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感型颈椎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感觉异常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目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方法较多[1~3],各具特色.我科自2002年10月以来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1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交感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组,各组30例。结果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3%(19/30例),常规治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有效率为93.3%(28/30例)。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用于治疗交感型颈椎病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用夹脊电针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与夹脊电针配合药物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2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采用夹脊电针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夹脊电针配合药物治疗,两组在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87.8%,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61%,总有效率为80.5%;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夹脊电针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陈林  张建凯  张倩  张智勇 《西部医学》2014,26(11):1528-1530
目的 观察颈复康颗粒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治疗组,接受颈复康颗粒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另设6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只接受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3疗程后,比较治疗前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的评估情况,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第6个月进行随访,了解症状有无复发,评定远期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复康颗粒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是一种方法简单、疗效高、作用持久、复发率低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 996年以来 ,应用星状神经节中药阻滞为主配合颈椎牵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 2 0例 ,取得显著疗效 ,并与一般牵引治疗的 2 0例进行疗效对比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以符合诊断者 40例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 .2 一般资料 治疗组 2 0例 ,男 9例 ,女 1 1例 ;年龄 3 1~ 73岁 ,平均 5 2岁。对照组 2 0例 ,男 8例 ,女 1 2例 ;年龄 3 2~ 70岁 ,平均 5 1岁。治疗组中单纯交感型 1 4例 ,混合型 6例。对照组中单纯交感型 1 3例 ,混合型 7例。 2组年龄、性别、病型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手法与星状神经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星状神经阻滞治疗。连续治疗20 d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的颅多普勒(TCD)血流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治疗临床疗效可靠,可单独用于治疗交感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交感型颈椎病诊断的可靠性及探讨神经妥乐平注射液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40例交感型颈椎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两组,双号为实验组(A组),单号为对照组(B组),每组70例,A、B两组用0.8%利多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出现Horner综合征交感症状缓解后评估两组诊断阳性率,待Horner综合征消退后,再做星状神经节阻滞,A组注入神经妥乐平注射液,B组注射0.9%氯化钠,3天注射1次,10次为1疗程。并作近期及远期的疗效评估。结果星状神经节阻滞后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阳性率,A组97.1%,B组94.2%。近期及远期的优良率A组为77.14%和61.42%,B组为28.57%、2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妥乐平注射液作星状神经节注射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是可行的及安全的,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鉴别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阳兴  杨天德 《吉林医学》2010,31(16):2392-2394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交感型颈椎病耳鸣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B组行药物及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及颈动脉的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流速、血管内径和每分钟血流量及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有效率、无效率。结果:A组椎动脉及颈动脉的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流速、血管内径和每分钟血流量增加较多(P<0.05)。A组治愈率、好转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80%、12%、8%、0,而B组治愈率、好转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56%、32%、8%、4%。两组比较,A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P<0.05),而A组无效率低于B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来治疗交感型颈椎病耳鸣的效果优于药物及中医进行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交感型颈椎病,症状较为复杂,专有的体征少,许多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美尼尔征”、”心血管病”等。虽治疗方法繁多,但效果不够理想。因而有一部分患者被长期困扰,使正常的工作和健康受到影响。近年来,有学者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治疗,获得较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2002年以来,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8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交感型颈椎病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趋向于年轻化,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1992年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会议将颈椎病大致分为5种类型:交感型、椎动脉型、脊髓型、神经根型和混合型,根据临床资料统计,交感型颈椎病占颈椎病的比例已由1993年的3.9%上升到7%左右,发病率明显升高。现就近10年来交感型颈椎病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重建颈椎稳定性缓解交感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间盘退变被认为是颈椎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1-3],是动静力共同失去平衡的综合性动态过程。而交感型颈椎病则为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的一系列反射性症状[4-5],如头晕、心动过速、恶心等。本文收集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颈椎不稳重建后交感型  相似文献   

13.
推拿按摩为主综合治疗交感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在颈椎病分型中,交感型颈椎病占各型颈椎病的比例为7.4%。笔者根据患者的症状及影像学,以按摩为主应用综合治疗交感型颈椎病13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交感型颈椎病诊治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短波、牵引、α受体拮抗剂、运动疗法综合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超短波、牵引、运动治疗、α受体拮抗剂;对照组采用超短波、牵引、电脑中频、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即时疗效和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治疗12d后评定疗效,治疗组治愈率为65.0%,对照组治愈率为40.0%,)(Χ^2=5.01,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评定,治疗组35例为治愈和显效患者,未发现复发病例;而对照组30例中于6个月内有5例复发,Χ^2=4.19,6个月后的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短波、牵引、仅受体拮抗剂、运动治疗综合疗法对交感型颈椎病患者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效果,适用于交感型颈椎病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用夹脊电针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与夹脊电针配合药物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2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采用夹脊电针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夹脊电针配合药物治疗,两组在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87.8%,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61%,总有效率为80.5%;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夹脊电针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星状神经节阻滞辅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辅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B组.A组患者进行卧床休息、颈牵引、理疗、按摩的综合治疗方法;B组患者在A组的综合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法.通过A组和B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椎动脉的血流参数的改变,评定疗效差异.结果 经过1~2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减轻,椎动脉血流参数均有改变,且B组优于A组.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辅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且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8.
颈椎硬膜外阻滞在交感型颈椎病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椎硬膜外阻滞对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 将临床拟诊为交感型颈椎病的9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每组31例:A、B组均先用0.5%利多卡因5ml作颈椎硬膜外阻滞并置管;药效过后重新出现症状后经导管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5ml;A组第2天经导管注入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B组不再注入;C组未进行颈椎硬膜外阻滞.3组患者均用颈围制动1个月并进行长期规律的颈项背肌锻炼.统计分析各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及治疗优良率.结果 A组和B组临床误诊率分别为12.91%(4/31)和16.13%(5/31).A组治疗3个月、1年后优良率(72.42%、89.66%)明显高于B组(43.33%、46.67%)和C组(44.44%、48.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B组和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硬膜外阻滞对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颈椎硬膜外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结合短期的颈部制动和长期的颈项背肌锻炼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交感型颈椎病误诊37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交感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的各种结构病变刺激交感神经后产生的一系列头、眼、心、胸等较为繁多的临床症状,这些症状与器官本身病变时产生的症状相似,临床极易误诊。本文就我科近年来收治的交感型颈椎病人的首诊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药物治疗短期疗效尚好,但对颈椎的退行性变无改善,长期疗效差。头部牵引、按摩、针灸也存在短期疗效好,长期疗效不巩固的缺点。颈部硬膜外阻滞治疗技术要求高,患者不易接受。本文探讨用简单、有效的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