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宝树 《科学养生》2009,(4):34-35
一段时间以来,另类养生纷纭四伏,闹得人们莫衷一是。像是源于海外,却又盛行内地。诸如“再造重生”、“极端饮食”、“宠物养人”、“数字修行”、“沉湎癖好”、“群体狂笑”……等。若环顾四周,在从事健身的群体中,“甩手”、“击掌”、“撞树”、“推墙”、“网聊”、“饥饿”、“夜行”、“狂奔”等,随处可见。其实,  相似文献   

2.
赵德铭 《气功》2013,(12):1132-1133
在我小的时候,因为家里太穷,没有念过几年书,对于很多字都不认识,加之那时又买不起字典,对于许多自己不认识的字,我只能采取“秀才不识字,只读半边音”的笨办法。比如,把“矮”读成“委”,把“按”读成“安”,把“暗”读成“音”,把“偿”读成“尝”.把“溺”读成“弱”,把“涉”读成“步”,把“桥”读成“乔”……有些字的音就读错了,有些字的音就“蒙”对了。人说,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竞形成了一种习惯,明知道读错字了,也难以改正过来。  相似文献   

3.
运用字、词书,或结合医理、文理,论证了《伤寒论》中有的“因、因而”犹“如果”、“假如”,“因”犹“接着”,“将”犹“必”“必定”,“正”犹“只”。“仅”。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属中医“痞满”“胃脘痛”“嘈杂”“反酸”等范畴,刘华一教授认为其基本病机为“因滞致虚,因虚夹邪”,多种原因导致的脾胃虚弱是其致病基础,瘀毒互结是重要的病理因素,“滞”“虚”“邪”贯穿整个疾病过程。其发病以“虚”为本,“滞”“邪”为标,治疗应以“通”为要,行滞、补虚、驱邪,方能补而不滞,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5.
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至。《黄帝内经》上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逆之则伤肾”。其中“早卧晚起”为了防寒,“必待日光”为了散寒,“去寒就温”为了驱寒.“无泄皮肤”为了御寒。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医学大家张锡纯(公元1860年~1933年)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载有“升陷汤”主治“参伍不调”之语。五版教材及目考教材《方剂学》对此均未作注释,而张氏原著也未明指,致使后学于此望文生歧,义理难圆。鉴于此,笔者反复考辨,推求本义,窃以为,“参伍不调”当指代“肝脾不调”。其中,“参”通“叁”为“三”,“伍”同“五”,均为“河图”生数,分别对应五行“木”和“土”。此句是张氏以《易》释医的思维体现,兹详论于次。《说文》云:“相参伍也,三相参为参,五相伍为伍。”又调礼·天官》云:“设其参而传其伍。”…  相似文献   

7.
奔豚音义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奔豚”作为病证名首见于《灵枢》,此后历代医籍则“奔 ”、“奔肫”、“贵豚”、“贲 ”、“贲肫”纷杂互用。本文通过考证辨明,“奔”音ben,义奔跑。“贲”为奔的通假字,音义和“愤”(fen)有别。“豚”音tun,“ ”皆与其通假,义指小猪,部分医家把它释作江豚有失允当。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的疼痛症状在临床极为常见,严重影响了广大患者的健康、工作和生活。从中医角度出发,颈椎病疼痛机理主要有“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筋急而痛”、“失神而痛”。立足学科前沿,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和分析颈椎病的疼痛机理,是协助诊疗和临床取效的关键。治疗疼痛性颈椎病的关键在“通”,在“荣”,重视“通经络”,“调气血”,兼顾“安心神”,内外兼顾,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9.
陈媛  黄作阵 《河南中医》2023,(5):649-655
近现代,“日传一经”的原有概念已被多数医家摒弃,甚至不再以传经的具体时间作为研究的重点,而是趋于从科学的角度探讨传经相关概念的合理性。章太炎先生否定了“日传一经”,将“传经”之“经”释为“期候”,而非“形质”;曹颖甫认为,《伤寒论》之“日传一经”的说法与《素问》一致;时逸人不但否定了“日传一经”的说法,还否定了“传经”这一概念,其将“六经病”的基本特点与西医的病理表现结合,认为临床表现中的“六经病”传变与日期并无具体的规律可言;现代学者对于“日传一经,七日复传”这种说法基本持否定态度,探讨时多从这一概念流传背后的缘由进行思辨。近现代,受科学观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影响,对于“传经”方式的探讨已经不再以《黄帝内经》的文本为主,而是更加注重临床实际的发展。恽铁樵基于“六经”即“六病”的理论基础,认为探讨“传经”的顺序没有意义;陆渊雷则以“六种证候群”的观点对“传经”顺序提出质疑。李克绍在解读“传经”一词时,以“臆说”为由,将临床诠释置于文本探讨之上,重点说解“传”这一字的意义,打破了原有文本释义框架的诠释思路。由上述可知,“传”字之于“传经”的表达,在“传经”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中,具有一...  相似文献   

10.
凤仙花,别称“指甲花”、“金凤花”、“小桃红”、“急性子”、“海纳”、“旱珍珠”。为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是各地盛栽的大众化花卉。花色繁多,有白、粉、红、紫、雪青等类,花形美,花如飞凤而又雅致端庄,故称“金凤花”。  相似文献   

11.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寒则温之”,“虚则补之”,“药补不如食补”。在寒冷的冬季,为适应外界环境,适当进食些“温”、“补”食品,对增强体质、抵御风寒、防病保健、延年益寿大有裨益。常见的食品有:  相似文献   

12.
当前学术界关于“看病难、看病贵”成因分析的讨论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j林国生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因分析及解决措施”中认为,“看病难、看病贵”是因为“医疗费用增长过快”,“药品费用大幅增长”,“缺乏医疗保障”,“政府投入不足”,“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监管机制不健全、医疗行为失规范”。  相似文献   

13.
基因和新陈代谢的关系,遗传和获得和遗传的进化过程,中医“天人相应”理论,指导着“四诊八纲”,“君臣佐使”,“辨证施治”和临床医疗保健工作,用整体观点,辨证观点,进化论观点,指导临床医疗保健实践,是克服数百年来指导西方科学“机械思维范式”的有效理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和天人合一”,将使现代医疗保健模式获得更大的发展和完善。“八纲”为本,证为本,病为标,标本兼治。“治病必求于本…标本治则”的选择,就是辨证施治。证病的因果关系,同样应引起临床的重视。“证病辨证,是“标本”的辨证,急则治其标和“治未病”,是辨本施治和辨证施治的完美体现,互为因果就是“标本转换”,健康管理,医疗保健,同样是一种干预,干预的“矫枉过正,过之不及”的辨证思维和“中病量勿过”的辨证观点,是顺应自然“适者生存”和完善医疗保健服务的关健,医疗干预和人体自洽及以人为本,将体现辨证施治者的人文水平和名医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一、“脞”与“[月坒]” 马王堆汉墓帛书(促臂十一脉灸经》足阳明脉条,其病有“脞瘦”;足厥阴脉条,脉循行“脞间”,也有“病脞瘦”。这几个“脞’,字都是“[月坒]”字之误。“脞”字以“坐”得音,“丛脞”一语指细碎的小肉粒,不关人体部位。“[月坒]”字从“比”得音,读如陛,指的是大腿部。音义与“髀”相近。在李鼎教授主编的《经络学》教材中注说:“脞——疑‘[月坒]’字之误,指髀部。”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毒”义举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毒”义举略姚朝晖浙江省余杭县第二人民医院(311121)主题词医古文,注释在祖国医学中“毒”字使用频率很高,其含义较广,如“以毒攻毒”,“清热解毒”指治则;“火毒”,“湿毒”言病邪;“温毒”、“痰毒”是病名,也可指病邪。学习中医,不可不把“毒...  相似文献   

16.
曾庆鸿 《气功》2010,(10):950-951
名人的各种嗜好,有时往往达到“痴”的地步,如陆游可谓“书痴”、“梅痴”、“剑痴”,而之所以成“痴”,首先存于有“趣”,无趣之物没有谁会迷上它的。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亚健康”的概念慢慢地流行起来。 “健康”的含义就是身体脏腑功能强盛,经脉通畅,无瘀无阻。“亚”则是“次于,低于,靠近于”,“亚健康”三个字组合在一起,是指身体处于略低于“身体脏腑功能强盛,经脉通畅,无瘀无阻”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实”和“虚”在中医中出现广泛,如“实证”、“虚证”、“实热”、“实寒”、“虚热”、“虚寒”、“气虚”、“血虚”、“脾虚”、“肾虚”等,不仅在病名中,而且在其他的句子里也经常出现。目前,“实”和“虚”主要有如下几种英译法:(1)把实译为sthenia...  相似文献   

19.
耿雪  迟文成  林霄月  隋雨桐  梁华  姜家康 《河北中医》2023,(10):1739-1742+1748
“和法”既是中医的治疗法则,也是“八法”之一。随着历代医家对“和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法”理论逐步丰富,有其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和法指“和其不和者”,狭义和法指“和解”。肿瘤病机复杂,变化多端,历代医家对于肿瘤的论治治则虽有不同,方药各异,却也万变不离“和”之宗旨,“和法”是目前治疗肿瘤的根本法则,也是中医整体观的具体体现。但目前对“和法”及其治疗肿瘤的认识尚不够完善,本文拟通过追溯中医“和法”及“和法”治疗肿瘤的历史源流,探索中医“和法”的思想内涵,以期对肿瘤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熟 《东方养生》2014,(1):10-11
古称 银杏古名“平仲”。“秤”从平,卉文的“平”字就像天平形。平作为度量衡器具之一,一直有“准则”之意。古人不仅多以“平仲”取名,还将“平仲”同“准”字相联。宋代政治家寇准,即字“平仲”;明代任过工部主事的范准,他的字也是“平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