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老年综合评估是老年医学的核心技术之一,同时也是筛查老年综合征的有效手段。它以维护及促进老年患者的功能状态为目的,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正确掌握及合理应用这一技术对老年患者的连续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老年综合评估不仅包括一般的医学评估,还包括对老年人躯体功能、生活环境、精神心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评估,其在常见老年问题和老年综合征的评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不同医疗机构应用的有效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的证实。  相似文献   

2.
张新军 《西部医学》2021,33(11):1561-1564
老年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通过研究人类细胞衰老的机制,认识人体器官结构与功能老化性改变和老年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制定老年疾病综合性管理策略。近年来,以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对老年综合征进行评估和干预的临床实践有力推动了老年医学的发展,通过对老年人群疾病状态、功能保存、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评估,以此制定全方位综合性管理策略,以实现健康老龄化为最终目标。基于此,本文就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衰老与老年性疾病及老年综合征等研究进展做一述评。  相似文献   

3.
老年综合征是世界性的老年健康问题。本文介绍了老年综合征及筛查老年综合征的重要方法-老年综合评估,阐述了老年综合评估的概念及特点,实施评估对象、时机,内容及目的。简述了国内外应用的老年综合评估工具,指出老年综合评估工具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提出老年综合评估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和维持老年综合征患者功能,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发适合我国老年综合征患者的评估工具,对老年综合征患者进行有效、连续管理,以积极应对我国的老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氨氯地平治疗前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该院老年康复科门诊及病房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57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老年综合评估量化表对所有患者进行初次评估,患者应用氨氯地平治疗6个月后再次应用老年综合评估量化表进行评估,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估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不同症状的表现情况以及氨氯地平对老年综合症的影响.结果 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在体位性低血压(19.70%vs 14.61%vs 24.06%)、GDS-15≥6分(6.06%vs 10.11%vs 21.23%)、听力功能障碍患病率(40.91%vs 57.87%vs 45.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氨氯地平治疗后血压达标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与治疗后未达标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67%vs24.50%P<0.05),但其他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易发生各种老年综合症,并且随着病程的延长极易导致多种共病、体位性低血压、脉压差大等症状,采用氨氯地平规范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与指标,对维持患者功能状况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急剧攀升,由此造成养老成本持续增加,养老照护负担持续加重。衰弱是老年群体失去自理能力、产生养老问题的重要原因,其不仅意味着生理功能的下降,还与心理、社会经济等多领域能力衰退相关,被认为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老年综合征。老年综合评估(CGA)是专门针对老年患者的多层面、多学科的评估干预过程或模式,作为老年医学的核心技术,其采用多维度、多学科综合的方法评估老年人的躯体情况、功能状态、心理健康和社会环境状况等,并据此制定治疗计划以维持和改善老年人功能状态,最大限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然而国内外对CGA的应用并不完全一致。由此,本文回顾了现有的国内外文献,探讨目前老年衰弱现状,分析CGA技术在老年衰弱患者中应用的优势与不足,发现国内外对于衰弱患者的干预逐渐重视,国内对于衰弱的干预研究处于起步状态,多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且多应用于住院慢性病患者,国外对于衰弱的干预性研究开展较为广泛,研究者除了将CGA技术应用于慢性病衰弱患者及社区衰弱老年人,还应用于肿瘤患者及围术期患者。CGA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全面评估老年人的衰弱情况,并基于此进行干预以延缓或阻止老年衰弱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老年综合征症候特点,探讨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老年综合评估系统(CGV)"对844例老年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认知功能正常、认知功能障碍两组老年综合征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总分及分项间的关系.结果 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  相似文献   

7.
由于老年患者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其医疗照护一直是社会和医务界关注的重点。大多数老年患者存在躯体功能、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医疗需求,全面了解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是满足其医疗照护需求、为其提供最佳诊疗方案的关键。老年综合评估(CGA)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从医疗、躯体功能、认知心理及社会、环境因素等多角度检测评估老年人健康功能水平的一种诊疗方式,既包含对老年患者的整体评估又包括相应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倡导多学科合作,充分体现整体健康功能的现代医学理念。CGA在临床上的早期应用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延缓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入院率及病死率,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医疗照护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本文对CGA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了CGA在不同诊疗场所及疾病中的评估内容、应用方法、适用范围及使用限制,以协助医务人员在临床中应用CGA。  相似文献   

8.
老年医学是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综合评估为老年医学特有的重点临床医疗内容,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教学中尚处于摸索阶段。本研究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 CBL)教学模式在老年综合评估教学中的应用,对PBL教学模式和CBL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结合两种教学模式各自的优势,形成较为合理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老年综合评估的理解与掌握,为老年医学学科教学模式的选取与融合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门诊老年患者衰弱发生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集329例老年科门诊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采用临床衰弱量表(CFS-09)评估患者衰弱情况,根据CFS-09评分分组:衰弱组(CFS-09≥5分)和无衰弱组(CFS-09<5分),所有纳入患者行老年综合评估,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无衰弱组相比,衰弱组的老年人在年龄、医保形式、婚姻状况、共病、多重用药、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跌倒风险、营养不良、抑郁症状、睡眠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日常生活能力缺陷、跌倒高风险、营养不良、抑郁症状、睡眠质量差是衰弱的危险因素(OR=1.165、5.681、4.525、11.785、3.073、2.255,P<0.05或0.01)。结论衰弱受多种老年综合征影响,建议对门诊老年患者尽早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及时有效干预,最大程度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期照护在老年患者综合评估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2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例为100例.观察组在中期照护机构进行4周的临床、康复和护理治疗,对照组则不实行中期照护.分别于出院时、第2周、第4周、第3个月、第6个月5个时期对受试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结果 组间比较:第2周、第4周、第3个月和第6个月,观察组老年综合评估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从出院时、到第2周、第4周、第3个月、最后到第6个月,观察组老年患者各项综合评估指标是不断改善的(P<0.05).结论 中期照护有利于改善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身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我国也进入了老龄化的加速阶段。老龄化伴随而来的共病问题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共病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造成了多重用药、治疗负担的加重,随着患慢病数目的增多,更有部分患者伴随着心理疾病的困扰,同时, 老年共病还可以引起住院次数增加, 这直接导致了医疗成本和资源利用率大幅增加, 所以共病问题逐渐成了一个社会健康问题。慢性病的共病管理也成了“健康中国2030”关注的重点,目前慢病管理的指南多集中在处理单一疾病,而患有共病的老年人常容易被忽视,许多临床实践表明,针对处理单病的指南并不适合共病问题的解决,为了更好地管理共病患者,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2012年美国老年医学会发布了《老年共病患者的诊疗指导原则》,提出了以患者为中心、针对老年共病患者的诊治策略,该原则为我国共病管理提供了参考思路和理论框架;国内学者在共病研究中也积累了相关经验,强调通过实行多学科整合团队,发展全科医生制度,采取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自我管理模式,重视老年综合评估,重视多重用药等更好地管理共病。本文对共病的概念、流行病学、共病的危害及共病管理等展开论述,以期为国内老年共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某院老年住院患者病历资料的分析,了解老年患者疾病构成,为老年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44864例60岁以上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老年住院患者年龄多集中在60岁~69岁,平均住院日9.48天,病死率1.85%;疾病顺位前五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死亡患者疾病顺位前五位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结论 积极防治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建立合理完善的老年医疗保障制度,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以降低老年住院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自从美国Ignatz L.Nascher医生首先提出老年病学的概念(Geriatrics)近一个世纪以来,欧美部分国家老年医学专家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使老年病学得以不断地完善,迄今已经形成了一门完整的学科。老年病医生的地位得到了确立,老年病服务体系已经形成。老年病学的研究对象是老年患者而非仅仅疾病,研究的重点是老年病的整合管理。老年病治疗的目的不仅是治愈疾病而是对各器官功能的保护和医学康复。循证医学的多项研究均已经证实,采用老年病管理的方式和老年病个案管理、多学科团队协作、老年健康状况评估、老年医学康复、老年病急性照料和长期照料的分层管理,对减少老年人残疾率,降低死亡率,降低住院费用,增加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最终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健康期望寿命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了解目前综合医院老年高血压病人焦虑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确诊原发性高血压3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由专业评估医师对入组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 并填写评估量表, 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评定高血压患者中焦虑的发病率, 并识别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入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17例年龄6096岁, 平均 (82.6±6.4) 岁, 其中男性173人 (54.6%) , 女性144人 (45.4%) , 总体焦虑发生率为27.1% (86/317) .高血压伴焦虑患者在性别、24 h平均血压、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睡眠质量、营养状况和平衡功能方面与一般高血压患者存在显著差异 (P<0.05) , 而在年龄、婚姻状况、高血压程度、文化程度、体重指数、合并疾病数量、住院天数方面无明显差异 (P>0.05) ;对高血压有无合并焦虑与上述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 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平均血压、日常生活能力和睡眠质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状态的产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采用老年综合评估可早期发现患者潜在的问题, 并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高龄化趋势也在不断发展。老年期疾病具有多病共存、慢病高发、并发症多见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老年患者面临严峻的医疗挑战及社会、心理等多种问题,治疗复杂性增加。作为未来临床诊疗的主要力量,老年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承担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责任,需通过加强缓和医疗师资队伍建设、增设研究生缓和医疗课程教学、临床实践中增加缓和医疗模式体验、指导研究生向患者与照护者加强缓和医疗知识宣教及健全缓和医疗考核评估体系等,在老年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将缓和医疗知识进行整合,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减轻患者及照护者的医疗负担,并能够有效治疗疾病、避免过度医疗及医患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6.
慢性疾病对老干部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现况及慢性疾病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对驻西安地区部队干休所的934名老干部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并调查其患病情况。结果 心脏病、高血压、卒中、关节炎或风湿性疾病、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肿瘤、直肠疾病、前列腺疾病、糖尿病等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结论 实施老年卫生保健服务应充分考虑老年人所患慢性疾病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危险因素的早期干预,促进预防与医疗两大系统的协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重大的世界性社会问题。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54亿,老年慢性病患病率及共病率高,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致残率、死亡率增高和医疗费用支出的明显增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在医疗行业应用,传统的慢性病管理受到挑战。发展智慧医疗是医疗卫生改革的战略需要,也是行业革新的必然趋势,正逐渐成为疾病诊断和风险预测的源动力。开发准确有效的早期诊断及筛检技术,建立完善的疾病普查制度和风险评估、预警体系等是慢性病防治的关键点。国外已开发了乳腺癌、肺癌、糖尿病等疾病风险评估模型,但这些模型并不完全适合中国人群开展疾病风险评估及测量,因此有必要构建符合中国人群自身特点的疾病风险评估模型。如何突破传统的慢性病管理模式,构建精准医疗决策的解决方案成为医疗界共同关注的科学问题。在慢性病管理的实践中,多重慢性病危险因素分级及分层是核心难题。基于大数据云平台,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医疗数据挖掘,形成老年慢性病干预评估的指标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创新性的老年慢性病管理模式。该模式将突破老年慢性病管理的难点和瓶颈,促使慢性病的预防/干预关口前移,实现精准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