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国雄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1990,(2)
精神病的传统治疗方法是药物、胰岛素、电休克和外科治疗等。我院于1983年1月至1987年12月用手术方法治疗精神病8例,其中2例行开颅,左颞叶前部和左杏仁核切除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例1:陈×,男,29岁,工人。患者于1972年开始出现精神异常,毁物,行凶,使家人和邻居不得安宁。十二年来先后9次送精神病院治疗,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1983年1月在我院外科作“双侧前额叶白质切开术”,术后精神症状稍缓解,但强迫观念仍存在。1984年1月要求第二次 相似文献
2.
精神病的外科治疗(附3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采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对精神病患者进行了某些靶点射频温控毁损术,现将1987~1988年间收治的34例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8例,女6例。年龄17~45岁(平均28.3岁)。病期除1例7个月外,均在2年以上,最长23年(平均9.4年)。其中诊断不同类型精神分裂症27例,癲痫伴精神障碍3例,混合性神经症、强迫症、躁郁症和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各1例。术前均经过4种以上抗精神病药物或电休克、胰岛素休克等正规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本组均进行了脑电图、头颅CT扫描和诱发电位检查,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手术前后进行了记忆、智能等医学心理检查和神经生理测验,以资对 相似文献
3.
张天明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88,(4)
本文意在向国内读者介绍国外精神外科的发展和现状。包括精神外科的主要时期:广泛额叶白质切断期、限制性额叶白质切断时期、立体定向手术时期;较为成熟的手术靶点:扣带回、无名区、内囊前肢、杏仁核、下丘脑、胼胝体、丘脑、边缘系统多靶点等,及其手术效果。并附几组大综病历。同时介绍近年有关精神外科的一些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4.
陈道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2,(1)
3例均按月经周期发病,每次症状相同,起止急骤,能自动缓解,间歇期自知力恢复,住院用抗精神病药不能阻止发作。用生蒲黄、五灵脂各等份共研细末,过筛后以蜜为丸(每丸含量5g),每日两次,每次服10g。3例分别服35、38和57日控制发作。服药期间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即使经期不停药,也无影响月经血量和时间,其中1例鼻衄(倒经)和1例舌紫也消失。随访2年,情况颇佳。 相似文献
5.
20 0 3年 3月 2 2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精神病外科治疗中心经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同意在陕西省宝鸡市解放军第三中心医院挂牌成立。精神外科中心由原兰州军区神经外科中心、兰州军区精神病防治中心和兰州军区神经外科研究所组建而成 ,分神经外科两个病区、精神内科两个病区和一个研究所 ,共开展床位 180张。该中心是目前我国唯一有关精神病外科治疗和研究的专科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精神病外科治疗中心成立@姜克明
@王晓峰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综合评价难治性精神病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手术对难治性精神病人的神经生理、记忆、智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对临床确诊的难治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选杏仁核、扣带回、内囊前肢等脑内不同靶点进行单靶点或多靶点联合毁损,对部分患者进行了手术前后医学心理、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照分析,同时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手术前后BPRS及各因子分析对照。结果难治性分裂症通过BPRS及各因子分析,其中BPRS、ANDP、ACTV、HOST手术前后对照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综合疗效评定:痊愈2例;显进64例;进步41例;无效20例。结论脑立体定向技术对临床确诊的难治性精神病靶症状疗效是肯定的,手术对患者记忆、智能及脑电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们自1987年对收治的8例幕上脑脓肿的治疗进行了改进,其中12例属巨大型,2例位于大脑半球重要功能区,2例位于脑深部,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电休克治疗临产期精神病1例报告安徽省淮南市精神病院(232052)习彬惠患者,女,26岁,住院号382。平时性格内向,1982年育一男孩,健在,以往无特殊疾病史。4月前因怀疑丈夫有外遇争吵打架,经常不吃饭,不语。呆坐一处,有时同别人说,脑内经常听到"... 相似文献
10.
周期精神病,一般认为以女性多见,多数与月经周期有关,男性很少见。现将我院1例男性周期性精神病使用黄体酮治疗,获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患者 男性,22岁,未婚。首次发病于1985年5月20日,自感全身时尔变大,时尔变小,牙齿时紧时松,身子轻,梦遗,怀疑同学嘲笑他为主要症状入 相似文献
11.
孙培永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1994,(3)
脑穿通畸形伴发癫痫的外科治疗二例报告湖南省株州市一院神经外科孙培永先天性脑穿通畸形并不少见,随CT及MRI的广泛应用,病例数显著增加。1991~1993年我科收治5例,其中手术治疗2例取得良好疗效。例1,男,5岁。经用皮层脑电图指导下癫痫灶切除。例2... 相似文献
12.
手术后精神病(Postoperative Psychosise)是外科手术后数天所出现的一组精神障碍。国内还未见专题讨论,现将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1961~1968年住院的9例病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4,(1)
同时性精神病与感应性精神病均属二联性精神病,二者极易混淆。同时性精神病在临床上较少见,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患者为一对孪生兄弟,25岁。1976年6月家人在床上撤了“六六六”粉灭臭虫,不久哥俩均诉饭里有怪味,淘米时使劲搓洗。同年秋天某日,俩人到军事禁区去玩,被执勤的民兵抓住拘留半天,回家后哥俩 相似文献
15.
16.
感应性精神病1例报告广东省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515021)李植荣本文报道一切感应性精神病,原发者妄想荒谬、零乱,却使其父亲受感应而发病。患者为蓝氏父子,父48岁,子20岁。蓝子因高考不第,后经商贩卖茶叶,被工商部门没收,二天后回家时出现自语:"有人... 相似文献
17.
18.
外科治疗精神病的医学伦理学问题卞清涛,李软云,宫玉祥精神外科手术自Burokhardt(1891年)首先创建,始终存在争论。这种分歧已超出医学范畴,也较突出地反映在伦理学领域。持反对态度者认为,无论何种精神外科手术,都是破坏性的。外科手术是一种脑控制...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9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对96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效果较好,死亡率为21.9%。结论:掌握手术时机心早解除脑受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而选择麻醉及快速骨窗开颅减轻二次损害亦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科自2002年6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60例,现将治疗结果总结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2~70岁,平均55.5岁;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2.血肿部位及出血量:血肿部位:基底节区出血36例,皮质下白质内出血20例,小脑出血4例,其中出血破入脑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