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磁共振成像及血管成像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及血管成像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脑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28例脑动脉瘤患者均行3DTOFMRA、MRI检查,其中22例行DSA检查,所有病例确诊后均经手术治疗。结果:28例脑动脉瘤患者共有35个动脉瘤,其中小动脉瘤(〈5mm)16个,MRA+MRI对小动脉瘤的检出率为93.75%。MRA十MRI与MRI、MRA、DSA的小动脉瘤的检出率比较,MRA+MRI与MRI之间差异有显著性;MRA+MRI与MRA之间差异虽无显著性,但检出率比MRA高;MRA+MRI与DSA比较检出率相近。上述四种检查技术对中动脉瘤(〉5mm)及大动脉瘤(〉10mm)的检出率均为100%,差异无显著性。结论:MRA+MRI可成为脑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仿真内镜技术,可用于全身各部位长管状器官的腔内交互式观察,与传统的创伤性内镜检查、创伤性血管检查技术相比,有一定的优势,能提供独特的诊断视角.本文着重对该项技术的成像方法、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临床应用及优势、缺陷进行了详细的述评. 相似文献
3.
动脉瘤模型及病人脑动脉瘤的MRA与DSA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MRA评价脑动脉瘤的优势与不足。方法:用“静脉囊镶嵌法”将10只犬制成三种类型动脉瘤模型(单侧型、分叉型和末梢型)。术后2周分别进行MRA、DSA检查。30例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脑动脉瘤患者行常规MRI、MRA及DSA检查。结果:MRA对脑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2%,结合原始断层图像和MRI,敏感性则高达98%。对于血栓性动脉瘤的检测,MRA优于DSA影像。结论:对于Willis环区动脉瘤MRA可取代常规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4.
5.
脑动脉瘤破裂的MR诊断(附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成像对脑动脉瘤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明确诊断的动脉瘤破裂MR检查资料。结果:常规MR对显示瘤体有限(15%),但结合出血分布特点及血管情况可提示诊断;MRA对显示破裂动脉瘤有较高特征性(90%)。特征性表现为:①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有棘状突起。②信号不均,流空减弱。③血管痉挛。结论:MR对诊断动脉瘤破裂有一定特征性,可作为动脉瘤破裂诊断筛选,且与DSA互补。 相似文献
6.
双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MR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瘤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价双层螺旋CT血管造影(DCTA)与MR血管造影(MRA)诊断脑动脉瘤(AN)的价值.方法 85例用Hispeed NX/i型CT扫描机,以2~3.5 ml/s从前臂静脉注射Ultravist(含30 g碘/100 ml) 60~120 ml等,延迟8~12 s后扫描;准直1~2 mm(HQ),螺距1.2~1.5,0.4~1.2 mm间距后重建;源像输入AW 4.0工作站处理.34例行MRA检查,以2 ml/s从前臂静脉注射Gd-DTPA 20 ml,即刻扫描,层厚1 mm;采用fl3d-ce-cor检查序列(每9 s扫描1次,连续4次).应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和容积再现(VR)等技术重建;对比分析各种显示效果;并与DSA、手术结果对照.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包,χ2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脑动脉瘤54例,DCTA与MRA均能在短时内完成脑血管容积数据采集.MPR、MIP、SSD能准确显示AN的大小、部位、范围等.VM(仿真血管微镜)对AN的空间解剖结构等显示具良好效果;与DSA相比,CTA组、MRA组诊断AN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各为96%、96%,94%、75%和96%、94%.结论 DCTA与MRA多模式三维重建的互补应用,对AN的诊断及术前诊治能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底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瘤的一种,约占颅内动脉瘤的2%。小的动脉瘤可无临床症状,大的动脉瘤可表现为占位效应,导致邻近脑组织受压,累及脑干、脑神经等重要结构。基底动脉瘤破裂可导致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以及出血后血管痉挛所致的脑梗死改变。因此,在动脉瘤未破裂之前诊断此病尤为重要。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3月-2003年3月共17例基底动脉瘤诊断,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监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的脑脊液中NO含量 ,并与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结果加以比较 ,为临床上选择无创性床旁监测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择 1 999年 1 0月至 2 0 0 1年 2月我科收治的影像资料清晰的 56例动脉瘤患者 ,其中男 2 7例 ,女 2 9例 ,平均年龄 52岁 (36~62岁 )。以我科同期收治的意外发现的未破裂动脉瘤患者 1 4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 8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46岁 (2 8~ 50岁 )。二、仪器和方法1 .MRA检查 :56例患者在入院时均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的患者在进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后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在确诊后的治疗要点分析.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4例脑动脉瘤的患者,采用常规的经过患者右股动脉的Seldinger技术进行穿刺,再将插管插入患者椎动脉、颈内动脉,以实现对患者全脑血管不同位置的造影,之后采用手术方式对其进行清除血肿以及切除肿瘤的治疗.结果 34例患者通过正侧位的造影发现动脉瘤30例;螺旋状的DSA造影显示34例患者均为动脉瘤.手术治疗后,有21例患者痊愈出院,6例好转,3例恶化,3例死亡.还有1例患者进行了对症的非手术治疗后好转.结论 DSA造影是评判、诊断患者是否患有脑动脉瘤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清晰、直观的显示患者动脉瘤的大小、分布以及是否出现出血现象等情况,因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因此对脑动脉瘤卒中的患者,应该根据其临床特点,根据神经影像学资料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选择25例脑动脉瘤患者,进行SCTA检查,成像技术为表面遮盖法(SSD)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法(MIP)。结果:25例脑动脉瘤患者术前均准确定性、定位,全部经神经外科手术证实。结论:SCTA是一种无创伤性血管成像方法,在诊断脑动脉瘤方面,具有分辨率高、快速、准确、经济等优点,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代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MR血管壁成像表现特点。材料与方法 27例经临床证实的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例,对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表现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影像征象包括血管迂曲扩张、内膜征、双腔征、壁内血肿、长段不规则或丝线样狭窄、鼠尾状闭塞。结论对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基底动脉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能够清晰显示血管迂曲扩张、内膜征、双腔征、壁内血肿、长段不规则或丝线样狭窄、鼠尾状闭塞异常,是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一种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MR血管造影Express序列和RF-FAST序列的图像,将MRA检查结果与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结果比较。结果 73例主动脉夹层中包括DeBakeyⅠ型24例、Ⅱ型6例、Ⅲ型43例。MRA对主动脉夹层分型、范围、真假腔显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诊断内膜破口的敏感性94.74%,特异性100%,诊断主动脉分支血管受累的敏感性91.49%,特异性92.31%。结论 MRA能准确、无创地诊断主动脉夹层,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78岁,腹主动脉瘤内支架治疗术后3个月余.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20余年,3个月前诊断为腹主动脉下段瘤样扩张并周围附壁血栓形成,行介入治疗,现随访复查.腹部平片:自腰2椎体上缘至两侧髂动脉"人"字型金属网状支架影.行腹部MRI检查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冠、矢、轴位扫描,可见平腰3椎体上缘至第5腰椎上缘腹主动脉呈梭形瘤样扩张,最大直径约5.5 em,并见自腰2椎体上缘至两侧髂动脉"人"字型金属支架影,支架显影清晰,位置及扩张度可.假腔内信号较支架内信号明显增高(图1、2). 相似文献
14.
15.
患者女,11岁,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弯曲时疼痛,伴屈曲受限.MRI检查:腰椎平扫T1、T2加权像上均可见L2水平椎管内高低混杂信号,大小约2.4 cm×2.0 cm×3.0 cm,边缘可见条状低信号,其上下方均有条状低信号相连,脊髓明显受压移位(图1).CE-MRA检查可见椎管内异常血管团,其上方和下方均可见引流动脉,远端引流动脉通过L5S1双侧椎间孔与双侧髂内动脉交通(图2,3).DSA证实为椎管内动脉瘤,瘤体位于L2水平椎管内,载瘤动脉上,胸肋间动脉单独供血,上方可见引流静脉(图4).超声Doppler证实瘤内可见明显的旋流信号,其头侧可见载瘤动脉,血流方向是由头侧向尾侧流入瘤体内,载瘤动脉血流速度Vmax=117.7 cm/s.经后路手术进入椎管,可见瘤体搏动. 相似文献
16.
垂体大腺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垂体大腺瘤的MRI表现及其生长特点。材料与方法:搜集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垂体大腺瘤,使用GE Vectra 0.5T MR扫描机,行SE序列常规矢状位T1WI、冠状位T1WI、T2WI及质子加权成像,必要时再作轴位扫描。42例作了增强扫描。结果:实质性肿瘤T1WI为中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质子加权像为稍高或高信号。囊变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出血为T1WI、T2WI均高信号。增强后有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其生长特点多向鞍外发展:鞍隔突破,视交叉、三脑室受压;鞍底受侵下陷,部分肿瘤突入蝶窦;颈内动脉包绕、海棉窦受累等。结论:MRI具有对不同组织有较好的分辨率和三维成像的特点,可以反映肿瘤向各个方向的生长情况,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比增强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利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对正常冠状动脉成像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对比增强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 ,采用 3DFLASH压脂序列 ,心电触发、屏气状态下分别行左、右冠状动脉成像 ;经后处理得到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脉的图像 ,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 ,并且测量血管分支显示长度。结果 对其中 2 6例健康志愿者的 10 4支冠状动脉分支进行了分析 ,85支血管较满意显示 (评分在 3分以上 ) ,其中左前降支 2 6例和右冠脉 2 6例均满意显示 ,左主干和左回旋支显示满意者分别为 2 1例和 12例。血管显示长度 :左主干(1.5 4± 0 .31)cm、左前降支 (6 .6 4± 0 .5 4 )cm、左回旋支 (2 .4 6± 0 .98)cm、右冠脉 (9.75± 1.14 )cm。显示血管分支长度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近似。结论 对比增强磁共振技术可用于冠状动脉成像 ,但存在一些技术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场MRI对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定性诊断。方法 36例,男性18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3.3岁。临床表现为肢体无力、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结果 神经纤维瘤的MRI特点为形态为哑铃形、类圆形多见,信号多呈长T1或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神经鞘瘤、长椭圆形,位于脊髓背侧或背外侧,信号为均匀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或均匀强化。脊髓瘤则多呈类圆形,贴敷硬脊膜,呈特征性等T1等T2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神经纤维肉瘤及神经鞘肉瘤具有神经纤维瘤及神经鞘瘤特点的同时伴有周围结构侵犯。单纯性囊肿表现为均匀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不强化。转移瘤则需结合病史才得以诊断。结论 椎管内硬膜下肿瘤各自具有一定的MRI特征,有利于提高对其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9.
膝关节半月板囊肿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膝关节半月板囊肿的MRI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关节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膝关节半月板囊肿的MRI表现,探讨其发生的部位、形态、信号特点及与半月板的毗邻关系。结果:23例半月板囊肿中,外侧半月板囊肿18例(78.3%),内侧半月板囊肿5例(21.7%),合并半月板损伤19例(82.6%)。囊肿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PDWI脂肪抑制呈高信号。典型表现呈"吹气球征"。结论:半月板囊肿好发于外侧且多与半月板损伤有关,MRI对半月板囊肿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隐性骨折MRI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我院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对临床高度怀疑隐性骨折而常规X线平片检查骨质未见明显异常患者124例进行MRI检查。结果:其中膝关节周围64例、脊柱36例、髋关节8例、胫骨中下段8例、踝关节周围6例、眼眶2例。MRI主要表现为在SE序列T1WI上均呈片状广泛或局限的不规则的低信号,在FSE序列或TSE序列T2WI上呈高信号或略高信号,其范围和程度不如T1WI所显示明显,在STIR序列上,均呈明显的片状高信号,隐性创伤性骨折尚能显示一条或多条线样异常信号,代表骨小梁断裂交错形成的骨折线,线样异常信号多呈低信号,亦可以表现为高低混杂的异常信号带,常伴有韧带、软骨等损伤。结论:X线平片虽为外伤性骨折的基本检查方法,但易漏诊,若患者局部症状明显,X线检查无阳性征象者应行MRI检查,MRI检查可提高隐匿性骨折检出率,尤其是MRI能早期诊断骨隐性骨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