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脏杂志》2016,28(6):723-726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最重要的手段。ICD的无痛性治疗又称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是ICD终止室速的最重要治疗方法。如何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减少ICD放电.特别是减少不恰当放电,更好地应用ICD技术为患者服务,深入了解和掌握无痛性ATP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就ICD无痛ATP治疗相关内容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用于心源性猝死一级预防的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行ICD植入的心源性猝死一级预防患者,收集患者植入ICD时的基础临床资料及随访过程中的放电治疗及死亡事件;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①共95例ICD一级预防患者纳入临床统计,年龄(61.4±12.7)岁,男性71例(74.7%),随访中位数47(14~69)个月,14例接受恰当放电治疗,11例接受不恰当放电治疗,26例死亡;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接受恰当放电治疗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较未接受过恰当放电治疗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高(HR=3.252,P=0.019),其它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还包括年龄(HR=1.048,P=0.011)、血肌酐水平(HR=1.003,P=0.002)。结论 ICD一级预防患者中接受过恰当放电治疗的患者比未接受过恰当放电治疗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不恰当放电发生情况及常见原因.方法 2001年11月至2007年10月植入ICD并长期随访的43例患者.通过定期随访查询ICD中存储的事件信息,根据腔内电图判断事件是否为不恰当放电.结果 43例患者中有7例发生了96次不恰当放电.6 例患者是室上性心动过速引起,1 例是干扰引起.5 例患者第1次不恰当放电发生在植入ICD后1年内.植入ICD前有心房颤动(房颤)病史是发生不恰当放电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植入ICD前有房颤病史的患者较易出现不恰当放电,临床应多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和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后再进行心脏移植的病例特点和原因.方法 选择12例植入器械治疗后进行心脏移植的患者,对临床表现、器械治疗后随访、心脏移植的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植入了CRT,6例患者植入ICD,平均年龄22~63(43.67±12.05)岁,植入器械治疗至移植手术的平均时间5~48(26.72±14.02)个月.ICD患者术后进行心脏移植的原因与心律失常发作、ICD频繁放电、ICD电池耗竭、心力衰竭加重有关.CRT患者术后进行心脏移植原因与心力衰竭加重有关.结论 对于需要植入ICD或CRT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应该严格掌握适应证,植入器械治疗后严密随访观察,根据心力衰竭的发展情况决定心脏移植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5.
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可用于心原性猝死高风险患者,降低远期死亡率。ICD植入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不恰当放电,可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异常,甚至增加远期死亡率。加强对ICD误放电的认识,可更好地管理ICD植入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1月在我院植入ICD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植入ICD后的长期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0例,女16例,年龄14~79岁(53±12.2岁)。结果①植入ICD进行一级预防的患者32例(33.33%),二级预防64例(66.67%);②病因分析显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11例(11.46%),肥厚型心肌病8例(8.33%),缺血性心肌病29例(30.21%),扩张型心肌病13例(13.54%),长QT综合征1例(1.04%),Brugada综合征10例(10.42%),多形性室速19例(19.79%),特发性室颤4例(4.17%),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1.04%);③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室速或室颤64例(66.67%),其中合并有房速16例(16.67%);④起搏模式为:单腔ICD54例(56.25%),双腔ICD42例(43.75%);⑤术中测试ICD的起搏参数并诱发心室颤动,采用20J一次电击复律成功;⑥随访结果显示植入ICD后共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事件426阵次,共启动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378阵次,成功304次(成功率80.42%);高能量放电90次;有3次为窦性心动过速或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所致的不恰当治疗。结论 ICD能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ATP是ICD治疗的有效方法;术后定期随访,及时优化ICD参数,合理选用辅助治疗,可减少不恰当治疗及提高ICD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54岁.因"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电击数十次并报警数次"就诊.程控发现发生了无症状性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因参数设置不当而导致患者在清醒的状态下反复遭受ICD的多次误治疗(包含了不恰当的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和放电治疗),及时的ICD程控随访调整参数,提高了ICD的鉴别诊断能力,未再发生ICD不恰当治疗的情...  相似文献   

8.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误治疗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误治疗的主要原因并探讨应对策略。方法对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ICD植入病人进行随访分析,其中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23例,二级预防7例;单腔ICD17台,双腔ICD13台(包括CRT-D4台)。术后3个月进行常规随访,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期间如果病人自觉ICD放电或其它相关症状尽早至医院随访。由2位有经验的电生理专业医生根据ICD治疗事件心内电图对ICD治疗方式进行分类,如果治疗不是针对室性心动过速(VT)或心室颤动(VF)则该治疗定义为误治疗。结果78例次随访中,45次ICD治疗事件包括36次抗心动过速治疗(ATP)和9次放电,其中误治疗33次(73%),包括27次ATP治疗和6次放电。33次误治疗共涉及5例病人(17%),均为单腔ICD。误治疗的原因均为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SVT-A)。结论误治疗是比较常见的ICD相关事件。植入ICD后应尽早打开SVT-A相关的诊断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不恰当识别与治疗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对34例植入ICD患者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类,统计ICD记录的各个事件的次数、ICD不恰当识别及治疗的原因。结果随访20.07±21.66(1~71)个月,ICD记录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共289次,7例接受不恰当的识别和治疗,ICD电击治疗83次,不恰当电击治疗21次(其中因心房颤动所致6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2次,肌电干扰3次),占电击治疗总数的25.30%(21/83),通过调整ICD的相关参数、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行射频消融手术,对不同的病例进行个体化处理。结论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是ICD不恰当电击治疗的主要原因,对于ICD植入患者,应进行个体化的程控和治疗,以减少不恰当识别及治疗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心源性猝死的高危患者可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预防恶性心律失常,但增加了电风暴的发生率。此类患者潜在的致心律失常病理基质,ICD植入术中的操作损伤、阈值检测损伤以及ICD的电除颤治疗或误放电带来的电活动改变,都有可能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治疗患者本身存在的致心律失常病理基质和减少ICD相关的心脏损伤是ICD相关电风暴的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