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间神经传递障碍的一种慢性病,目前主张不管有无合并胸腺瘤均行胸腺切除术,可取得较好效果[1].1995年12月~1999年10月,我科共收治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9例,经胸腺瘤切除术加纵膈脂肪清扫术后均治愈出院.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9例中男3例,女6例,年龄12~64岁,平均年龄37岁.其中眼肌型4例,混合型2例,全身型3例.术前发生肌无力危象1例,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2例,3例术后均呼吸机支持7~28天,发生频发室性早搏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心动过缓2例.9例均经胸腺瘤切除加纵膈脂肪清扫术及抗胆碱脂酶药治疗,同时应用激素、有效的抗生素、支持、对症治疗,住院23~69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2002年3月~2007年9月,我院行全胸腺切除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19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4~55岁,均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前肌无力Osserman分型:Ⅰ型10例,Ⅱa型4例,Ⅱb型3例,Ⅲ型2例。均行全胸腺切除术,行气管切开2例。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2例,胆碱能危象1例,均抢救成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危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5月11月至2018年1月在泰山医学院附属莱芜医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58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改良Osserman标准分为I型15例,IIa型27例,Ⅱb型12例,Ⅲ型4例,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危象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58例患者手术后症状缓解者16例,无效者18例,恶化者9例,发生危象15例。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按胸腺瘤病理分期Massoka标准:I期者中10. 3%发生危象,Ⅱ期及以上者中15. 6%发生危象,术后近期的危象发生率胸腺瘤I期和Ⅱ期及以上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按重症肌无力的分型,I型者中3. 5%发生危象,Ⅱ型及以上者中22. 4%发生危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危象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严重肺炎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病理类型与危象发生无影响;有无胸腺瘤类型及肌无力分型两个因素与术后危象发生有关,合并胸腺瘤的患者、肌无力等级较高的患者术后发生危象的概率明显偏高。结论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行胸腺瘤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重症肌无力症状,完善围手术期相关措施,减少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危象的发生与有无胸腺瘤、肌无力分型等级有着密切的联系,肌无力等级越高,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发生危象的可能性就越高。  相似文献   

4.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胸腺瘤多位于前纵隔、前上纵隔 ,亦可位于中纵隔或后纵隔 ,常见于成年人。发病年龄多在 2 0~ 4 0岁之间 ,9%~ 38%的胸腺瘤患者发生重症肌无力[1] ,自 1998年以来 ,我科共收治胸腺瘤5 8例 ,其中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 15例 ,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例中男 10例 ,女 5例 ,32~ 6 5岁 ,平均 4 8岁。病理类型 :9例为良性 ,6例为恶性。术前均合并肌无力 ,术后均得到缓解。术后 10例经鼻气管插管 ,5例行气管切开 ,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平均带机天数为3d ,均未发生感染。2 护 理2 1 术前护理2 1 1 心理护理 重症肌…  相似文献   

5.
张捷 《实用医学杂志》2013,29(7):1151-1153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切除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与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及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间因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术后收入SICU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肌无力危象的发生增加了重症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使用时间、S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P<0.001).术后肌无力危象的发生可影响患者近期预后(P<0.001),而对远期疗效无影响.结论: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切除术后早期发生肌无力危象可影响患者近期预后但并不影响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23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3例中21例行胸腺瘤及胸腺完全切除术,其中有2例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经及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恢复过程顺利,其作2蚝胸腺瘤及胸腺部分切除术。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全组术后随访年,重症肌无力完全缓解20例(87%),其中Ⅰ型15例,Ⅱa型5例,部分缓解3例(13%),为Ⅱb型。结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手术治疗效果肯定,加强围术期处理和综合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重症肌无力危象 (MGC)多年来一直采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细胞免疫抑制剂及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危象发生时手术被认为是慎用、甚至禁用的治疗方法。现将我院 1993年 4月~ 1998年 7月收治的 9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手术治疗的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9例患者中男 5例 ,女 4例 ;年龄 37~ 5 3岁 ,平均 45 .6岁。病程 :3个月内 1例 ,3~ 6个月 2例 ,6个月~3年 6例 ,平均病程 13.3个月。 Osser-man分型 : b型 2例 , 型 3例 , 型 4例。术前诊断 MGC合并胸腺瘤 6例 ,合并胸腺增生 3例。胸部 CT检查 :6例胸腺瘤 ,1例侵袭性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行胸腺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32例重症肌无力行胸腺切除术患者术前均使用吡啶斯的明,10例使用强的松3~8周,2例肌无力危象患者经综合治疗控制危象;患者均在症状最轻时手术,术后Ⅱb~Ⅲ型患者呼吸机支持呼吸,停用胆碱酯酶抑制剂24~72h。Ⅳ型患者术后即行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持呼吸6d;2例术后肌无力危象患者应用甲基强的松龙20mg/(kg·d),静脉点滴,连续3d。结果:围手术期共有2例患者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1例患者行气管切开。6例发生肺部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4例,肺不张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无手术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办法,正规的围手术期处理,可明显减低胸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重症肌无力患者因吞咽和呼吸肌无力,引起呼吸困难及分泌物不能排出,临床称重症肌无力危象(MGC)[1]。该症若抢救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可危及生命。近年来,我院采用综合抢救措施,救治21例MGC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1例MGC患者中男9例,女12例;年龄1~58岁,平均38.5岁。既往均有典型肌无力症状,经新斯的明试验确诊。病程3个月~10年,平均1.7年。21例均为全身型,其中2例合并胸腺瘤。其发生危象24例次,其中3例发生危象2次。除2例反拗性危象外,其余为肌无力危象,占91.6%。危象发生在病程1年内9例(42.8%)…  相似文献   

10.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间传导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由横纹肌收缩力减弱引起的一系列功能障碍。症状可因感冒发热、月经来潮、劳累等诱因加重 ,如不及时治疗会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致死。尽管胸腺与重症肌无力之间关系尚不清楚 ,文献报道[1,2 ] ,目前胸腺切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为提高手术效果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十分重要。1998年至 2 0 0 1年我们为重症肌无力10例行胸腺切除术。术后除 1例因重症肌无力危象并发呼吸衰竭死亡外 ,余 9例均痊愈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0例中男 4例 ,女 6例 ,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病人的麻醉管理。方法:对2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病人麻醉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该种病人的麻醉管理。结果:28例病人麻醉过程相对平稳,25例病人术后短时间拔管,麻醉后复苏室观察1~3h后送外科监护室观察1~3d,3例病人带管直接送外科监护室,24h之内拔除了气管导管。无一例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结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病人需要术前认真准备,术中仔细操作避免大出血,应用平衡麻醉,术后加强监测能够有效防止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995年1月~2004年6月,我院共收治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患者15例,均行胸腺瘤切除术,术后除1例发生MG危象,行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22h外,余均恢复顺利,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6例,35~57岁。临床表现按改良Osse-man分型属Ⅱa型5例,Ⅱb7例,Ⅲ型3例,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1例。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对手术恐惧、紧张,可加重呼吸肌无力,需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手术经过及术后气管插管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必要性,并在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使其消除顾虑,增强患者信心,以取得合作[1]。2.1.2术前准备术前2…  相似文献   

13.
胸腺瘤是前上纵隔最常见的肿瘤[1],约30%~65%合并重症肌无力(MG).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是胸腺切除、前纵隔脂肪组织清除术.因此术后采取合适的机械通气治疗的尤为重要.我院2008年1~12月,采取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性治疗的方法,使1 2例胸腺瘤并肌无力切除术患者成功脱机,并安全度过并发肌无力危象高峰期.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本组共12例胸腺瘤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53.7岁.所有12例胸腺瘤患者均根据临床症状,经新斯的明试验阳性或肌电图递减试验阳性诊断重症肌无力.  相似文献   

14.
重症肌无力31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2年 2月至 2 0 0 0年 12月 ,作者采用扩大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 31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1例中男 13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30 .1(2~ 6 7)岁。根据Osserman分型标准 :Ⅰ型 3例 ,ⅡA 型 6例 ,ⅡB 型 10例 ,Ⅲ型 10例 ,Ⅳ型 2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 3例 ,其中 2例为恶性。无胸腺瘤的病例术后经病理检查 ,均为胸腺增生 ,其中 12例在纵隔脂肪组织中发现有异位胸腺。1.2 治疗方法 术前常规给予抗胆碱酯酶药物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1982年 2月至 1987年7月 (以下称前期 )的 9例加用小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甲亢、胸腺瘤、肾上腺肿瘤的术后并发外科危象的病因和诱因分析及围术期处理的探讨。方法对24例术后外科危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甲亢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外科危象10例,9例治愈,1例死亡;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术后并发外科危象8例,死亡1例,7例治愈;肾上腺皮质良恶性肿瘤术后并发外科危象6例,均获痊愈。结论完善围术期处理,减少外科危象的发生,适时综合治疗和正确给药时间、用量方面的选择,是提高外科危象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重症肌无力是在治疗过程中常由于多种因素如手术、放疗、感染等诱发肌无力危象 ,导致呼吸肌无力不能维持正常呼吸功能。术后多次出现肌无力危象者 ,临床并不多见 ,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及护理 ,很可能危及生命。因此 ,密切观察病情及加强护理是保证治疗和抢救成功的关键[1 ] 。现就我科收治的 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多次再发肌无力危象的护理过程 ,总结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40岁 ,因重症肌无力收入院 ,诊为恶性胸腺瘤。入院后经术前准备 ,行胸腺瘤切除术。术后第 3天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及抗…  相似文献   

17.
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手术切除患者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1月~2004年6月,我院共收治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患者15例,均行胸腺瘤切除术,术后除1例发生MG危象,行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22h外,余均恢复顺利,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胸腺切除术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3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gravis ,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小儿重症肌无力是否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还有较大争议。我科 1994年~ 1999年 7月间 ,对 34例重症肌无力患儿施行胸腺切除术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2例 ,女 12例 ;年龄 3 5~ 14岁 ,平均 9 4岁 ;病程 3个月~ 6年 ,平均 2 7个月。全部患者均经腾喜龙试验明确诊断 ,按改良Osserman标准分型 ,Ⅰ型 (单纯眼肌型 ) 2 4例 ,ⅡA型 (轻度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腺瘤切除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5年诊治的14例胸腺瘤切除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14例患者中1例死亡,其余治愈出院。重症肌无力危象主要发生于术后早期,Osserman临床分型属于Ⅲ型、Masqoka分期属于Ⅱ期、术前准备不充分,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剂量较大、术前曾发生危象和肺部感染、中度或重度通气功能障碍等是术后发生危象的最常见诱因。结论: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及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预防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等综合抢救措施,可明显缩短病程,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行胸腺切除术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行低位胸骨正中切口手术57例,胸腔镜手术13例,机器人手术12例,胸腺切除均成功,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肺不张4例,肌无力危象10例,胆碱能危象5例,混合型危象4例,并发症发生率28.05%,均实施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重复插管率9.76%。结论切除胸腺治疗重症肌无力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加强围术期呼吸道管理和术后危象防治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