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野战外科在灾害医学救援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战外科在救治对象、救治环境、救治方式和救治范围等方面有其特殊性,灾害医学救援的特点与野战外科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在重大灾害发生大批伤员时,应采取野战外科的救治方式.  相似文献   

2.
总结一线医院大批战伤伤员分组救治的经验,提出在平时突发性群体伤抢救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对分组救治的意义、各专业组的人员配备与任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此次汶川大地震大批伤员救治中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早期现场救治力量不足,检伤分类和医疗后送滞后等.因此,应加强伤员救治的组织,采取分级救治的原则,合理配置和使用救治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救治力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高原紧急情况下大批急进高原人群急性重症高原病的现场救治进行探讨。方法:对"4.14"玉树抗震救灾期间在结古镇救治的18例急性重症高原病(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患者的高原现场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现场救治18例急性重症高原病患者(其中高原肺水肿17例、高原肺水肿合并脑水肿1例),治愈17例,现场治愈率94.44%,好转后送1例,好转率5.56%,无一例死亡。结论:高原紧急情况下大批急进高原人群因高原低压缺氧等引起的急性重症高原病,在高原现场救治的基础上,并积极地实施综合的救治措施,对有效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战时成批烧伤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战时烧伤,尤其是成批烧伤救治是战时卫勤保障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为强化对战时烧伤现场自救、互救方法及注意事项,病因、伤情分类,后送方式方法、时限及注意事项,分流救治,后送途中的阶梯性治疗和接收大批伤员的组织与实施等问题的认识,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海战及平时海上舰船爆炸燃烧时均可造成大批烧伤。1993年8月以来,我们共综合救治并及时后送海上烧伤63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4.14"玉树地震伤员救治工作顺利结束,我院抽组的高山病专家医疗队圆满完成卫勤保障任务。本文通过此次医疗救援实践,对高原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大批伤病员的医疗救治的组织工作,所采取的应急处置程序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做法,探讨在今后类似行动中快速有效处置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既往我们研究伤员救治,都是在两军对垒、攻防战斗的情况下总结经验。但自一九八七年拉萨发生反革命暴乱后,又相继在合肥、长沙、西安等地发生动乱以至在北京发生了暴乱,发生了大批伤员,因此,研究突发事件的伤员救治就成为重要课题。在这次北京平暴中,我院共收治伤员93名,除一名  相似文献   

9.
1医院船的重要作用和发展趋势医院船的历史由来已久。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已成为今天的“海上浮动医院”,在海上医疗救护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海上军事活动频繁,海战规模日趋扩大,各海军强国改装了大量的医院船,从事海上医疗救治及伤病员后送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海军在作战海域使用了12艘医院船,救治了大批伤病员。仅中途岛一战就收治了被击沉的航空母舰伤员1650名,在反击日军偷袭珍珠港海战中,美海军“科学”号医院船又收治了大批伤病员并担任海上和基地医院的救治任务,在1944年的诺曼底…  相似文献   

10.
现代海战伤呈"三多"和"三高"特点,即重伤多、复合伤多、烧伤多和减员率高、休克率高、手术率高.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医院船内伤员的救治水平,一直是海上医疗救护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舰船的摆动及大批重伤员的集中救治给麻醉方式的选择及围手术期管理带来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开展卫勤演练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我部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卫勤保障能力和战伤救治水平,根据上级卫生工作要求,我们组织了卫勤演练,规模大,效果好。现将这次演练的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1 基本做法 这次演练以机场遭敌常规武器空袭,在短时间内发生大批伤员为背景,卫生人员完成战伤救治任务。演练程序分4步:1.1 实施阵地、机上救护 假设某日7:30,机场遭  相似文献   

12.
我院是一所基层部队小医院,地处交通枢纽,经常会遇到大批意外伤害患者的救治。从1997~2007年,我院共收治各类意外伤害事故21起约216例患者。其中多为车祸,抢救伤员最少一次5人,最多一次42人。由于全院一盘棋,反应迅速,组织得力,密切合作,救治及时,护理到位,除3人因伤势危重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患者全部转危为安。我们的救治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9年6月5日8时02分,四川省成都市一辆公共汽车发生燃烧,有大批不同程度烧伤伤员需要急救处理,我院立即调度7辆急救车投入到救治工作中,共收治伤员45例.通过对45例烧伤患者严格的护理质量管理,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使成批烧伤患者的救治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烧(创)伤休克战地液体复苏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液体复苏作为烧(创)伤休克患者的主要急救手段,在交通便利、医疗设备齐全的和平环境下可及时挽救伤者生命,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急救复苏措施,液体复苏实施得越早,救治存活机率就越大.但战时或突发自然灾害(火灾、地震等)时往往短时间内出现大批休克伤员,这时由于交通破坏、后送延迟、液体供不应求等困难,使常规静脉液体复苏难以实施,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治,死亡率大大增加.休克战地液体复苏主要指伤后在现场立即实施液体复苏的休克救治方式,对于在短期内稳定伤员生命体征,为后继救治争取时间,提高战场及灾害环境下的休克救治水平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有不少提议和解决方案,其中以高渗溶液静脉复苏和口服液体复苏较受关注,现将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雅安市人民医院是雅安市惟一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雅安市及邻近地区的医疗急救和教学的中心.面对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3°)发生的7.0级地震,雅安市人民医院总结2008年汶川地震救护的经验和教训,做到救灾工作繁忙而不乱,井然有序,通过科学有序的地震伤员分诊、分流和救治流程组织,科学合理高效地救治伤员,确保了救灾工作的有序推进.笔者通过对该院"4·20"芦山地震伤救治过程中大批伤员的急救分诊、治疗与分流的组织实施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科学高效的院内分级治疗方法与措施,以提高重大灾难群体伤员的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戎正  韩宇平  吴凡  王亮 《西南军医》2009,11(5):948-949
“5.12”汶川大地震期间,作为震区最大的军队综合性医院,我院集中收治了大批重症伤员。 在地震发生后7分钟便收治了第一名伤员,震后当天收治伤员451名,截至2008年7月8日,医院接诊伤员2963人次,收治人院1220人,收治被掩埋100小时以上危重伤员5人,重症伤员186人。做到了第一时间抢救伤病员、派出我军第一支医疗队,救治伤病员人数第一、收治重症伤病员第一。充分体现了高质量的救治水平。现将我们的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汶川地震颅脑损伤伤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救治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汶川地震德阳市灾区颅脑损伤伤员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救治特点,为提高颅脑损伤救治水平提供参考. 方法 对685例地震颅脑损伤伤员的年龄分布,颅脑损伤类型、受伤部位及救治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 大批地震伤员中,颅脑损伤伤员数量位居第二,主要是轻型和中型颅脑损伤.受伤人群主要为青壮年.以头皮裂伤最多见,其次为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头皮裂伤没有明显的部位分布特征,而颅骨凹陷性骨折和硬膜外血肿则有明显的区域性分布:颅骨凹陷性骨折多发生于额和枕部,硬膜外血肿主要见于额颞部.大部分颅脑损伤伤员合并有其他部位损伤,以合并四肢骨折及骨盆骨折最多见. 结论 地震中应有自我保护意识和措施,才能减轻伤情和减少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强化院前救治中呼吸道的管理,减少窒息的发生,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野战救护预案在地震伤员紧急手术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虹  姜兰  李东文  陈燕 《西南军医》2009,11(3):551-552
“5·12“汶川大地震后。作为灾区的一家大型军队医院,以其较高的军事素质和快速反应能力,迅速启动科室野战救护预案,成立地震伤员手术抢救指挥小组,地震当时我科还有4台手术正在进行中,紧急安排手术护士继续坚守岗位直到手术结束并负责病人安全转移,其余护士到户外利用野战救护装备建立野战手术抢救区,以野战救护模式对大批地震伤员进行紧急手术,确保了住院手术病人的安全和大批地震伤员的有效救治。  相似文献   

19.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造成大批伤员.军队医院具有良好的组织性和系统性,组织纪律严明,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指挥手段先进,为实施高效快速的医学救援提供了可靠基础[1].我院作为四川省指定的四家伤员收治医院之一,分别于16日0时30分和20时30分接收两批地震伤员和家属共72人,其中伤员53人.经过近2个月的专科救治和康复治疗,截止6月11日,所有伤员全部痊愈出院.在此次伤员救治中,医院充分借鉴"5·12"汶川地震伤员的救治经验,做到"院前快速分诊,集中安排手术,注重专科救治,全程康复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救治效果.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冯安吉  海春旭 《人民军医》2003,46(6):313-314
化学武器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其发展已趋于多样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并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手段之一[1] 。化学武器袭击后 ,短时间内造成大批伤员中毒 ,伤情严重 ,伤类复杂 ,迫切需要快抢、快救、快运 ,以实现早期救治。染毒区伤员抢救工作是整个救治过程的重要环节 ,是消除化学武器袭击后果的重要阶段[2 ] 。因此 ,模拟演练化学武器袭击后染毒区伤员抢救是军事医学演练的重要内容。为此 ,我们分布毒、侦毒、抢救三步 ,主要演练了化学毒剂染毒伤员的救治场景。1 布 毒由布毒队完成。设队长、副队长各 1人 ,效果显示员 8~ 15人 ,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