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6例,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75~92岁,平均84岁。骨折按Tronzo-Evans分型,型5例,型9例,型12例。骨质疏松程度按Singh评定标准,其中1级4例,2级9例,3级8例,4级5例。合并高血压病15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6例,脑梗塞后遗症3例,慢支6例。结果 26例均获随访,时间6~37个月,平均16个月。髋关节功能按照Harris评分标准,平均为(88.9±4.1)分。所有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切口愈合良好,短期内基本恢复术前行走功能水平。结论应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有明显骨质疏松的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可改善生活质量,是内固定治疗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疗效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对收治的78例年龄>65岁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术前详细评估和内科处理后均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0.5~5 a(平均3.75 a),根据X线片变化情况对比,按Harris标准进行临床效果评定:优68例,良4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92.3%。无死亡病例。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有效方法之一,严格术前评估和正确的手术操作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转子部重建及长柄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3年12月至2012年5月应用转子部骨折重建技术及长柄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41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15例,女26例;年龄75~101岁,平均87.2岁.骨折按改良Evans分型:ⅢA型8例,ⅢB型12例,Ⅳ型21例.合并内科疾病:糖尿病11例,原发性高血压23例,脑梗死史6例,肺功能不全(Ⅱ级)5例,心功能不全17例.41例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按Singh指数分级:Ⅰ级9例,Ⅱ级15例,Ⅲ级17例.所有患者均行股骨头截除后重建骨折转子部解剖结构,固定骨折后行长柄双极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 结果 4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60~110 min(平均82.3 min),出血量为400 ~ 800 mL(平均523.6 mL).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创口感染及关节脱位.39例患者术后获12 ~66个月(平均41.3个月)随访.5例患者于术后18~38个月因心、脑血管意外死亡.末次随访时髋关芾功能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26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为94.9%.无一例患者出现假体下沉、关节脱位等并发症. 结论 长柄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重建转子部骨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7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69例,男23例,女46例;年龄70~98岁,平均77.8岁.骨折按照Garden分型:Ⅱ型2例,Ⅲ型25例,Ⅳ型42例,在对患者进行详细术前评估和内科处理后均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5年(平均3年10个月),X线片变化情况:8例(11.6%)髋臼出现负重区轻度硬化,3例(4.3%)出现髋臼软骨磨损,未发现髋臼被磨穿者.按Harris标准进行临床效果评定:优61例,良4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94.2%.术后发生上呼吸道感染3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心律失常1例,均经积极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严格的术前评估和正确的手术操作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配合中医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具体治疗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采用骨水泥型及生物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50例,男63例,女87例;年龄75~103岁,平均84.5岁。结果14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年,平均4.6年。参照Harris评分方法判断疗效,85分以上90例,75~84分35例,61~74分14例,60分以下8例,优良率为83.3%。早期肺栓塞死亡2例,肺部感染死亡1例。随诊复查X线片,髋臼完好110例,不同程度髋臼磨损24例,髋臼外缘骨质增生9例,无人工股骨头中心脱位,假体下沉〉5mm 7例,假体透光区域〉2mm3例。结论根据患者局部骨质疏松情况选用骨水泥型或生物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合理选择;术前充分准备,手术规范操作,围手术期中医药调理康复,术后早期防治并发症,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长柄骨水泥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加长柄骨水泥人工双极股骨头治疗62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结果手术时间(92±27)min,输血(600±120)ml。术后5~7 d下地12例,7~10 d下地41例,10~14 d下地9例。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菌群失调3例,电解质代谢紊乱6例,低蛋白血症19例。62例均获随访,时间6~48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18例,良33例,可11例,优良率达83.2%。无人工关节脱位、感染发生。结论用加长柄骨水泥人工双极股骨头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可早期下地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根据Harris评分法评定术后疗效.结果 3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3年.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分:优14例,良19例(其中1例随访至第14个月死亡),中5例,优良率为84.2%.结论 应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风险小、费用低、疗效满意,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髋关节后外侧改良Gibson入路对25例高龄股骨颈骨折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25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8例,良14例,可3例。结论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可早期活动,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全髋骨水泥及生物置换术,双极骨水泥及生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10年3月期间45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行全髋骨水泥型关节置换术(107例)、全髋生物型关节置换术(89例)、双极骨水泥型(115例)与双极生物型(14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随访时间1.5~9年,平均6.5年。对全部病例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有无并发症以及术后功能恢复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双极(骨水泥型及生物型)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引流量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优于全髋骨水泥型及生物型组(P<0.05),4组在术后功能评分和术后疼痛率方面具有明显差异(P<0.05)全髋(骨水泥型及生物型)组优于双极(骨水泥型及生物型)组。[结论]对于相对年轻、身体条件较好的老年患者建议选择全髋(生物型)关节置换术;对于相对年轻的,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可选择全髋(骨水泥型)关节置换术;对于年龄较大的,或者身体条件较差的相对年轻的老年患者,建议选用双极生物人工股骨头置换;对于年龄较大且骨质疏松明显的患者选用双极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评价应用重建股骨近端内侧结构,一期骨水泥型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Tronzo-Evans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应用重建股骨近端内侧结构,一期骨水泥型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Tronzo-Evans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66~82岁,平均年龄76岁。结果本组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3年,平均随访13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假体无松动下沉。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分,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1.67%。结论应用重建股骨近端内侧结构,一期骨水泥型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Tronzo-Evans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 1994年 4月以来 ,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 12例。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例患者中男 9例 ,女 3例。年龄 2 8~ 5 0岁 ,平均 39岁。全部患者均为单髋骨折。 11例为车祸造成 ,1例为高处坠落伤。骨折按letournel[1] 分型 :后柱骨折 5例 ,横形骨折 3例 ,前壁伴后半横骨折 1例 ,后柱伴后壁骨折 3例。其中 2例横形骨折均有不同程度股骨头中心型脱位。全部患者均无坐骨神经、腓总神经症状。2 治疗方法病人入院后常规牵引 ,单纯髋臼骨折行皮牵引 ,伴股骨头脱位的行骨牵引。术前摄患髋正侧位片 ,了解骨折情况。伤后至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一期应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EvansⅢ、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2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本组33例获平均随访11个月,假体无松动下沉,关节功能重建良好。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1.9分,术后第6周平均93.1分。结论一期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3年9月至2009年6月对2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骨折类型按Evans标准分类,型2例,型16例,型10例。所有病例用双能X线测定仪测定股骨髋部骨密度,符合骨质疏松症的诊断。10例采用标准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18例选用特制肿瘤型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45~70 min,平均55 min。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愈合不良、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肺炎、褥疮和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术后发生脱位1例(为偏瘫患者)。所有手术患者均于术后5~7 d开始下地站立、扶助步器行走等康复训练。术后8周患髋Harris评分优16例,良8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5.7%。结论采用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疗效满意,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98年以来应用骨水泥固定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36例,随访2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6例,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者78岁;新鲜股骨颈骨折9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27例。头颈粉碎型1例,头下型28例,经颈型7例。采用假体:钴铬钼合金人工股骨头。全部病例的人工股骨头假体均用骨水泥固定。1.2 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经颈型骨折及其它股骨头、颈部病损的一种手术。我院自1985年10月以来,施行金属股骨头置换术19例,手术效果满意,无护理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19例中男9例,女10例,年龄39~76岁。16例采用 Moore 型假体加用骨水泥治疗。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高龄患者应用长柄双极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疗效。方法分析收治的17例高龄粗隆间股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长柄双极骨水泥型股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17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回访无人工关节脱位,松动,假体下沉。根据Harris评分标准:优(90~100分)12例,良(80~89分)3例,中(60~79分)1例,差(60分以下)1例,优良率达88.2%。结论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长柄双极骨水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疼痛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昌兴  曹根洪  姜滔  宋小平  何滨 《中国骨伤》2002,15(12):738-739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骨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尽管它的广泛应用为无数患者改善了生活质量,但其手术并发症仍不少见。本文对1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发生疼痛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经验。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为1996-2000年间新鲜的股骨颈头下型骨折而手术者,年龄66~74岁,男4例,女8例,均行髋后外侧手术入路,采用的是国产双极人工股骨头,均未用骨水泥,术后  相似文献   

18.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总结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5年12月,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新鲜骨折19例。其中男7例,女12例;年龄78~102岁,中位年龄83.3岁。摔伤13例,车撞伤6例。损伤至手术时间2~10d。合并糖尿病9例,高血压病9例,慢性支气管炎1例(缓解期),脑梗塞后遗症2例(骨折侧肌力在级以上)。术前患髋Harris评分均为差;骨折按Evan's分型:型2例,型9例,型8例。结果19例获6~41个月随访,患髋均无明显疼痛。12例恢复术前行走功能,5例行走能力下降需要扶助,2例不能独立行走。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泌尿道感染1例,一过性精神障碍2例,7例术后8~37个月分别死于心肌梗死,心衰、脑出血、肺内感染等。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短期疗效满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骨折之一,其骨折不愈合率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高,使临床医师颇感棘手。本院自1996年6月至1999年6月,对28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采用3根Knowles钉经皮内固定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61~82岁,其中60~70岁14例,71~80岁12例,>80岁2例。骨折类型:头下型9例,头颈型10例,经颈型6例,基底型3例。按carden分类:I型1例,Ⅱ型9例,Ⅲ型15例,Ⅳ型3例,均为新鲜骨折。1.2治疗方法:术前患肢行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骨牵引5~10天。手术时采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患肢外展3…  相似文献   

20.
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2003年1月~2005年1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3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70~85岁,平均76岁,全部为行走跌倒致伤。骨折类型按Evans分类:ⅢA型14例,ⅢB型10例,Ⅳ型6例,均为不稳定型骨折。术前根据S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