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软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1例成软骨细胞瘤患者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资料。结果:X线平片及CT检查4例,确诊3例;X线及MRI检查2例,确诊1例;X线平片,CT及MRI检查5例,确诊4例。X线平片显示病灶呈类圆形分叶状骨质破坏区,边界清晰,5例病灶呈偏心膨胀性改变,4例病灶内有明显不规则钙化。CT扫描显示骨质破坏区边缘清晰,可见硬化边,内呈软组织密度影,8例病灶可见斑点状钙化,邻近关节积液3例。MRI检查显示T1WI等低信号、T2WI混杂较高信号。结论:成软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X线平片、CT及MRI联合检查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骨样骨瘤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6例股骨近端骨样骨瘤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1例位于股骨头,3例位于股骨颈,1例位于小转子,1例位于转子下。X线平片4例可见圆形或卵圆形瘤巢影,周围有不同程度骨质硬化,其中3例可见点状钙化。CT检查4例均显示类圆形透亮瘤巢影,周围伴骨质增生硬化,其中2例瘤巢内见斑点状钙化。MRI检查2例,均显示瘤巢,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其中1例瘤巢中央可见点状钙化,于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股骨近端骨样骨瘤与其他部位骨样骨瘤影像学表现相似,X线平片结合CT可对其作出正确诊断,可避免不必要穿刺活检或MRI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累及75处骨骼骨梗死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学资料。结果:病变主要累及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多双侧发病。骨梗死急性期、亚急性期X线平片、CT表现无明显异常或表现为局部的骨质疏松及斑点状钙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边缘呈典型的地图样改变;慢性期X线平片及CT表现为不规则状、蜿蜒状骨质硬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MRI检查可诊断早期骨梗死,明确侵及范围,反映不同时期病理学变化,X线平片有助于亚急性期及慢性期骨梗死诊断,CT检查较X线平片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累及75处骨骼骨梗死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学资料。结果:病变主要累及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多双侧发病。骨梗死急性期、亚急性期X线平片、CT表现无明显异常或表现为局部的骨质疏松及斑点状钙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边缘呈典型的地图样改变;慢性期X线平片及CT表现为不规则状、蜿蜒状骨质硬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MRI检查可诊断早期骨梗死,明确侵及范围,反映不同时期病理学变化,X线平片有助于亚急性期及慢性期骨梗死诊断,CT检查较X线平片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潜水性骨梗死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非潜水性骨梗死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非潜水性骨梗死急性期X线平片、CT表现为病变区骨质疏松,MRI检查T1WI梗死灶呈等或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亚急性期X线平片、CT主要表现为虫蚀样改变和斑片状、条索状钙化,MRI检查T1WI梗死灶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T1WI梗死灶边缘呈环状低信号,T2WI上分为二层,内层为高信号带,外层为低信号带,病灶边缘呈地图状改变.结论:非潜水性骨梗死在慢性期X线平片、CT和MRI均有特征性表现,在急性期、亚急性期MRI特征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CT检查.  相似文献   

6.
软骨母细胞瘤67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软骨母细胞瘤(CB)的形态学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HE和免疫组化方法对67例软骨母细胞瘤进行病理观察,同时分析其X线平片、CT和MRI的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发生于股骨37例(55.22%),胫骨12例(17.91%),其他少见部位18例(26.87%)。X线表现为一个界限清楚的具有薄硬化边的卵圆形骨质破坏区,呈偏心或中央位于骨骺或骨突。CT示骨质破坏区内有低密度斑点或斑片状钙化、骨膜反应、病变周围软组织肿胀及囊性变。MRI示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呈混杂信号。软骨母细胞瘤最显著的组织学特点之一是格子样钙化(围绕细胞的鸡笼样细微钙化),但比起具有核沟和嗜酸性软骨基质的多角形瘤细胞及灶性坏死,本组仅出现31例(46.27%)。免疫组化示45例S-100();所标记的26例CB中9例D2-40(),11例D2-40(+);除5例瘤细胞Ki-67高表达外,其他均低表达。结论软骨母细胞瘤是软骨少见的良性肿瘤,形态学除了格子样钙化外还可见软骨基质的嗜酸性变,免疫组化S-100和D2-40阳性对正确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分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①普通髓腔型:X线平片检查6例,表现为溶骨与硬化混合的外观,位于长管状骨者可见骨内膜的扇贝样改变。CT检查8例,7例示膨胀性骨质破坏,5例钙化明显,3例钙化轻微。MR检查9例,T1WI为等、低信号,T2WI 8例呈明显高信号,其中6例可见低信号分隔。②间叶型:X线平片检查2例,1例肿瘤位于骨内,呈轻度膨胀性改变,1例位于骨外,病灶密集钙化。CT检查7例,6例位于骨骼系统外,4例钙化明显,1例钙化局限,1例未见明显钙化。MR检查5例,4例骨外型T2信号特点取决于瘤体内钙化的形态及范围,或呈胡椒面样表现或表现为高信号包绕低信号。③去分化型:CT 检查3例,均示钙化,2例尚可见絮状成骨样改变。MR检查2例,T2WI上均为高低混杂信号。④皮质旁型:X线平片检查2例,1例可见相应部位异常钙化。CT检查3例,均显示分叶状外形的软组织肿块贴近骨皮质,2例见基质轻微钙化。MR检查3例,2例可见髓腔侵犯。增强扫描普通髓腔型及皮质旁型呈边缘及间隔强化,间叶型呈弥漫性强化,去分化型则同时可见边缘强化及弥漫性强化。结论 普通髓腔型软骨肉瘤影像学表现较具特征性。结合钙化特点、信号特征及增强后表现可提示诊断间叶型及去分化型软骨肉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的影像学异常征象和影像学特征,提高软骨肉瘤的诊断水平和认识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行CT检查者20例,行MRI检查者20例,行NM检查者10例。结果 X线平片显示病灶内有钙化者30例,CT检查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和大小不一的钙化影,其中伴有软组织肿块者25例,可见骨膜反应者3例。20例行MRI检查者显示髓腔受累范围均比CT显示的范围大且清晰,肿瘤实质在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上根据恶性高低而分别表现为不均匀或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大部分病灶呈不均匀、分割样强化。结论不同分型的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不同影像学特征,同时也具有一定共性,结合不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例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表现。结果:9例中,关节囊积液9例,其中6例为中等量,滑腱增厚8例,关节内软组织结节9例。关节面下骨侵蚀3例。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位能显示关节囊肿胀,关节面下骨侵蚀及其周围硬化。CT除能显示平片的表现外。可以显示关节囊内突向关节腔的滑膜增生结节,表现为近似或略高于肌肉密度,其内可见磨玻璃样钙样高密度。MRI时显示关节积液和滑膜增厚尤其敏感,滑膜增生结节T1WI,T2WI均呈低信号5例。T2WI等信号2例。T2WI低信号中伴有高信号2例。增强后结节明显强化。关节内脂肪垫受侵8例。软骨下骨质受侵2例。结论:X线平片时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诊断缺乏特异性,CT仅能反映部分特征,MRI明显优于X线平片及CT,可从病理学角度反映其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髋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髋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影像学资料.结果:9例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1例仅表现为局部软组织肿胀;8例髋关节间隙内及周围见类圆形、卵圆形、斑点状或形态不规则钙化或骨化游离体,呈孤立、分散或聚集成堆分布.2例行CT检查显示钙化或骨化的游离体较X线平片清晰、数目较多,并可显示增厚的滑膜和压迫性骨侵蚀.2例行MRI检查可显示X线平片不能显示的软骨性游离体和轻微压迫性骨侵蚀.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髋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首选检查方法,CT和MRI检查可发现X线平片不能发现的征象并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脾脏肿瘤的CT和MR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和/或活检、手术证实的22例脾脏肿瘤的CT和MR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做CT平扫,其中18例进行CT和/或MR动态增强扫描,7例同期行MR检查。结果转移瘤10例,淋巴瘤6例,血管瘤4例,血管内皮肉瘤和错构瘤各1例。术前明确诊断16例,正确诊断率72·73%(16/22),误诊5例,未定性1例。结论根据脾脏肿瘤的CT和MR特征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大多数脾脏肿瘤能被CT和MR正确诊断;MR对脾脏血管瘤较CT更具优势;不典型的脾错构瘤确诊需依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Caroli病的CT诊断(附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aroli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7例Caroli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Caroli病Ⅰ型 1例 ,CT表现为肝右叶近肝门区肝内胆管呈囊状扩张 ,伴肝内胆管多发结石 ,无肝硬化、脾肿大和门脉高压。Caroli病Ⅱ型 6例 ,CT均表现为肝内多发低密度影 ,增强扫描后无强化 ,可以清晰显示扩张的肝内胆管 ,呈囊状或柱状扩张 ,并沿胆管走行分布 ;均合并有肝硬化、脾肿大及门静脉侧支循环开放 ,合并胆管结石 5例、肝脓肿 1例、腹水 1例。结论 CT对Caroli病的诊断及明确病变范围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影像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选择经骨髓涂片证实的MM49例,对其治疗前49例的多部位X线平片表现和其中16例的脊柱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其影像特点。结果:有X线表现的42例(85.71%),其中颅骨阳性发现29例,脊柱阳性发现21例,骨盆阳性发现17例。肋骨阳性发现16例,肱骨阳性发现15例,股骨阳性发现10例,此外,锁骨阳性发现5例,肩胛骨阳性发现4例。脊柱MRI有阳性发现16例(100%),多数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结论:MM的X线表现比较典型,X线平片检查在MM的诊断上有重要作用。MRI对MM的早期骨髓内侵润敏感,对早期疑似病例在X线平片检查的基础上做MRI检查,可提高对MM的影像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Bickerstaff脑干脑炎(BBE)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对8例BB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8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者2例,腹泻2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1例。首发症状为肢体麻木无力伴言语含混3例;意识不清、双下肢无力、声音嘶哑伴吞咽困难、面部和手指麻木、头晕伴行走不稳的各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眼肌麻痹(眼外肌麻痹7例,眼内肌麻痹1例),共济失调4例,意识障碍4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5例,病理征阳性8例,累及面神经4例,累及舌咽和迷走神经6例,同时累及脑神经(面神经、舌咽、迷走神经、舌下神经)3例。2例患者脑脊液检查正常,4例头颅MRI检查无特征性表现,2例在脑干内相应部位有异常病灶,1例硬脑膜广泛强化。5例行血清抗GQ1b抗体检查者均为阴性。8例患者均使用免疫球蛋白或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7例患者预后较好,1例患者死亡。结论:BBE多呈单相良性病程,确诊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血清抗体、脑脊液病原基因组、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作为辅助诊断,免疫球蛋白或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5.
肺隐球菌病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肺隐球菌病(PC)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4年间28例PC的临床、相关检查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并对所有PC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28例PC,男性19例,女性9例,中青年为24例;7例有基础疾病;9例无任何症状,其余18例有咳嗽、咳痰、低热等轻度呼吸道症状;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肺穿刺、经纤支镜肺活检(TBLB)病理和细菌学确诊,其中26例行苏木素伊红和组织化学染色,均有隐球菌阳性提示;13例行核医学肺显像检查,12例诊断为恶性病变。28例PC影像学表现分为3种类型:肺结节、肿块(16例),肺炎样改变(7例),混杂性改变(5例);临床和影像学分析:(1)PC影像学表现为结节、肿块病变者临床症状较轻,而表现为炎症样改变和混杂性改变者临床症状较重。(2)有基础病变的PC患者多呈炎症样改变或混杂性改变,并且其临床症状相对较重。结论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临床应重视PC的存在,认识此病的特征,以提高对此病的诊断能力,并应积极开展病灶经皮肺穿刺及TBLB检查,减少开胸手术率。  相似文献   

16.
背景:由于肝移植术后患者出现胆道并发症时,没有特征性体征,此种并发症很难发现。MRI特别是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是一种具有安全、准确、非侵袭性特点,可用于综合评估移植后肝脏功能和并发症的有效手段。目的:评估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肝移植术后胆系的显示以及诊断胆管并发症的价值。设计:对比观察。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对象:于2003-01/2005-01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接受影像学检查肝移植患者13例,均为男性,年龄40-58岁。术前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2例,重症肝硬化11例。10例行原位经典式肝移植,3例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所有胆管吻合方式为胆总管端-端吻合。移植后至首次MR检查时间15d-1年。所有患者对检测项目均知情同意。方法:13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均用磁共振快速自选回波序列及快速小角度激发梯度回波序列常规扫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钆喷替酸葡甲胺动态增强检查,分析各序图像特点。主要观察指标: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重建胆道和胆道并发症的显示。结果:3例患者胆管管径正常,吻合口无狭窄。1例厚层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胆管未显影。胆管扩张8例;胆管狭窄5例;胆总管结石2例;胆囊管残端黏液囊肿2例;T管拔管后胆漏1例;排斥反应2例。结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不仅可显示肝移植术后外科重建胆道的影像,而且可准确、快速诊断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比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与非特异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 IGM)的钼靶X线、超声及MRI表现,旨在加深对二者影像共性及差异的认识,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5例TNBC与18例IGM的影像表现,其中所有TNBC与IGM患者均行钼靶X线检查;行超声检查的TNBC 37例,IGM 18例;行MR检查的TNBC 33例,IGM 14例。钼靶X线表现包括:病灶形态、密度、边缘、钙化、有无皮肤增厚及有无腋窝淋巴结肿大。超声表现包括:病灶形态、边界、大小范围、内部回声、腋下等引流区有无淋巴结肿大等。MRI表现包括: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在T2WI信号强度、肿块强化情况,同时绘制时间-信号增强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 TIC)以及在压脂T2WI图像上肿块周围是否有高信号。结果:①钼靶X线表现:TNBC组肿块影占67%(30/45),其中边缘光滑占60%(18/30);非对称性局限致密影占22%(10/45);钙化占9%(4/45);局限性结构扭曲占2%(1/9)。IGM组非对称性局限性致密影占50%(9/18);肿块影占39%(7/18),其中边缘光滑占29%(2/7);局限性结构扭曲占11%(2/18)。②超声表现:TNBC组低回声肿块影占92%(34/37),其中边缘光滑占62%(21/34);腋窝淋巴结肿大占38%(14/37);皮肤增厚占14%(5/37)。IGM组低回声肿块影占89%(16/18),其中边缘光滑占37%(6/16);腋窝淋巴结肿大占17%(3/18);皮肤增厚占22%(4/18)。另外,IGM组病灶分布于乳腺外周区域占56%(10/18)。③MRI表现:TNBC组肿块型占91%(30/33),肿块呈环形强化占67%(20/30),其中边缘光滑占70%(14/20),在T2WI序列肿块周边存在高信号的占85%(17/20),TIC曲线表现为II型或III型,无I型病例。IGM组肿块型占86%(12/14),非肿块型占14%(2/14)。肿块呈环形强化占75%(9/12),其中边缘光滑占11%(1/9),在T2WI序列肿块周边存在高信号占21%(2/9),TIC表现为I型或II型,无III型病例。另2例非肿块型IGM在T2WI序列均为稍高信号,边界欠清,增强后呈局灶样强化。结论:TNBC与IGM影像表现存在重叠性,尤其是二者在MR上均可表现为环形强化的肿块,在压脂T2WI序列肿块内都可出现超高信号,但通过仔细观察病灶的部位、边缘,在压脂T2WI序列肿块周边信号、强化方式及TIC类型等方面,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相似文献   

18.
颅内动脉瘤的DSA诊断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评价颅内动脉瘤的DSA诊断价值。方法 对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就诊患者行超选择性DSA脑血管造影,分析颅内动脉瘤的大小、部位、形态及检查方法。结果 动脉瘤单发21例,多发2例;小型5例,中型10例,大型8例,巨大型2例;囊状18例,梭状7例。结论 DSA脑动脉造影能准确诊断颅内动脉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HPC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常规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6例IHPCC中10例位于肝左叶。肿块型12例,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肿块,早期无强化(n=5)或边缘强化(n=7),延迟期内部强化。浸润狭窄型2例,表现为胆管壁局限性增厚伴强化,腔内息肉型1例,扩张胆管内乳头状强化结节,1例未见明确肿块。13例伴胆管不同程度扩张。结论:CT动态增强是IH—PCC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早期无强化或边缘强化,延迟期病灶内部强化,伴病灶周围胆管扩张是IHPCC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对骨关节结核影像学表现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术前诊断骨关节结核的手术病理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本组术前影像学均诊断为骨关节结核,X线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质疏松及相应部位软组织肿胀。CT表现为骨质破坏伴骨硬化缘环绕、死骨,冷脓肿形成及脓肿壁钙化。MRI表现为椎体骨炎、骨质破坏,或椎间盘破坏、椎间盘裂隙状强化及椎旁脓肿形成。手术病理证实33例为结核病变,诊断符合率86.8%,其中脊柱结核20例,髋关节结核5例,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骶髂关节结核各2例。结论 骨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表现有相对的特征性,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提高骨关节结核的正确诊断率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