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探讨防治措施,为新生儿黄疸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06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进行分析。结果:母乳性黄疸(28例,占264%)、围产因素(24例,占22.6%)、感染(19例,占17.9%)、新生儿溶血病(15例,占14.9%)、颅内出血(6例,占5.7%)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前5位。在各种疾病的致病因素中,生产因素(包括产前、产时因素)占47.2%,后天因素占37.7%,遗传因素占12.3%,原因不明占2.8%。结论:加强产前检查,提高产科质量,预防新生儿感染,加强护理,及时治疗,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儿科收治的173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对其病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3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有明确病因146例,占84.4%,病因包括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母乳性黄疸、新生儿肝胆病症、新生儿窒息以及头颅血肿等。其中,因围产因素如新生儿窒息、使用催产素、羊水污染、剖宫产、妊娠高血压等导致发病105例,占60.7%;173倒病因分析中无明确病因27例,占15.6%。上述因素发病平均日龄均为七天。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早期以围产与ABO溶血病为主要发病因素,中晚期则以感染为主要发病因素。因此,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采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原则,并加强对新生儿国产期的保健,有利于减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降低其致残率与致死率。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1993年 1月~ 1998年 12月用中药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38例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住院分娩总数 1184 8例 ,其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77例。诊断标准 :足月儿血清胆红素 >2 0 4 μmol/L,早产儿血清胆红素 >2 55μmol/L。 77例中7例因出现核黄疸而转送上级医院 ,其余 70例随机分为2组。A组 38例 ,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B组 32例 ,为常规治疗组。A组男 18例 ,女 2 0例 ,日龄平均 4 .2天 ;出生时体质量 (2 96 7± 530 ) g;胎龄 (38.8± 4 .5)周 ;主要病因 :新生儿溶血病 13例 ,红细胞酶缺陷 1例 ,新生… 相似文献
5.
消黄散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24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消黄散是笔者从数年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良方中精选出的最佳配方 ,为观察其临床疗效 ,1997年 6月~ 2 0 0 1年 6月 ,我们采用消黄散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2 4 0例 ,取得显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在我院儿科病房住院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36 0例 ,均符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1~ 2 ] ,按患儿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2 4 0例 ,男12 6例 ,女 114例 ;日龄 0 91~ 2 8d ,平均 (8 3± 2 9)d ;平均入院时体重 (2 95 9± 2 10 ) g ,胎龄 (38 5± 3 70 )周 ;发病日龄1周之内 15 2例 ,1周之后 88例 ;…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由不同的病因引起,严重者可因邪毒内陷,出现神昏、抽搐危及生命,或留有严重的后遗症。1999~2003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9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49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文永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10):96-97
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的常见原因,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新生儿黄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确诊为新生儿黄疸后,进行患儿病情询问调查,包括出生天数、胎龄、家族遗传病史等,随后送入医院检验科进行常规检验和针对性黄疸指标的检验,统计记录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60例调查者中90%是由于感染和围产期保健不良引起的,并且新生儿胆红素异常主要是各种感染和围产期影响因素导致的。结论:新生儿黄疸的常见原因主要是感染和围产期孕婴疾病。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新生儿黄疸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可降低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本文采用新生儿退黄汤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降低了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缩短了病理性黄疸的疗程,效果明显。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极为常见的病症.而引起该病的原因很多,如ABO溶血、感染等,如不及时治疗即可导致黄疸,甚至危及患儿生命。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36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并有西医常规治疗的39例相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新生儿黄疸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可降低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本文采用新生儿退黄汤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降低了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缩短了病理性黄疸的疗程,效果明显.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朝晖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1):52-52
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类。其中病理性黄疸亦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发病率较高。现代研究其对新生儿主要危害在于其神经毒性,而对脑的损伤与血清胆红素浓度和暴露于高胆红素血症的时间长短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近年来,笔者以中药灌肠为主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观察治疗56例,均为我院住院患儿,依据入院日期之奇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者20天,最小者3天;病程最长者18天,最短者为2天.对照组26例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最大者16天,最小者2天;病程最长者15天,最短者2天.诊断标准参照《儿科诊疗常规》中的标准,56例患儿均诊断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治疗组患儿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340-270μmol/L者8例,在267-141 μmol/L者16例,≤140μmol/L者6例,ALT≥40U/L者18例;对照组分别为6例、15例、5例、14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清胆红素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10%,对照组有效率为92.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浓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和胎便排空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缓解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7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属中医“胎黄”范畴 ,是指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尿液发黄为主症的疾病 ,包括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溶血病等。我们自 1 996年 1月至 1 999年 1 2月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 78例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根据《现代儿科治疗学》[1]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病理性黄疸和临床特点及“胎黄的诊断依据”制定其诊断标准为 :(1 )血清胆红素大于 2 0 5 .2μmol/ L ,黄疸程度深重 ,持续时间较长。 (2 )尿胆红素阳性及尿胆原试验阳性或阴性。 (3 )肝脾肿大 ,精神倦怠…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儿科常见病,病因复杂,原发疾病多种多样,其严重性和危害性主要在于导致胆红素中毒性脑病,重症者死亡率高,轻症者虽能存活,但常留后遗症,积极综合治疗是其关键。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5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996—06~2004—12,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02例,并与西药治疗94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改良式抚触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影响。方法 抚触组和对照组各 4 0例。对照组用一般退黄治疗 ,抚触组在一般退黄治疗的基础上加改良式抚触 ,即在传统抚触基础上加拨揉左下腹、按揉龟尾穴、推下七节骨。结果 抚触组黄疸日均降值、黄疸消退时间、10d后体质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改良式抚触可使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血胆红素排出增加 ,病程缩短 ,而且可使食欲、体质量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