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头孢吡肟等10种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敏感性。方法:用K-B法,对临床分离的96株铜绿假单胞菌,测定其对头孢吡肟等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头孢吡肟对铜绿假单胞菌活性与头孢他啶相仿,略低于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2.
李丽红  张嵘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8):121-121
目的:评价亚胺培南、关洛培南、帕尼培南、厄他培南对常见非发酵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以琼脂双倍稀释法测定四者对215株临床常见非发酵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对以上四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呈较高的耐药性,MIC50值4~128mg/L,MIC90值16—256mg/L。帕尼培南与亚胺培南体外抗菌作用相仿,两者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略逊于关洛培南。厄他培南MIC50、MIC90值最高,分别为64mg/L和256mg/L。对不动杆菌,四者MIC值相近,MIC90值128—256mg/L。结论:所有受试菌对四种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性均较高。其中关洛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略强。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5):129-131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和药敏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临床分离的524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统一的方法、设备和判断标准进行耐药性检测,使用WHONET5.6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在50%以上的抗生素包括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氯霉素、头孢噻肟、四环素、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和头孢唑啉,敏感性高于70%的抗生素包括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吡肟、美洛培南、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多粘菌素B。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复杂,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控制医院感染,采取多种治疗策略最大限度减少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百肤青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百肤青体外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作用.方法:通过琼脂稀释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用改良平板法建立体外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并检定不同MIC浓度的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作用,扫描电镜确认. 结果:4种不同MIC的百肤青都有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作用.结论:中药复方百肤青由于其有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作用,不仅可用于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还有预防BV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使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20%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氨曲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在20%~40%之间;哌拉西林、头孢噻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奈替米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在50%~70%之间;耐药率最高的是复方新诺明,达100%。结论临床上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日益增加,耐药率不断增高,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3年本院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做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 5.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1-12月我院住院患者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347株,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标本,占68.6%;其次为分泌物,占23.3%。该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低,为2.9% ~8.6%;对复方新诺明、头孢替坦、头孢曲松、呋喃妥因、氨苄西林/舒巴坦、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的耐药率较高,为93.7% ~ 100%。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引起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该菌耐药现象严重,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建议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  相似文献   

7.
391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分布的概况、特征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利用湖南天地人微生物分析系统对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分离的391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统计391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其分布情况。结果39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氨苄西林/舒巴坦92.8%、美洛西林81.1%、氯霉素83.0%、复方新诺明76.O%、头孢曲松84.9%、头孢噻肟84.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4.2%、头孢哌酮66.2%、庆大霉素69.6%、妥布霉素66.8%、阿米卡星64.7%、左氟沙星40.4%、氨曲南59.3%、环丙沙星45.0%、头孢他啶54.0%、头孢吡肟50.4%、美洛培南23.3%。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情况严重,以ICU病区、呼吸内科病区和神经外科病区最为严重,美洛培南可作为治疗的首选,其次为左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因此,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以降低其耐药性控制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和院内感染扩散。  相似文献   

8.
马斯平对医院常见致病菌活性实验研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验证马期平 (头孢吡肟 )的抗菌谱 ,研究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及意义。方法 用浓度梯度法E test法测定头孢吡肟对临床分离菌 4 0株的最低抑菌浓度 ,并与其他抗生素体外抗菌活性进行比较。结果 头孢吡肟对肠杆菌科抗菌活性强于第 3代头孢菌素 ,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也较强 ,与亚胺掊南相当。对苯唑青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较敏感 ,(MIC90 为 3mg/L)。 结论 头孢吡肟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比第 3代头孢菌素强 ,且低诱导、低选择、高稳定 ,对革兰阳性球菌也有较强的抗菌覆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K—B法对44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金属酶(MBL)IMP、VIM、GIM、SPM和IMI耐药基因和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结果对多黏菌素未出现耐药,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耐药率分别为13.6%、50.0%、31.8%、25.0%、40.9%和50.0%,对左旋氧氟沙星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都接近90%,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均为100%。检出OprD2基因缺失21株(47.7%),IMP阳性6株(13.6%),VIM阳性3株(6.8%),未检出GIM、SPM和IMI耐药基因。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情况严重。主要是由于外膜孔蛋白OprD2基因缺失和产金属酶IMP、VIM耐药基因引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头孢吡肟对革兰阴性杆菌体外抗菌活性情况。方法 采用MicroScan法,按仪器操作规定作细菌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并由该软件提供ESBLBLs筛选。结果 11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的抗菌活性为88.2%;58株洛菲氏不动杆菌抗菌活性为94.8%;3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敏感率为17.6%;34株非ESBLs大肠埃希氏菌和42株非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均为100%。结论 头孢吡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明显高于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但对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抗菌活性较差,用该药物治疗感染时以检测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庞炎 《吉林医学》2013,34(11):2055-2056
目的:探讨本地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为临床选择敏感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分离出的35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用药敏卡肉汤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氨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最高(100%)、头孢吡肟(97.1%)、庆大霉素(91.4%)、左氧氟沙星(91.4%)、阿米卡星(87.5%)、环丙沙星(85.7%)、妥布霉素(83.0%)、头孢他啶(64.03%)、哌拉西林(56.7%)、头孢哌铜(51.4%)、头孢噻肟(61.4%)以及头孢呋辛(40.0.%)。结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耐药性比较弱,可是由于能产生大量藻酸盐,而在菌体外形成生物膜,体内用药时耐药率较高,因此临床微生物室培养鉴定出铜绿假单胞时,特别注意黏液型,以便医生选择合理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10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荣华  田春梅 《中国热带医学》2005,5(3):568-568,578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采用VASTTEC MEDICAL LIT公司NC21板型,在MicroScan上进行鉴定及药敏检测。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等抗生素的敏感率自2001-2003年呈逐年下降;对优立新、头孢噻吩、头孢呋肟、头孢泊肟、头孢西丁、头孢唑林100%耐药,对其他抗生素出现不同程度耐药。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敏感药谱少,应加强药敏检测,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3.
丁洪彬 《吉林医学》2010,(34):6280-6281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病房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25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结果: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吡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美洛培南。结论:根据体外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加强机体自身免疫力,是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本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临床送检的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全自动细菌和药敏分析仪对临床常用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唑啉、头孢西丁3种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5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耐药率低于2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易产生多重耐药,加强耐药性药物的监测,控制院内感染,对临床医生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5):44-48+封三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杀菌作用,及其与常用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抑菌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临床分离的20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细菌鉴定;K-B法检测常见药物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定的敏感性;琼脂稀释法检测茶多酚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检测0.5 MIC(512μg/mL)茶多酚与常用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后试验药物抑菌环直径的变化,并判断茶多酚联合常用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抑制作用的可行性。使用结晶紫染色法、刚果红染色方法检测茶多酚对细菌生物膜形成和胞外黏液样物质(slime)产生的影响。结果 20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耐药,K-B值为6~15 mm;茶多酚对20株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MIC均值为1024μg/mL;与常用试验药物联用:0.5 MIC(512μg/mL)茶多酚能使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定的抑菌环直径增加3~28 mm不等,能明显与受试抗生素产生显著的协同作用,并且能逆转部分试验药物从耐药变为敏感。亚抑菌浓度下茶多酚能显著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和胞外黏液样物质(slime)的产生。结论茶多酚与常用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定)联合使用对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具有协同杀菌作用,并且影响其细菌生物膜形成和胞外黏液样物质(slime)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方法比较我院近两年细菌室分离的44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12种临床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细菌室共分离出211株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敏感性最高,敏感株占78.71%,其次为亚胺培南,敏感株占68.84%,再次为环丙沙星,敏感株占66.84%,头孢他啶占63.51%,头孢吡肟占59.80%,氨曲南占59.3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占58.46%,哌拉西林占50.97%;2005年1月至2005年11月我院细菌室共分离出230株铜绿假单胞菌,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敏感性最高,敏感株占81.74%,其次为阿米卡星,敏感株占81.72%,再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株占69.23%,头孢吡肟占69.06%,氨曲南占66.83%,亚胺培南占66.38%,头孢他啶占65.65%,哌拉西林占57.7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以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及哌拉西林敏感,传统敏感药物如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及头孢他啶敏感率有逐年下降趋势,但仍保持60%以上敏感性,另外阿米卡星及环丙沙星仍保持较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产AmpC酶、金属酶与其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分离70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AmpC酶、纸片协同法检测金属酶,并选用7种广谱抗生素进行药敏实验。结果:7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AmpC酶和金属酶阳性率分别为35.7%和7.14%。AmpC酶阳性菌株对头孢他啶(CAZ),头孢他啶/棒酸(CD02),头孢噻肟(CTX),头孢噻肟/棒酸(CD03),氧氟沙星(OFX),阿米卡星(AK)表现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IPM),头孢吡肟(FEP),氨曲南(ATM)敏感;金属酶阳性菌株仅对阿米卡星(AK)敏感,对其余抗生素表现高度耐药。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产AmpC酶和金属酶阳性率较高,两种酶与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147株铜绿假单胞菌ampC基因分布和产酶状况对药敏的影响。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ampC基因分布情况,PCR产物克隆测序;通过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纸片扩散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情况。结果:107株铜绿假单胞菌ampC基因阳性(占72.8%),PCR产物测序结果与Gene-Bank序列(AE 004827)同源性为100%。ampC基因阴性菌株依次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敏感率均≥90.0%;ampC基因阳性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明显降低(P<0.05);147株铜绿假单胞菌中88株产AmpC酶(占60.0%),不产AmpC酶菌株依次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敏感,产AmpC酶菌株仅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保持较高敏感率,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氨曲南、头孢呋辛敏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存在着ampC耐药基因,明确ampC基因分布和产酶状况有助于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127株铜绿假单胞菌对22种抗菌药物的比较,评价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细菌的分离培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进行;细菌鉴定采用API系统和手工法;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判定按NCCLS标准执行;数据统计采用上海金仕达软件,统计学方法为卡方检验;质控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结果: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构成比为33.9%)最常见,其次为伤口感染(32.3%)和泌尿道感染(18.9%)。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最好(敏感率为91.0%),头孢他啶、头孢哌酮、氨曲南、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哌拉西林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的活性(65.4%~86.6%),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呋肟、头孢唑啉、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青霉素类敏感性差(1.7%~34.7%)。值得注意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高于亚胺培南(71.7%);头孢他啶、头孢哌酮、氨曲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67.7%~83.5%)明显高于(P<0.005)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呋肟、头孢唑啉(1.7%~7.9%);哌拉西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72.6%)明显高于(P<0.005)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阿莫西林—棒酸(1.8%~7.1%)。结论:临床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及时有效地切断耐药菌株的传播途径,降低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院内感染;头孢哌酮—舒巴坦在治疗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中,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在体外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模型,研究黄芩苷联合头孢他啶对生物膜的协同杀菌效果.方法 选取临床分离的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采用LB肉汤-吸痰管系统建立体外生物膜模型,连续稀释法进行活菌计数,微量稀释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15.65 mg/L的黄芩苷可抑制和破坏生物膜,并增强头孢他啶对生物膜内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结论 黄芩苷能增强头孢他啶对生物膜内铜绿假单胞菌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