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9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视网膜脱离进行临床分析和研究。方法依据不同的白内障术式所发生的视网膜脱离的情况,我们采取两种术式给予治疗。结果其中8例视网膜复位,术中取出人工晶状体1例,术后发生人工晶状体移位1例,治疗效果尚可。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可能发生视网膜脱离,应尽早采取合适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3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落的发病机制和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39例39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的特征及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术后随访3mo~2a,最终视网膜复位35眼(90%),视力提高26眼(67%);视力不变12眼(31%);视力下降1眼(2%)。结论:提高白内障手术成功率和精确使用Nd:YAG激光、加强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可以减少或避免视网膜脱离的产生;一旦人工晶状体术后继发视网膜脱离,尽早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保存患较好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脱离是白内障摘除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严重并发症。我院收治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患者 5例 5只眼 ,根据不同情况 ,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资料报告如下。后房型人工晶体视网膜脱离眼 5例 5只眼 ,男性 4例 ,女性 1例 ,年龄 5 6~ 81岁 ,平均 65 4岁。 5只眼中全部为老年性白内障 ,(其中 ,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 2只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Ⅵ期 1支眼 )术中后囊破裂者 2只眼。 5只眼均为后房型人工晶体 1期植入 ,其中 1例下襻位于囊袋外 ,与虹膜粘连 ,并穿过悬韧带位于睫状沟后。人工晶体植入后发生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2年6月经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术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31例(31眼)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手术采取玻璃体切除、剥离视网膜前膜、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及眼内长效气体或硅油填充等方式。结果随访期为12~39月,平均22月。随访时视网膜复位29眼,占93.55%。有27眼(占87.11%)视力提高,其中≥0.1者22眼,最好视力为0.8。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使眼内病变复杂,易致严重PVR。应用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术,可使视网膜得以有效复位。  相似文献   

5.
人工晶状体眼的视网膜脱离是白内障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白内障手术不断普及以及人们寿命的延长,人工晶状体眼的视网膜脱离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比例逐渐增高。本文对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方面,包括不同白内障摘除手术方式及行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后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危险因素、发生机制、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及其结果和并发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及手术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8年~2004年收治的18例(18只眼)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14只眼(77.8%);术后视力提高12只眼,视力不变者4只眼,视力下降2只眼。结论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具有视网膜脱离发展快、病情重、裂孔寻找困难的特点;一旦出现网脱症状,应仔细检查,尽早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视网膜复位率以保存视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继发视网膜脱离病例,分析其致病因素、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人工晶状体眼继发视网膜脱离病例24例25只眼.其临床体征表现为晶状体后囊膜破裂、人工晶状体偏位、晶状体皮质残留、瞳孔不易散大和眼轴长等特征;视网膜脱离范围2象限至全脱离;3只眼行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22只眼行玻璃体手术.结果 24只手术眼视网膜复位良好,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只眼视网膜脱离复发,再次手术并硅油填充.结论 白内障术后致玻璃体活动度增加是造成人工晶状体眼继发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高度近视、晶状体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及人工晶状体偏位等是继发视网膜脱离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早明确诊断,合理的手术治疗,会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继发视网膜脱离病例,分析其致病因素、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人工晶状体眼继发视网膜脱离病例24例25只眼.其临床体征表现为晶状体后囊膜破裂、人工晶状体偏位、晶状体皮质残留、瞳孔不易散大和眼轴长等特征;视网膜脱离范围2象限至全脱离;3只眼行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22只眼行玻璃体手术.结果 24只手术眼视网膜复位良好,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只眼视网膜脱离复发,再次手术并硅油填充.结论 白内障术后致玻璃体活动度增加是造成人工晶状体眼继发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高度近视、晶状体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及人工晶状体偏位等是继发视网膜脱离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早明确诊断,合理的手术治疗,会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病机制和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39例39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继发视网膜脱离的特征及手术治疗方法,ECCE IOL25眼,PHACO IOL14眼。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最终视网膜复位35眼(89.7%),26眼视力提高(66.7%),12眼视力不变(30.8%),1眼视力下降(2.5%)。结论:提高白内障手术成功率和精确使用Nd:YAG激光。加强术后随访观察可减少或避免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一旦人工晶体植入后继发视网膜脱离,尽早手术,可保存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工晶体手术的广泛开展,其术后并发症也有所增加,视网膜脱离是该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院于1994年至1997年共收治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病人36例36眼。现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36眼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病例占同期住院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 对21例(22只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发现视网膜裂孔l3例,术中发现7例。2例未发现裂孔。马蹄孔13例,圆孔7例。单个裂孔7例,两个或两个以上裂孔13例。其中行巩膜扣带术12例,玻璃体切除联合扣带术10例。视网膜复位16例,未复位6例。结论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术前检查裂孔困难,且裂孔常为多发,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脱离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国内外对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治疗方式的选择有多种认识,但尚无定论。本文就有关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为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临床诊治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8年~2002年4年间经行常规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及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术治疗的16例(16只眼)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常规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巩膜外加压 冷凝 放液术)12只眼;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联合巩膜环扎术4只眼。随访3月~1年,视网膜复位12只眼(占75%),术后视力提高10只眼,不变4只眼,下降2只眼。16只眼均未行人工晶状体取出。结论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具有发展迅速、眼内病情复杂、眼底周边部检查困难、裂孔发现率低,易致严重PVR,诊断及治疗难度加大等特点。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应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方法 我院眼科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26例(26只眼)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患者,常规检查其裂孔部位、后囊膜,以及眼底玻璃体视网膜增生情况.根据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以及裂孔部位,是否找到裂孔以及裂孔部位决定手术方式.结果 总手术成功率100%.1次手术复位18只眼,2次8只眼,外路手术16只眼,1次成功复位12只眼,其余4只眼经2次内路手术成功复位.内路手术10只眼,1次成功6只眼,2次4只眼.结论 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裂孔位置以及PVR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56例(56只眼)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27只眼),女29例(29只眼)。年龄7-77岁,平均47.5岁。病史2 d-6个月。所有视网膜脱离患者均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前视力:光感-指数者34只眼,0.02-<0.1者10只眼,0.1-<0.2者6只眼,0.2-<1.0者6只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分级:PVRB级37只眼,PVRC1-C3级16只眼,PVRD级3只眼。术前26只眼发现明确视网膜裂孔(其中黄斑裂孔或黄斑裂孔合并有周边孔的5只眼,其余21只眼)。33只眼后囊膜完整,23只眼后囊膜不完整或悬韧带离断(4只眼伴有人工晶状体偏移)。行巩膜外垫压(或联合环扎)9只眼,占16.1%。单纯玻璃体内注气1只眼,占1.8%。玻璃体切割手术46只眼,占82.1%,其中硅油填充38只眼(67.9%),长效气体C3 F8填充8只眼(14.3%)。玻璃体手术中5只眼术中人工晶状体取出。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最终矫正视力:光感-指数者25只眼,0.02-<0.1者16只眼,0.1-<0.2者8只眼,0.2-<1.0者7只眼。行巩膜外垫压(或联合环扎)的9只眼中8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1只眼视网膜复位不良再次行玻璃体手术并硅油填充后复位。单纯玻璃体内注气的1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玻璃体手术并硅油填充的38只眼中3只眼术后2周内硅油进入前房,行前房穿刺部分硅油取出后前房仍有硅油滴,3个月后硅油完全取出。最终12只眼取出硅油,其中11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1只眼视网膜脱离复发再次硅油注入后视网膜仍复位不良硅油维持。26只未取出硅油者4只眼视网膜复位不良,其余患者硅油未见明显乳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玻璃体手术并C3 F8填充的8只眼中,7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1只眼视网膜复位不良再次硅油填充复位。一次手术后50只眼(89.2%)视网膜复位良好(34只眼为硅油填充状态)。最终51只眼(91.1%)视网膜复位良好(24只眼为硅油填充状态)。结论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由于术前裂孔发现率较低,机化囊膜及人工晶状体的影响,手术方案选择受到一定限制,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个体化方案,选择巩膜外垫压(或环扎)或玻璃体手术可以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科自 1997年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来 ,2例患者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报告如下 :例 1:男 ,5 8岁 ,因右眼视力下降 ,下方黑影遮挡 7天 ,于 2 0 0 1年 1月 3日来我科就诊 ,既往双眼近视 6 0 0DS ,半年前在他院作右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中后囊完整 ,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 ,术后视力 0 6,全身检查无异常 ,眼部检查 ,右眼视力 0 0 6,人工晶状体位置正 ,双襻在囊袋内 ,前囊开口 6mm直径 ,周边前囊浑浊 ,玻璃体浑浊 ,视网膜颞上方 ,颞侧8:0 0~ 12 :0 0方位灰白色隆起 ,波及黄斑区 ,11:3 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后囊膜完整的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临床特点、发病因素及手术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后囊膜完整的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21例(21只眼)患者的资料. 结果 21例中行玻璃体切割术16例,行巩膜扣带术5例.随访8个月至2年,视网膜首次复位的19例,占90.5%;待取油及惰性...  相似文献   

18.
魏文斌  李冬梅 《眼科》1996,5(3):149-150
报道14例16眼先前经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成功后的白内障行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最终视力12只眼(75%)≥0.3,6只眼≥0.5。并发症发生率低,经平均14.1个月随访,未发现再发性视网膜理解孔和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分析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24例(24只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患者,19只眼采用冷凝、环扎外加压及放液术,5只眼联合采用玻璃体切割、眼内光凝及注入硅油术.结果 所有术眼视网膜均解剖复位.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有明显视力提高9只眼,视力0.1~0.15(37.5%);10只眼视力0.08~0.1(41.66%);5只眼视力0.05~0.08(20.83%).结论 尽早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可提高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复位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6年至1998年3年间经常规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及显微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术治疗的12例(12只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行常规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巩膜外加压术、巩膜环扎术、巩膜环扎加外加压术)7只眼;玻璃体切除、眼内真充联合巩膜环扎术5只眼。随肪半年至3年,视网膜完全复位10只眼(均为一次手术复位,占83.3%),部分复位1只眼,总复位率达91.7%。术后视力提高9只眼,不变2只眼,下降1只眼。12只眼均未行人工晶状体取出。结论: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具有发病早、发展迅速、眼内病变复杂、易致严重PVR、诊断及治疗难度加大等特点。一旦发现视网膜脱离,即根据不同的情况转择相应的手术方式、施行手术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