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了解母体血清抗-HBs水平是否对婴儿乙肝疫苗0-1-6个月接种方案免疫效果产生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滨州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且在该院足月出生,并全程按时完成乙肝疫苗0-1-6个月三针免疫接种程序的8~24月的婴幼儿109名,对婴幼儿血清抗-HBs的定量检测结果与其母住院分娩时血清抗-HBs的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母体血清抗-HBs10 mIU/ml且HBs Ag阴性56例,其婴幼儿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应答者6例(10.71%),有应答者50例(89.29%),血清抗-HBs水平为411.39(58.81,1 435.81)mIU/ml;母体血清抗-HBs≥10mIU/ml 53例,其婴幼儿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应答者1例(1.89%),有应答者52例(98.11%),其血清抗-HBs水平为457.11(114.54,1 475.49)mIU/ml,母体抗-HBs水平对两组婴幼儿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18,P=0.308),两组婴幼儿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抗-HB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85,P=0.628);不论母体血清抗-HBs10 mIU/ml还是≥10 mIU/ml,16~24月龄婴幼儿血清抗-HBs水平均较8~16月龄下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437、-3.742,均P=0.000),而同一月龄段(不论是8~16月龄段间还是16~24月龄间)婴幼儿血清抗-HB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496、-0.881,P=0.620、0.378);对于母体血清抗-HBs≥10 mIU/ml者,其婴幼儿血清抗-HBs水平与母体抗-HBs水平无相关性(r=-0.046,P=0.746)。结论母体血清抗-HBs水平对婴儿乙肝疫苗0-1-6个月接种方案免疫效果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联合免疫措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对新生儿血清中HBsAg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医院HBsAg阳性孕妇4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4例。对照组采用乙肝疫苗接种,试验组采用联合免疫措施(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接种)。观察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DNA等指标水平和阻断效果及宫内感染率。结果试验组新生儿脐血检测HBsAg(+)率、HBsAg(+)/HBeAg(+)率、HBeAg(+)率、HBV-DNA(+)率、宫内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抗-HBs检出率90.17%高于对照组68.38%(P0.05);试验组新生儿6个月静脉血HBsAg(+)率、HBsAg(+)/HBeAg(+)、HBeAg(+)率、HBV-DNA(+)率、HBV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抗-HBs检出率85.04%、抗-HBs检出(10mIU/mL)率72.65%高于对照组的68.38%、50.00%(P0.05);试验组新生儿12个月静脉血HBsAg(+)率、HBsAg(+)/HBeAg(+)率、HBV-DNA(+)率、HBV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抗-HBs检出率94.87%、抗-HBs检出(10mIU/mL)率90.17%高于对照组的79.06%、70.94%(P0.05)。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接种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抗-HBs检出率(10mIU/mL)、降低新生儿血清中HBsAg(+)率,因此在孕检期间出现血清HBVM抗原阳性者,应采用联合免疫措施阻断HB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生儿是否具有母源性抗-HBs。方法观察77例生后24 h内新生儿,采集静脉血,进行抗-HBs定性检测,部分新生儿同时进行抗-HBs定量检测。结果 77例中,抗-HBs定性检测阳性40例,阳性率51.95%。在抗-HBs定性检测阳性40例中,有29例进行了抗-HBs定量检测,抗-HBs≥1 000 mIU/mL8人,抗-HBs(≥500 mIU/mL,1 000mIU/mL)5人,抗-HBs(≥100 mIU/mL,500 mIU/mL)9人,抗-HBs(≥10 mIU/mL,100 mIU/mL)7人。结论新生儿会具有母源性抗-HBs。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替诺福韦联合不同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在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8年3月HBV感染的妊娠妇女[高载量(HBV DNA>1×106 IU/mL)]1 000例,分为乙肝免疫球蛋白100 IU组(替诺福韦300 mg/d+新生儿出生后12 h内、1月肌注100 IU HBIG+0、1、6月注射10μg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组(替诺福韦300 mg/d+新生儿出生后12 h内、1月肌注200 IU HBIG+0、1、6月注射10μg乙肝疫苗)。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新生儿情况、抗-HBs水平、母婴阻断效果、安全性、随访24个月情况。结果 基线资料及新生儿情况在二组中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组出生1月、7月的抗-HBs水平[依次(295.8±42.9)mIU/mL、(764.1±146.3)mIU/mL]高于乙肝免疫球蛋白100 IU组[依次(250.9±33.7)mIU/mL、(737.2±152.1)mIU/mL],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5年预防效果。方法 对完成3剂次5μg酿酒酵母乙肝疫苗接种及免后抗体检测者5年后进行随访调查,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抗体(抗-HBs)、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结果 对初免应答抗-HBs≥100mIU/ml且无乙肝疫苗再接种史的577名儿童检测结果分析,抗-HBs阳性377例、阳性率65.34%,几何平均滴度(GMT)37.75 mIU/ml±88.37 mIU/ml,无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与5年前的初免后检测结果比较,抗-HBs阳性率下降34.66%,年均递减8.16%;GMT下降91.58%,年均递减40.08%。出生体重重、初免应答水平高5年后抗-HBs阳性率高于出生体重轻、初免应答水平低者。结论 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免疫后5年,免疫效果良好,存在较好的免疫持久性和保护效果。出生体重与初免应答水平可能影响免疫持久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自1985年对300名HBV血清感染指标均阴性者采用0、1、6免疫方案,经肌肉注射A、B、C三种乙肝疫苗,并按全程免疫后抗-HBs最高滴度将其中266人分为四个水平组(10~100,101~500,501~1000,>1000 mIU/ml),追踪3年,以探讨抗-HBs最高滴度与保护水平持续时间的关系。结果在三年过程中,抗-HBs最高滴度在10~100mIU/ml者,1年后52.6%抗-HBs滴度下降到10 mIU/ml以下。第2、3年则有84.2%和94.7%。抗-HBs最高滴度在101~500mIU/ml者,三年分别有5.2%、31.0%和56.9%,其抗-HBs下降10mIU/ml以下。而抗-HBs最高滴度>1 000mIU/ml者,即使三年后其GMT仍>100mIU/ml,并仅有0.7%,其抗-HBs降到10mIU/ml以下。尽管四组抗-HBs最高滴度不同,但其抗-HBs滴度下降率却无差别。首次免疫后前24个月下降快,几乎下降全部滴度的90%,以后下降缓慢。因此,以全程免疫后抗-HBs最高滴度来推测乙肝疫苗保护作用的持久性和加强免疫时间比定期测定血清中抗-HBs水平或统一定为3年或5年更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免疫后保护性抗体应答水平及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阴性儿童加强免疫后抗体的变化。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系统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单位和儿童,用固相放射免疫方法检测接种儿童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水平,并对抗-HBs阴性儿童进行加强免疫。结果3~12岁儿童抗-HBs平均阳性率为49.3%,几何平均浓度(GMC)为70.22毫国际单位/毫升(mIU/ml)。重组乙肝疫苗(酵母)免疫后3~6岁儿童抗-HBs阳性率为37.6%,随年龄增长而下降,GMC为55.29mIU/ml,各年龄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6~12岁儿童使用血源HepB,抗-HBs阳性率为51.0%,GMC为68.27mIU/ml,各年龄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抗-HBs阴性儿童加强免疫后抗体阳转率为93.9%,GMC为91.83mIU/ml。结论儿童HepB免疫后12年保护性抗体应答良好,HBsAg阳性率未随免疫时间延长而增加,目前尚不需进行加强免疫。抗-HBs阴性儿童加强免疫后有很好的回忆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云南省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在实施母婴阻断后的免疫应答及乙肝感染状况。方法 筛查出全云南省2011年1-6月入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产妇,实施母婴阻断后以其所生婴儿为调查对象,于7-12月龄采集静脉血2 mL,分离出血清标本先统一采用ELISA法做乙肝血清学5项指标检测,筛选出HBsAg阳性的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乙肝病毒载量(HBV DNA)检测,筛选出HBsAg阴性且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抗-HBs)阳性的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做抗-HBs定量检测。结果 共收集到调查对象3 026人,母婴阻断实施后免疫应答率为92.43%,有效免疫应答率为80.04%;低、无免疫应答者占16.09%;母婴阻断失败率为3.87%。本次调查共检出10种乙肝血清标志物组合模式,检出率最高为模式6,占74.62%:其次为模式5,占14.44%:再次为模式7,占3.70%:模式4占3.37%。母婴阻断失败组中,HBV DAN含量>5×107 IU/mL占45.30%;500~5×107 IU/mL占39.32%;<500 IU/mL占15.38%;HBeAg阳性率为79.49%。产生免疫应答组检出3种血清组合模式,乙肝病毒e抗体(anti-HBe,抗-HBe)阳性率为3.79%,乙肝病毒核心抗体(anti-HBc,抗-HBc)阳性率为23.20%。定量检测抗-HBs,抗体水平>1 000 mIU/mL的高免疫应答者占66.93%,抗体水平在100~1 000 mIU/mL的中免疫应答者占19.66%,抗体水平在10~100 mIU/mL的低免疫应答者占13.41%。经统计分析,产生免疫应答抗-HBs的抗体水平高低与婴儿体内是否携带抗-HBe、抗-HBc及性别无关。结论 对HBsAg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实施母婴阻断,并建立健全产后对婴儿追踪机制,对预防和控制婴儿感染乙肝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儿童应用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汉逊酵母)加强免疫的效果。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新生儿按0、1、6个月程序完成重组乙肝疫苗(酵母)10μg、5μg、5μg3针接种,经筛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均阴性的3~5岁儿童,加强接种重组乙肝疫苗(汉逊酵母)10μg,在免疫后5~6周采血,检测血清中抗-HBs。结果抗-HBs阳转率100%,抗体几何平均浓度809.00毫国际单位/毫升(mIU/ml)。结论儿童应用重组乙肝疫苗(汉逊酵母)加强免疫,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取得良好的加强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血清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方法]以1998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980例及她们所分娩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取新生儿脐带血和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注射乙肝疫苗前静脉血各2m l,制备血清,采用ELISA法同时测定脐带血和静脉血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结果]脐带血组980例中有250例HBsAg阳性,阳性率为25.5%;12例抗-HBs阳性,阳性率为1.22%。静脉血组980例中有50例HBsAg阳性,阳性率为5.10%;96例抗-HBs阳性,阳性率为9.79%。提示,出生24h内脐带血HBsAg阳性率高于静脉血,而抗-HBs阳性率则低于静脉血。表明新生儿脐带血和出生24h内静脉血HBsAg和抗-HBs检出率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新生儿出生后,免疫系统逐渐发生变化,产生保护性抗体抗-HBs,开始清除乙型肝炎病毒,从而血清HBsAg减少。新生儿出生后表现出一定的自然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能力。由于本组新生儿均行乙肝疫苗接种,未能进一步观察其自然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能力,但是我们检测了其中855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出生24h到72h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仅发现43例HBVDNA阳性,阳性率为5.03%,其余新生儿均未发现HBVDNA,间接支持新生儿出生后有一定的自然清除乙型肝炎病毒能力的推论。  相似文献   

11.
刘方  王珊  王晨  李书明  张国辉  黄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751-4754
目的:了解新生儿及其母亲麻疹抗体水平,探讨新生儿与母体抗体水平关系以及影响新生儿抗体水平的可能因素,为控制小月龄儿童麻疹发病提供有效建议。方法:采集孕妇产前静脉血和新生儿脐带血共156对,使用ELLSA方法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母亲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为546.48 mIU/ml,新生儿为746.64 mIU/ml,是母亲的1.37倍;母亲麻疹抗体对数浓度与新生儿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83(P=0.000);母亲麻疹抗体水平与母亲年龄、户籍和出生地等因素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30岁及以上组母亲的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高于30岁以下组(t=-2.078,P=0.039),外省户籍母亲的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高于北京市户籍组(t=-2.073,P=0.040),两两比较发现农村地区出生母亲的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高于城市组(LSD法:P=0.005);胎传抗体能力与胎龄、母亲年龄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发现胎龄38~40周的新生儿其胎传抗体能力高于胎龄小于38周的新生儿(LSD法:P=0.014),母亲年龄在30岁以下组的新生儿胎传抗体能力高于30岁及以上组(t=2.636,P=0.009)。结论:母亲麻疹抗体水平和胎传抗体能力是影响新生儿抗体水平的重要因素,育龄妇女加强免疫麻疹成分疫苗是现阶段控制小月龄麻疹发病的重要手段,早产儿和生育年龄过大母亲所生新生儿受到麻疹威胁时应考虑提前到6月龄接种麻疹疫苗。  相似文献   

12.
林艳  王燕  华春珍 《健康研究》2013,(3):194-197
目的了解新生儿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胎龄和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144例新生儿血清T3、T4、FT3、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水平,按胎龄和出生体重分为早产儿组、足月儿组、低出生体重儿组和正常体重儿组并进行组间比较,并对胎龄、出生体重与甲状腺激素水平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早产儿组T3水平1.41±0.41 nmol/L,显著低于足月儿组1.69±0.49 nmol/L(t=3.32,P=0.001),胎龄与T3水平明显相关(r=0.31,P〈0.01),而T4、FT3、FT4和TSH水平在早产儿和足月儿无显著性差异;低出生体重儿T3(t=2.74,P=0.007)和T4(t=2.12,P=0.04)水平显著低于2 500 g以上者,出生体重与T3(r=0.34,P〈0.01)和T4(t=0.24,P〈0.01)明显相关。结论新生儿T3、T4水平与胎龄及出生体重有关,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甲状腺功能明显低于足月儿和正常出生体重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早产儿早产原因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提出预防早产的措施,并为早产儿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11年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及产科出生的共计439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胎龄大小将其分为28-31^+6孕周组(60例)和32-36+6孕周组(379例);按出生体质量将其分为出生体质量〈1 500g组(51例)和出生体质量≥1 500g组(388例)。回顾性分析其早产原因,并比较不同胎龄及出生体质量下并发症发生率及不同胎龄早产儿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孕母既往终止妊娠术史、胎膜早破及不明原因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原因,其比例分别为44.6%,44.2%及21.0%(同1例早产儿可能存在2种或2种以上原因,如双胎合并胎膜早破)。28-31^+6孕周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32-36^+6孕周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P〈0.05);出生体质量〈1 500g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出生体质量≥1 500g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P〈0.05)。早产儿并发症主要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酸中毒、低钙血症、呼吸暂停及新生儿硬肿症等。28-31^+6孕周早产儿并发症以高胆红素血症、酸中毒、新生儿贫血为主,32-36^+6孕周早产儿并发症以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酸中毒为主。28-31^+6孕周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32-36+6孕周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母既往终止妊娠术史及胎膜早破易导致早产。对胎龄〈32孕周及出生体质量〈1 500g早产儿更应密切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积极救治以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孕龄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不同孕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甲组:25~27+6周30例;乙组:发病孕龄为28~31+6周68例;丙组:发病孕龄为32~33+6周42例)。结果三组孕妇期待治疗时间、孕妇并发症、分娩方式、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最高,乙组期待治疗时间最长,母婴结局与丙组无差异(P〉0.05)。结论对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处理应采取个体化原则,孕龄28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可选择期待治疗,实施中应该注意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严密监测、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重度先兆子痫孕妇不同发病孕龄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3年10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468例重度先兆子痫孕妇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发病孕龄将其分为 A组(n=75,孕龄<28孕周,平均为26.01孕周),B组(n=99,孕龄为28~31+6孕周,平均为30.62孕周),C组(n=84,孕龄为32~33+6孕周,平均为33.05孕周),D 组(n=210,孕龄≥34孕周,平均为37.70孕周)。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比较4组孕妇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围生儿结局。结果4组不同发病孕龄的重度先兆子痫孕妇发病时年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364,0.1297,0.7228;P=0.4229,0.9424,0.5388),而发病孕龄、分娩孕龄及保守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96.3566,238.1611,207.1046;P=0.000)。4组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7.3120,1.3473,0.4655,2.4863,2.5766,2.0771,4.3874,2.2610,20.6570;P>0.05)。A组和 B 组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率显著高于 C 组和D组,前二者分别和后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 C组和D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先兆子痫孕妇发病孕龄与其保守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关系,而与围生儿结局有较密切关系,可以选择孕龄为32孕周作为判断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EOSP)的临界值标准。  相似文献   

16.
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追踪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对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的免疫持久性。方法在203名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出生时,按不同方案和剂量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6年内连续进行抗-HBs和HBsAg携带情况的追踪观察。结果6年内抗-HBs阳性率一直高于90%;新生儿免疫后抗-HBs在7月龄到1岁形成高峰,在1~2岁期间下降了48.82%,2~6岁期间保持相对稳定;8例抗-HBs阴转后3~5年仍未被感染;14例抗-HBs阴转1~2年后又产生抗-HBs;无一例成为HBsAg携带者。结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6~10年可不进行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东省部分地区1-14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为制定乙肝高流行区防制策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在广东省韶关南雄市、汕尾海丰县和云浮新兴县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14岁儿童作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患病史以及乙肝疫苗接种史等,并采用雅培试剂化学发光法检测调查对象的HBsAg、抗-HBs、抗-HBc。结果共调查1185人,其中男性684人,女性501人;本地户籍占99.75%(1182/1185)。HBV感染率为11.22%(133/1185),HBsAg阳性率为2.53%(30/1185),抗-HBs阳性率为55.70%(660/1185),抗-HBc阳性率为7.85%(93/1185)。1~14岁儿童各年龄组之间HBV感染率、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南雄市HBsAg、抗-HBs阳性率(4.51%、67.17%)高于海丰县和新兴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调查的1~14岁人群中,乙肝疫苗接种率为87.34%(1035/1185);在具有完整接种记录的890人中,全程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0.90%(809/890)、78.31%(697/890),1~6、7~9和10~14岁组相比较,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以及首针及时接种率逐渐降低,而HBsAg阳性率则逐渐升高(P〈0.05或P〈0.01)。结论广东省调查地区1~14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应继续保持新生儿高水平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并进一步提高首针及时接种率,加强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并及时查漏补种,从而进一步降低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镁缺乏与胎儿生长受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3年1月在本院127例定期产检确诊为FGR、无其他妊娠合并症的初产妇与1864例正常妊娠初产妇24~28周之间的空腹静脉血镁浓度。结果:FGR组中孕期间血镁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母血镁离子水平与新生儿脐血镁离子水平及新生儿体重密切相关,呈正相关趋势(r=0.720,P=0.001;r=0.956, P=0.000)。结论:结果可说明孕中期血镁缺乏可能为FGR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早期足月分娩的妊娠期因素及新生儿并发症情况.方法 分析130例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根据胎龄划分为早期足月儿(61例)、完全足月儿(69例),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基本情况、妊娠期并发症及合并症情况,分析早期足月分娩的危险因素.在早期足月组中进一步分出两个亚组,胎龄37周~37周+6亚组(30例)与胎龄38周~38周+6亚组(31例),比较两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早期足月组孕产妇的高龄状况(≥35岁)、妊娠次数>1次、瘢痕子宫、剖宫产、分娩次数>1次、胎膜早破、羊水异常、胎位异常、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胎盘异常、子宫肌瘤的比例及新生儿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完全足月组(P<0.05);早期足月组中37周~37周+6的新生儿重症病房入住率、感染性疾病、脑损伤、高胆红素血症、喂养问题、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湿肺比例均显著高于38周~38周+6组(P<0.05).结论 孕产妇高龄、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及瘢痕子宫等可能引起早期足月分娩;相比于完全足月新生儿,早期足月儿有更大几率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对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PPROM单胎妊娠孕28~33+6周孕妇103例,依据分娩后胎盘的病理结果,诊断为HCA的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35例无HCA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特征、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及新生儿结局,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HCA发生率为66.0%(68/103).观察组破膜孕周明显小于对照组[(28.2±1.2)周比(32.3±1.4)周],其分娩时CRP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8.3±4.7)mg/L比(5.4±3.2)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入院时羊水过少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孕周、出生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分、颅内超声检查异常、新生儿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发型败血症的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羊水过少、破膜孕周<32周、分娩时CRP>8 mg/L、潜伏期48 ~ 168 h是发生HCA的危险因素(P< 0.01或<0.05).结论 HCA可导致PPROM患者的新生儿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升高;在期待治疗过程中破膜孕周、潜伏期时间48 ~ 168 h、分娩时CRP水平及入院时羊水过少均与HCA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