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予针刀治疗,Ⅱ组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Ⅲ组予针刀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3、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优于Ⅰ组、Ⅱ组(P0.05);Ⅲ组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Ⅰ组、Ⅱ组(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KOA临床疗效显著,尤其是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独采用小针刀或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谷忠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1):2346-2347,2354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颗粒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美常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31例予冲服美沙拉嗪颗粒+美常安胶囊治疗,Ⅱ组31例予单独冲服美沙拉嗪颗粒治疗,2组总疗程均为12周。结果Ⅰ组腹泻改善率及腹痛改善率明显高于Ⅱ组,黏液血便消失时间明显短于Ⅱ组。Ⅰ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Ⅱ组。Ⅰ组ESR、CRP下降较Ⅱ组明显。结论联合应用美沙拉嗪及美常安胶囊,可有效改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减轻炎性因子对机体的影响,较单用美沙拉嗪而言,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猴头菌提取物联合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雷贝拉唑肠溶片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上腹痛和恶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Ⅰ组治疗药物为PPI(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猴头菌提取物,疗程7d;猴头菌提取物3.0g,1d3次,连服14d。Ⅱ组(对照组)治疗药物为PPI,疗程与剂量同Ⅰ组。分别于治疗后7、30d观察上腹痛和恶心的缓解程度。结果:治疗后Ⅰ组VSA评分与治疗前和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心的缓解程度Ⅰ组与治疗前和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猴头菌提取物联合PPI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能有效地缓解上腹痛和恶心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5,(10):1356-1357
目的:观察桔梗枳壳汤加味方联合兰索拉唑胶囊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0例在我院就诊的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70例,对照组70例。联合组给予口服桔梗枳壳汤加味方联合兰索拉唑胶囊每次30mg,1d2次;对照组口服兰索拉唑每次30mg,1d2次,每周随访1次,两组均治疗3周。观察上腹痛、反酸、嗳气、胃灼热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症状评分及疗效判断。结果:两组在症状缓解及临床疗效等方面,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联合组疗效比对照组疗效显著。结论:口服桔梗枳壳汤加味方联合兰索拉唑胶囊在胃溃疡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优于仅采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及评价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阴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胃镜及组织病理学确诊的胃溃疡患者64例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22例予康复新液10 mL 3次/d,雷贝拉唑肠溶片20 mg 1次/d口服治疗;B组21例予瑞巴派特100 mg 3次/d,雷贝拉唑肠溶片20 mg 1次/d口服治疗;C组21例予雷贝拉唑肠溶片20 mg 1次/d口服治疗。3组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A组胃溃疡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64%,91%,7%;B组分别为67%,95%,7%;C组分别为24%,52%,60%。A组与B组胃溃疡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1或0.05),复发率均显著低于C组(P均0.05)。A组与B组胃溃疡痊愈率、总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康复新液与瑞巴派特均能有效提高胃溃疡愈合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神阙穴闪罐联合桂枝汤加味治疗风寒型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风寒型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Ⅰ组30例给予神阙穴闪罐治疗;Ⅱ组30例给予单纯内服桂枝汤加味治疗;Ⅲ组30例给予神阙穴闪罐联合口服桂枝汤加味方。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Ⅰ组总有效率为56.7%,Ⅱ组为73.3%,Ⅲ组为93.3%,Ⅲ组疗效明显优于Ⅰ组及Ⅱ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闪罐联合桂枝汤加味治疗风寒型荨麻疹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杨雯  胡茸 《陕西中医》2010,31(5):531-532
目的:观察消溃汤与西药三联疗法相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70例,采用西药三联法,口服克拉霉素、甲硝唑、奥美拉唑,连服1周,然后单服奥美拉唑,连服3周;治疗组70例,口服消溃汤(生黄芪、白及、黄连、蒲公英、乌贼骨、瓦楞子等)4周,同时口服上述西药,服法同对照组,治疗两个疗程(8周)。结果:胃镜下疗效,症状改善及治疗后1年复发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溃汤结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有清肝和胃制酸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各30例。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如胰岛素降糖,口服阿莫西林、克林霉素等。在此基础上,奥美拉唑组口服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组口服泮托拉唑。4周后观察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结果与奥美拉唑相比,泮托拉唑组根除率无明显变化(P>0.05);泮托拉唑组治疗后溃疡总有效率有所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均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360例胃溃疡患者均接受抗菌、抑酸和保护胃黏膜治疗,其中抗菌与胃黏膜保护剂均选用阿莫西林胶囊与胶体果胶铋胶囊,按抑酸剂的不同分别为奥美拉唑组、泮托拉唑组、兰索拉唑组各120例,观察对比3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奥美拉唑组、泮托拉唑组、兰索拉唑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2.5%,70.8%,69.1%,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8%,85.0%,84.2%,3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泮托拉唑组的腹胀缓解率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组和兰索拉唑组(P0.05),奥美拉唑组的嗳气反酸缓解率明显优于泮托拉唑组和兰索拉唑组(P均0.05);奥美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泮托拉唑组(P0.05),泮托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兰索拉唑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相当,但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对个别症状的缓解效果相对较好,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较少,建议选用奥美拉唑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胃溃疡。  相似文献   

10.
王建华 《河北中医》2006,28(11):812-814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0例,Ⅰ组采用基础治疗加补阳还五汤治疗,Ⅱ组采用基础治疗加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Ⅲ组采用基础治疗加补阳还五汤加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观察3组疗效、临床症状、胫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血流变学指标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Ⅰ、Ⅱ、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65.0%、95.0%,Ⅲ组与Ⅰ、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除口干症状外均无显著性差异,Ⅲ组与Ⅱ组比较诸症状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传导速度、波幅均有改善,Ⅲ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Ⅰ与Ⅱ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与Ⅱ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与Ⅰ组治疗前后比较全血黏度和血脂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与Ⅰ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Ⅲ组与Ⅱ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常规静脉滴注法及常规静脉滴注+两种辅助治疗方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3组,各80例,常规组予常规静脉滴注法,对照I组予经皮超声药物透入+常规静脉滴注,对照Ⅱ组予红外线穴位贴敷治疗+常规静脉滴注,观察各组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常规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总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辅助治疗+常规静脉滴注在总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静脉滴注,能缩短住院时间、节约治疗费用,降低院内交叉感染,减轻患儿痛苦,故在临床上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协同作用.方法 将17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Ⅰ组(中药组)59例予胃苏颗粒口服,对照Ⅱ组(西药组)55例予曲美布汀口服,治疗组(中西药结合组)62例予胃苏颗粒、曲美布汀联合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各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3.5%,中药组77.97%,西药组为74.55%,中西药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两对照组.结论 胃苏颗粒联合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雷火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PGⅠ(胃蛋白酶原Ⅰ)、PGⅡ(胃蛋白酶原Ⅱ)和G-17(胃泌素-17)的影响。方法: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观察组(35例)予穴位贴敷联合雷火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观察记录治疗前后胃部烧灼、上腹胀痛、食少纳呆、食后胀满加重4项症状积分变化,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 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 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4项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 05),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症状和血清PGⅠ、PGⅡ、G-17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 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雷火灸可有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减轻临床症状,促进PGⅠ、PGⅡ、G-17分泌。  相似文献   

14.
李琳 《光明中医》2016,(16):2400-2401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2月—2015年4月8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成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治疗Ⅰ组患者给予西医方法治疗,治疗Ⅱ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血清补体C3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Ⅱ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治疗Ⅰ组(P0.05)。治疗Ⅱ组IgA、C3改善均明显优于治疗Ⅰ组,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治疗Ⅰ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学指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耳针中药并用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对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耳穴电针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以及耳针、中药、耳针加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随机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耳穴电针治疗组(Ⅰ组)、中药治疗组(Ⅱ组)和耳针加中药治疗组(Ⅲ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将3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Ⅰ组总有效率为73.33%;Ⅱ组总有效率为70.0%;Ⅲ组总有效率为93.33%.3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说明3种治疗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降糖效果.结论:耳穴电针疗法的降血糖作用与中药治疗组近似(P>0.05);针药并用起协同作用,可以提高临床疗效(P<0.0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脾健胃冲剂与西药三联疗法相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三联法口服克拉霉素,甲硝唑,奥美拉唑,连服1周,然后单服奥美拉唑连服3周,治疗组40例口服温脾健胃冲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白芍、桂枝、炙甘草、木香、砂仁、枳壳、元胡、蒲公英、半夏、炮姜、白芨、煅瓦楞子等)4周,同时,口服上述西药服法同对照租,治疗2疗程(8周)。结果:胃镜下观察疗效,症状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脾健胃冲剂结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在促进溃疡愈合,提高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开胃灵方配合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厌食症患儿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开胃灵方口服配合氦氖激光照射穴位;对照Ⅰ组予开胃灵方口服联合针灸治疗,对照Ⅱ组口服山麦健脾口服液。各组均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胃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73.3%和63.3%。治疗组疗效优与对照Ⅱ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Ⅱ组(P〈0.01);治疗组胃窦收缩频数高于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P〈0.01);治疗组胃半排空时间短于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P〈0.01)。结论中药开胃灵方配合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厌食患儿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扶正抑瘤汤联合恩度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治疗Ⅰ组采用NP方案加口服扶正抑瘤汤治疗;治疗Ⅱ组采用NP方案加恩度治疗;治疗Ⅲ组采用NP方案加口服扶正抑瘤汤和恩度联合治疗。分别观察3组近期临床疗效、主要中医症状及生存质量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及治疗Ⅲ组有效率分别45%,50%和55%;临床受益率分别为75%,80%和90%;3组间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Ⅰ组和治疗Ⅲ组主要中医临床症状神疲乏力、动则气喘、腰膝酸软等方面改善情况分别与治疗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后,3组患者身体状况、情绪及功能状况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治疗Ⅲ组患者身体状况、情绪及功能状况改善情况优于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P均<0.01)。治疗Ⅲ组1年生存率和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与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Ⅲ组出现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和血红蛋白下降等较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扶正抑瘤汤联合恩度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改善患者神疲乏力、动则气喘、腰膝酸软等主要中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方案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补肾方联合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以确立中西医结合治疗CAA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将39例CAA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6例)采用司坦唑醇片联合环孢素A(CsA),试验一组(11例)辨证采用补肾Ⅰ、Ⅱ、Ⅲ号方治疗,试验二组(1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Ⅰ、Ⅱ、Ⅲ号方治疗,疗程6个月。分别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3组在临床疗效、外周血象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二组在贫血症状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另外2组(P〈0.05),并能显著降低IFN-γ水平(P〈0.05)。结论补肾方联合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CAA在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及提高血常规计数方面均优于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厌氧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搜集300例厌氧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研究,即Ⅰ组(甲硝唑,n=100)、Ⅱ组(替硝唑,n=100)和Ⅲ组(奥硝唑,n=100)。观察3组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Ⅰ组、Ⅱ组和Ⅲ组总有效率依次为76.00%、92.00%及92.00%,Ⅱ组和Ⅲ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治疗前,3组IL-2、IL-8及IL-13炎症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Ⅲ组各炎症指标水平降低幅度比Ⅰ组、Ⅱ组明显(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9.00%、13.00%及7.00%,其中Ⅲ组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其他2组(P0.05)。结论:比较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厌氧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临床疗效分析中的,替硝唑和奥硝唑临床疗效更为突出,且用药安全性较高,促进细胞因子水平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