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忠华  邓景元 《中医杂志》2008,49(11):1003-1004
持续植物状态(PVS)是一种特殊的意识障碍,指患者完全失去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认知,有睡眠-觉醒周期,下丘脑及脑干的自主功能完全或部分保存的一种临床状态.PVS属于中医学"神昏"、"尸厥"、"失神"等意识障碍范畴,多因邪气上扰心脑或气血衰竭使心脑蒙蔽失荣而发病.我们近年以来采取以电针加高压氧舱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PVS,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锋  李响 《环球中医药》2013,(8):632-635
本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分针灸为主治疗、针灸结合高压氧治疗、综合治疗三部分进行综述。针灸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多选用督脉、心经、心包经穴位,以头面部穴位和四肢末端穴位为多,另有选用特殊针法"回阳九针"、"靳三针"和重用灸法者等。根据PVS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理性质,还应配以补益正气的穴位。PVS为临床重症难症,针灸疗效显著,但仍必须树立综合治疗的思想,并要补益与促醒并用,意识与功能并重,以提高PVS患者的苏醒率,并最大程度的促进其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法治疗持续植物状态(PVS)的疗效.方法:32例用中药、针刺推拿、功能训练、感觉刺激等方法进行促醒治疗,3个月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PV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0.01).结论:醒脑开窍法对持续植物状态有较满意的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4.
植物状态(VS)是一种特殊的意识障碍,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是指VS持续1个月以上。其特征是患者睁眼若视,貌似清醒,但无任何意识活动,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缺乏认知,有不规则的睡眠-醒觉周期。我们从2005年8月~2006年12月在常规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对照干预,治疗PVS患者1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3例均为南京紫金医院的住院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成常规组和中药组,常规组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0.79±12.67)岁;脑外伤10例,脑出血1例,缺氧性脑病1例,一氧化碳等中毒2例;平均病程(2.86±3.0)个月;合…  相似文献   

5.
高洪欣  刘爱芹  王凯 《光明中医》2007,22(11):77-79
持续性植物状态(PVS)在中医学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神昏",并同时具备中风、类中风、脑外伤、外感热病、毒邪犯脑等后遗证候.  相似文献   

6.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中医辨证及治疗。方法:对37例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进行辨证施治,并设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24.3%,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PVS患者症状方面及提高患者PVS积分、改善意识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VS是由于血脉瘀阻,痰浊蒙窍,气血亏虚,精气不荣脑窍,神明闭阻所致,以气血亏虚为本,痰瘀阻窍、痰热壅肺、风痰闭窍为标,中医辨证论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此病西医治疗方法单一,疗效不确切,且不良作用较多.中医多将其归为"汗证""不寐""心悸""胃痞"等范畴,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此案另辟蹊径,中医辨病为少阴病,辨证为少阴(寒化)证,以附子汤为主方加减,以温阳散寒、敛汗益阴为治则,通过温通督脉,达到调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PVS)的效果.方法:PVS54例采用中药、音乐光电刺激、高压氧、针灸、理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西药等综合治疗6个月,采用PVS疗效评分标准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基本痊愈16例,明显好转4例,好转30例,无效4例,有效率92.59%.治疗前PVS评分(2.80±0.38)分,治疗后(3.94±0.54)分,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浅谈体质因素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和在环境的影响下,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结构与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其生理反应的特异性、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所产生疾病类型的倾向性[1].祖国医学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临床上则表现为治疗的个体化.所谓"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精髓,就在于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作为疾病发生的物质基础,人的体质因素与证的形成关系密切,在中医临床中应当高度重视体质因素在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肺癌中医证候与植物神经及免疫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对62例肺癌患者评估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及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肺郁痰瘀型倾向于交感神经功能正常、增强或亢进,脾虚痰湿型倾向于副交感神经增强或亢进.肺癌各中医证型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功能各指标的降低或升高,肺癌的4种证型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物神经功能状态可较准确反应肺癌的寒热虚实状态,而免疫功能则与肺癌虚实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三维五感促醒法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PVS评分量表的影响和促醒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对30例符合持续植物状态诊断的1~60岁患者实施三维五感促醒法治疗,并对治疗前后PVS量表分值变化的进行科学分析,探讨三维五感促醒法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PVS量表评分的影响和促醒作用。结果:30例符合持续植物状态诊断的患者在坚持治疗半年后,PV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14人PVS量表评分大于等于12分,基本脱离植物状态,促醒率达到46.67%。通过SPSS18分析,治疗前后患者PVS评分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三维五感促醒法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确切的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许小凤  谈勇 《环球中医药》2010,3(5):325-327
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治疗优势、研究展望四个部分阐述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中医证治路径。其中肾虚血瘀是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主要病机,而肝、心、脾三脏的功能失调是在肾虚的基础之上出现的病理改变;临床辨证可分为主证型和兼证型,其中主证型包括肾虚证、血瘀证,兼证型包括肝阳上亢、心肾失济、脾肾阳虚三证;治疗以补肾填精、活血调经为主,临证可结合肝、心、脾三脏的功能失调,予以平肝、清心、健脾之法。中医药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干预具有多系统、多环节的整体调节作用,临床需制订出规范化的中医证治路径,发挥中医药安全、有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脏器功能不全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基本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对30例多脏器功能不全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医基本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 中医基本辨证要素中病性证素分布呈气虚>血虚>痰饮>热盛>阳虚>阴虚>血瘀的趋势;病位证素分布呈脾>胃>肺>肾>心神>心>肝的趋势.证型分布虚实夹杂证呈气血亏虚>邪热壅盛证>脾肾阳虚,痰饮内停证>脾肾阳虚>痰饮扰神证的趋势;虚证呈脾胃气血两虚证>心脾两虚证>心阳暴脱证的趋势;实证较少,主要为痰瘀阻滞证.结论 多脏器功能不全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基本病性证素是气虚、血虚、痰饮、热盛等;病位证素是脾、胃、肺、肾等;证候分布是脾胃气血两虚证、气血亏虚邪热壅盛证等.  相似文献   

14.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窦房结本身及其周围组织病变的综合征,通常以安装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为主要治疗方法.病窦综合征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胸痹"、"迟脉证"等范畴,一般以心气虚证及心阳虚证为主要证候[1-3].本研究通过观察病窦综合征患者植入起搏器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与中医证候的关系,初步探讨安装起搏器对病窦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中医证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乳腺增生病(hyperplasia of mammaryglands,HMG)是以乳腺腺泡、导管的上皮组织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总称,是一种既非肿瘤又非炎症的乳腺病变,是正常乳腺小叶结构在数目、形态上的异常,属中医"乳癖"、"乳疠"、"乳核"范畴.虽然当前研究表明乳腺增生病的某些证型间有着一定的演变关系,但尚缺乏更为深入的证型演变规律的研究,从而影响了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病势及系统治疗的把握.因此深入开展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探讨其中医证素的分布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对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本病中医证素的分布规律,为中医辨证和疗效评价提供研究思路,为乳腺增生病科研开展及诊疗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本研究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十病区康复科及神经科收治的30例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神经康复技术联合中西医治疗持续植物状态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十病区康复科及神经科收治的30例PVS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PVS的相关诊断标准[1]。30例中男性2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对原发性高血压病(EH)寒热错杂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6例EH寒热错杂证患者随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ET-1、SBP、DBP水平更低,NO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能够降低EH寒热错杂证患者血压,改善中医证候和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一例肌无力危象患者,可疑复感新冠而进一步加重,呼吸衰竭,先后以丙种球蛋白冲击、激素冲击及血浆置换等治疗后,仍有喘促并出现大汗如雨、低血压的休克状态,西医治疗手段近竭,在此关键节点通过中医病因病机分析,运用“重症温阳,大气以运”的理念,调整治疗方案,以桂枝加附子汤、生脉散、玉屏风散、牡蛎散四方联用,很快纠正了休克状态,快速解决了“喘、汗、乏力”三大主症,后期改用薯蓣丸善后,成功救治了该患者。在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中,笔者通过此病例介绍了多年来临床总结的危重症“识证用方”经验。首先在病机识别方面,要通过全程全面梳理病情而快速获取“核心病机”,其中“功能状态”的识别是一种精准获取“核心病机”的重要手段,该患者由痿证进展为脱证,脱证就是典型的功能衰微状态,必倚重附子辈温运阳气,同时合并的喘证则是大气衰竭状态,必以大补元气为治,其次在治疗方面还介绍了个人总结的“以症(证)为基点,效方联用”原则,使用得当收效甚捷。该案患者快速好转,体现了中医治疗危重症的优势,也让后学者看到中医在危急重症中大有可为,应用得当可力挽狂澜,值得临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研究水沟穴对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营养状态影响的临床疗效,从机制层面初步阐述针刺水沟穴是否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从而调整PVS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为PVS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案寻找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PVS患者76例,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试验...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亚健康状态和"异病同证"概念,探讨亚健康状态与中医"病"、"证"和西医疾病的关系,认为亚健康状态是没有西医可以明确诊断的疾病,但有中医可以诊断的"证",亦或"病"。亚健康状态下和疾病状态下同一证候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差异需要在大样本研究中准确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