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75例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测,为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一项客观检测指标.方法:采用Viking IV肌电/诱发电系统仪对7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进行测定.结果:75例共测定周围神经300条,总异常率为54.3%,其中SCV的异常率(63.3%)高于MCV的异常率(45.3%),异常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9.79,P<0.01).NCV异常率与年龄、上下肢无明显关系,而与病程长短有关.结论:NCV的改变是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重要的早期客观指标,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反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检测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元近端损害情况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Keypoint4.0型肌电图仪,测定50例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的MCV,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浅神经的SCV及胫神经H反射.结果:50例患者中,H反射异常33例、异常率66%,MCV异常12例、异常率24%,SCV异常21例、异常率42%.以H反射、SCV异常为主.在病程<5年的19例中,H反射异常12例、占63%,SCV异常10例、占52.6%;病程>5年的31例中,H反射异常21例、占68%,SCV异常18例、占58%.结论:H反射检测对临床上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大帮助,提示在进行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时,H反射应作为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神经肌电图诊断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治疗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病程时间,将其分为三组。病程>10年的34例患者为Ⅰ组,病程1~10年的28例患者为Ⅱ组,病程1~12个月的20例患者为Ⅲ组,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比较各组患者的运动传导速度MCV检测结果、感觉传导速度SCV检测结果、胫神经H反射、尺神经f波异常率。结果:Ⅰ组患者腓总神经MCV异常、正中神经MCV异常发生率分别为50.00%、44.12%,明显高于Ⅱ组的25.00%、17.86%和Ⅲ组的15.00%、10.00%%,差异明显(P<0.05);Ⅰ组患者腓浅神经SCV异常、尺神经SCV异常发生率分别为52.94%、44.12%,明显高于Ⅱ组的21.43%、14.29%和Ⅲ组的10.00%、10.00%,差异明显(P<0.05);Ⅰ组患者的胫神经H反射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Ⅲ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测在早期DPN诊断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方法 本病例分三组:A组,糖尿病有周围神经症状组131例;B组,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症状组151例;C组,健康体检组152例.三组病例均行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深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浅神经、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测定.结果 糖尿病有周围神经症状组神经异常高于无周围神经症状组(P<0.05),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症状组神经异常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1).腓浅神经异常高(P<0.01),出现早.结论 糖尿病患者不论有无周围神经症状均应常规行双侧肢体NCV检测,尤其是腓浅神经的SCV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在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病程不同分为A、B、C组,A组病程>10年,33例;B组病程1~10年,47例;C组病程<1年,27例。所有患者均利用神经肌电图获得临床研究数据,比较3组神经肌电图异常率、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尺神经F波异常率和胫神经H反射异常率。结果A组的神经肌电图异常率、传导速度异常率、尺神经F波异常率和胫神经H反射异常率均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神经肌电图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中,能够尽早发现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利于把握临床最佳治疗时机,改善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 分别对175例无周围神经损害的糖尿病患者及50例健康人进行神经传导速度(NCV)及末梢感觉定量检查(OST)检测,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75例糖尿病患者中,NCV异常率为7%(13/175),QST异常率为45%(79/1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比较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ST阈值中的冷觉、温觉、热痛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QST较NCV的诊断敏感性高,提示其早期以小神经纤维受损更常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早期神经电生理改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确诊为GBS患者发病2周内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结果 20例(40%)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异常,15例(30%)患者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异常,共计25例(50%)患者运动神经传导异常;5例(10%)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4例患者(8%)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异常,共计6例(12%)患者感觉神经传导异常;43例(86%)患者F波异常,30例(60%)H反射异常。结果 F波及H反射异常率与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较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波及H反射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早期诊断价值高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成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正常参考值,为诊断职业性周围神经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92名健康成人,年龄20~60岁,以青壮年为主(男女各96名)。分别检测了正中、尺、腓总、胫后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正中、尺、腓肠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CV)。分析包括潜伏期、波幅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NCV在男女性别及肢体左右侧间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NCV各指标随着年龄的增加、身高的增高出现MCV、SCV减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P<0.05或P<0.01);相对于年龄对NCV的影响,身高对其影响较小。波幅在不同个体间有很大的变异性。结论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测是职业性周围神经病的重要诊断技术之一,正常参考值的确定是诊断的前提,不同年龄组应采用各自的正常参考值,必要时考虑身高因素。潜伏期和传导速度为重要的观察指标。提出需要对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中神经传导速度正常参考值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神经肌电图表现特点。方法对92例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人和31名无接触职业危害的健康成人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分析。结果①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减慢、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DAL)延长,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下降,且各指标随着中毒程度加重而下降明显,严重的可出现对刺激无反应;MCV总异常率97.83%,SCV总异常率96.74%。对照组MCV异常率2.15%,SCV异常率1.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肌电图(EMG)结果呈神经源性损害,异常率38.04%,对照组3.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神经EMG主要表现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程度与临床病情平行,建议对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分级诊断,可以结合神经传导速度的减慢程度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临床及神经-肌电图的变化。方法对病例组14例及对照组10例作神经-肌电图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4例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条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显著减慢(P〈0.01),大部分周围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肌电图检查显示,放松时部分病例出现纤颤电位或正锐电位,肌肉大力收缩时,部分病例出现单纯相或混合相。结论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神经-肌电图表现为周围神经MCV及SCV的显著减慢,远端潜伏期的延长,部分病例肌电图表现为失神经支配。临床表现为四肢末端周围神经损害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空气压力治疗仪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甲钴铵、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实验组加用空气压力治疗仪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传导速度(SCV、MCV)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联合空气压力治疗仪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严重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16例患者的电生理学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积极治疗后的严重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电生理变化规律,探讨预后。方法随访经积极治疗的16例严重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依次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9、24个月对其右侧大鱼际肌、胫前肌及股内肌进行肌电图检查,测定其右侧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分析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各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严重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电生理表现为肌肉放松时自发电位增多(25.0%),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20.8%)、波幅增高(12.5%)、多相波增多(16.5%),重收缩时募集减少(25.0%);神经传导速度(MCV、SCV)减慢、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下降、远端潜伏期(DML)延长,其中正中神经:MCV(46.00±4.32)m/s、SCV(40.66±2.65)m/s、SNAP(7.98±1.05)μV、DML(4.28±0.63)ms、CMAP(6.32±1.54)mV,腓总神经:MCV(34.96±2.55)m/s、CMAP(3.21±1.99)mV、DML(7.32±1.65)ms,腓肠神经:SCV(36.48±5.20)m/s、SNAP(2.15±1.22)μV;而正常对照组的正中神经:MCV(54.63±5.33)m/s、SCV(59.25±6.45)m/s、SNAP(26.53±6.32)μV、DML(3.96±0.65)ms、CMAP(9.89±2.30)mV,腓总神经:MCV(48.49±3.25)m/s、CMAP(5.47±1.77)mV、DML(5.20±3.27)ms,腓肠神经:SCV(63.21±9.30)m/s、SNAP(4.63±1.29)μV;两组各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经积极治疗后,正己烷中毒患者以上各项参数均逐渐好转,24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严重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电生理表现明显异常,经积极治疗后,电生理指标可望恢复正常,临床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3月一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给予甲钻铵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对照组只给予甲钴铵。共4周。观察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90.0%)明显优于对照组(65.0%)(P〈0.01);治疗后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都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而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增加更显著(尸〈0.05)。结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神经电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46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Hughes评分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F波的变化,探讨其与GBS预后的关系。结果F波异常率[74.6%(47/63)]高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58.9%(106/180)],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19.8%(19/96)]低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58.9%(106/180)]和F波异常率[74.6%(47/63)](P〈0.05);急性炎症性脱髓鞘型组的预后[80%(24/30)]好于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组[50%(8/16)],其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生理检查是GBS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F波是早期诊断的高敏感和高特异性指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动态检测是确诊、分型、判断预后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振动性神经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振动性神经病的神经功能改变及其评价指标。以家兔为实验对象,测定振动负荷前 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与非接振家兔相对照,以砂轮磨光工为对象,进行现场调查,健康检查,测定其短潜伏时体感诱发电位,正中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与对照工人比较。  相似文献   

16.
李颖  罗光明  肖雄斌  张晓华  黄蕾  余燕湘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144-1145,1157
目的分析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慢性铅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12月-2011年6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慢性铅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VitB10.1 mg、VitB12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治疗组在前述基础上增加神经生长因子18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临床症状改善的有效率也比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对慢性铅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足底内侧神经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7月就诊于大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明确诊断2型糖尿病的10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患者胫神经、足底内侧神经、腓肠神经、腓浅神经进行检测.结果 足底内侧神经检出异常率均高于腓肠神经、腓浅神经和胫神经H反射及F波异常率,差异均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