和较好重复性的血清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辨率得到一定的提高,有效分离的蛋白质点明显增多,许多低丰度蛋白被分离出来。结论通过不断的摸索和验证,可以建立起较好的血清双向凝胶电泳技术,为进一步的分析、鉴定和寻找与疾病相关的血清蛋白质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脑脊液成分的改变可精确地反映疾病的病理过程。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的出现为分析脑脊液的蛋白质组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文章综述了用于脑脊液蛋白质组学分析的方法,以及利用这些方法对脑脊液蛋白质组成进行研究的进展,包括脑脊液样本的准备、二维凝胶电泳、质谱分析技术、蛋白质组学的生物信息学、脑脊液的比较蛋白质组学、脑脊液的功能蛋白质组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