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目的 了解山东省平邑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趋势,为制订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平邑县1980-2006年HFRS发病资料、宿主动物监测资料等,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流行趋势分析.结果 1980-2006年共报告HFRS病例9519例.年均发病率26.28/10万,死亡277例,病死率2.91%,发病率高峰期出现在1992-1998年;HFRS发病呈周期性变化,流行周期3~5年,主要集中于春季和秋冬季,高发区域多位于河网平原地带,病例以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病死率呈下降趋势,秋冬季病死率大于春季.鼠密度高峰在第3季度,鼠带病毒率第4季度最高.结论 平邑县HFRS的流行呈现出周期性、季节性和人群聚集性的特点.近年来,HFRS发病率和病死率虽有较大下降,但人群发病率、鼠密度和鼠带病毒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为控制HFRS的流行,必须实施以"灶点灭鼠"、重点人群接种HFRS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最优化社区干预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鼠类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被列为全国重点防治疾病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其流行病学规律进行监测分析,在病原学、血清学和流行病学领域已有了突破性进展,但在预防和控制方面尚无重大突破.山东省是HFRS高发区,为控制HFRS在农村地区的流行,1998~2000年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山东省平邑县(由姬鼠型转化为以家鼠型为主的HFRS混合型疫区)4个乡镇进行HFRS干预实验,探讨社区干预HFRS最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3.
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济南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规律和流行特征及防制对策。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济南市1982—2001年HFRS年均发病率为16.56/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郊县农村,占94.36%。查出2类(哺乳类的鼠形动物和鸟类的家鸡)6科动物自然携带HV抗原。居民区以褐家鼠最高为5.99%,野外以黑线姬鼠最高为1.64%。灭鼠和疫苗接种等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预防和控制HFRS发病的效果。结论:该市今后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疫情监测,推广普及HFRS双价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社区“灶点”干预模式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农村地区流行,我们在山东省平邑县进行HFRS干预实验,探讨社区HFRS干预最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不同发病时期的流行趋势及其相应的控制对策 ,达到长期、有效控制疫情的目的。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血清流行病学、动物流行病学方法 ,以疾病监测为基础 ,分析预测HFRS不同时期流行趋势 ,制定控制对策。结果 监测结果分析提示 ,HFRS在高发病、低发病以及洪涝灾害时期具有不同的流行趋势 ,采取以不同的防治措施为主的控制对策 ,取得了减少发病、控制流行 ;防止洪涝灾害时期发生爆发 ;长期保持低发病稳定态势的防病效果。结论 预测HFRS不同的流行趋势 ,科学地采取相应的控制对策 ,可以达到长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疫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平邑县近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规律,为预防、控制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平邑县2001~2006年HFRS人间疫情、鼠情、控制效果等进行定期监测,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6年HFRS年均发病率为14.3/10万,病死率为1.66%.平均鼠密度室内为1.22%,野外为1.28%;室内捕获的191只鼠中.褐家鼠63只、小家鼠42只;野外的137只鼠中,黑线姬鼠98只.80份病人血清分型,家鼠型51份,姬鼠型20份.[结论]2001~2006年,平邑县HFRS疫情有下降趋势,处于以家鼠型为主的局部流行阶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葫芦岛市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流行特点并提出控制措施。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结果 葫芦岛市主要鼠种为褐家鼠 ,以青壮年、男性、农民发病为主 ,鼠密度与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 ,鼠密度、鼠带病毒率较高等是造成多年流行的主要原因 ,接种HFRS疫苗有效。结论 应加大灭鼠力度 ,并提高HFRS疫苗接种率 ,以控制HFRS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慈溪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慈溪市1996-2005年HFRS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慈溪市10年间共报告HFRS 458例,年平均发病率在1.23/10万~8.51/10万之间,男女之比为2.63∶1,20~50岁青壮年人群高发,占72.71%,发病高峰在3-6月,呈单峰型。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1.22%;小家鼠和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结论慈溪市是家鼠型HFRS疫区,属低中发病区,高度重视和做好灭鼠工作,是预防HFRS流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流行趋势及其发病因素 ,为今后科学地指导防治工作、有效地预防控制HFRS的发生与流行 ,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调查、血清流行病学、动物流行病学方法研究HFRS人间疫情、鼠间疫情 ,阐明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结果 黑线姬鼠、大仓鼠、褐家鼠、黄胸鼠为主要传染源 ,鼠类有 1目 2科 8种 ,另有食虫目鼠句鼠青科的臭鼠句鼠青、麝鼠句 2种 ,社鼠和中华姬鼠为本市首次捕获。重疫区多发生海拔 2 0~ 40m平原低洼潮湿地带 ,有明显沿水系分布特点 ,且疫情稳定而局限 ;流行季节11月至翌年 2月为主 ,以农村男性青壮年为高危人群 ;动物监测、人群监测可作为疫情预测预报的指标 ,干支流交汇处潮湿低洼易发生爆发流行是今后指导防治工作的重点 ;爆发流行控制措施以灭鼠为主 ,稳定的重疫区高发人群接种HFRS双价疫苗。结论 疫情处于相对稳定低发时期 ,且具有潜在流行趋势 ,应继续对重点地区做好监测与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深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点,进一步强化出血热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收集2005—2012年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并经审核确定的深圳市HFRS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2005—2012年共报告HFRS 259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0.18/10万、0.37/10万、0.48/10万、0.39/10万、0.31/10万、0.30/10万、0.35/10万、0.40/10万;男性204例,女性55例,男女性别比为3.7∶1:病例主要集中在20~59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93.0%(241/259);发病以工人或民工为主,占33.6%(87/259),其次为家务待业和其他人员各占18.9%(49/259)。全年均有发病,高峰为每年2—4月,占病例总数的37.1%(96/259)。全市各街道均有发病,其中以宝安区最多(76例,占29.3%),南山区次之(53例,占20.5%),盐田区发病最少(1例,占0.4%)。结论深圳市HFRS发病以青壮年人群为主,高发季节为冬春季,今后需进一步加强灭鼠工作和对传播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长沙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流行特点并总结防控对策,为制定更好的HFRS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71-2010年长沙市HFRS发病与死亡资料,以及1991-2010年HFRS发病与死亡人群、时间、地区分布资料,收集2005 -2009年HFRS监测县鼠类监测资料以及宿主带毒率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71-2010年长沙市HFRS疫情发展分为4个时期,每个时期历时约10年,在每个时期均有一个发病高峰,21世纪前,3个发病高峰间隔均约为10年,进入21世纪后,发病处在较低水平,但病死率有增加趋势.长沙市HFRS为姬鼠、家鼠混合型疫区,重点疫区在农村.青壮年男性高发且死亡率高,高发职业为农民,高发季节在冬春季.结论 当前形势下,应在重点疫区、重点人群中强化疫苗接种,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消毒、灭鼠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早发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地区,至今已有70年的流行史,多年来一直认为是单纯性姬鼠型疫区,但近几年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渊查与试验室检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宿主动物和病原学监测、血清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等研究。通过对监测资料的分析发现,我省部分地区存在家鼠型HFRS的流行特征,特别是哈尔滨市及其周边市、县,春季发病人数越来越多,并有逐渐向城市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鞠靖  魏蔷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1,(5):429-430,434
目的研究靖宇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因素、流行规律,为有效防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本县历年HFRS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989-2010年本县HFRS年平均发病率为8.29/10万,死亡率0.03/10万,病死率1.98%。发病季节高峰为双峰,5-6月占24.60%;11-12月占37.30%。发病以20~50岁年龄组为主,农民居多。结论大力开展灭鼠活动,加强个人防护,以接种HFRS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可降低HFRS的发病率、死亡率。加强鼠间疫情、人间疫情监测和预测预报,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HFRS疫苗接种率和覆盖率,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初诊辩证能力,对控制HFRS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1994年开展了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Ⅰ型和Ⅱ型单价灭活疫苗现场效果评价研究,疫区现场人群接种后的血清学和流行病学效果考核均取得较好结果。1998年建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原上海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对我国生产的原代沙鼠肾细胞HFRS双价灭活疫苗进行了流行病学现场效果观察。现将免疫后9年的流行病学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平顶山市1981至200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1981—200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动态分析,以掌握其流行规律,制订防制策略。方法 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结果 1981-2001年全市共发病1881例,年发病率由9.94/10万降至2.00/10万以下;舞钢市发病最多,占全市病例总数的68.98%;冬季发病高峰逐渐削低至无明显季节性变化;以青壮年发病为主;15—64岁占总病例数的94.15%,14岁以下发病构成呈上升趋势,男女发病之比为4.13:1;以农民发病为主,占总发病数的78.31%;疫区已由姬鼠型演变为混合型。结论 通过开展HFRS现场监测、防制知识宣传、科学灭鼠和针对性的接种HFRS灭活疫苗,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HFRS综合干预措施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选取1998~2000年山东省临沂市年发病均在30/10万以上的6个县(区)作为试验现场,借助实验流行病学方法,评价以疫苗免疫和灭鼠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6个试验县(区)2001~2005年HFRS发病水平不断下降,发病率由干预前的57.55/10万降到干预后的13.69/10万,效果指数达4.3579(95%CI:3.94~4.83),保护率达74.74%(95%CI:72.31~77.18),流行病学效果良好。同时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效益/成本的比值为9.18。[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综合干预措施流行病学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综合干预措施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 选取2002~2004年辽宁省连续高发且2004年发病率在30.10万以上的8个县(区)作为干预现场,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评价以疫苗免疫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8个干预试验县(区)2005~2007年HFRS发病水平持续下降,发病率由干预前的57.72.10万降到干预后的5.09.10万,效果指数达11.521 0,保护率达91.32%.同时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效益.成本比值为9.20.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对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趋势及其防制对策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和分析近30年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情况、疫区分布、类型及其流行特点。方法 收集30年来中国HFRS的发病死亡情况、疫区分布、类型及其流行强度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30年间HFRS的流行出现两个快速上升期(1970~1975年、1979~1986年),使HFRS的发病数由1970年的3295例增加到1986年115 804例。20世纪90年代中国HFRS的年发病数稳定在4万~6万例。血清学方法检测证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存在有汉坦病毒的疫源地,除青海与新疆两省区外,其他省(市)区均有发病。近年来,不但大中城市HFRS流行强度上升明显,而且疫情的季节分布发生变化。结论 中国HFRS的流行已出现新的流行特征。因此,应加强监测,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预防控制汉坦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深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点,进一步强化出血热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收集2005--2012年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并经审核确定的深圳市HFRS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2005--2012年共报告HFRS259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0.18/10万、0.37/10万、0.48/10万、0.39/10万、0.31/10万、0.30/10万、0.35/10万、0.40/10万;男性204例,女性55例,男女性别比为3.7:1:病例主要集中在20—59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93.0%(241/259);发病以工人或民工为主,占33.6%(87/259),其次为家务待业和其他人员各占18.9%(49/259)。全年均有发病,高峰为每年2__4月,占病例总数的37.1%(96/259)。全市各街道均有发病,其中以宝安区最多(76例,占29.3%),南山区次之(53例,占20.5%),盐田区发病最少(1例,占0.4%)。结论深圳市HFRS发病以青壮年人群为主,高发季节为冬春季,今后需进一步加强灭鼠工作和对传播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17年广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与发病趋势。方法收集17年来广西HFRS的发病、死亡数据,对疫区分布及其流行强度进行分析。结果17年间广西肾综合征出血热累计报告病例数为271例,处于低发病水平,并于1994年和2002年分别出现两个流行高峰;除柳州、崇左、贺州和防城港市外,全区其他地市均有病例报告,尤其以桂北地区多见;近年来城市发病例数有增多趋势。结论广西HFRS的流行处于低发病水平,但桂北地区较高,城市发病有上升趋势,应加强监测,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控制HFRS的流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