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红星 《职业与健康》2013,(21):2812-2813,2816
目的分析海门市2005--2012年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理分析海门市2005--2012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通过发病率线形回归模型,估计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8年间海门市病毒性肝炎中未分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1),APC为-21.10%;戊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APC为23.49%。病毒性肝炎以35—49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男女性别比为2.54:1,各型病毒性肝炎均以农民和工人发病为主(73.92%),存在季节分布差异。结论免疫接种等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是控制病毒性肝炎疫情的有效方法,同时需要加强病毒性肝炎的分型报告和戊型肝炎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997—2006年麻栗坡县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制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麻栗坡县1997—2006年传染病发病情况。结果麻栗坡县10年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137.24/10万;死亡41例,年平均死亡率为1.54/10万;发病以肠道传染病及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两者占发病总数的66.68%。传染病发病居前5位的依次为痢疾、肺结核、疟疾、乙型肝炎、肝炎(甲型肝炎和未分型肝炎)。结论1997—2006年麻栗坡县10年间传染病总发病率呈波浪型,痢疾、肺结核、疟疾、乙型肝炎、肝炎(甲型肝炎和未分型肝炎)是麻栗坡县传染病发病的主要病种,应积极做好相应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德阳市1956-1998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病毒性肝炎年平均发病率为58.43/10万,病死率为0.27%;男女发病具有显著性差异;发病率随年代推移呈明显上升趋势,流行具有明显周期性;乙肝发病明显增高且高于其他各型肝炎;农民、青少(壮)年和儿童是我市肝炎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陈亚娜 《中国校医》2023,(9):671-674
目的 分析2018—2022年湖里区病毒性肝炎疫情状况,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湖里区2018—2022年全区病毒性肝炎疫情数据,采用描述性研究分析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点,运用ARIMA模型预测未来两年发病数。结果 2018—2022年,全区共报告病毒性肝炎8 681例,期间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χ2=166.91,P<0.01);各型肝炎中乙肝病例数最多(占比93.73%);病例集中在15~59岁年龄组(占比89.99%);男女比例为1.8∶1。ARIMA模型预测2023、2024年的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211.32/10万、229.44/10万。结论 湖里区近五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居高不下,需进一步加大肝炎防治知识的宣教、加强免疫接种、关注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濮阳市病毒性肝炎(肝炎)的流行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濮阳市1995~2004年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4年肝炎年均发病率为78.59/10万。甲肝发病逐年下降,近2年有上升趋势;乙肝在各型肝炎中所占比例最大,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甲肝发病有明显的夏秋季高峰,乙肝季节分布不明显;甲肝的年龄分布以0~2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乙肝以20~45岁年龄组为主;甲肝男性年均发病率为16.84/10万,女性为7.98/10万,乙肝年均发病率为112.62/10万,女性为44.76/10万;病毒性肝炎的地区分布呈现市区高于农村。[结论]乙肝是濮阳市肝炎的防治重点,甲肝发病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1997—2006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戊型肝炎的发病趋势和分布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山东省1997—2006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戊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戊型肝炎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0年内上升了22倍。沿海地区发病率较高,其中烟台市最高,年均发病率为3.43/10万;3月份和4月份报告病例较多,分别占全部病例的15.79%和12.80%。发病以成人为主,20岁以下病例仅占1.32%,且40岁以上病例所占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农民病例较多,占总病例的55.36%。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戊型肝炎的监测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根据1990~1998年博白县疫情及流行病学资料,综合分析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流行情况,并探索其防治措施,旨在指导防病工作,降低肝炎的发病率。1 资料来源  博白县卫生防疫站1990年至1998年疫情资料,历年来自博白县统计局的人口资料,采用总体统计和年代统计分析法进行分析。2 结果2.1 流行概况 9年中病毒性肝炎总发病数为2317例,其中甲肝发病数为1012例,占总数的43.7%,乙肝发病数为760例,占32.8%,未分型肝炎545例,占23.5%。肝炎发病率持续在11.53~42.9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博白县病毒性肝炎(肝炎)流行规律,为制订科学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6~2005年博白县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6~2005年博白县肝炎发病率在10.24/10万~28.15/10万,年均平均17.13/10万;流动人口较多的7个乡镇为23.40/10万,其他21个乡镇为13.45/10万(P〈0.01);男性为23.49/10万,女性为9.72/10万(P〈0.01);15~39岁发病率最高为23.56/10万,其次40岁以上为16.60/10万,其他年龄人群为4.69/10万~10.60/10万(P〈0.01);以农民和学生为主,分别占41.12%和18.50%;乙肝占70.18%,甲肝占20.89%,其他型占8.93%。[结论]甲肝和乙肝是肝炎防治的重点,农村、学校及流动人口聚集地区为肝炎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1959-2000年福建省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福建省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59—2000年全省的肝炎疫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年间我省肝炎疫情经历动荡、持续高峰、持续下降与回升4个阶段,其死亡率与病死率均有下降,但死亡率仍居法定传染病的榜首。90年代甲肝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乙肝发病率盘升。甲肝:乙肝由1990年的1.8:1逐步倒置成2000年的1:5.35。1996—2000年123 560例报告肝炎疫情分析:甲肝以25~34岁组为多,乙肝以20~34岁组为多。两型肝炎均以农民、工人和干部职工为主;男:女,甲、乙肝分别为2.38:1与2.82:1;甲肝病例以3~5月较多,乙肝病例以5~8月较多,未出现明显的季节高峰。各地报告的肝炎年均发病率表现为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特征。为此应加强对肝炎防治工作,密切注意疫情动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收集大连市1979-1994年的甲肝暴发疫情资料。通过整理分析,可为肝炎防治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1流行概况1.1流行强度:1979-1994年大连市共报告甲型肝炎103014例,年均发病率为130.02/10万;该期间有明确记载的甲肝暴发疫情17起,发病人数达50例,平均罹患率为2.if%;其中学校内发生7起,发病力3例,平均罹患率为3.92%,非学校内发生10起,发病W例,平均罹患率为1.刃%。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o.01)。1.2时间分布:17起暴发疫情,除9月份外,其余各月均有疫情报告,但以5月份及12月份报告较多,分别有4起暴发疫情,占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昆山市1950--2002年肠道传染病流行动态特征,为政府部门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昆山市1950--2002年疫情年报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50--2002年肠道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468.43/10万,其中发病率最高的痢疾80513例,发病率为310.05/10万;其次肝炎、伤寒、霍乱、脊髓灰质炎分别报告为28262、12158、388、322例,平均发病率为108.83/10万、46.82/10万、1.49/10万、1.24/10万;脊髓灰质炎己连续27a无病例报告,同时近5年肝炎发病占据第1位,维持较高发病率水平。结论昆山市肠道传染病近5年一直维持在86.48/10万-121.60/10万的较高水平,应重点加强肝炎、痢疾等主要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及综合防治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2.
肖怀明  江乘风 《职业与健康》2007,23(19):1711-1713
目的探讨10年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法定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及流行特征,为预防工作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6—2005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3种8544例,年均发病率277.02/10万,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38.57/10万,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为88.19/10万,肺结核年均发病率为36.25/10万。结论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应加强对痢疾、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的监控力度。  相似文献   

13.
宜兴市2007—2009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旭峰 《职业与健康》2010,26(20):2345-2346
目的描述宜兴市2007—2009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探讨肝炎防治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对该市23个乡镇疫情信息网报告肝炎病例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宜兴市2007—2009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1643例,年均发病率为51.69/10万,其中男性1172例,女性471例,性别比为2.49∶1。各年发病率分别为55.51/10万、50.64/10万、48.94/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乙型肝炎和未分型肝炎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56.60、33.66%。发病年龄以25岁-、45岁-年龄组为主,分别占42.06%、36.40%;农民和工人是发病的主要人群,分别占53.32%、16.13%。结论该市病毒性肝炎防治应以乙型肝炎的防治为重点,需加强对成年人,尤其是农民、工人及民工的肝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江宏宝 《职业与健康》2010,26(24):2982-2984
目的为了进一步掌握连云港市的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疫情发展动态,给以后制定乙肝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连云港市2005—2009年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连云港市新发乙肝(包括急性和未分类)累计报告发病数为2927例,全市报告发病率自2005年的18.61/10万逐年递减至2009年的6.03/10万,年平均发病率12.25/10万。乙肝发病的年龄组集中在15~44岁(占71.37%)。职业构成比最高的为农民,占55.52%。结论连云港市2005—2009年乙肝报告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为进一步加强该市的乙肝防治工作,应继续巩固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大力推广全社会乙肝易感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加强乙肝疫情监测,重视安全注射,从而进一步降低乙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李秀清  张永刚 《职业与健康》2008,24(17):1799-1800
目的为制定和改进乙型肝炎防治措施,研究和评价防治效果,为提高乙型肝炎的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桦甸市辖区内1993--2006年法定报告的乙型肝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4年间共报告189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35/10万,发病呈平稳渐降态势。结论继续加强对乙型肝炎的管理,切断传播途径,提高易感人群的自身免疫力。进一步降低乙型肝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陆健  郑志刚  赵洁 《职业与健康》2009,25(5):494-495
目的了解2007年崇明县水痘疫情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水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数据,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年崇明县水痘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崇明县共报告水痘498例,年报告发病率为71.44/10万;全年报告病例数以1月和5、6月较多,9、10月较少;全县17个乡镇城桥镇发病率最高;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19岁,职业构成以学生为主,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34:1。结论目前,水痘已成为危害该县学生身体健康、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掌握张家港市传染病变化状态,客观评估流行病预防效果,以明确今后防制工作重点。方法:根据张家港市1963-200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年报资料,分析张家港市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动态。结果: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平均发病率由70年代的720.20/10万下降到90年代以来的312.92/10万,平均死亡率90年代以来比60年代下降了94.37%。发病顺位由60年代发病率较高的计免相关传染病为主的模式演变近几年的淋病、肝炎、肺结核、梅毒为主的模式。结论:当前在继续抓好计划免疫、加强肠道传染病管理的同时,应重点做好性病、艾滋病监测和肺结核的规范性防治。  相似文献   

18.
徐洪舟  周凯 《职业与健康》2008,24(17):1804-1805
目的分析十堰市疟疾流行现状,探讨防治对策。方法用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十堰市1995--2006年疟疾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2年间十堰市疟疾发病259人,年均发病率在0.32/10万~0.92/10万之间;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患病年龄主要为15~44岁,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民工为主,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当地发病较少。结论发病率保持了稳定下降趋势;发病率受外来流动人121的影响较大,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效果显著;加强流动人员的管理,做好疫情监测工作,提高监测质量,是今后一个时期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江阴市当前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态势和流行特征,提出完善和实施该市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的相关意见和建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该市2003-2007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7年该市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7种(HIV不计入)11882例,死亡3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10万。期间发生2起暴发疫情,疫情总体呈现稳中有降的流行态势。肺结核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居首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成为甲乙类传染病的主要构成之一,HIV感染及艾滋病疫情正面临日益高发态势。麻疹疫情出现异常波动,其中外来流动人口病例,占总病例的57.58%。病例年龄构成以20-45岁年龄组为主,占总数的50.84%;在职业分布上,农民、工人、外来民工占据前3位;8月份为发病最高峰。结论江阴市甲乙类传染病总体得到有效控制,但防控形势仍很严峻:农村和农民仍然是该市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外来人口的发病对该市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肺结核、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还要随时迎接一些新发传染病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奉贤区1961-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上海市奉贤区1961—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及相关传染病的防控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奉贤区1961—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趋势。[结果]发病率最高是1962年,为7628.83/10万,因疟疾发病数激增而出现一发病高峰,随后疫情大幅回落。而70年代因肠道传染病(急性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高发而有所回升,80年代开始疫情稳步回落。90年代后发病率基本保持稳定,最低是1992年,为235.08/10万。发病率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虫媒传染病为主,疟疾的发病率为首位,而70—80年代以肠道传染病占绝对优势,急性肝炎为首位,90年代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有所回落,但急性肝炎仍居首位,而性传播传染病自90年代开始报告以来呈上升趋势,至21世纪淋病上升到了首位,1999年出现首例艾滋病报告。[结论]奉贤区传染病疾病谱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使我们的工作从简单的传染病报告到主动监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传染病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