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发现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时有轻度的慢性炎症反应存在,所以可在粥样斑块中发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同时CARE、ECAT等研究显示hs-CRP是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冠脉事件的强烈预测因子。有文献证实他汀类药物在有效降脂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血清炎症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70岁以上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脂及临床疗效。方法 184例UA患者随机分为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5mg/d组(A组)与瑞舒伐他汀10mg/d组(B组)。分析比较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的变化,同时观察UA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瑞舒伐他汀5mg/d与瑞舒伐他汀10mg/d均能显著降低TC(P<0.01)、LDL-C(P<0.01),瑞舒伐他汀10mg/d作用强于瑞舒伐他汀5mg/d(P<0.05),瑞舒伐他汀5mg/d与瑞舒伐他汀10mg/d均能升高HDL-C,并降低TG,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5mg/d与瑞舒伐他汀10mg/d均能显著降低TC、LDL-C,但瑞舒伐他汀10mg/d作用优于瑞舒伐他汀5mg/d。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U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每晚10mg口服,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持续8周。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经用药后治疗组血清CRP水平及血脂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UA患者血清CRP及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4.
穆伟  薛梅  胡和生 《山东医药》2008,48(34):69-70
为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分别应用常规方法(对照组)及阿托伐他汀 常规方法(观察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于治疗前后用生化法测定胆固醇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免疫浊度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LDL-C及hs-CRP下降,HDL-C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LDL-C、hs-CRP降低,HDL-C升高(P均<0.05).提示阿托伐他汀可通过调脂及抑制炎症反应而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水平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PCI术后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56例血脂水平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于PCI术前、术后24 h、术后1个月检测血清PAPP-A 和hs-CRP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4 h与术前比较,血清PAPP-A和hs-CRP浓度均有明显升高,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PAPP-A 和hs-CRP水平与术后24 h比较,均有回降,但瑞舒伐他汀组较常规治疗组回降更为明显,两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瑞舒伐他汀能更有效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PAPP-A和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10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为普伐他汀组(53例)及阿托伐他汀组(53例),测定治疗前,治疗8周后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阿托伐他汀组较普伐他汀组血脂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均可降低UA患者CRP及血脂水平,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较普伐他汀降脂效果更显著,其抗炎作用不依赖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1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28例和大剂量组23例,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或40mg,每日1次。共用药30日,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用药30日后,两组血脂水平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低剂量组从(17±6)μg/L降至(8.3±2.7)μg/L;高剂量组从(18±7)μg/L降至(8±3)μg/L。两组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减少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和炎症反应,具有稳定斑块作用,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抑炎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老年UA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5、10、20 mg组,每组50例,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5、10、20 mg,1次/d,睡前口服,3组均治疗8 w。分别于治疗前、4、8 w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结果 3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20 mg组治疗后TC、TG、LDL-C、hs-CRP较5、10 mg组显著下降(P0.05)。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可以更有效降低hs-CRP及血脂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短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早期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72例UAP Ⅲ级患者被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量组,于人院后给予口服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的血脂(TC、TG、LDL—C、HDL—C)、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舒张内径变化率(ΔD%)。并于2周内观察各组发生心脏意外事件的情况。结果:大剂量组服药2周后血脂T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肱动脉AD%明显增高(P〈0.01),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62.86%,常规量组血脂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83.78%,较之大剂量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Ⅲ级患者短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脂、炎性反应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UAP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瑞舒伐他汀,疗程均为12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观察组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LDL-C、HDL-C、血清hs-CRP、HCY及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血清hs-CRP、HCY及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51/60),高于对照组的52.8%(17/36)(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改善UAP患者炎性反应、血脂、HCY水平及心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7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41)和稳定型心绞痛组(n=35),于入院后24h内抽血测定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浓度的差异。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血清Hs-CRP浓度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结论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与急性炎症反应有关,Hs-CRP对判断心绞痛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2011年在我院确诊的UA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及4周内恶性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 d、14 d后依达拉奉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4周内依达拉奉治疗组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UA,可以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有助于减少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早期接受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7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常规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美托洛尔、低分子肝素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同时接受口服辛伐他汀40mg/d,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接受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迅速降低UAP患者血清CRP水平,从而抑制体内的炎症反应,UAP患者应尽早接受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与肌钙蛋白T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肌钙蛋白T(TnT)的变化.方法选择9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实验组),2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对照组),分别取血测定CRP和TnT.结果实验组中TnT为阳性30例(32.6%),TnT为阴性62例(67.4%);对照组则均为阴性.实验组TnT阳性患者的CRP显著高于TnT阴性患者及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实验组约1/3可出现TnT升高,其CRP亦显著高于TnT阴性的患者,且CRP与TnT呈正的直线相关(γ=0.489,P<0.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药物洗脱支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38例UAP患者经标准药物治疗3~7d后日常活动仍有心绞痛发作或运动试验阳性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病变血管狭窄〉70%且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适应证的病变处行PCI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共治疗病变血管202支,植入支架243个。结果支架植入成功率100%,术中和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1例于术后3h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138例患者随访6~24个月,1例死于出血性脑卒中,2例猝死,8例进行了靶血管血运重建。7~18个月共复查冠状动脉造影37例,支架内在狭窄5例。135例患者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三例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治疗UAP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社区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03例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情绪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对照组51例。两组均接受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同时给予社区干预治疗,观察1个月,随访1年。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状况,比较治疗后及随访期间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绞痛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ST段变化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但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干预组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干预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干预可减轻或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焦虑等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心血管事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予硝酸酯类、美托洛尔、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塞通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2周1个疗程。结果两组症状比较,治疗组总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5%。两组心电图(ECG)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疗法联合注射用血塞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维持剂量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血流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 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各50例.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每日给予氯吡格雷75mg/d,实验组给予氯吡格雷150mg/d.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两周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MPAR),同时监测血流变指标.结果 服药前两组MPAR及血流变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两周后两组上述指标较服药前均明显降低,与服药前比较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0mg/d维持量氯吡格雷可显著降低UAP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效缓解症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25,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