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给药途径和方法的根据一般是病情、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作用。口服给药法是最常用、最方便、比较安全的给药方法。注射给药法则由于剂量准确、显效快而适用于急重症患者和因各种原因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但目前临床应用的情况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2.
临床常将抗菌药物以静脉给药的方式来达到快速治疗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如在选择输液的溶媒的性质与量,药物溶解后放置的时间和给药顺序、给药浓度和速度,给药间隔、联合用药等方面的不合理性,使得抗菌药物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还易产生或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结合临床对抗菌药物静脉给药的配制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癌痛是疼痛的一种,是伴随癌症的一种症状。据统计,80%以上癌症患者伴有疼痛。  相似文献   

4.
5.
沈浪 《健康文摘》2010,(3):45-45
打针、吃药是许多人都经历过的事。究竟哪些药物适合用于“打吊针”呢? 1.急救类药 大多通过静脉注射给药.由于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见效远比口服迅速。  相似文献   

6.
近来秦玲常陪母亲去医院看病,每次都要大包小包带药回家,然而药没少吃,病却依然没有好转,时断时续的发热,并伴有胸痛、胸闷、咳嗽等,日子过得挺难受。每次问医生,医生都回答说:“老年人患严重上呼吸道感染,短时间之内不会痊愈。”可是她母亲心里一直很纳闷,这么多的药品难道对病症都无效吗?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PHC)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现将我院1991年~2002年间收治的43例无法手术切除的PHC患者,采用FAM三联化疗方案(5—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化疗,根据给药途径的不同作临  相似文献   

8.
阿康 《药物与人》2002,15(4):42-42
对于治疗疾病来说,用药对不对症,用药的方法与给药的途径是否正确,都会影响治疗效果,故必须讲究用药的方式,力求做到合理用药。药进入人体经过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各器官、组织的量不是平均的,如钙、磷等元素多沉着在人体骨骼组织中;全身麻醉药、安眠药则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一般来说,药物分布的部位,应该是发生药效的部位。如果给药的方法、途径不对,作用部位就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因而药虽然用“到”了,却依然除不了病。  相似文献   

9.
口服给药是常用给药途径之一,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的服药方式都不科学。以致药物不能顺利到达胃肠道,并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莫根美 《工企医刊》2003,16(4):86-87
随着药物品种不断增加,临床上常借药物的协同作用以增加疗效,因此口服用药是临床医师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护士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操作。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服用方法,要求准确按时地执行,否则就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生命。要做好口服给药这一工作,除严格遵守药疗原则,认真进行三查七对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比较不同给药途径应用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妇产科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健康孕妇140例,根据应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随机分为A组(口服给药)、B组(经阴道给药)、C组(经直肠给药)、D组(对照组,术前不给药)四组,比较四组研究对象围手术期指标包括宫颈软化扩张、宫缩幅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程度、术中异丙酚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B组、C组在宫颈扩张程度方面均明显高于D组,宫颈充分软化的比例也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述指标在A组、B组、C组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在宫缩幅度方面明显高于D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异丙酚用量显著少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述指标在A组、B组、C组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在四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均无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发生,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C组和D组;腹痛、腹泻发生率A组、B组高于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具有促进宫颈软化、扩张,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时间、减少异丙酚用量、降低手术并发症的作用,经直肠给药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浅谈合理应用口服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大多根据需要使用口服给药方式。笔者在从事临床药学工作中发现,临床对口服药物的正确使用还未真正掌握和重视,从而使药物由于使用不当而疗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增加。下面就口服给药的正确使用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唐旭 《健康博览》2001,(4):21-21
到五官科治中耳炎的病人常不理解,为什么医生要他们往鼻孔里滴药。人体中耳与咽部有咽鼓管相连通,正常的中耳及咽鼓管粘膜有细胞不断分泌粘液,借助纤毛上皮的纤毛运动不断经咽鼓管排出。粘液中的酶和抗体有防御作用,尽管鼻及鼻咽部正常情况下有许多细菌存在,但中耳仍可保持无菌。  相似文献   

17.
Ella 《健康世界》2006,(3):72-73
以前,化疗药物一般是通过静脉注射给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些新型的化疗药物可以片剂或胶囊形式摄入.这就是所谓的口服化疗。口服化疗因其便捷的给药方式.成为肿瘤患者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研究鞘内给药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临床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3月—2013年7月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116例,将其按住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住院编号尾数为奇数)与观察组(住院编号尾数为偶数),每组各5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给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鞘内注射药物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7天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菌株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鞘内给药方法应用于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早期治愈率,对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及节省医疗资源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盐酸吗啡缓释片不同给药途径对肿瘤患者癌症性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选择中、晚期癌症患者168例,均接受盐酸吗啡缓释片进行疼痛治疗,根据给药途径不同随机分为接受口服给药的对照组和接受直肠给药的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缓解程度、镇痛起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缓解率为94.05%(79/84),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起效时间为(0.68&#177;0.17)h,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且各时间段的镇痛起效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8%(2/8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盐酸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途径可以显著缓解肿瘤患者的癌症性疼痛,提高镇痛起效时间,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吡喹酮两种给药途径的对比性研究汪保国,黄铭西,刘竹青吡喹酮是一种理想的抗血吸虫药物,具有疗效高、毒性小、疗程短等优点。为比较其皮肤防护剂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效果和吡喹酮治疗性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效果,特作两种途径预防效果的对比性研究,以及使用两种方法后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