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特点,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其中术前2例行CT平扫,20例行平扫增强扫描,观察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影像表现。结果 2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混杂肿块,其中17例单发,5例多发(2例双侧多发),2例单发合并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合并肾包膜下血肿,14例超出肾轮廓之外,1例患者合并结节性硬化。增强后80%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非脂肪部分表现为Ⅲ型强化。结论 CT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瘤的首选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螺旋CT影像特征.结果:13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均含脂肪成分,全部或部分局限在肾实质.单侧10例,双侧3例.单侧多发1例,双侧多发1例.12例边界清楚,1例破裂出血呈边界不清.肿瘤最大者15 cm×20 cm×22 cm,最小者0.7 cm×0.5 cm×1 cm.CT诊断率为100%(13/13).结论:螺旋CT能准确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清楚显示肿瘤的脂肪、血管和平滑肌成分,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3.
曹会  薛小霞 《现代保健》2010,(30):133-134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平扫肿块均呈等、低、高低混杂密度影,17例显示有脂肪密度影,3例显示有高密度出血灶。增强扫描皮质期肿块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低于正常肾实质,脂肪、坏死囊变、出血区无强化,分泌期肿块持续强化。结论CT能显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块内的脂肪成份,增强扫描能了解肿块的强化方式,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方法笔者通过对2005年1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根据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特征,以及常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混肴的肾细胞癌和肾脂肪瘤的CT诊断影像的特征,得出三者之间的鉴别异处,重点分析研究误诊的患者病例,确诊为少脂肪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者21例,其中5例被误诊为肾脂肪瘤,1例误诊为肾细胞癌。结论加强对脂肪瘤的认识,提高CT的诊断率,减少误诊率,保证患者的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CT证实和10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I化学位移成像表现。结果目测法,2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16例在反相位信号明显下降,5例病灶在反相位信号无明显下降,但脂肪抑制后信号明显下降,1例病灶在反相位和脂肪抑制序列信号都无明显下降。结论 MRI化学位移成像技术结合MRI脂肪抑制序列对病灶内是否含有脂质、脂肪有极高敏感性,有助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病例其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结果 CT平扫,4例含有明确脂肪成份;4例未见明显脂肪成份,其中1例可见多发钙化灶,8例病例中均行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下降幅度约20~30 Hu,其中1例呈明显侵袭性表现。术后病理免疫组化均证实为上皮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论 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当AML出现侵袭性表现,应考虑到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其确诊仍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栓塞治疗出血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近期疗效.[方法]5例患者共6侧肾脏均经CT证实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出血,采用超选择插管技术,使用碘油与平阳霉素混合乳剂对肿瘤进行栓塞,3侧病肾加注少量明胶海绵颗粒.所有病例随访6~12月.[结果]栓塞前肾动脉造影均可见异常增生的血管团,部分呈瘤样扩张,4例栓塞后肾功能无异常变化.随访6~12月,CT检查肾区有高密度碘油沉积,肿瘤略有缩小.1例双肾病变者子栓塞半年后出现肾功能不全,并一侧再次破裂出血.[结论]出血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栓塞治疗的近期疗效确切,安全,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涉观察.  相似文献   

8.
宋晖 《现代保健》2012,(31):76-77
目的:探讨CT对肾血管平滑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经肾穿刺活检或手术证实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行CT平扫或增强扫描。结果:36例为多脂肪型,主要由脂肪和肌肉组成;9例为少脂肪型,肿块以平滑肌和血管为主,脂肪少;3例为极少脂肪型,基本由平滑肌和血管构成,脂肪极少,CT诊断率100%。结论:CT的高分辨率和对脂肪成分的特异性表现,在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对50例经手术确诊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诊断准确率76%(38/50),CT诊断准确率88%(44/50),MRI诊断准确率85%(17/20).根据肿瘤大小及病变程度,行肿瘤剜除术35例,肾部分切除7例,肾切除8例.病理检查均为良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全部患者术后随访,肿瘤无复发.结论 B超、CT、MRI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重要检查方法,相互结合能提高术前的诊断准确率.对于瘤体>4 cm、生长较快或位于肾脏表面向外生长及乏脂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因破裂出血风险明显增加,应积极手术干预治疗.手术治疗应尽量多的保留肾单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影像特点及用以指导外科手术。方法使用GE128层螺旋CT和西门子128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三维重建图像,诊断出AML 48例,分析其影像特点,提供手术治疗直观信息。结果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特征性脂肪负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定性明确,定位准确。分辨组织挤压侵犯情况清晰,与手术结果一致。三维及薄层重建能显示肿瘤影像细节。结论128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三维重建,要作为AML外科手术前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外侵及手术可切除性的CT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检查判断食管癌外侵及手术可切除性的价值。[方法]81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食管癌患者进行术前的CT检查及分析。[结果]81例食管癌中,上中段癌50例,下段癌31例。肿瘤与气管、支气管间脂肪层消失,气管或支气管有明显移位、受压,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气管壁不规则变形或有肿物凸入气管、支气管内24例,手术证实20例受侵;肿瘤与主动脉间脂肪层消失30例,其中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45°的12例,手术证实均无受侵;≥90°的4例,手术证实均受侵;45°~90°之间14例,手术证实6例受侵。[结论]食管癌术前CT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肿瘤外侵的判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手术可切除性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CT及B超用于脂肪肝临床诊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CT及B超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及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分析事业单位集体组织的医学体检人员中凡被诊断为脂肪肝共396例患者的CT及B超检查资料。[结果]3536例受检者中,CT诊断脂肪肝396例,B超诊断脂肪肝334例。[结论]CT对脂肪肝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优于B超检查。  相似文献   

13.
64排CT脑动脉成像重建技术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64排CT脑血管成像几种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 LightSpeed 64排CT机对怀疑脑血管病变的90例患者行CTA检查,将原始数据导入ADW 4.2工作站利用MPR、MIP、CPR、VR和CTVE进行脑动脉成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64排CTA能够清晰显示1~5级脑动脉结构,几种重建技术各有优势。CT脑血管成像发现动脉瘤16例,动静脉畸形13例,脑血管狭窄12例,脑膜瘤10例,正常者39例,病变患者均得到DSA或手术证实。VR对观测脑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及其与毗邻结构的关系最为直观准确,在对动静脉畸形的大小、形态以及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数量判断上以MIP和VR准确,而CPR和MIP更适于对脑血管狭窄程度的观测。[结论]各种重建技术均可用于诊断脑血管病变,它们的联合应用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曾德更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600-3601
[目的]提高对慢性乳腺炎X线征象特点和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非产后慢性乳腺炎X线钼靶摄片征象分类及特点。[结果]9例呈结节肿块影。其中4例单发;1例肿块影边缘光整,8例结节肿块影部分边缘清楚或较模糊;3例边缘呈分叶状,1例见粗毛刺影。另5例未见明确结节肿块影。其中3例乳腺内呈模糊影;1例为患侧乳腺钼密度高于对侧。1例为条索状密影。6例病灶伴钙化。[结论]慢性乳腺炎X射线钼靶摄片有一定特征,熟悉其X线征象特点及鉴别要点可提高其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袁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1037-1038
[目的]探讨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40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其中保守治疗16例,介入治疗16例,手术治疗者8例。[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治愈37例(92.50%),显效3例(7.50%),总有效率100.00%。腹痛缓解时间最短1d,最长10d,平均(3.2±1.5)d;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最短1d,最长13d,平均(4.4±1.3)d;住院时间最短7d,最长25d,平均(12.6±3.5)d。[结论]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确诊困难较大,借助超声、CT、血管造影等辅助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明确诊断后根据病情的需要分别给予保守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案,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管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42-243
[目的]探讨CT与MRI在颈椎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某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颈椎损伤患者病例共30例,对其颈椎X线平片、CT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椎弓骨折及脊髓损伤。[结果]CT与MRI在颈椎损伤中各有优势,与普通X线片相比,CT在椎弓骨折的显示方面有明显优势,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而在脊髓损伤的显示中,MRI则比CT更有优势。[结论CT与MRI的应用,可以明显提高颈椎损伤的早期诊断的准确率,为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顺义区常见传染病发病的季节分布特征,为传染病监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进行季节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显示顺义区常见传染病中痢疾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5月中旬至9月下旬;麻疹、风疹、出血热及流行性腮腺炎有一定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分别为1月下旬至6月下旬、3月中旬至8月上旬、12月下旬至第二年6月上旬以及3月中旬至10月中旬;其余传染病,季节性均较差。[结论]针对不同传染病的季节性分布特征拟采取不同的措施,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张辉  刘绵春  郭玉萍  曹睿  于淑芳 《职业与健康》2006,22(18):1505-1506
目的探讨在职业病防治中肺内炎性肿块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5例经螺旋CT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肺内炎性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内炎性肿块的CT表现为病灶位于肺的外围,呈三角形、方形、楔形、类圆形;病变与胸膜广基底相连,临近胸膜反应性增生;肺内及纵隔无明显淋巴结肿大。经抗炎治疗后多明显吸收缩小、消失,形成炎性假瘤,可无变化。结论结合临床病史分析肿块的CT表现,肺内炎性肿块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可以与结核球、尘肺大阴影及周围型肺癌鉴别。  相似文献   

19.
马延玉 《职业与健康》2011,27(7):831-833
目的探讨食用生山楂引起肠石性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山东铝业公司医院2006—2009年间收治的13例食用生山楂引起的肠石性小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了CT影像学表现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均有生食山楂病史。11例CT表现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改变,2例仅表现阶段性局限小肠轻度扩张积水。其中9例CT见"包裹性粗纱布网眼征",7例见小肠粪中山楂核形成"宝石镶嵌征",2例由于山楂石引起肠扭转CT表现,3例腹水及网膜周围渗出征象,术后证实肠管部分坏死,5例合并胃山楂石症。结论 CT平扫检查具有快速简便,对肠石症的病因、部位和梗阻程度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指导临床治疗及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