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瑞方  张晓峰 《重庆医学》2012,41(22):2312-2314
目的评估持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博士伦清朗月抛型)治疗角膜病变的指征与疗效。方法非随机选用眼科门诊与住院病例,包括需要缓解疼痛与刺激症状,保护角膜和促进角膜创面愈合等病例。采用镜片连续过夜配戴的同时,根据角膜病变性质,局部适当给予抗生素或人工泪液,定期检查或询问疼痛缓解情况、眼部改变、镜片的配适状态、镜片沉淀物以及眼部并发症。结果接受观察病例共33例(46眼),镜片配戴时间3~45d,平均(23.2±5.1)d。治疗的角膜病包括大泡性角膜病变5例(5眼),丝状角膜炎6例(12眼),角膜上皮糜烂2例(2眼),复发性角膜上皮剥脱症2例(4眼),眼外伤18例(23眼)。症状完全缓解18眼(39.1%),明显缓解28眼(60.9%)。角膜创面或伤口完全愈合39眼(84.8%),部分好转5眼(10.9%),无效2眼(4.3%)。结论角膜接触镜对于多种角膜病具有角膜保护、促进角膜愈合和缓解疼痛刺激等显著疗效,没有明显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持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上皮病变的有效性。方法:对角膜上皮病变患者23例(28眼),采用软性角膜接触镜镜片连续过夜配戴,同时局部给予1%玻璃酸钠滴眼剂及抗生素滴眼剂,定期检查疼痛缓解情况、眼部改变、镜片的配适状态、镜片沉淀物以及眼部并发症。结果:治疗观察时间5~60 d。眼部疼痛症状完全缓解16眼(57.14%),明显缓解10眼(35.72%),无效2眼(7.14%)。角膜上皮完全愈合17眼(60.7%),部分愈合5眼(17.9%),无效6眼(21.4%)。结论:持续配戴角膜接触镜对于角膜上皮病变具有促进角膜愈合和缓解疼痛刺激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角膜接触镜引起角膜病变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2年 12月~ 1999年 12月收治 30例 5 6眼屈光不正患者戴角膜接触镜引起角膜病变 ,并对角膜接触镜片进行了检查 ,现报告如下。1 临 床 资 料1.1 一般资料 :门诊患者 30例 (5 6眼 ) ,年龄 19~36岁 ,平均 2 5 .4岁 ,OK镜 2例 (4眼 ) ,软镜 2 8例(5 2眼 )。1.2 调查、检查项目1.2 .1 屈光情况 :30例均为近视 ,且全部为中、高度近视。1.2 .2 戴镜时间 :最长 8年 ,最短 2天 ,平均 13.6月。1.2 .3 戴镜熟练程度 :熟练 2 8例 ,不熟练 2例。1.2 .4 连续戴镜时间 :每天 10小时左右约 6 8例次 ,连续 4 8小时左右 2例 ,连续 12天…  相似文献   

4.
角膜塑型术 (ortho -keratology)是一种非手术治疗近视的方法。通过配戴透氧硬性接触镜来增大角膜表面曲率半径 ,达到减少角膜屈光度的目的。我院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4月 ,采用角膜塑型术 (OK疗法 )治疗近视 12 1眼 ,定期随访 3个月 ,在一定范围内能有效减低近视屈光度 ,恢复裸眼视力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 6 1例共 12 1眼 ,女 2 8例 5 6眼 ,男 33例 6 5眼 ,年龄 9~ 2 2岁 ,平均 15 .5岁。角膜中央K值 4 0D~4 6D ,屈光度范围 - 1.0D~ - 9.0 0D ,平均 - 4 .0D ,散光范围- 0 .5D~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PKP)后角膜地形图对角膜散光的评价作用。方法 :对 37例 39只眼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眼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和检影验光 ,对所得散光度数、散光轴位及视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所得散光度数差别≤ 0 .2 5 DS和≤ 0 .5 0 D分别占 12 .5 %和 5 2 .33% ;轴位差别≤ 5 o 和≤ 10 o者分别为 2 8.2 1% ,35 .90 % ;有 2 7眼 (6 9.2 3% )潜视力值 (PRA )与最佳矫正视力 (BCRA)相符。结论 :角膜地形图可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眼的散光度数、轴位及视力做出大致评估。有助于提高验光的速度和准确度 ,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近视眼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寻找一种有效矫正近视的方法 ,成为眼科医生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任务。本院于 1 999年 2月开始谨慎地引进并开展了角膜塑型术 (Ortho keratolog ,简称OK镜 )矫正近视 ,以观察其临床效果。本文对在我院使用OK镜矫正近视3个月以上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 ,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 0 2例 1 97眼 ,男 6 4例 1 2 1眼 ,女 38例 76眼 ;年龄 (8~ 2 2 )平均1 5岁 ;近视度数 (-1 .5~ -4 .0 )Ds 1 1 7眼 ,占5 9 .4% ,(>-4 .0~ -5 .5 )Ds 5 3眼 ,占2 6…  相似文献   

7.
有效减少软性角膜接触镜并发症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隐镜工艺及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及素质的提高 ,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人数越来越多 ,但严格掌握禁忌症及加强配镜后指导减少并发症明显减少。现将 1 999年 7月~ 2 0 0 0年 8月 1 4个月中 ,配戴隐镜的临床情况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戴镜 847例 ( 1 636眼 ) ,女性多于男性。女∶男=1 .81∶1 ,年龄最小 1 6岁 ,最大 47岁 ,1 8岁~ 30岁为多 ,均为近视 ,日戴型软镜。1 .2 并发症及处理1 .2 .1 . 镜片过松 3例 5眼 :两例双眼配戴后视力不稳定 ,结膜轻度充血 ;另 1例配镜第 3d突感右眼视物不清 ,速来复查。前两例均为镜片过松。…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角膜接触镜配戴时间及摘除时机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预后的影响.方法 患者按常规LASEK操作及术后处理.A组25例50眼,于术后第3天摘除角膜接触镜.B组15例30眼,于术后第5~7天眼部刺激症状基本消失后摘除角膜接触镜.比较两组角膜接触镜黏附细胞及裸眼视力情况.结果 A组镜片可见较多炎症细胞,并可见小片岛状角膜上皮细胞黏附于镜片的不同位置;B组镜片黏附细胞较少,各个镜片仅见数个、散在、孤立的上皮细胞,未见炎症细胞黏附.A、B两组术后1、3个月裸眼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膜接触镜摘除时间对中、低度近视的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别,但是刺激症状消退后再摘除角膜接触镜,可避免角膜上皮瓣的微小创伤,最大限度地减轻术后愈合反应.  相似文献   

9.
角膜异物80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角膜异物是临床常见眼外伤 ,笔者于 2 0 0 1年 3月至2 0 0 2年 12月 ,采用角膜异物剔除后联合托百士、贝复舒点眼 ,共治疗 80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0例均为单眼 ,男 6 8例 ,女 12例 ,右眼 5 5例 ,左眼 2 5例 ,年龄最大 6 0岁 ,最小 14岁。磁性异物 70例 (87.5 % ) ,非磁性异物 10例 (12 .5 % ) ,异物位于角膜表面或前弹力层者6 0例 (75 % ) ,异物位于浅基质层者 17例 (2 1.3% ) ,位于深基质层者 3例 (3.8% ) ,位于角膜缘者 2 5例 (31.3% ) ,角膜异物发生后就诊时间为 1h - 8d。随机抽取 5 0例 5 0眼…  相似文献   

10.
1997~ 2 0 0 0年 ,我院收治 6例因接触镜导致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 6例 ,年龄 17~ 2 7岁 ,男性 3例 ,女性3例 ;学生 4例 ,干部 1例 ,工人 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患眼高度红肿、疼痛、畏光、流泪。视力急剧下降。查见患眼球结膜高度充血、水肿 ;结膜囊内有黄绿色脓性分泌物 ,角膜中央有灰白色浸润及溃疡 ,前房积脓。 6例均做了细菌学检查 ,均证实为绿脓杆菌生长。其他情况详见附表。附表  6例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病历病例序号病灶(mm)前房积脓视力治前治后结果 治愈时间 (天 )1 5× 5 光感X - 4 0DS…  相似文献   

11.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 sis,LASIK) ,是一种较先进的角膜屈光手术 ,比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RK)更为合理。现将我院行LASIK手术的 43例 - 8 0 0D以上的高度近视患者的治疗及随访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9年 1月~ 3月在我中心接受LASIK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 43例 (82只眼 ) ,其中男 2 5例 ,女 18例 ,年龄 18~ 5 0岁 ,等值球镜屈光度为 - 8 0 0D~ 2 3 0 0D (平均 - 9 2 5D± 2 13D) ,等值柱镜屈光度为 -0 5 0~ 3 5 0D (平均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70例(82只眼)角膜病患者采用连续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联合抗生素眼药水和人工泪液治疗.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的64例(81只眼)角膜病患者.对两组中,角膜化学伤和热烧伤患者的治愈率,大泡性角膜病患者和干眼病患者的症状缓解率进行x2检验,平均治疗时间进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化学伤和热烧伤后角膜上皮缺损或溃疡的治愈率治疗组为83%,对照组为57%.大泡性角膜病变和干眼病患者戴镜期间症状缓解率治疗组分别为100%和90%,对照组分别为50%和63.6%.治疗组中,3例(4只眼)爆炸伤的角膜上皮缺损和3例(3只眼)角膜移植手术后植片上皮缺损的患者均治愈,4例(4只眼)角膜穿孔伤的前房形成,伤口愈合;对照组中,2例(2只眼)眼部爆炸伤后角膜上皮缺损治愈1例(1只眼),4例角膜移植手术后移植片上皮缺损均治愈,2例(2只眼)角膜穿孔伤治疗无效,改为角膜清创缝合手术治疗.治疗组中,化学伤和热烧伤后角膜上皮缺损或溃疡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泡性角膜病变和干眼病患者的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平均治疗时间14 d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26d(P<0.01).结论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化学烧伤、热烧伤、爆炸伤、角膜移植手术后的角膜上皮缺损或溃疡,以及小的角膜穿孔伤有明显促进愈合的作用,能有效缓解大泡性角膜病变和干眼病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3.
我院从1999年5月开始,引进美国视康眼科视光学中心的ok镜片,对49例近视患者进行治疗,并分别进行跟踪观察,现将资料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 近视≤-6.00D患者49例,共95眼。年龄10~30岁,平均15岁,其中男23例,45眼,女26例,50眼;治疗前屈光度≤-3.00D者33眼,占34.74%,-3.00D~-6.00D者共62眼,占65.26%;散光度≤-2.00D。病例选择标准 1年龄7~30岁者;2近视度数≤-6.00D;3散光度<1/2近视度数;4角膜曲率在 40.00~ 48.00D之间;5能忍受接触镜,眼部无疾病。2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屈光度,角膜曲率及角膜横径,由美国视康眼科视光学中…  相似文献   

14.
大泡性角膜病变是眼科临床上治疗比较棘手的眼病。我们采用角膜板层分离术治疗本病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本组患者为 2 0 0 0 - 0 1~ 2 0 0 2 - 0 9治疗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 ,共 13例 ,男 7例 ,女 6例。年龄 32~71岁 ,平均 5 9岁。老年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 7例 ,青光眼绝对期 5例 ,角膜外伤 1例。全部患者均有剧烈眼痛 ,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 ,整个角膜上皮水肿 ,大泡形成 ,基质水肿。视力 :手动 2例 ,光感 6例 ,无光感 5例。患病时间 :最短 3个月 ,最长 1年。术前局部用各种药物治疗 ,无明显疗效。手术在显微镜下…  相似文献   

15.
角膜塑形术(Orthokeratology)是近几十年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手术治疗近视眼的方法。通过配戴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来增大角膜表面曲率半径,达到减低角膜屈光度的目的[1]。我们自1999年4月至今采用此项技术治疗近视眼并随访3个月以上者105例。现将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近视屈光度-1.00D~-10.00D,最佳矫正视力1.0,均无眼前节慢性病变者105例(209眼)。年龄9~26岁,平均16.6岁。共分为3组。Ⅰ组42眼,屈光度为-1.00D~-2.75D,平均-2.24±0.30D;Ⅱ组143眼,屈光度-3.00D~-6.00D,平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在行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中使用不同接触镜填充液对中央角膜厚度的影响 ,以寻找最适用于该治疗的填充液。方法 对 4 6例 (5 2眼 )患者进行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 ,每次分别随机使用 0 2 5 %氯霉素、1%羧甲基纤维素及医用透明质酸钠组作为安放全眼底激光角膜接触镜填充液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用角膜测厚仪测量患者中央角膜厚度。结果 治疗后使用 0 2 5 %氯霉素组中央角膜平均增厚 (31 4± 10 2 ) μm ,1%羧甲基纤维素组中央角膜平均增厚 (10 6± 4 3) μm ,医用透明质酸钠组中央角膜平均增厚 (8 0± 3 5 ) μm。方差分析显示 :氯霉素组与另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羧甲基纤维素组与透明质酸钠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1%羧甲基纤维素及医用透明质酸钠作为安放全眼底激光角膜接触镜的填充液对角膜水肿程度的影响明显小于0 2 5 %氯霉素 ,是可供选用的优良填充液  相似文献   

17.
角膜接触镜引发角膜病变1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文爱  丁萍 《包头医学》2006,30(3):19-19
目的:分析由于配戴角膜接触镜引发角膜病的原因,以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具体分析角膜接触镜的使用方法,时间及临床表现。结果:100例中,代谢障碍性角膜病变58例,微生物性角膜病变33例,无菌性角膜病变7例,角膜外伤2例。  相似文献   

18.
我们自 1999年 7月至 2 0 0 1年 4月共收治角膜异物 32 0例 ,含门诊 ,住院病例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32 0例 (32 0眼 )中年龄最大 70岁 ,最小 2岁 ,18岁至 35岁 2 82例 ,占 88.1% ,右眼 16 5例 (5 1.6 % ) ,左眼 15 5例(48.4 % ) ,男 2 89例 (90 .3% ) ,女 31例(9 .7% ) ,男女之比为 9.3:1。其中工人30 6例 (95 .6 % ) ,市民 9例 (2 .8% ) ,干部5例 (1.6 % )。伤后就诊时间 :最短 7小时 ,最长 1个月。异物为铁屑 2 86例(89.4 % ) ,胶水 16例 (5 .0 % ) ,白凝胶 1例 (0 .3% ) ,铝屑 1例 (0 .3% ) ,玻璃碎 2例 (0 .6 % ) ,沙石 12例 (3…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hotorefoactivekeratecomy ,PRK)治疗近视、近视散光的远期疗效。方法 :按术前屈光度将 2 0 9例 (3 77例 )屈光度为 - 1 5 0~ 1 6 0D的患者分为二组 ,低中度组 (I组 )为 - 1 5 0~ - 6 0 0D(2 3 8眼 ) ,高度组 (II组 )为 - 6 2 5~ - 1 6 0 0D(1 3 9眼 )。应用美国Visx2 0 /2 0准分子激光仪对上述二组患者行PRK治疗 ,并对患者术后 3年的屈光度、视力、角膜屈光力、角膜厚度、并发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I组、II组中屈光度 <± 1D者分别占 94 5 %和 6 1 9% ;≥± 2 0 0D分别占 0 % ,2 3 7%。术后裸眼视力≥ 0 5者在I组、II组中分别占 99 6 %和 79 9% ;≥ 1 0者分别占 85 3 % ,48 2 %。角膜屈光力两组均在术后 6个月稳定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O级在I组、II组分别为1 0 0 %和 98 6 % ,术后眼压两组均正常。结论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近视散光效果肯定 ,尤对低中度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大光明全能护眼液在近视角膜接触镜佩戴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用 87例由于洗消、保养护理不善引起各种不适反应的近视角膜接触镜佩戴者 ,先用护眼液对镜片进行彻底洗消、维护处理 ,然后观察护理液对于镜片、戴镜时外眼组织的影响和治疗近视的效果。结果 :①对于储存镜片或戴镜镜片均未发现有变色、霉点、划痕、破裂及透明度降低等现象 ;② 4 3例戴镜者外眼及眼底均未产生并发症和不适反应 ;③近视戴镜矫正治疗组 4 3人 ,总有效率为 5 8.14 % ;脱镜滴药治疗组 4 4人 ,总有效率为 79.5 5 %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大光明全能护眼液对于角膜接触镜片的洗消、储存、外眼组织的护理保养及近视治疗等方面均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