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3860-3862
目的分析外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手术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3例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手术患者。按照外伤至手术清除血肿之间的时间间隔,术前瞳孔改变,GCS评分,致伤原因、年龄、性别等因素对患者进行分组,统计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外伤至手术清除血肿之间的时间间隔,术前瞳孔改变,GCS评分,脑损伤类型,患者年龄五个指标与急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相关,性别、致伤原因与预后关系不大。结论 GCS评分,瞳孔改变,外伤至手术清除血肿之间的时间等指征是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患者手后应接受密切观察以降低硬脑膜外血肿,脑内血肿等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外伤性多发性颅内病灶病人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994--2001年收治的138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病灶病例的临床资料,统计病人的年龄、入院后最低的GCS评分、瞳孔变化、占优势的颅内病灶类型、颅内血肿量、大脑中线移位;基底池受压、治疗方式等因素,用多无线性回归分析以上因素对病人预后的影响。结果:最低的GCS评分、瞳孔变化、占优势的颅内病灶类型及基底池受压与外伤性多发性颅内病灶病例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影响外伤性多发性颅内病灶病人预后的因素与单一颅内病灶相同,处理时应重点考虑占优势的颅内病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75岁以上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106例75岁以上A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对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合并脑挫裂伤、血肿侧别、血肿厚度、中线偏移、脑疝、环池状态等指标行单因素分析,对有意义的指标再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入院GCS评分低于8分患者预后不良率为87.1%,合并脑疝的患者预后不良率为95.0%.单因素分析显示,血肿厚度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入院GCS评分、合并脑挫裂伤、血肿侧别、血肿厚度、中线偏移、脑疝、环池状态与近期预后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GCS评分、环池状态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Wald值分别为6.518、11.616,表明两者对近期预后影响最大.结论75岁以上AS-DH患者近期预后为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入院GCS评分和环池状态对近期预后影响最大,入院GCS评分≤8分、环池闭塞是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不伴有出血性脑挫伤的成人急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与预后,为预测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用回归分析和X^2检验对70例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与其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CS评分、受伤后意识变化、入院时瞳孔情况、年龄、受伤原因、CT影像学表现(鞍上池显示不良或闭塞、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血肿部位、中线移位程度)对预后产生影响。结论 上述九项指标可作为预测预后的临床指标,尤以前八项影响预后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张银清  王占祥  李力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1):1011-1012
目的:探讨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根据患者入院时GCS评定,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等临床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研究,以外伤至手术清除血肿的时间间隔为基础,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6小时者为A组,>6小时者为B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病死率和功能恢复率,结果:A组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P<0.01);A组功能恢复率高于B组(P<0.05)。结论:GCS评分,瞳孔大小,对光反应和CT征象等综合分析可较早且准确地预测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伤后6小时内手术清除血肿,可降低病死率,提高功能恢复率。  相似文献   

6.
颅脑外伤急性期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们对85例颅脑外伤患者测定了入院时血糖含量,结合临床病情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目的在于探讨颅脑外伤急性期血糖变化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995年7月-1997年4月我院收治85例颅脑外伤患者,男58例,女刀例,年龄18-65岁,平均43.5岁。主要损伤类型:硬膜下血肿32例,硬膜外血肿24例,脑内血肿厂倒,粉碎性骨折12例,均行手术治疗。入院前无重要脏器患急、慢性病,无糖尿病史,伤后至入院时未用过含糖液体。以入院时GCS评分将病人分为GCS12-15分刀例,9-11分22例,≤8分36例,预后判定参考GOS,在伤后10天将病人分为GOS-…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的自发性小脑出血(SCH)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接受非手术治疗的SCH患者10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3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3分)和预后不良组(m RS评分4~6分);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和分析。结果: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72例(68.4%),纳入预后不良组33例(31.3%),其中死亡25例(23.8%)。入院GCS评分、入院后血肿扩大、入院血肿直径、后颅窝紧缩征和合并糖尿病是SCH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入院GCS评分的时间依赖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入院GCS评分12分为最佳截断值;入院血肿直径的时间依赖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820,入院血肿直径3.6 cm为最佳截断值。结论:入院GCS评分<12分、入院血肿直径>3.6 cm、入院后血肿扩大、出现后颅窝紧缩征及合并糖尿病,是影响非手术治疗SCH患者3个月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疗效及影向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微创钻孔治疗的105例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疗效,并依据GOS预后评定分为预后良好组(n=71)及预后不良组(n=34),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入院时GCS评分、血肿量、颅内合并损伤、伤后距手术时间、复合伤、术后严重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GCS评分、血肿量、术后严重并发症及颅内合并损伤是影响微创颅骨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疗效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响微创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入院时GCS评分低、血肿量大、颅内合并损伤等,应高度重视及对症处理,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急性脑出血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急性脑出血患者280例,以入院治疗1周后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221例)与死亡组(59例)。收集并且比较2组患者入院后年龄、性别、病史、既往史、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入院时GCS评分等基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生存组与死亡组在年龄、血浆D-二聚体水平、血肿量、GCS评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早期预后呈中相关性(P0.05),血肿量与疾病严重程度及早期预后呈低相关性(P0.05),GCS评分、年龄与疾病严重程度及早期预后呈极低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血肿量、GCS评分、年龄与急性脑出血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早期预后呈一定相关性,临床上应及时检测和了解患者的凝血状况、血肿量及昏迷程度,为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及改善预后而提供客观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0.
周晓峻  霍雷  何军 《医学临床研究》2003,20(12):909-911
目的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iffuseaxonalinjury ,DAI)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因素。方法按Levi分级法依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测量表 (GCS)评分和瞳孔情况 ,将本院 1 999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收治的 37例DAI病人分为Ⅰ~Ⅳ级 ,分析各级临床特点、入院时GCS和瞳孔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Ⅰ级 2例 ,Ⅱ级 5例 ,Ⅲ级 1 0例 ,Ⅳ级 2 0例。Ⅲ、Ⅳ级患者入院时GCS均明显低于Ⅱ级 (P <0 .0 5 ) ,其昏迷时间明显长于Ⅱ级 (P <0 .0 1 )。预后 :死亡组年龄分别大于中、重残组 (P <0 .0 5 )。死亡组GCS分别低于中、重残组 (P <0 .0 5 ) ,植物状态组GCS低于中残组 (P <0 .0 5 )。死亡组瞳孔改变发生率分别高于中、重残组 (P <0 .0 5 )。结论入院时GCS和瞳孔情况有助于对DAI病情判断及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损伤后脑内血肿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200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14例颅脑损伤后出现脑挫伤及脑内血肿的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脑内血肿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颅脑损伤后脑内血肿进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原发的脑内血肿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瞳孔变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头颅CT中线偏移程度、环池是否消失与是否手术密切相关。结论:若颅脑损伤患者的头颅CT影像显示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或者原发的脑内血肿量大,则需严密监测头颅CT。一旦出现瞳孔变化、GCS评分降低、中线偏移或者环池消失,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CT扫描图像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 选出入院对头部CT扫描图象显示单发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病例与其出现的病人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头部CT扫描图象显示急性硬膜下血肿所伴发脑损伤类型与预后有明显相关性,而且血肿量与血肿部位与预后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急性硬膜下血肿其CT扫描图象对估计患者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曹强 《大医生》2023,(4):126-128
目的 分析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患者术后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和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利津县中心医院接受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100例脑外伤患者,按照在术后是否出现血肿扩大,分为预后良好组(64例)和预后不良组(36例),结合其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对导致其术后出现血肿扩大及影响其预后质量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瞳孔是否改变、受伤距手术时间、术前格拉斯评分、术前硬膜下是否存在血肿、是否存在颅内伤、术前血肿量大小、术后空腹血糖水平高低及甘露醇使用次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患者年龄≥60岁、瞳孔发生改变、受伤距手术时间≥24 h、术前硬膜下存在血肿、存在颅内伤、术前血肿量≥25 cm3是导致其术后出现血肿扩大、影响其预后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瞳孔形态变化、受伤距手术时间过长、术前硬膜下存在血肿、存在颅内伤、术前的血肿量水平过高,可导致接受了去骨瓣减压术的脑外伤患者在术后出现血肿扩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血肿手术治疗结果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情况,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09~2004—07北京天坛医院成人外伤病房急诊手术治疗的173例硬膜外血肿病人的资料收集整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结果与以下因素相关,包括病人的年龄、是否合并损伤、血肿量、术前意识、GCS评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以及术中出血量。最有意义的预测指标包括是否双瞳散大、是否合并颅内其他损伤、年龄。结论手术应尽量赶在双瞳散大之前进行。年龄大的或伴有脑挫伤或硬膜下出血的病人更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5.
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术后生存状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患者90例,根据患者术后生存状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指标进行评估,术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昏迷指数评分(GCS)、术前有无脑疝,术后因素包括脑肿胀程度、脑搏动分级,术中因素包括有无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术中血肿量的多少、有无明确出血点。同时比较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GCS、脑疝、脑搏动等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存活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死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OR=2.942,P=0.031)、GCS评分(OR=3.522,P=0.020)、有无脑疝(OR=1.933,P=0.043)、脑搏动(OR=1.782,P=0.005)等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年龄、术前GCS评分、术前有无脑疝、脑搏动恢复程度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煤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据临床386例急性颅内血肿资料分析。结果 国营矿煤以违章运输事故多见,以硬膜下血肿为主,治疗多应行开颅探查及去骨瓣减压术,地方煤矿以顶板塌落事故为主。以硬膜外血肿多见,行局部血肿清除术。结论 在无CP情况下,依据GCS,意识变化,瞳孔改变等作出正确的诊断,早期行血肿清除及去骨辨减压术。  相似文献   

17.
急性颅内高压反跳是在降颅压过程中超过用药前压力水平的一种特殊现象。为了解引起颅内高压反跳的病因.我科通过近二年对21例外伤性颅内高压病人手术后经颅内监护仪的监护分析,就其反跳现象的观察及病因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1例病人中,男18例,女3例;硬膜外血肿1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3例,急性颅内血肿及硬膜下血肿5例,2例为脑挫伤合并脑内血肿。入院GCS评分在8~12分间,全部行手术治疗。术后行幕上硬膜外颅内压监护(IC),其中治愈18例,1例经第二次手术后轻残出院,死亡2例。12监护方法本组采用光纤传感器(无锡海鹰…  相似文献   

18.
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塞临床较为少见,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男性,68岁,入院前4天行走时不慎跌倒,后枕部着地,伤后头痛、头晕及恶心,3天后出现右侧肢体活动受限,意识障碍程度由嗜睡逐渐加深来院就诊。查体:中度昏迷,左瞳孔0.45cm>右瞳孔0.30cm,左瞳孔对光反应消失,右瞳孔光反应迟钝,左侧鼻唇沟变浅,颈项部抵抗,左腹壁发射(-),右侧肢体肌力Ⅱ级,左巴彬斯基征(+),GCS计分6分。颅脑CT示:右半球硬膜下血肿,血肿呈混杂密  相似文献   

19.
我科近5a来救治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37例,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26例,女11例,年龄16岁~60(平均34.8)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2例,打击伤7例,坠落伤8例。从受伤至入院在2~12h,平均5h。术前GCS评分3~7分,双侧瞳孔散大者13例,一侧瞳孔散大者19例,瞳孔无改变者5例。一侧肢体偏瘫12例,病理征阳性26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量平衡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预后评估,能量平衡计算,并观察各项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颅内血肿量、瞳孔变化、GCS评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预后不良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等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明显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伤后第3周住院时,患者的摄入能量为(8276.56±1542.29)J ,大于目标能量[(8239.36±1493.57)J],呈现能量正平衡状态。结论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因素包括颅内血肿量、瞳孔变化、GCS评分、脑挫裂伤范围、并发症等,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