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扩张额部皮瓣用于鼻再造及修复面部缺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Ma J  Yang X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3):194-195
目的 扩大额部扩张皮瓣应用范围 ,改进鼻再造及面部缺损的修复方法。 方法 对10例鼻缺损伴面部其他部位组织缺损的患者先行额部皮瓣供区预扩张术 ,在二期行扩张皮瓣移位鼻再造术同时修复面部其他部位组织缺损。 结果 治疗 10例鼻缺损及面部组织缺损者 ,疗效满意。行鼻再造的额部扩张皮瓣最大为 8 5cm× 10cm ,最小为 6 5cm× 8cm ;同时行面部缺损修复的额部皮瓣最大为 6cm× 4cm ,最小为 2cm× 6cm。 结论 预扩张额部皮瓣同时用于鼻再造及面部缺损修复是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可扩大额部扩张皮瓣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前臂管型皮瓣修复全鼻和部分鼻组织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部的深度烧伤或外伤 ,尤其是化学性毁容性烧伤 ,常遗留鼻部皮肤及软骨的严重缺损和瘢痕增生畸形 ,导致面部五官比例失衡和外观缺陷。以往常用额部各种旋转皮瓣或上臂、肩胸等部位的皮管来再造全鼻和修复部分鼻组织 [1] 。前者人为地增加了面部创伤与瘢痕的存在 ,更加影响面部外观 ;后者虽然病程较久 ,固定时间较长 ,患者感觉不适 ,但整复后外形美观 ,肤色近似正常 ,患者感到满意。 1 988年6月~ 1 999年 7月 ,我们应用前臂管型皮瓣修复全鼻和部分鼻组织缺损 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6例 ,男 5例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扩张额部皮瓣行半鼻再造术修复部分鼻缺损的效果。方法:2008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部分鼻缺损患者5例,男1例,女4例,均采用额部扩张皮瓣法半鼻再造术修复。手术分3期进行:Ⅰ期行额部额肌下扩张器置入术皮肤扩张;Ⅱ期行额部扩张皮瓣转移半鼻再造术;Ⅲ期行鼻根部皮瓣断蒂修整术。结果:术后患者均愈合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月~1年。再造鼻形态满意,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较为匹配,额部供区无明显瘢痕及畸形。结论:额部扩张皮瓣法行半鼻再造术修复鼻缺损,手术方法简单可靠,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扩张后的上臂内侧逆行皮瓣的血液供应,及其在大面积面部瘢痕挛缩合并鼻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一侧无明显瘢痕的上臂,Ⅰ期手术将800 ml扩张器置入上臂内侧深筋膜浅层;Ⅱ期分别将皮瓣两侧及近心端行延迟手术;Ⅲ期以肘部为蒂将延迟皮瓣转移至颜面、鼻部,皮瓣面积最大20 cm×18 cm;Ⅳ期行断蒂手术.结果 自2000年3月至2006年7月,对11例大面积的面部瘢痕挛缩合并鼻缺损的患者进行修复.术后经1~3年的随访观察,所有患者的移植皮瓣完全成活,皮瓣色泽、质地与面部皮肤接近,移位器官复位良好,鼻外形满意.结论 扩张后的上臂内侧逆行皮瓣能提供充足的组织量,将大面积的面部瘢痕挛缩和鼻缺损作为一个单元一次性进行修复,方法可行.但疗程较长,上肢与头部的强迫体位固定是其不足.  相似文献   

5.
应用额部皮瓣三期法修复外伤后鼻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额部皮瓣三期法修复外伤后鼻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自2004年6月至2010年10月,对6例外伤后鼻缺损患者分三期进行修复.Ⅰ期急诊清创,设计切取额部旁正中皮瓣,远端带毛发部分折叠后修复鼻衬里,近端修复外面的皮肤缺损,蒂部裸露创面及额部供区取中厚皮片移植修复;Ⅱ期将皮瓣近端掀起,切除皮瓣下额肌及部分皮下脂肪行皮瓣削薄,再取耳甲软骨移植修复软骨缺失,最后将皮瓣缝回至原位;Ⅲ期行皮瓣断蒂,蒂部回纳至额部及皮瓣近端削薄修整.结果 6例患者的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4个月至2年,鼻部瘢痕不明显,其中鼻外形功能良好者4例,皮瓣与鼻残余皮肤色差较明显者1例,再造鼻翼缘有稀疏毛发生长者1例.结论 额部皮瓣三期法简单易行,用于修复外伤后鼻缺损可取得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额部阶梯状皮瓣修复半鼻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额部阶梯状皮瓣修复半鼻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对额部相应区域血管的解剖学研究,设计额部阶梯状皮瓣,掀起后旋转至受区并折碴修复半鼻缺损.结果 自2005年5月至2010年3月共修复先天性及后天性原因所致的半鼻缺损28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外鼻两侧结构基本对称协调.电话随访1~3年,再造鼻翼形态良好,鼻腔通气良好,取得美学与功能的双重效果.结论 额部阶梯状皮瓣是修复半鼻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背部皮瓣在面斜裂鼻畸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鼻背部皮瓣旋转向下推进纠正单侧面斜裂鼻畸形。结果:应用鼻背皮瓣旋转推进修复单侧面斜裂鼻畸形,术后鼻畸形基本矫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背旋转推进皮瓣安全,易操作,是修复面斜裂鼻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唇沟双叶皮瓣修复鼻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结合Zitelli和邢新的设计原则,在鼻部缺损外侧鼻唇沟区域设计蒂部在上的双叶皮瓣,第一叶皮瓣面积略大于缺损面积,第二叶皮瓣与第一叶皮瓣面积相当或略小,双叶皮瓣共旋转90°~100°.观察术中切口张力、术后即刻鼻子外形变化;术后随访,观察远期修复效果.结果 本组14例患者,缺损均位于鼻下部接近中线处,呈圆形或椭圆形.缺损面积最小者0.8cm×1.0cm,最大者1.2cm×1.8cm.术中缝合切口无明显张力,术后即刻鼻外形无明显变化.随访10~18个月,术区无明显畸形,皮瓣色泽、质地匹配良好,瘢痕纤细、隐蔽,效果满意.结论 鼻唇沟双叶皮瓣修复鼻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应用胸三角皮瓣行全鼻再造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胸三角皮瓣为5例患者行全鼻再造术,经1~3年随访,疗效满意。采用胸三角皮瓣行全鼻再造能提供丰富的修复材料,切取方便,操作简单,供区隐蔽,需两次手术完成全鼻再造。术后皮瓣颜色质地好,外形满意。  相似文献   

10.
鼻唇沟皮瓣在鼻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鼻唇缺损修复重建的一种方法 ,评价鼻唇沟瓣修复鼻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患者应用鼻唇沟瓣修复其鼻唇部组织缺损.缺损部位包括鼻背、鼻尖、鼻翼、鼻面沟、上唇及下唇等 ,最大缺损面积约3.5 cm×4.5 cm.皮瓣沿鼻唇沟走行方向设计,蒂宽1.5 cm,长度根据缺损范围确定,长宽比例不超过31.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 ,外形恢复满意,皮瓣质地、色泽均与周围皮肤接近,触痛觉及温度觉存在.鼻唇沟瓣取材方便,供区瘢痕隐蔽,畸形不明显.结论 鼻唇沟皮瓣是鼻唇缺损修复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鼻旁皮瓣在下睑退缩或外翻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介绍鼻旁皮瓣在下睑退缩或外翻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方法 沿患侧下睑缘0.2~0.3 cm处作切口并充分松解下睑挛缩,使下睑缘在睁眼时能遮盖虹膜0.2 cm,患侧上下睑能轻松、完全闭合.下睑缘的挛缩松解后,下睑部位皮肤缺损范围0.5 cm×2.1 cm~1.4 cm x3.2 cm.根据下睑皮肤缺损创面大小,在同侧鼻旁设计蒂在上方的鼻旁皮瓣并使切口缝合线在颌鼻缝上;皮瓣切取成功后,根据创面的深度对皮瓣皮下组织再作适当修剪,皮瓣旋转覆盖下睑创面后,皮瓣远端锚着固定于外眦处,创缘分层间断缝合;供区形成的继发性创面直接拉拢缝合;切取皮瓣面积0.6 cm×2.2 cm~1.5 cm ×3.5 cm,所有切取的皮瓣与创面大小匹配良好.结果 本组67例患者,创面均1期愈合.术后52例获随访1~36个月,下睑外形轮廓及视觉效果良好,修复组织与周围皮肤在色泽、质地、轮廓、光化性损害程度等方面有着很好的匹配,患侧上下睑能轻松、完全闭合,皮瓣供区切口线隐蔽较好且术后6~12个月后均不易察觉,获得满意的面部形态和美学效果.结论 遵循面部亚单位美学原则,应用鼻旁皮瓣修复下睑严重退缩或外翻,不仅操作方便,面部形态无明显改变,而且下睑可获得满意的功能和稳定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额部扩张皮瓣修复鼻缺损的效果。方法:经过三期手术,完成对23例多种原因造成的鼻缺损的修复。Ⅰ期:额部扩张器置入术;Ⅱ期:鼻再造术;Ⅲ期:断蒂术。结果:本组23例患者,转移额部扩张皮瓣均成活,随访0.5~1年,再造鼻形态良好、逼真,色泽、质地均较匹配,鼻通气良好,额部供区瘢痕不明显。结论:利用额部扩张皮瓣修复鼻缺损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唇沟皮瓣的分类及其在鼻部皮肤缺损创面修复的方法.方法 根据鼻亚单位组成的美学原则,按鼻部皮肤软组织肿瘤切除后创面及创伤后皮肤缺损的部位、大小、深度及鼻唇沟区域组织可利用情况等,分别选择相应形式的鼻唇沟任意皮瓣转移修复鼻部缺损创面0.8 cm×0.8 cm~2.0 cm×3.0 cm,切取鼻唇沟皮瓣1.0 cm×1.0 cm~2.5 cm×3.5 cm.采用皮下蒂岛状鼻唇沟皮瓣者58例、改良菱形皮瓣者46例、"风筝"皮瓣者43例、易位皮瓣者9例、旋转皮瓣者11例,设计蒂在上方的鼻唇沟皮瓣109例,设计蒂在下方的鼻唇沟皮瓣58例,所有切取的皮瓣与创面大小匹配良好.结果 本组167例患者,其中165例创面Ⅰ期愈合;2例患者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局部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113例患者获随访1~60个月,鼻外形轮廓及视觉效果良好,修复组织与周围皮肤组织在色泽、质地、轮廓、光化性损害程度等方面相匹配,鼻唇沟区切口瘢痕不明显,获得满意的面部形态和美学效果.肿瘤无复发.结论 遵循鼻业单位美学原则,应用鼻唇沟任意皮瓣修复鼻部肿瘤切除及创伤后中等大小创面,不仅操作方便,面部彤态无明显改变,而且修复后创面的皮肤色泽、质地、轮廓等均能与周嗣皮肤达到较好的匹配和协调.町获得满意的功能和稳定的美学效果. 例患者,其中165例创面Ⅰ期愈合;2例患者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局部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113例患者获随访1~60个月,鼻外形轮廓及视觉效果良好,修复组织与周围皮肤组织在色泽、质地、轮廓、光化性损害程度等方面相匹配,鼻唇沟区切口瘢痕不明显,获得满意的面部形态和美学效果.肿瘤无复发.结论 遵循鼻业单位美学原则,应用鼻唇沟任意皮瓣修复鼻部肿瘤切除及创伤后中等大小创面,不仅操作方便,面部彤态无明显改变,而且修复后创面的皮肤色泽、质 、轮廓等均能与周围皮肤达到较好的匹配和协调.可获得满意的功能和稳定的美学效果. 例患者,其中165例创面Ⅰ期愈合;2例患者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局部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113例患者获随访1~60个月,鼻外形轮廓及视觉效果良好,修复组织与周围皮肤组织在色泽、质地、轮廓、光化性损害程度等方面相匹配,鼻唇沟区切口瘢痕不明显,获得满意的面部形态和美学效果.肿瘤无复发.结论 遵循鼻业单位美学原则,应用鼻唇沟任意皮瓣修复鼻部肿瘤切除及创伤后中等大小创面,不仅操作方  相似文献   

14.
额部烧伤后瘢痕扩张鼻再造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面部烧伤鼻缺损选择修复的额部皮瓣鼻再造,修复后鼻外形、颜色和质地与烧伤面部匹配的状况.方法 选择全面部烧伤、额部遗留平整萎缩性瘢痕或接受过皮肤移植手术但额肌仍完整保留的患者,应用扩张额部瘢痕或植皮区皮瓣再造全鼻.手术分3期进行:Ⅰ期行额部瘢痕瓣扩张术;Ⅱ期行扩张额部组织瓣转移全鼻再造术;Ⅲ期行鼻根部皮瓣蒂修整术.结果 切取的扩张额部瘢痕皮瓣宽为7.0~7.8 cm,蒂长9.0~11.0 cm.其中2例患者再造鼻的单侧鼻翼和1例患者的鼻小柱皮肤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痊愈.术后随访3~36个月,再造鼻颜色、质地、形态与烧伤面部相配,所有患者均对再造鼻外形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扩张额部瘢痕或植皮区皮瓣修复烧伤后鼻缺损,其皮肤颜色、质地与烧伤面部外形匹配,并在无支架埋置的状况下.鼻外形维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携带少量额肌的前额旁正中皮瓣行鼻缺损修复和鼻再造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仅蒂部携带额肌的改良旁正中皮瓣法,完成2例鼻再造和7例鼻缺损修复术.除眶上区的蒂部携带少量额肌外,皮瓣获取均在皮下层次.皮瓣的轴线角度从垂直90°到倾斜50°不等,其中3例低发际线患者,采用倒L形设计.结果 一期皮瓣形成和二期皮瓣断蒂术中,观察到长距离行走皮下脂肪层的滑车上血管皮支的存在,以及良好的动脉灌注压.8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质地和色泽良好.采用皮下蒂法1例术后皮瓣周边血运障碍,经换药自愈.结论 滑车上血管皮支的存在是改良旁正中皮瓣应用的解剖学基础.仅蒂部携带少量额肌的旁正中皮瓣具有设计较灵活,成活良好,质地合适,皮肤颜色匹配,以及供区损伤更小等优点.采用改良旁正中皮瓣行鼻再造或鼻缺损修复,能满足血运和形态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采用双侧鼻底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小柱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12月,采用双侧鼻底皮下蒂皮瓣移位修复鼻小柱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男2例,女5例;年龄17~38岁,平均26岁。其中鼻小柱黑毛痣2例,鼻唇瘢痕挛缩畸形2例,自觉鼻尖圆钝、低平、鼻小柱短小3例。术中测得鼻小柱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0.5 cm×0.4 cm~1.2 cm×0.8 cm,单侧鼻底皮下蒂皮瓣切取范围为0.4 cm×0.3 cm~1.4 cm×0.5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1例术后第2天出现皮瓣青紫、水肿,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1个月,平均8个月。拆线后皮瓣均有毛发生长,于术后6个月行激光脱毛处理。鼻前庭、鼻孔形态无改变,皮瓣与受区皮肤色泽、质地相似,无明显瘢痕,延长的鼻小柱形态自然。结论双侧鼻底皮下蒂皮瓣是修复鼻小柱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好方法之一,具有供区瘢痕隐蔽,皮瓣质地、色泽与受区无明显差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第1趾蹼皮瓣修复鼻小柱鼻端缺损的效果。方法供区为第1趾蹼游离皮瓣。于下颌缘面动脉处作一3cm长切口,解剖出面动、静脉,保护好面神经下颌缘支。在鼻小柱与一侧下颌缘面动静脉间皮下分离一弧形隧道,把皮瓣安置在鼻部创面上,血管蒂穿过皮下隧道到达受区,足背动脉与面动脉、大隐静脉与面静脉进行吻合,将皮瓣以5-0丝线缝合于鼻尖和鼻小柱部位。结果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于临床应用6例,所有皮瓣全部成活,经6个月-1年的随访,再造鼻小柱鼻端外形、质地、色泽、抗损伤能力均良好。结论第1趾蹼游离皮瓣是修复鼻小柱鼻端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一次性修复鼻及鼻周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1995年~2008年,收治34例鼻及鼻周缺损的患者,男21例,女13例;年龄17~70岁。先行额部扩张器置入术。二期手术,利用缺损周围的局部翻转皮瓣形成鼻衬里,将缺损纳入鼻前庭;额部扩张皮瓣移位行鼻再造术。三期断蒂。病程6~26月。结果:34例患者,32例疗效满意。结论:将鼻周的缺损视作术后新鼻部解剖区的一部分,再造全鼻并修复缺损,重建面部美学解剖分区。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够获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深度平面剥离形成的面颈皮瓣修复外鼻合并颊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后,于缺损邻近部位设计前蒂或后蒂面颈皮瓣,腮腺区行皮下分离,腮腺区外行SMAS下分离,将皮瓣向内侧旋转推进Ⅰ期修复外鼻和颊部缺损。自2005年3月至2007年9月,对17例外鼻合并颊部皮肤肿瘤切除后患者进行修复。结果修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7例患者6~18个月,皮瓣外观满意,皮肤浅表感觉良好,无面部器官移位及面神经损伤现象,外鼻形态佳。结论SMAS下的面颈皮瓣血供可靠,色泽、质地优良,应用其修复外鼻合并颊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0.
鼻缺损修复再造的美学原则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整形美容外科的手术原则修复再造鼻缺损畸形,提高鼻缺损畸形的美学修复效果.方法自1998年10月至2005年8月,根据患者鼻缺损的部位及范围,采用耳郭复合组织移植、鼻唇沟皮瓣、额部皮瓣、颞部皮瓣、耳后皮瓣、上臂远位皮瓣等方法修复各种缺损畸形,并综合比较分析手术的方法及效果.结果 98例鼻缺损患者获得良好的修复,畸形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种手术方法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别.结论鼻缺损情况复杂多变,应根据缺损的部位、范围选择相应的修复方式,以达到最佳的美学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