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为临床上保留迷路在内镜下行桥脑小脑三角区病变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 2 0例 40侧成人尸头上模拟颞骨径路保留迷路内镜手术 ,测量乙状窦内侧至总骨脚、岩上窦下缘至外半规管在岩部后骨板延长线之间距离 ,对可操作范围进行评估 ,对内镜的导入角度进行研究。并就如何避免损伤半规管、颈静脉球、面神经、乙状窦、岩上窦等结构提出看法。结果 :岩上窦下缘至内淋巴囊上缘距离为(9 .5 3± 2 .64 )mm ,乙状窦内侧至总骨脚距离为 (13 .89± 2 .3 4)mm ,至内淋巴管距离为 (10 .62± 2 .0 9)mm ;由该三条线构成的上底为 13 .89mm ,下底为 10 .62mm ,高为 9.5 3mm的梯形为内镜操作范围。乙状窦距颞骨表面距离 (以乙状窦上膝为标准 )为 (5 .2 7± 1.60 )mm ,乙状窦宽度为 (11.97± 2 .10 )mm ,上下膝长度为 (2 4.78± 4.2 1)mm ,乙状窦与外耳道后壁距离为 (13 .5 9± 3 .0 3 )mm ,岩骨后骨板至后半规管后缘、总骨脚后缘距离分别为 (4 .0 7± 1.2 6)mm和 (5 .5 8± 1.49)mm ,内镜的导入角度应力争与岩部上嵴平行 ,这样的角度最便于观察和操作 ,且不易损伤内部重要结构。我们测得的岩部上嵴与矢状线之间角度为 (63 .87± 9.3 1)°。结论 :保留迷路所得到的操作范围完全可以满足在内镜下行脑桥小脑三角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迷路后和乙状窦后径路后组颅神经内镜手术的相关解剖结构,为后组颅神经内镜手术提供解剖资料。方法:在8例16侧成人尸头上模拟实施迷路后和乙状窦后径路后组颅神经内镜手术,观察手术径路上各结构对手术的影响以及第9~12颅神经之间的解剖关系;去除顶骨、大脑以及部分小脑组织,暴露颈静脉孔、内耳门及其周围结构,测量颈静脉孔上缘距内耳门下缘垂直距离。结果:8例16侧标本均顺利完成迷路后径路模拟内镜手术;2例4侧在不损伤小脑情况下顺利完成乙状窦后径路模拟手术,小脑为内镜导入的主要障碍。镜下观舌咽和迷走神经之间间距相对较大,迷走神经和副神经发生部相距很近;舌下神经位于上述颅神经前、内、下方,形成5~8束较细神经纤维平行分布。颈静脉孔上缘距内耳门下缘垂直距离为(8.26±1.05)mm。结论:迷路后径路为后组颅神经内镜手术较理想径路,而单纯依靠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实施内镜手术相当困难;内耳门是手术中可靠的定位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乙状窦后径路行前庭神经切断术 (vestibularneurotomy ,VNT)控制梅尼埃病眩晕症状中 ,辅助应用内镜微创技术的方法及其减轻术中脑组织压迫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临床观察乙状窦后径路常规VNT( 12例 )与辅助应用内镜技术VNT( 9例 )的 2组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症状控制效果、面神经功能及其听觉和前庭生理功能变化结果。结果 常规VNT组患者术后有 2例发生脑水肿 ,需行脱水、降压等处理 ;平均听阈上升>15dB者 2例 ;平衡功能代偿所需时间平均为 ( 2 9.0 0± 9.60 )天。辅助应用内镜的VNT组术后平均听阈上升 >15dB者 2例 ;平衡功能代偿所需时间平均为 ( 2 8.5 6± 7.91)天。 2组术后均未出现面瘫等并发症 ;术后 2年内再发作眩晕 ,常规手术组有 2例 (分别发作 1次和 4次 ) ,内镜手术组有 1例 (发作 2次 )。结论 经乙状窦后径路行VNT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较为方便、安全的控制或消除梅尼埃病患者眩晕症状手术方法 ,同时能保存听觉功能和面神经完整性 ;手术中辅助应用内镜技术 ,使该手术操作成为微创和安全 ,可有效地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和减少术后脑水肿发生 ,未出任何由此而导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由于蝶窦解剖位置深在隐匿,是蝶窦病变在临床上缺乏典型的鼻塞、流涕等鼻部症状和体征,而表现为非特殊性头痛及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眼部、颅神经症状,因而,临床上极易造成误诊及漏诊。蝶窦疾病发病率低及专科医生对蝶窦疾病认识不足,是造成本病漏诊及误诊的主要原因。但随着临床医生对本病的逐渐认识以及鼻内镜和CT、MRI的广泛应用,本病的诊治率得以逐渐提高。随着内镜下鼻腔鼻窦显微手术发展越来越成熟,内镜下蝶窦开放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耳鼻咽喉科医师所掌握;但由于其毗邻颈内动脉、视神经、海绵窦等重要结构,如术中定位不清,操作不慎,极易导致严重并发症。故蝶窦区域手术被认为在鼻窦手术中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熟悉蝶窦及其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是确保手术成功和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神经内镜下侧脑室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下侧脑室、第三脑室的重要解剖学结构,为神经内镜下治疗脑室病变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0具成人尸头分别采用冠状缝前侧脑室前角、三角区及后角3种入路在神经内镜下观察脑室结构并测量数据。结果 (1)侧脑室前角入路可清晰显示侧脑室前角和体部,室间孔的Y形结构,且可以通过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2)冠状缝前穿刺点到侧脑室、室间孔距离为(28.7±2.6)mm、(55.1±2.8)mm,侧脑室前角到室间孔距离为(30.8±2.3)mm,室间孔长、宽径为(5.6±1.4)mm、(3.2±1.1)mm,中间块长径、宽径为(6.3±1.8)mm、(3.4±1.2)mm。(3)侧脑室后角及三角区入路可以观察到侧脑室体部结构及脉络丛。结论 (1)冠状缝前侧脑室前角入路是处理侧脑室、室间孔区及第三脑室病变的理想入路;(2)侧脑室后角入路是治疗侧脑室后角及三角区病变的理想入路;(3)侧脑室三角区入路应用价值低。  相似文献   

6.
乙状窦后径路的应用解剖(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状窦后径路属小型的颅后凹开颅术,可作为进入桥小脑角的有效途径,在临床已采用。作者在25例正常成人头颅标本上,就与入路有关的形态学进行了观测,以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一、横窦下缘最高点至枕耳线(枕外隆突与外耳门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内镜下经鼻颅颈交界区腹侧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0具经10%福尔马林固定之完整成人头颈标本,解剖观察经鼻至颅颈交界区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特点.确立手术标志,并测量与经鼻入路相关的解剖数据.新鲜完整头颈部标本5例.模拟手术.结果:内镜经鼻颅颈交界手术的手术标志包括:中鼻甲、后鼻孔、咽鼓管咽口、鼻咽部粘膜、头长肌和颈长肌、枕骨大孔前缘中点、寰椎前结节.经鼻入路完全暴露颅颈交界区,最短距离为(89.75±2.80)mm;蝶窦前下壁和下斜坡磨除范围分别以两侧翼管和破裂孔为界,各自为距中线(9.37±0.59)mm和(10.75±0.63)mm;寰枢椎处,椎动脉在枢椎下缘距正中线距离最短,为(15.70±2.12)mm;左侧寰枢椎处颈内动脉距中线距离大于右侧(P<0.05).结论:内镜经鼻入路可充分显露颅颈交界区腹侧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甲状腺的应用解剖。方法对6例新鲜成人男性尸体标本,按照胸骨切迹小切口入路和胸前入路的手术步骤进行内镜下观察和记录。结果经颈部的自然间隙进行内镜下手术解剖,能清楚的显露与手术程序相关的结构和毗邻关系;更容易识别血管、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提供了内镜下各部位的解剖和毗邻的图解;进行侧后面的解离及显露或侧缘与颈动脉鞘之间解离时,应用30°或70°镜更利于视野,采用经典的解剖标志来识别辨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内镜的放大作用给颈部的解剖结构提供了出色的可视性,更容易鉴别喉返神经和血管及甲状旁腺,利于防止喉返神经的损伤和保存甲状旁腺的血供;肩胛舌骨肌上腹是腋前入路一个重要的解剖标志。结论利用颈部的自然间隙进行内镜下手术解剖,能清楚的显露与手术程序相关的结构和毗邻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下经口径路咽旁间隙的解剖结构,了解该径路重要的解剖标志及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及后组颅神经等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为内镜辅助下经口径路切除咽旁间隙肿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内镜辅助下对新鲜尸头标本5例(共10侧)行经口径路咽旁间隙解剖。结果 茎突前间隙以咽上缩肌及翼内肌作为解剖标志,茎突咽肌、茎突舌肌是茎突前间隙的后界也是进入茎突后间隙的标志,重要的血管及后组颅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位于茎突后间隙。以茎突尖端为标志测量距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及迷走神经的水平距离分别为(3.05±0.08)mm(2.94~3.14 mm)、(2.94±0.04)mm(2.44~2.56 mm)、(1.50±0.03)mm(1.46~1.56 mm);以茎突咽肌为标志进行测量,距舌下神经及迷走神经的水平距离分别为;(3.00±0.03)mm(2.96~3.04 mm)、(5.99±0.03)mm(5.94~6.04 mm),而舌咽神经基本紧贴该肌内侧面。副神经的走行距离茎突及茎突咽肌较远,经口手术径路几乎不会碰到。结论 内镜辅助下经口径路可较好的暴露咽旁间隙结构,咽上缩肌、翼内肌、茎突咽肌、茎突舌肌是重要的解剖标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16例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手术视野好,均在直视下显露及切除肿瘤。肿瘤全切除87.5%(14例),次全切除12.5%(2例)。12例术前视力损伤患者中,术后视力好转83.3%(10例)、无变化16.7%(2例)。术后出现新垂体功能低下56.3%(9例)、新尿崩37.5%(6例)。并发嗅觉减退25%(4例),脑脊液漏(12.5%)及肥胖(12.5%)各2例,颅内感染(6.3%)、脑积水(6.3%)及记忆力下降(6.3%)各1例。随诊2~59个月,无肿瘤复发。 结论 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具有手术视野好,肿瘤全切除率、视力好转率高的优点;脑脊液漏及嗅觉下降的发生率较高,术中应重视颅底重建及对鼻腔黏膜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颅颈交界区前方椎动脉走行及其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为内镜下经口入路处理颅颈交界区病变时防止椎动脉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4例完整成人头颅标本进行解剖研究.在显微镜和内镜下自咽后壁开始对颅颈交界区进行逐层解剖,重点对椎动脉走行特点进行观察.选取31例接受颅颈交界区CTA检查的成人影像资料,在CT机上进行颅颈交界区骨性结构及椎动脉的重建,在CT轴位片上测量各节段椎动脉距中线的距离,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内镜经口入路手术中骨性解剖标志与椎动脉的确认有密切关系;在枢椎节段椎动脉走行变异最多,部分隐藏于枢椎侧块内.本项研究提出枢椎外侧三角概念,三角形的3个点均为恒定的骨性解剖标志.在颅颈区CTA重建片上观察,31例62侧中有41侧(66%)椎动脉在该三角内,21侧(34%)在三角外,进入三角内的椎动脉均集中在该三角的外侧角,未进入该三角内的椎动脉有14侧进入枢椎侧块内,进入侧块内的椎动脉总侧别数在55侧(89%).结论:内镜经口入路处理枢椎病变时要避免损伤隐藏在枢椎侧块内的椎动脉.此区域手术前必须行CTA以明确椎动脉的具体走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脑膜瘤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1月至2009年7月间诊治的16例桥小脑角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肿瘤全切12例,近全切除4例。术后颅神经功能改善9例,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7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后组颅神经损伤者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桥小脑角脑膜瘤可选择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中注意对血管、神经和脑干的保护,提高切除肿瘤的技巧,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是保证手术疗效和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内窥镜辅助下乙状窦后入路中的相关解剖,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在15具甲醛固定国人成年头颅标本上模拟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操作,内窥镜下观察桥小脑角及入路相关解剖结构并测量手术相关解剖数据.结果:乙状窦大多分布在顶乳缝前角-乳突尖连线深面.乳突导静脉存在率为93.3%,均汇于乙状窦,其中67.9%与枕静脉的分支相交通.乙状窦后缘中点与Meckel囊内口、Dorello管、岩静脉-岩上窦交点、内耳门、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及椎动脉的距离分别为(45.15±2.35)mm、(52.82±2.98)mm、(34.68±5.80)mm、(31.79±2.55)mm、(32.59±2.39)mm、(40.45±2.80)mm及(41.12±3.16)mm,横窦-乙状窦交点后缘与以上各点的距离分别为(48.10±2.34)mm、(57.41±2.76)mm、(38.19±4.87)mm、(36.00±2.11)mm、(38.39±3.02)mm、(47.71±3.08)mm及(49.31±3.18)mm.结论:内窥镜的应用和手术操作中熟悉乙状窦后缘、横窦-乙状窦交点及其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可使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更加微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小脑桥脑角肿瘤继发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耳后小切口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术治疗继发三叉神经痛的小脑桥脑角肿瘤10例,其中胆脂瘤7例,脑膜瘤3例。手术中发现肿瘤直接包绕三叉神经6例;肿瘤将三叉神经压向后下方3例;另1例肿瘤与三叉神经无明显关联,但脑干移位造成小脑上动脉压迫三叉神经。结果:7例胆脂瘤患者中4例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3例脑膜瘤患者均取得全切除。手术后10例中9例三叉神经痛停止发作,1例患者疼痛减轻,服用卡马西平后症状得到较好控制。随访6~13个月无三叉神经痛复发病例。结论: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小脑桥脑角肿瘤,同时探查肿瘤与三叉神经的关系,必要时行微血管减压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有良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测与岩骨轴向垂直的小脑桥脑角区和岩斜区的断层解剖结构 ,为该区的手术显露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用 5具 (共 10侧 )福尔马林固定的新鲜成人尸头 ,取与岩骨轴向相垂直的乳突内侧缘、茎突内侧缘、颈内动脉外口内侧缘和岩尖内侧缘等颅底外标记点 ,做成小脑桥脑角区和岩斜区的若干断面 ,然后在 8× 4 0倍的手术显微镜下观测其断面形态及毗邻结构。结果 :获得上述解剖标记处的小脑桥脑角区和岩斜区的断层照片及相关解剖结构的测量数据。结论 :此项解剖学研究联系临床实际 ,为临床手术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临床乙状窦前入路迷路后区域手术操作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经10%甲醛溶液固定成人尸头标本15具共30侧。在外耳道后上棘、乳突上嵴、乳突尖之间磨除骨质,暴露乙状窦、岩上窦、岩上窦-乙状窦交点、颅中窝硬膜、乙状窦前方的颅后窝硬膜。磨出后骨半规管、外骨半规管、上骨半规管及面神经垂直段、颈静脉球。测量相关数据。结果:乙状窦前入路迷路后区域的骨质可分为三层:表面骨皮质,乳突蜂房骨质,覆盖深部结构的坚硬骨质。外耳道后上棘至后骨半规管的最近距离为(17.88±1.27)mm;面神经垂直段在外半规管下方、后半规管的前方走向二腹肌嵴前缘的内侧,其长度为(7.58~14.02)mm;外耳道后上棘.乙状窦最短距离为(13.84±2.74)mm。结论:此区域骨质分层明显的解剖学特点及测量的数据可以指导手术操作,避免损伤重要结构,为乙状窦前入路迷路后锁孔入路提供了重要的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内窥镜在锁孔手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15例30侧10%甲醛溶液固定国人成人尸头上,模拟乙状窦前入路操作,在其中5例10侧标本上同时模拟乙状窦后入路操作,内窥镜下操作并观察颅内结构。比较两种不同入路的观察范围与影响内窥镜操作因素。测量乙状窦前缘中点、乙状窦后缘中点与颅内固定标志间距离等相关数据。结果:乙状窦前方的解剖学变异较多,对乙状窦前入路影响较大。乙状窦后入路受解剖学变异的影响较小。乙状窦前缘中点、乙状窦后缘中点与颅内同一固定标志距离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乙状窦前入路操作距离短,无需牵拉小脑,内窥镜可到达桥小脑角,并观察到脑干腹侧结构,但入路复杂,内窥镜操作受解剖结构影响大;乙状窦后入路简单易于掌握,需要一定的小脑牵拉,在内窥镜的辅助下可以全面了解桥小脑角结构,但对脑干腹侧的结构观察欠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显微直视下经口咽入路齿状突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并发症及枕颈交界区的稳定。方法在显微镜下对16例颅颈交界区畸形的病人进行经口咽入路行齿状突切除术。其中ChiariI畸形13例,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颅底凹陷3例。MRI均示有齿状突向后上方突起,延髓、上颈髓腹侧受压。小脑扁桃体下疝并脊髓空洞占6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显微直视下经口咽入路齿状突切除术。结果痊愈13例(81%),有效3例(19%)。无死亡、感染和脑脊液漏发生。结论显微直视下经口咽入路是一个直接、安全、有效的治疗颅颈交界区腹侧受压病变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内窥镜立体视觉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成果,结合计算机立体显示技术,研究开发了双目成像法内窥镜立体显示技术。研究了双目成像法模型,设计出新型三维电子内窥镜的头端和视频系统,使医生能够观察到立体的内窥镜图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5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对腓总神经的走行及分支位置等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腓总神经从坐骨神经分出至小腿之前,走行在致密的胭窝外侧沟和腓管内。胭窝外侧沟的长度为82.5±2.3mm。在腓管内,神经与腓骨颈处的骨膜紧紧相贴,腓管的长度为26.5±1.5mm,腓总神经在腓管内的长度为23.5±1.7mm。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位置,在进入腓管之前者占42%,在腓管内者占58%。结论致密的胭窝外侧沟,以及腓总神经在狭窄的腓管内与腓骨颈处的骨膜紧密相贴,是腓总神经容易受卡压的两处解剖学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