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脱钙冻干骨移植物 (DFDBA)在种植体周骨缺损的诱导成骨活性以及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2 (rhBMP -2 )和钛膜对DFDBA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 :犬股骨植入种植体周围 ,制造 4mm× 3mm× 3mm骨缺损 ,分别采用DFDBA、DFDBA rhBMP -2和DFDBA 钛膜三种不同方法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 ,术后 4、8、12周 ,组织学观察种植体周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三组实验动物中 ,植骨创均愈合良好 ,种植体无松动 ,未见种植体周围炎发生。①DFDBA组 :术后 4周即有新生骨小梁形成 ,术后 12周修复骨缺损 ,但新骨组织与宿主骨之间仍见明显分界 ;②DFDBA rhBMP -2组 :成骨过程较早 ,术后 4周即有较多新生骨组织出现 ,术后 8周 ,成骨细胞较为丰富 ,术后 12周新骨组织与宿主骨完全融合 ;③DFDBA 钛膜 :术后 4周即见新生骨小梁沿钛膜生长 ,至术后 12周 ,完全覆盖骨缺损。结论 :DFDBA具有良好的骨诱导和骨引导作用 ,可用于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 ;rhBMP -2复合DFDBA ,可增强骨诱导作用 ,加速成骨过程 ;钛膜有助于维持骨再生空间 ,阻隔软组织长入 ,引导新骨生长 ,缩短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膜在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引导骨再生的作用。方法:25例患者植人65枚种植钉,其中32枚钉周围有骨缺损,分别作植骨覆盖膨体聚四氟乙烯膜或直接覆盖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处理。术后观察有无感染,膜有无外露;二期手术时取出膜,观察骨再生效果。结果:25例患者覆盖聚四氟乙烯膜后,23例无明显炎症反应,2例术后感染严重,拔除种植钉;2例膜外露,经处理后伤口愈合;膜于术后3—6个月时取出,23例均取得了较好的骨再生效果。结论:国产聚四氟乙烯膜可应用于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引导骨再生。  相似文献   

3.
rhBMP-2/rhbFGF和rhBMP-2/rhIGF-I对牙种植体周围新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rhBMP-2/rhbFGF和rhBMP-2/rhIGF-I对种植体周围新骨形成的影响.方法 64枚种植体平分为四组,Ⅰ组应用rhBMP-2和rhbFGF;Ⅱ组rhBMP-2和rhIGF-Ⅰ;Ⅲ组仅rhBMP-2;Ⅳ组不应用任何生长因子.种植体植入动物体内后4周、8周,分别注射钙黄绿素和茜素红;12周,处死动物.组织块MMA包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 Ⅰ、Ⅱ和Ⅲ组中标记物均多于Ⅳ组;Ⅰ和Ⅱ组未发现差异;Ⅱ组标记物均多于Ⅲ组;而Ⅰ组黄绿色与Ⅲ组无差别.结论 rhBMP-2可明显促进种植体周围新骨生成,与rhbFGF、rhIGF-Ⅰ复合,可促进骨结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不同的骨移植材料结合钛膜和胶原膜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8条健康成年杂种犬拔除双侧下颌前磨牙3个月后,每侧缺牙区植入4枚钛钉,并于钛钉颊侧制造骨缺损,分别植入自体骨、Bio一oss、1:2的自体骨和Bio-oss混合物、2:1的自体骨和Bio-oss混合物.两侧分别覆盖钛膜和胶原膜.5个月后取材,通过影像学、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学技术观察骨缺损区生成新骨的质量和成骨活性.结果:种植钉无松动脱落.2例钛膜暴露但无脱落,无胶原膜暴露.钛膜下的钛钉顶部被新生骨覆盖,在胶原膜覆盖的钛钉颊侧骨面凹陷,钛膜侧新骨高度大于胶原膜组.X线片可见钛钉与骨结合紧密,钛膜侧植骨区饱满,密度较高.硬组织磨片显示种植钉与植骨材料形成了良好的骨整合,胶原膜组的骨-种植体接触率(BIC)和种植体周围骨面积(BA)均略高于钛膜组,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2:1自体骨和Bio-oss的混合物的BIC和BA均高于1:2比例组,有统计学差异.2:1比例组与1:2比例组植骨材料相比,骨缺损处新生骨成熟度高.饱和苦味酸-天狼猩红-偏振光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I型胶原和骨钙素,各组未见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自体骨、Bio-oss及自体骨和Bio-oss不同比例的混合物,在修复种植体周围3mm骨缺损时,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自体骨比例大者骨整合程度更好.钛膜下新骨生成量大于胶原膜,但质地和活性无明显区别.讨论:修复种植体周围小的骨缺损(<3mm)时,选用哪种骨移植材料都可以.钛膜虽然容易暴露,但它的帐篷作用好,其下成骨量大,价格便宜,适于国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评价以无机牛骨(deproteinizednaturalbovinemineral, Bio-oss)作为载体材料复合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icprotein, BMP)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60只兔子随机分成两组,在兔子的股骨预备种植窝后制造标准开放式骨缺损,宽3mm、高4mm、厚3mm,然后植入羟基磷灰石涂层的3. 3mm×8mmBLB种植体,一组骨缺损填入Bio-oss,另一组填入Bio-oss/BMP复合骨。于术后2、4和6个月取样本,制作带种植体的硬组织切片,进行组织学形态学观察,骨结合百分率测定和计算机组织图像定量分析。结果:两组的骨缺损处均有新骨形成,Bio-oss/BMP组与单独植入Bio-oss相比,新骨形成更早、新生骨量更多、骨的矿化程度更高。2、4和6个月的骨结合百分率均高于Bio-oss组。结论:Bio-oss是BMP理想的载体材料,Bio-oss/BMP复合骨可更快更有效的促进骨组织再生,并形成理想的种植体-骨结合界面。  相似文献   

6.
Bio-oss结合Bio-gide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通过制作带有种植体的硬组织磨片,评价无机牛骨(deproteinized natural bovine mineral,Bio-oss)结合可吸收性胶原膜(bioresorbable collagen mambrane,Bio-gide)在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的引导骨再生作用及效果。方法:在免股骨植入羟基磷灰石涂层BLB种植体,并在其外侧壁制造标准骨缺损,A组在骨缺损处植入Bio-oss颗粒并在其表面覆盖Bio-gidt,膜,B组作为空白对照,分别于术后1、2、4、6个月取样品,通过带种植体的硬组织切片进行骨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Bio-oss颗粒表面有新骨形成,随时间延长Bio-oss发生降解吸收,新生骨量增加,并与种植体表面形成骨性结合。结论:可吸收性胶原膜Bio-gide结合Bio-oss应用于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可以引导骨组织再生,重建缺损的骨组织,新生骨与种植体形成骨性结合。  相似文献   

7.
种植体周围炎导致骨缺损的再结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种植体周围炎症所致骨缺损的治疗方法,从组织学角度评价治疗后种植体周围骨再生和再结合情况。方法Beagle犬5条,双侧下颌植入标准型Br nemark种植体30颗,建立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模型,随机分组进行治疗(1)单纯去除种植体周围炎性肉芽组织;(2)植入不可吸收生物膜;(3)生物膜 骨粉植入;(4)生物膜 生物活性玻璃植入。采用X线和手术直接测量以及荧光标记组织切片和不脱钙硬组织切片,观察种植体周围骨量。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作方差分析。结果直观测量种植体周围骨量、X线测量骨接触水平、组织学测量矿化沉积率,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粉植入组,种植体周围能形成较多的新生骨。结论炎症导致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可通过治疗手段达到缺损骨的再生。  相似文献   

8.
9.
探寻适用于临床的理想骨修复材料一直是生物工程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珍珠粉作为天然的有机材料,其成分以及生物力学作用与骨组织相接近,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于骨修复材料有很好的前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rhBMP-2)是目前已知的促进骨折愈合的生长因子,在骨修复材料中的应用也相当广泛。本文就珍珠粉、rh BMP-2以及其复合物目前在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同时还分析了材料所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该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引导骨再生在种植体周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评估钛膜、Bio-oss骨粉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缺损骨组织再生的疗效。方法:选择种植区牙槽骨存在骨缺损的患者12例及即刻种植需引导骨再生的患者13例。植入种植体后,在骨缺损处植入自体骨与等量Bio-oss骨粉1:1,覆盖钛膜。术后1、2、3、4月进行X光检查及临床检查。二期手术时,取出钛膜,转移模型,进行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或固定桥修复。半年后进行回访。结果:所有病历均未发现软组织瓣裂开、膜暴露、膜塌陷、膜移位及感染等并发症。只有1例因膜覆盖不够充分,新生骨组织量较少,其余病历骨缺损处均有大量骨组织生成,这些种植体都可作为修复基牙,可较好地恢复咀嚼功能。结论:钛膜、Bio-oss骨粉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有效引导骨组织再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口腔种植领域,尤其是在种植体的植入同期导致骨开窗/骨开裂,种植体的螺纹部夯暴露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选择使用GBR进行纠正,其临床效果的评价作为GBR技术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就GBR运用于骨开窗/骨开裂的临床效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活性胶原基纳米骨修复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胶原基纳米骨(nHAC)及活性胶原基纳米骨(AnHAC)修复即刻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为临床应用奠定理论依据。方法:犬下颌骨拔牙创区制造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分别采用植入nHAC、AnHAC、自体牙槽松质骨及不植入任何材料4种不同方法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术后6周、12周,采用X线摄片、骨密度测量及组织学检查,观察新骨形成情况和新骨与种植体的关系。结果:两组实验动物中,除空白对照组外,骨缺损区均愈合良好,未见种植体周围炎发生。1)nHAC组:术后6周已有新生骨小梁形成,术后12周修复骨缺损,种植体边缘可见较多新骨形成;2)AnHAC组:成骨过程较早,术后6周即有较多新生骨组织出现,术后12周新骨组织与宿主骨完全融合,并与种植体表面形成广泛的骨性结合。结论:nHAC具有良好的骨引导作用,可良好地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复合rhBMP-2后效果更佳。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修复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在种植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纳米羟基磷灰石植入钛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区,观察种植体与骨界面的结合形式和程度.结果: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钛种植体骨缺损处实现良好的骨结合.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的使用在实现钛种植体与周围健康骨组织的骨结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牙即刻种植中由于种植体与拔牙窝形态的差异造成的种植体与牙槽骨之间的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牙即刻种植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引导组织再生(GTR)的广泛开展与应用大大提高了牙周病的临床疗效,引导骨组织再生(GBR)则极大扩展了种植的适应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种植体周骨缺损的修复并保证了牙种植成功率。但传统GTR/GBR生物膜和支架材料由于缺乏主动诱导组织再生修复的能力,因此在恢复病变/缺损组织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上尚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在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区应用对种植体骨再结合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取4只成年杂种犬,全麻下拔除双侧第一、二、三前磨牙,即刻植入种植体24颗,植入12周确定骨结合后,丝线栓结法建立实验性动物口腔种植体周围炎模型。随机进行分组治疗。(1)空白组(6颗种植体):单纯去除种植体周围炎性肉芽组织,骨缺损区不填入任何材料;(2)实验组(9颗种植体):去除种植体周围炎性肉芽组织,骨缺损区填入骨粉+生物膜+局部注射辛伐他汀(3.0 mg/kg·d);(3)对照组(9颗种植体):去除种植体周围炎性肉芽组织,骨缺损周围填入骨粉+生物膜+局部注射等量空白溶剂。3组术后龈缘内均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2周(1次/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局部注射5 d(1次/d)。术后16周处死动物,行大体观察、缺损区重建骨量测量、电镜观测。结果    局部注射辛伐他汀实验组骨重建区骨密度较对照组高,实验组骨重建区骨再结合强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注射辛伐他汀可促进骨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em-Ostetic(骨速刚)修复牙种植体颊侧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拔除3只犬双侧下颌第二、三、四前磨牙,每侧即刻植入3颗种植体,并在种植体颊侧骨壁制造3 mm×3 mm×2 mm缺损.暴露种植体,由近中向远中依次植入Bio-Oss骨粉、磷酸钙骨水泥、Cem-Ostetic骨浆.种植术后4、8、12周各处死...  相似文献   

17.
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国产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修复牙种植体骨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观察磷酸钙骨水泥引导骨再生的方式,为将来磷酸钙骨水泥能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选取40只日本大耳白兔,在白兔右侧股骨大转子区植入BLB种植体(Φ=3.3 mm,L=8.0 mm),同时种植体冠部制造宽度为2.0 mm、深度为4.0 mm的环行骨缺损,骨缺损区充填CPC进行修复。实验组术后1、2、4、6个月随机处死大白兔10只,对骨缺损区X线骨密度分析,带种植体的硬组织磨片的组织学观察新骨的生成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磷酸钙骨水泥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发生降解,新生骨组织沿降解裂隙长入,与种植体发生直接的接触,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月内的新骨量有显著性差别。结论:表明磷酸钙骨水泥在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展示了较好的引导骨再生性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观察、分析和评价两种异种骨移植材料在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引导骨组织再生后种植体与骨的结合强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成年比格犬两只,每只犬的四肢股骨中分别植入24枚种植体(每侧股骨6枚),共48枚.再用裂钻在近心端1-4号种植体远中制作一5mm直径的圆形骨缺损并分别用两种异种骨移植材料在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引导骨组织再生.手术后6个月处死动物.摄x线片观察,并用万能力学实验机通过推出、拉出实验测试种植体-骨结合力、通过扭矩实验测试种植体-骨界面的结合强度.结果:三组种植体和骨界面x线表现相似,均有新骨形成;Bio-Oss组骨的结合强度要略高于天博骨粉组,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者与正常对照组均有差异.结论:两种异种骨移植材料均可较好的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骨组织再生,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醒我们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引导组织再生后早期临床负载方式的选择仍需谨慎.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观察、分析和评价两种异种骨移植材料在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引导骨组织再生后种植体与骨的结合强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成年比格犬两只,每只犬的四肢股骨中分别植入24枚种植体(每侧股骨6枚),共48枚。再用裂钻在近心端1--4号种植体远中制作一5mm直径的圆形骨缺损并分别用两种异种骨移植材料在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引导骨组织再生。手术后6个月处死动物。摄x线片观察,并用万能力学实验机通过推出、拉出实验测试种植体-骨结合力、通过扭矩实验测试种植体-骨界面的结合强度。结果:三组种植体和骨界面x线表现相似,均有新骨形成;Bio—OSS组骨的结合强度要略高于天博骨粉组,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者与正常对照组均有差异。结论:两种异种骨移植材料均可较好的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骨组织再生,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醒我们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引导组织再生后早期临床负载方式的选择仍需谨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天然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预成直径为2.0mm的螺纹纯钛种植体48颗,新西兰白兔12只,每只在双侧胫骨各钻2孔,实验组孔径4.5mm,对照组孔径为2.0mm,实验组同期植入复合材料+纯钛种植体,对照组只植人种植体,分别于术后4、8、12、16周随机处死三只动物,制作硬组织标本、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标本,观察移植材料及种植体一新骨界面变化情况,并分析每一时期两组Ca、P、S元素的含量。结果:实验组复合材料植入后未见明显的异物反应。实验组种植体植入后未发生明显移位,16周时能与周围骨组织形成较好的骨结合。能谱分析显示,16周时两组Ca、P、S元素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天然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可以作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材料,并能促进种植体一骨界面形成较为完善的骨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