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内肿块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350例肺内肿块穿刺活检病例,采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18G-20G切割式自动活栓枪穿刺活检。【结果】穿刺成功347例,不成功3例,取得明确病理诊断结果331例,确诊率94.6%,其中鳞癌183例、腺癌107例、未分化癌14例、转移癌6例,淋巴瘤2例、结核11例、炎性假瘤7例、脓肿1例,不定性16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定位准确、操作技术简单易行、损伤较小,对肺内肿块的穿刺成功率及准确率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工作通道可视下穿刺活检在胸腰椎椎体病变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2年12月-2014年4月在该院行病变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的28例胸腰椎椎体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年龄19~78岁,平均56.4岁;男16例,女12例。术前均行脊柱X线片、CT和MRI检查,为单椎体或者相邻椎间盘病变,提示椎体骨质不同程度破坏。其中,胸椎4例(T112例,L122例),腰椎24例(L13例,L24例,L35例,L45例,L57例),均在局麻下行C臂引导下辅助椎间孔镜成像系统穿刺活检术,工作通道下穿刺取出病变组织并病理检查。统计穿刺成功率,同时比较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恶性肿瘤13例,良性肿瘤3例,炎性病变11例,正常组织1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阳性率为96.4%。2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诊断符合率为92.3%;1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正常组织,术后病理诊断为非特异性炎症1例。1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炎性肉芽组织,术后病理诊断为骨的嗜酸性肉芽肿。胸11椎体活检术后患者出现肋间神经刺痛,随访未见肿瘤种植等并发症。结论微创可视化下穿刺活检术在胸腰椎椎体病变穿刺活检中能够在可视下取得较为充足的标本量,活检病理诊断阳性率及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均较高,是一种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CT引导下肺部小结节穿刺活检的方法,并探讨其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采取CT引导下行穿刺活检的88例肺部小结节疾病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总结CT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价值。结果:88例患者在CT引导下行穿刺活检共检出肺结核者23例、肺癌者46例、炎性结节者19例,与手术病理检测结果和临床随访相比,穿刺活检对恶性肿瘤病变诊断率为78.4%,而结核活检诊断准确率为73.9%;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2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7%。结论:CT引导下行穿刺活检对肺部小结节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能在早期发现肺部组织的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4.
赵珊  张云辉  冯海萍 《新医学》2010,41(1):30-32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活组织检查(活检)对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应用手动弹簧切割活检针(德国产)对49例肺周围型病变患者进行经皮肺活检,标本送病理活检,术后立即行CT扫描,观察有否气胸、病灶及穿刺道周围出血等并发症,与外科手术术后病理或内科治疗的疗效比较,计算其对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准确率。结果:49例中,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肺癌13例,淋巴瘤2例,结核18例,炎性假瘤7例,2例未能明确诊断(手术病理证实为腺癌),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87%,肺良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85%,并发症发生率为10%。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方法简便、诊断准确率高,且并发症少,是肺周围型病变定性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应有切割式活检针,对48例肺部孤立病变者进行活检。结果:活检病理结果肺癌42例,结核2例,炎症4例,诊断准确率100%。并发症气胸、咯血。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准确率高,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女性盆腔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盆腔包块类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组织学穿刺检查,并对比分析病理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本研究80例患者中60例接受经阴道穿刺活检,20例接受经腹穿刺活检。穿刺活检获得明确病理诊断76例,其中恶性肿瘤72例,良性病变4例。45例患者3个月内进行手术治疗,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女性盆腔占位性病变的准确率为84.44%。结论超声引导下实施穿刺活检来检查女性盆腔占位性病变是可行的,而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对于不宜手术而需要明确病理诊断的患者来说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采用Dltra2 Cut型18G软组织切割活检针在SEMENS64排螺旋CT引导下穿刺68例肺周围病变患者。结果68例经皮肺穿刺活检,经病理诊断明确61例,诊断率为91%,术后气胸5例,肺出血3例,咳血2例均愈。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安全、经济、准确率高、创伤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X线和CT的引导下,采用BIOMED穿刺活检针对36例肢体骨肿瘤患者进行穿刺活检,将结果与手术标本病理进行比较。结果 32例穿刺标本与手术标本病理一致,总诊断的准确率为88.89%,恶性骨肿瘤诊断准确率达100%,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BIOMED穿刺活检方法安全,并发症少,具有很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穿刺活检对肢体骨肿瘤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优缺点。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08年10月,在X线和CT的引导下,采用穿刺活检针对36例肢体骨肿瘤患者进行穿刺活检,将结果与手术标本病理进行比较。结果32例穿刺标与手术标本病理一致,总诊断的准确率为88.89%,恶性骨肿瘤诊断准确率达100%。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穿刺活检诊断四肢骨肿瘤方法安全,并发症少,具有很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透视引导肺穿刺活检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CT透视技术引导经皮肺穿刺82例。结果:82例穿刺成功率100%,诊断准确率96.3%,并发气胸11例,占13.4%。结论:CT透视技术集合了X线透视和常规CT二者的优点,对肺内病灶穿刺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FDG PET导向下CT引导穿刺活检术对胸部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参照~(18)F-FDG显像浓聚情况选择穿刺点,采用CT引导经皮穿刺术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09例胸部病变进行活检,并与手术或临床随访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 本组中该方法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82.2%(125/152),阳性预测值99.2%(125/126);对良性病变的诊断特异度为98.2%(56/57);总诊断符合率为86.6%(181/209).气胸为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8.6%(18/209),均未作特殊处理而自愈.结论 对肺内病灶进行CT引导经皮穿刺安全可靠,为根据~(18)F-FDG高浓聚点为穿刺点的选择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锋 《浙江临床医学》2014,(10):1568-1569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外周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肺外周占位病灶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分析穿刺成功率、确诊率及并发症。结果穿刺成功率100%,疾病确诊率90.7%(43例患者中39例确诊,其中恶性病变28例),发生并发症8例(气胸5例,咯血3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外周占位病变确诊率高,并发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活检术)在胸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8例行CT引导下胸部经皮穿刺活检术患者的CT引导定位方法、穿刺取材法。比较穿刺活检术病理结果和术后病理结果,分析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胸部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48例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患者成功穿刺取材47例,失败1例;成功穿刺的47例患者中经组织病理学确诊44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诊断胸部病变的敏感度为91.2%,特异度为100%。并发气胸9例,并发肺出血3例,并发穿刺后咯血痰2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胸部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对胸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2年2月85例胸部肿块患者行CT导引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皮穿刺切割活检组织经病理学诊断85例,穿刺活检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5.9%、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0%,穿刺活检诊断正确率为95.3%.气胸发生率为9.4%,出血发生率为3.5%.结论:CT导引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诊断正确率高,并发症轻,是一种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应用同轴活检技术及快速细胞学检查,进行CT引导下纵隔内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CT引导下应用同轴活检技术和快速细胞学检查经皮纵隔内肿块穿刺活检48例.先用18G,10cm长chiba针(导向针)穿透皮肤、胸壁软组织,甚至胸骨、椎体到达病灶边缘外5mm处,再用20~22G半自动切割针或chiba针通过导向针管到达病灶内,并对病灶进行切割或抽吸,取得标本进行涂片固定,然后行快速细胞学检查.结果48例活检病变穿刺25例经胸骨旁径路,19例经胸骨径路,4例俯卧经椎旁径路.穿刺时均避开了含气的肺组织和纵隔内大血管.所有病例均无重复穿刺.活检诊断正确率91.7%(44/48).结论应用同轴活检技术和快速细胞学检查为各类纵隔内肿块的穿刺活检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肝脏病变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CT定位选择合适进针点,应用直径18~20 G活检针对34例肝脏病变病人行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结果34例病人取得病理标本95个。其中良性病变6例,占18%,包括肝脓肿1例,肝血管瘤3例,肝硬化结节2例;恶性病变28例,占82%,包括肝癌8例,肝转移瘤16例,胆管癌4例。活检阳性率91.2%(31/34),假阴性率8.8%(3/34)。1例出现肝动脉-门静脉瘘,其他无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是肝脏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安全而又准确的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与良好的诊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导引下脊柱椎体病变穿刺活检的取材成功率,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总计37例椎体活检,其中颈椎3例,胸椎13例,腰椎16例,骶椎5例。完善DR、CT及MRI等活检前检查,尽量避开硬化性病灶。患者无论是单发病灶或是多发病灶均只取一椎体(以减少损伤,降低费用,减少检查时间)。以切割组织条为主,部分抽取病变区血液、骨髓组织送检,疑有感染则另送涂片。对穿刺标本进行正确分析。结果:CT证实穿刺针均位于病灶内,其中34例为阳性结果,3例为无法诊断,取材成功率为100%,椎体活检阳性率为91.8%。结论:CT导引穿刺病变椎体活检定位精确,并发症极少,阳性率高,是取得椎体病理诊断较为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CT引导下胸腹部穿刺活检及介入性治疗(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治胸腹部疾患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40例中,包括胸部30例和腹部10例。CT扫描确定穿刺点,局麻进针。CT再次扫描确认达预定位置后,进行活检、抽吸或注药,其中活检13例。结果:13例活检除2例无结果外,11例有明确组织学诊断,诊断正确率85%。无并发症出现。结论:CT引导下胸腹部穿刺活检及介入性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极少,提供了另一种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视野(FOV)扫描方法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小结节中的应用及对气胸、肺内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肺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开展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分析影响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小结节中发生气胸和肺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穿刺次数、穿刺时间、结节长径是影响气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穿刺次数、穿刺时间、扫描方法、结节长径、病变沿针道距胸膜的距离为影响肺内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小结节中穿刺次数、穿刺时间、结节长径、FOV大小、病变沿针道距胸膜的距离会导致气胸、肺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积极控制穿刺次数和穿刺时间,调整病变沿针道距胸膜的距离,应用小FOV扫描有助于降低肺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可分解与不可分解活检针肺穿刺活检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比可分解与不可分解针体的活检针在CT导引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对50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采用不可分解针体的活检针:BioPinceTM活检针;B组(25例)使用可分解针体的PRECISA和VITESSE活检针。对比两组:穿刺活检组织量,首次穿刺成功率,病理诊断结果,穿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较B组可明显获取更多的条状组织,分别为(24/25)和(11/25)(P<0.05),同时病理示“严重挤压变形细胞,未能定性”而影响诊断者仅见于B组。但是A组首次穿刺成功率较B组低,分别为52%(13/25)和80(20/25)(P<0.05),出血和气胸发生率以A组稍高,分别为84%和72%,16%和4%(P>0.05)。结论不可分解针体的BioPinceTM穿刺活检针取材相对良好,但因结构原因,会影响首次穿刺成功率以及增加操作的风险,一定程度上增加并发症发生率。相反,可分解针体的Precisa和Vitesse取材稍逊,但是操作灵活,尤其对于特殊患者,如肿块小、胸壁薄、体质差者有独到优势。提示我们有必要结合使用两种不同类型活检针,以提高肺部肿块CT导引下穿刺活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