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静  杨玲 《职业与健康》2012,28(23):3005-3006
目的探讨以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PSD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脑卒中药物、抗抑郁、康复等常规治疗以及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以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周及第8周后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接受干预后4周SDS评分为(39.2±12.8)分,与对照组[(47.3±12.7)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SDS评分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时间延续差异有进一步明显的趋势。NIHSS及ADL评分在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干预8周后,出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提高对脑卒中后抑郁的认识,进行认知的心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各自心理特点,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台州市立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组采用常规干预,干预6周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DMA)和日常行为能力Barthel指数(BI)量表分别对两组进行测评,并进行对比。结果:干预6周后,观察组HDMA评分为(10.32±1.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87±1.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I评分为(69.16±7.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9.91±6.8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的日常行为能力,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恢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在我国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患者情绪障碍尤其是脑卒中后抑郁对原发疾病的负性影响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我们急需寻找一种针对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系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香格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487-2488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人脑卒中抑郁的影响及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120例老年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与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与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AMD、NDS、ADL评分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脑卒中后容易出现抑郁的情绪,给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预后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腩卒中是一种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它是造成患者生活质晕下降的主要原凶,不仪导致患者躯体残疾,而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有较大的影响,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以抑郁症状最为常见。这些心理问题,特别是抑郁症状不仅影响腑卒中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还直接影响忠者的生活质量,延缓康复。因此,在对脑卒巾患者抑郁症状的预防治疗的同时,应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现将抑郁患者的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将5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给予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和副反应评定。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HAMD、CS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TESS评分第2、4、8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钟秋园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509-2510,2520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作用。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09年9月~2011年9月在某市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7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加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康复治疗,分别于入组时及治疗4周后使用自编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运动能力(Fugl-Meye量表)及生活能力(Bathel指数)进行测评,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为期4周的治疗后,心理康复治疗组患者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而其FMA评分及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躯体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进行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使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治疗收到很好的效果,可以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阻碍卒中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近年米对PSD的诊治及护理越米越受到重视,我们在常规护理和治疗脑卒中患者的同时增加了护理干预,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PSD发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铠玥 《药物与人》2014,(12):225-226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抑郁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脑卒中轻中度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则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在干预后30d、60d、90d的HAMD 评分及BI评分. 结果:观察组在干预30d、60d、90d后,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常规对照护理措施,中医护理干预改善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5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给予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和副反应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HAMD、CS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TESS评分第2、4、8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针对性干预对脑卒中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进行问卷。对照组5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护理,3周后再进行复查。结果经过3周的干预,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由(50.5±7.98)和(45±5.80)下降为(40.2±6.21)和(26.4±7.10),干预组SAS、SDS评分分别由(55.3±8.26)和(46.3±5.60)下降为(32.2±4.30)和(19.0±6.80),治疗后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焦虑抑郁患者开展心理护理针对性干预,可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程度和症状,可以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减轻中风后抑郁的不良情绪对其预后的影响,树立了患者的信心,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生命体征平稳后康复训练,干预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和训练,同时再加上心理干预及Bobath康复训练,疗程4周。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测量入院时及入院后4周的Barthel指数。结果入院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均比入院时明显升高(P〈0.05),但干预组比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36例PS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的情绪状况。结果干预前卒中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80.56%,干预后发病率27.78%,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干预后第3周、干预后第6周与干预前比较,HAMD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有P<0.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36例PS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的情绪状况。结果干预前卒中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80.56%,干预后发病率27.78%,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干预后第3周、干预后第6周与干预前比较,HAMD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有P〈0.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段俊英 《现代保健》2009,(15):43-43
目的探讨和研究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发展和疾病康复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心理干预,与对照组30例患者(未经心理干预)对照研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结果进行评定。结果心理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促进卒中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老年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肿瘤患者7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39)和干预组(n=39),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抑郁情绪改善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常规组患者护理后的SDS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明显(P<0.05),组间比较发现,干预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肿瘤患者抑郁情绪和不良心理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青中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将65例青中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和常规组31例;干预组在盐酸舍曲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营养支持、功能训练、调动家庭、社会支持力量等措施;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量表(MESSS)评估住院1周和住院4周时与常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通过护理干预,82.4%的患者及其家属能够了解抑郁的早期症状、心态对抑郁的影响以及预防脑卒中和抑郁复发的常识;干预组在住院4周时HAMD评分、MESSS评分和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住院1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住院4周时HAMD评分、MESSS评分和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影响青中年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及早采取相应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功能锻炼以及充分调动家庭、社会支持系统,不仅能减少青中年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还可以促进患者神经缺损的修复,对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郑桃林  王伯余  何伟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1):2300-2301
目的观察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PSD)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首发脑卒中伴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筛选评定,符合抑郁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和护理,观察组同时予以心理干预。每周后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 I)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SDS、CG I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康复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后抑郁焦虑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骨折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实施干预的时间均为6周.采用GQOLI-74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在进行干预治疗后SAS、SDS分数均有所下降,但试验组患者下降趋势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下降趋势.结论?对骨折患者进行相关的心理干预,有利于骨折患者的治疗以及康复.  相似文献   

20.
徐品珍 《现代养生》2014,(14):269-26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增加心理干预措施,以HAMD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结果:综合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是研究组效果更显著,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抑郁状态,增强临床护理效果,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