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胎儿来源的LAK细胞/rIL-2对5例失去手术、化疗、放疗机会的晚期恶性肿瘤病人进行了过继免疫治疗。结果都取得了-定的疗效,黑色素瘤病人肺转移结节基本消失,局部瘤细胞全部坏死,组织细胞正常;淋巴瘤病人转移灶消退59%;小肠平滑肌肉瘤病人在没进行此疗法之前2年半复发、手术三次。第三次手术后用此疗法治疗-个疗程,三年后第-次复发。为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存质量争得了再次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刘启发  周淑芸 《癌症》1994,13(3):269-271
克隆化自体LAK细胞、rIL_2——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刘启发,周淑芸,罗荣城,宣文兰,平宝红,丁雪梅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广州·510515)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联合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等生物反应因子治疗恶性肿...  相似文献   

3.
胎儿来源的LAK细胞/rIL-2对5例失去手术、化疗、放疗机会的晚期恶性肿瘤病人进行了过继免疫治疗。结果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黑色素瘤病人肺转移结节基本消失,局部瘤细胞全部坏死,组织细胞正常;淋巴瘤病人转移灶消退59%;小肠平滑肌肉瘤病人在没进行此疗法之前2年半复发、手术三次。第三次手术后用此疗法治疗一个疗程,三年后第一次复发。为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存质量争得了再次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自1985年美国Rosenbeyg将LAK细胞及rIL-2应用于临床以来,国内外已有不少有关报道,但未见有长期生存率的报告。LAK细胞的真正价值应是用于癌根治切除后预防转移。本文应用棵小鼠腹腔内注入癌细胞同时腹腔输入LAK细胞及rlL-2以探讨其抑制癌细胞在腹腔内种植生长的效果。鉴于对LAK细胞杀伤特性的研究[1],我们认为LAK细胞的真正价值是用于癌根治切除后转移的预防。本文应用裸小鼠腹腔内注入癌细胞同时腹腔输入LAK细胞及rIL—2以探讨其抑制癌细胞在腹腔内种植生长的效果。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BALB/C裸小鼠(购自北医大动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癌瘤的免疫治疗取得了长足发展。回溯70年代人们还热衷于非特异性免疫制剂,如BCG,小棒状杆菌等治疗肿瘤。希图靠这种非特异性的免疫治疗可增强宿主的免疫能力,因而对肿瘤的免疫反应也得到增强。因无确切动物实验资料证实这一理论,又乏可靠临床效果,今已很少应用。免疫治疗的最新途径是给带瘤宿主“被动的”或“过继性的”输入具有抗癌作用的抗体或免疫活性细胞。由于杀伤癌瘤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来实现的,所以近年来对过继性输入免疫细胞进行了大量研究。多种动物实验证实,给带瘤宿主输入足够的有特异性抗癌作用的免疫细胞对局限的或转移的癌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7.
胎脾LAK细胞联合rIL—2治疗癌性胸水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胎脾淋巴细胞体外rIL-2存在下诱导成LAK细胞并与rIL-2联合胸内注入,治疗7例癌性胸水患者。其中1例胸水完全消失,其余患者胸水明显减少,出现胸膜肥厚,连续观察8个月胸水未见进一步增多;胸水内肿瘤细胞也明显减少。7例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果提示:胎脾LAK细胞与rIL-2胸腔内联合应用治疗癌性胸水有效,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作者选用3组Ⅲ期胃癌病例,即根治术后用LAK细胞/rIL-2腹腔灌注的LAK组,用5-Fu腹腔灌注的5-Fu组,未用药的对照组。经随访观察发现LAK组出现腹膜种植转移者2年只有7%(2/27),明显少于另外两组。因此文章指出:①LAK细胞/rIL-2腹腔灌注能有效的预防胃癌根治术后的腹腔种植转移,临床推广使用俾有助于生存率的提高;②鉴于LAK细胞的杀伤特性,阐明其真正价值是用于预防癌根治后的转移;③只有LAK细胞数量超过癌细胞数时才能有效的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滨学  唐尧 《中国肿瘤临床》1993,20(10):733-736
由癌症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少量LAK前体细胞。在LAK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重组人类白细胞介素2,植物血球凝集素及辅助细胞,明显提高了LA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并延长了LAK细胞的存活时间。表型分析发现,LAK-L细胞的IL-2受体(IL-2-R-)表达水平明显高于LAK-S细胞,LAK-L细胞的体外大量增殖具有以OkT^+ 8表型为主的单亚群增殖特性。体外杀伤实验及裸小鼠体内成瘤抑制实验结果表明,用此法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TIL与脐血LA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和脐血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在含重组白细胞介素2(rlL-2)的完全培养基中可大量扩增培养,体外培养肿瘤组织的TIL及癌性腹水的淋巴细胞对自体瘤细胞(黑色素瘤,卵巢囊腺癌,大网膜转移性腺癌及癌性腹水)有明显的杀伤作用,胎儿脐血中分离培养的LAK细胞对肿瘤细胞也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在效靶比例分别为20:1和40:1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后者均明显高于前者(P=0.025和P=0.01),且TIL对自体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高于脐血LAK细胞(P<0.01),为临床应用TIL和脐血细胞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LPAK细胞(Lymphokine and PHA Activated Killer cells,LPAK)在体外实验中对Raji细胞和SGC-7901胃癌细胞均有较强的杀伤活性. LPAK细胞对裸鼠SGC-7901胃癌亦有显著的抗瘤作用,抑瘤率达84.6±8.6%.  相似文献   

15.
癌性胸水LAK细胞的特性和抗肿瘤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7例癌性胸水经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淋巴细胞,在rIL-2诱导下体外培养,观察不同时期的LAK细胞增殖速度、细胞表型和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胸水LAK细胞在培养第14天细胞扩增至原代的20倍~80倍,21天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培养7天时对K562细胞和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72%和65%,以后随培养天数增加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均高于同期培养的外周血LAK细胞杀伤活性。培养7天~21天间的细胞表型分析提示,CD+3细胞百分率无明显改变,CD+4细胞略增加,CD+8细胞略有下降。rIL-2/LAK联合治疗肺癌胸水和肾癌胸水总有效率分别为50%和67%。  相似文献   

16.
17.
LAK/IL—2治疗24例晚期肝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异体LAK/IL2治疗的最佳方案,将24例晚期肝癌分为3个不同疗程的治疗组,结果显示反复多次LAK/IL2治疗组效果优于单次治疗组及对照组,提示LAK/IL2治疗晚期癌症需反复多次方能有效  相似文献   

18.
腹腔内化疗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癌性腹水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在腹腔内转移并形成癌性腹水,不仅加速病情进展,也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我们于1998年10月~2001年10月对42例癌性腹水患者进行腹腔内化疗联合生物制剂治疗,现总分析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42例癌性腹水患者,男26例,女16例,年龄35~82岁,平均59.1岁。其中胃癌12例,结肠癌11例,肝癌8例,胰腺癌2例,肺癌5例,卵巢癌4例。上述病例均  相似文献   

19.
LAK细胞和IL—2治疗晚期肝癌十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相似文献   

20.
黄芪成分F3增强肿瘤和艾滋病患者LAK细胞细胞毒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黄芪有效成分F3在癌症和艾滋病患者的体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F3加入50u/ml白介素Ⅱ(rIL-2),其所诱导的LAK细胞对人类黑色素瘤Hs294T的杀伤率可达的64%,与单独使用500u/ml白介素Ⅱ时的效果(60%)相似。(2)使用F3后,患者所需的LAK细胞数量可减少一倍。一些对rIL-2诱导不敏感患者的LAK细胞变得异常敏感。提示:运用生物反应调节剂(BRMS)F3增强rIL-2所诱导的LAK细胞杀伤活性达到减毒目的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