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诊断明确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患者满意程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眩晕患者采用规范治疗方案的临床诊治体会,为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人。针对两组患者比较研究眩晕的程度、治疗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以及住院费用等等。结果通过研究探讨,观察组患者眩晕程度评分(20.69±1.32)分高于对照组(16.89±2.1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花费(2000.89±643.28)元少于对照组住院花费(2903.12±967.38)元,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04±1.72)d少于对照组(9.34±3.15)d。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满意度93.33%均高于对照组50.0%和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使用颈性眩晕诊治能够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治疗总有效率提高,满意度较高,费用较少,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在颈性眩晕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9月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评分、眩晕残障程度[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和疼痛程度[视觉模拟法(VAS)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收缩期流速峰值差异。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两组眩晕症状、DHI、VAS评分均降低(均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收缩期流速峰值均升高(均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可减轻颈性眩晕患者疼痛,增加其躯体舒适度并其缓解临床症状,有利于椎-基底动脉血流加快,对颈性眩晕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卢媚媛 《现代医院》2011,11(12):80-8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规范该类患者手术前后的医疗护理。方法将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模式管理,试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患者掌握相关知识程度和对护士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少,对护士的满意度及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能显著缩短输尿管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44例实施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颈椎病患者,其中72例为实施临床路径之前收治的患者(未实施临床路径组),72例为实施临床路径之后收治的患者(临床路径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治愈率、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改善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临床路径组的住院费用[(28 827.69±5732.84)元]、住院天数[(9.39±1.16)d]明显少于未实施临床路径组[(33 974.14±8504.37)元、(13.15±5.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路径组的患者满意度[98.6%(71/72)]、医护人员满意度[91.7%(66/72)]明显高于未实施临床路径组的84.7%(61/72)、75.0%( 5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两组治愈率、JOA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需前路手术的患者中应用临床路径获得了良好效果,这为今后临床路径的进一步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口腔科住院患者数字化临床路径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施数字化临床路径后口腔科颌骨骨折、唾液腺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颌骨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口腔癌4个病种住院患者737例为路径组;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未实施临床路径的相应住院患者72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和病人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路径组不同病种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减少(P〈0.05),颌骨良性肿瘤患者由(10.66±1.12)d降至(9.39±1.39)d,最为明显。病人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其中颌骨骨折患者由(94.2±1.98)%提高至(97.5±1.47)%。平均住院费用颌骨良性肿瘤由(10215.4±1563.5)元降至(8482.3±1852.0)元,口腔癌由(20372.4±2519.1)元降至(17746.4±2723.1)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两病种平均住院费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数字化临床路径的实施能有效缩短口腔科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治疗费用,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100例应用临床路径管理的产妇作为实验组,100例未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健康教育效果、产妇的满意度、并发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认知和行为改变的达标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产妇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应用临床路径管理可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和产妇满意度、降低医疗费用和缩短住院时间,并促进护理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8.
张桂芹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298-5299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非路径组,路径组61例按临床路径表由医护人员有计划地从入院到出院给予诊疗及护理服务;非路径组57例采用传统的诊疗护理方式诊疗。结果: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非路径组,且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非路径组,两组上述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可缩短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住院天数、控制住院费用、同时能提升患方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7,(8):1173-1174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肺栓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得分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健康知识得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87%(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肺栓塞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在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3例ABP患者在入院72 h内行ERCP和EST治疗(内镜治疗组),64例ABP患者采用内科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 内镜治疗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不同病因上述指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和EST能缩短ABP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天数,且能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眩晕患者的发病特点和病因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诊眩晕患者两个年龄组(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急诊眩晕患者的前3住病因依次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2例(51.7%)、耳源性眩晕33例(27.5%)和脑卒中18例(15.0%)。老年组前3位病因依次为颈椎病18例(15.0%)、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4例(11.7%)和高血压11例(9.2%);非老年组依次为颈椎病17例(14.2%)、梅尼埃病7例(5.8%)和高血压5例(4.2%)。结论:急诊眩晕两个年龄组均可发病,病因复杂多样,不乏危重症和少见病,应尽快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提旋复位法结合头颈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机制.方法 将106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提旋复位结合头颈部推拿组)和对照组(药物+颈椎牵引组),观察治疗前后疗效比较、X线片和经颅彩色多普勒的检查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提旋复位法结合头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具有安全、快速、有效纠正环枢关节紊乱的作用,能显著增大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舒缩功能,加强血管顺应性,减少脑血管阻力,促进血流速度,从而能快速改善颈性眩晕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针刺颈夹脊穴+艾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凌源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时段:2017年3月~2019年2月,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颈夹脊穴+艾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显著较对照组(78.38%)高,P<0.05;两组治疗前症状评分差异较小,治疗后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颈夹脊穴+艾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更有利于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针刺颈夹脊穴+艾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凌源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时段:2017年3月~2019年2月,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颈夹脊穴+艾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显著较对照组(78.38%)高,P<0.05;两组治疗前症状评分差异较小,治疗后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颈夹脊穴+艾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更有利于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5.
中青年眩晕100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青年眩晕的病因学特点,对蟀晕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2001年9月-2005年7月以眩晕就诊入院的100例中青年患者,对其病因、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中青年眩晕病因多种多样,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最常见52例(52%),其中颈椎病(椎动脉型)30例,占第一位;其他依次为耳源性眩晕17例(17%),脑卒中15(15%),全身疾病性眩晕8例(8%),脑肿瘤3例(3%),颅内感染2例(2%),神经症2例(2%),病因未明1例(1%)。结论:中青年眩晕病因复杂多样,可由多学科、多系统疾病引起,应根据完整有序的病史、仔细的体格检查和相关的辅助检查才能作出正确的病因诊断,尽早进行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灯盏细辛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20mL和香丹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2周后观察其疗效。结果灯盏细辛组总有效率为92.9%,香丹组总有效率为82.1%;灯盏细辛组显效率75.0%,高于香丹组的显效率35.7%(P<0.01);灯盏细辛平均秩次为67.5,高于香丹组45.5(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疗效好于香丹注射液,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临床中导致老年人眩晕和平衡障碍的病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眩晕或平衡障碍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听前庭功能,颅脑、内耳及颈椎部位的X线摄像、CT或MRI,头颈部血管彩超、TCD或MRA等检查结果。结果在118例眩晕或平衡障碍老年患者中,周围性眩晕70例,中枢性眩晕29例,诊断不明19例。81%的患者同时合并一种或多种不同的疾病。结论不同的中枢性和周围性的前庭病理改变是老年人眩晕和平衡障碍的主要病因;年龄的老化导致的前庭系统功能衰退、全身性疾病以及环境、心理等因素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老年人眩晕和平衡障碍的患病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灯盏细辛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20mL和香丹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2周后观察其疗效。结果灯盏细辛组总有效率为92.9%,香丹组总有效率为82.1%;灯盏细辛组显效率75.0%,高于香丹组的显效率35.7%(P〈0.01);灯盏细辛平均秩次为67.5,高于香丹组45.5(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疗效好于香丹注射液,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颈性眩晕患者分成椎旁神经阻滞+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分析椎旁神经阻滞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3~14个月的随访和对疗效的研究,发现两种治疗方案治疗颈性眩晕均有疗效,但以椎旁神经阻滞+常规治疗组疗效好。椎旁神经阻滞+常规治疗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常规治疗对照组。结论椎旁神经阻滞是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在颈淋巴清扫术后出现的临床并发症及其治疗对策。[方法]2009年8月~2011年5月期间,某院口腔颌面外科共收治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137例,回顾分析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他们在颈淋巴清扫术后出现的临床并发症及其治疗对策。[结果]137例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中,41例(29.9%)在颈淋巴清扫术后出现临床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13例(9.5%),副神经损伤9例(6.6%),涎瘘、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乳糜瘘各5例(3.6%),皮瓣坏死4例(2.9%)。经合适治疗后上述并发症的预后均较好。[结论]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在颈淋巴清扫术后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但经及早治疗后仍然可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