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组自1978年4月—1979年11月,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研所等单位全合成的靛玉红治疗骨髓纤维化症7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4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30例。  相似文献   

2.
靛玉红是中药青黛的提取物,在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简称慢粒)及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一年多来我院应用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提供的靛玉红治疗慢粒,连续服药超过21天者共14例,现就其疗效及有关问题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3.
靛玉红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表面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表现在物质运送、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方面。人们发现肿瘤细胞的恶性行为与膜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在细胞膜的外表面,有许多可电离的基团,它们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在细胞与环境以及细胞与细胞的相互作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研究抗癌药物的作用机理时,  相似文献   

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的诊断,主要依据白细胞增多、血像及骨髓像粒细胞极度增生且左移、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减低、出现Ph~1染色体。Ph~1染色体作为标记染色体也出现在粒、单系祖细胞(GMCFU)、红系祖细胞(CFU-E、BFU-E)、巨核系祖细胞(CFU-M)及B-淋巴细胞中。  相似文献   

5.
靛Ⅲ是继靛玉红之后副作用更小的,类似靛玉红的化合物,为治疗进展缓慢的慢粒提供了新的手段。1年来我院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提供的靛Ⅲ治疗慢粒11例连续服药2个月以上者分析报道如下。1.病例选择:均经我院确诊为慢粒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20~40岁9例,41岁以上2例。初治6例,复治5例,均系单独应用靛薑治疗。2.用药剂量与方法:25mg日3次口服,3~7天后改为50mg日3次连续服用3~4个月,缓解后用25mg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由于染色体分带技术的开展,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通过染色体的研究将为进一步探讨慢粒的病因、诊断、治疗以及予后等有关问题提供依据。兹将慢粒染色体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Ph~1染色体的历史Nowell和Hungerford(1960)首先在两例慢粒患者外周血的幼稚粒细胞中发现一个小的异常染色体,它属于G组,患者的染色体数都是46。这一发现,同年又被Baikie等所证实。嗣后,各国许多学者都有同样的发现。根据国际会议所建议的丹佛系统(Denver system)命名法,这一染色体系第一次在美国弗城(Phila-delphia)发现,取其字首,命名为Ph~1染色体。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1978年7月起,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提供的靛玉红片治疗慢粒以及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42例。现就其疗效及有关问题总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 42例中。慢粒24例,其余18例包括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下简称真红)、慢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以下简称慢淋)、慢粒急变、红白血病、亚急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8.
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新药甲异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10.
靛玉红(indirubin)系中药青黛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成分,目前已用半合成和全合成两种方法进行试制生产,并正在进一步扩大临床实验。为了控制产品质量,我们对靛玉红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 文献报道的靛玉红测定方法,我们发现测定结果往往偏高。据推测在靛玉红的合成过程中,可能生成一些靛玉红的同分异构体——靛蓝和靛棕,经硅胶G薄层层析,确证这两种  相似文献   

11.
1960年Nowoll和Hungerford氏在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简称慢粒)中发现一个共同的异染色体,以其发现地点PhiladelPhia命名(简称Ph~1)。近年来由于分带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发现了不少新的现象,现就其相关的几个问题讨论如下: 一、Ph~1染色体的起源与特征在慢粒中,约有85—90%的病例可见到Ph~1染色体的存在,与种族及性别无关。目前已将Ph~1的存在与否作为诊断慢粒的一个重要指标。关于Ph~1染色体的来源,最初认为是G组4个染色体之一有缺失。1971年CasPersson氏等应用Q—分带明确Ph~1染色体不是21号而是22号染色体。1973年Rowley氏应用Q—,G—及R—带技术在9例慢粒骨髓细胞中,发现9号染色  相似文献   

12.
自从20年前Till和McGulloch发现脾集落细胞以来,各国学者对造血干细胞都进行了较深的研究,使血液学走向了新的发展途径。1966年Bradley和Metcalf用琼脂法进行了粒系统干细胞(简称OFU—C)的测定之后,已经成为诊断、治疗观察的可靠  相似文献   

13.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CGL),在我国并不少见,以青壮年发病率高,儿童及老年亦可见到。本病起病都很缓慢,一般在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多以全身乏力,夜间出  相似文献   

14.
10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10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的染色体检查结果。其中103例(98.1%)为Ph~1染色体阳性,包括1例复杂的Ph~1易位和1例遮蔽的Ph~1易位。2例(1.9%)为Ph~1染色体阴性。骨髓Ph~1(+)细胞总出现率为95.4%。14例慢粒急变患者中10例伴有额外的染色体异常(71.4%),最多见的改变为2Ph~1、i(17q)和+8。并结合文献就Ph~1阴性慢粒的重新评价,骨髓Ph~1(+)细胞出现率和治疗的关系,慢粒急变的染色体变化及其预后意义等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细胞遗传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分带技术与高分辨染色体的应用,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国外对急性淋巴白血病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的研究较为深入,国内对慢粒的报道亦不少,但一般都是普通核型及Ph~1阳性的百分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通过比较联合化疗HA方案(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DA方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与单药口服化疗(羟基脲,马利兰)治疗老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结果分析,探索适合老年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方法将25例CML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化疗组13例,单药口服化疗组12例),分别应用以上方案进行化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长期存活状况。结果联合化疗组及单药口服化疗组首次血液学完全缓解(CR)分别为9例(占81.82%)、7例(占58.33%),部分缓解(PR)2例(占18.18%)、5例(占41.67%)。两组均出现一定程度的骨髓抑制,但联合化疗组出现的早,持续时间长且较严重,联合化疗组患者死亡2例,1例死于严重感染,1例死于颅内出血。单药口服化疗组无死亡病例,费用也与联合化疗组相差悬殊。结论虽联合标准化疗治疗(也就是所说的慢粒急治)使老年CML患者获得首次化疗缓解率比单药化疗高,但单药化疗患者病情变化较平稳,化疗不良反应较少,从而对症、支持治疗少,花费明显较低,对于基层医院及老年患者来说仍应首先考虑。  相似文献   

18.
我院对4例根据临床、血象及骨髓象确诊的患者用微量元素结合中药治疗,疗效尚佳,其中除一例曾暂短性的服过马利兰两周外,其余未用过任何化疗药物,亦未进行放射线及同位素治疗。微量元素用 ZnSO_4 50mg、CuSO_4 10mg、KMnO_4 100mg、CoCl_2 200mg、KI 100mg,加蒸馏水500ml,每日三次,每次10ml 口服。101粉(用蟾蜍1.0g,青蒿100g 研细)每次10g,每日三次内服。内服微量元素除感恶心、欲呕外,余未见不良反应,也未见骨髓抑制情况。  相似文献   

19.
邢爱敏 《药学进展》2012,36(12):569-570
梯瓦(Teva)制药公司开发的omacetaxine mepe-succinate(商品名:Synribo)于2012年10月26日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对2种以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或不可耐受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本品为从粗榧(Cephalotaxus  相似文献   

20.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发生急变,其类型除急粒变以外,还有急淋变、急单变,组织细胞变,早幼粒变,红白血病变等。我院从1974~1980年共收治慢粒26例,其中有2例发生急淋变,并制检染色体,现结合文献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