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75例,分别采用胰岛素泵(CSII)和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对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达标、尿酮转阴和血pH值恢复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胰岛素泵(CSII)和持续胰岛素静脉滴注方法均能有效控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但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和pH值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泵(CSII)均较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与常规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相比,胰岛素泵(CSII)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是更为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CSII治疗糖尿病酮症56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胰岛素泵在治疗糖尿病酮症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该院110例住院的糖尿病合并酮症的病人分为胰岛素泵组(CSII组)56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滴注组(常规组)54例,观察2组病人血糖、血酮、尿酮体、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血糖经治疗后均明显下降,CSII组在平均胰岛素用量、静脉补液量、血糖、血酮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均低于常规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DKA患者根据胰岛素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35例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B组35例给予胰岛素常规小剂量连续静脉输注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血糖。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血酮体转阴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次数均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DKA具有显著的效果,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促进各项指标恢复,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输液泵控制输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治疗效果。方法将102例住院的DK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试验组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和单位时间内胰岛素用量;对照组用手工调节输液速度(1 ml=15滴)和单位时间内胰岛素用量;比较两组患者血糖下降速度,尿酮体、血酮体转阴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输液速度与设计的输液速度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酮体、尿酮体转阴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低血糖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液泵能有效的控制输液速度从而使胰岛素均匀滴入,输液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更安全有效,值得在DKA救治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疗效。方法57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血糖、血酮体、二氧化碳结合率、尿酮体变化及胰岛素总用量、尿酮体转阴时间及血糖、血酮、血钠达标时间。结果胰岛素总用量、尿酮体转阴时间及血酮体、血钠达标时间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能迅速、平稳降低血糖,纠正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研和分析持续静脉应用胰岛素和胰岛素泵用于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到本院糖尿病科接受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6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持续静脉应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胰岛素泵应用胰岛素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情况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酮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消失时间、血浆pH值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胰岛素应用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14.71%(P<0.05)。结论: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相比较于持续静脉应用胰岛素,胰岛素泵应用胰岛素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7,(1):67-68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酸症酸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年期间收治的糖尿病酮酸症酸中毒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静注小剂量的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则采取胰岛素泵给药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p H恢复时间,血、尿酮体恢复时间以及低血糖的人均次数。结果研究组的血液p H值恢复时间和血、尿酮体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达到靶血糖水平值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低血糖症状的人均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给药治疗,安全性更高,临床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研究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科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10例)与实验组(10例)。对照组采取静脉滴注胰岛素治疗,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经皮下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评估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恢复时间,并统计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用时更短,尿酮恢复时间更早,且低血糖次数更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经皮下持续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的同时应积极开展临床护理干预,以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并积累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选择60例住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组(CSⅡ组)30例和传统方法 治疗组(对照组)30例,并对2组患者进行了治疗、技术、健康宣教、心理、饮食等全方位的护理.结果 CSⅡ组在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pH值恢复、所用胰岛素正常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SⅡ能模拟人胰岛素24 h生理分泌模式,治疗DKA安全、有效;实施正确全方位的护理是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佳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急诊收治的7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治疗,按照不同给药途径,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5例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治疗者进入观察组;35例采用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CVII)治疗者进入对照组,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血酮达标时间、PH值恢复正常时间、胰岛素使用总量、低血糖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糖、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血酮达标时间、PH值恢复正常时间更短,胰岛素使用总量更少,人均低血糖发生次数更少,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FPG、2h PG、CO2CP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FPG、2hPG均较治疗前降低,CO2CP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泵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比静脉滴注胰岛素效果更好,患者病情改善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与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择158例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组(观察组)和胰岛素静脉滴注(对照组),监测并比较两组患儿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量、p H恢复时间、尿酮阴转时间、并发症和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阴离子间隙(A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C肽水平等指标。结果治疗稳定后,两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尿酮体阴转时间、p H恢复时间、平均每人每日低血糖次数、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74,39.01,33.62,17.46,2.28,9.23;均P<0.05),两组治疗后低血糖发生人数(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4.45,P<0.05)。治疗后观察组AG和Hb Alc均低于对照组,而CO2-CP和C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68,3.46,4.37,9.24;均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显效快、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与小剂量静脉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前后血清IL-6和TNF-α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方法 随机将78例DKA患者分为试验组(胰岛素泵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小剂量静脉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组),并分别观察胰岛素治疗后两组血清IL-6和TNF-α的变化以及血糖、尿糖、尿酮体、血β-羟丁酸、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两组IL-6和TNF-α均逐渐下降,试验组出现效应更早.且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发病第1 d和7 d,两组间血糖值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病第2 d,试验组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凌晨血糖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尿酮体转阴时间、β-羟丁酸恢复正常时间、平均每日胰岛素使用量和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DKA优于常规小剂量静脉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不仪与其血糖控制平稳,恢复快,副作用较小有关,还和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医院收治的6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单盲随机法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治疗,试验组予以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胰岛素应用量少于对照组,pH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可快速改善患者病情,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联合胰岛素救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对临床疗效、血糖达标时间、酮体转阴时间、酸中毒纠正所需时间及胰岛素平均日用量的影响。方法将67例DKA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予以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及积极补液,补钾、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益气养阴为主的中药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糖达标时间、酮体转阴时间、酸中毒纠正所需时间、胰岛素平均日用量及人均低血糖次数,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能更快控制血糖,明显缩短尿酮转阴及纠正酸中毒所需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人均低血糖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有效率94.29%;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有效率71.88%。两组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法可明显提高治疗DKA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疗效、副作用、住院时间及费用。方法将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40例(酮症酸中毒28例,乳酸酸中毒2例,高渗昏迷2例,心衰8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皮下榆注组(CSII组,20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对照组,20例),两组年龄、血糖和体重指数(BMI)相比无显著差异。观察两组血糖、尿酮体变化.低血糖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①两组经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达到目标血糖值的时间(h)相比,CSII组(34.2±10.6)较对照组(52.7±23.5)明显缩短;②CSII组尿酮转阴时间(10.4±4.7)较对照组(49.5±10.2)明显缩短;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2.96%)较对照组(8.68%)明显减少;④CSII组住院时间(96.3±34.5)较对照组(135.7±56.8)明显缩短;以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⑤住院费用(元)CSII组(3365±657)较对照组(3100±456)稍多,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较常规小剂量静脉注射胰岛素疗效更好,更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联合人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昌黎县人民医院6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和运动指导、监测血糖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胰岛素泵组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人胰岛素(诺和灵R),并加强用泵护理;对照组应用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早、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和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及平均三餐后2 h血糖(2 hB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胰岛素泵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泵组较对照组在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泵组低血糖发生率、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结论用胰岛素泵联合人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可使患者血糖控制稳定,增加母婴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中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了解其在本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2016年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应用胰岛素治疗的60例DKA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以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0.1 U/(kg·h)治疗的30例DKA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以胰岛素0.1 U/(kg·h)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的30例DKA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胰岛素使用剂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相应指标均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DKA患者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与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2组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A组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n=22),B组为胰岛素泵治疗组(n=18)。比较治疗后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无差异,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与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相当,可良好地控制高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孙雅军  王蕾  许惠敏  马永涛  赵虹 《中国校医》2019,33(11):868-870
目的 探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在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均来自2016—2018年本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60例。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剂量(20U胰岛素+0.9%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00 mL)的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胰岛素泵给予胰岛素微量持续泵入治疗。对2组患儿酸中毒纠正时间、尿酮转阴时间、血糖降低速度、血糖达标时间、治疗24 h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指标,以及低血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儿酸中毒纠正时间(5.8±3.0)h、尿酮转阴时间(43.5±5.6)h、血糖降低速度(5.5±3.2)mmol/h、血糖达标时间(5.8±1.2)h均低于对照组的(7.2±3.2)h、(49.2±5.0)h、(8.2±2.8)mmol/h、(6.9±2.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24 h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20.00%(χ2=4.630,P<0.05)。结论 与常规剂量静脉滴注胰岛素相比,采用胰岛素泵给予胰岛素微量持续泵入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更为显著,可以快速、稳定控制血糖指标,降低低血糖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差异进行评估。将本院住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随机分成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组(CSII)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组(对照组)各18例。观察两组病人血糖、血酮、尿酮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血糖经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CSII组血酮恢复时间(3.5±0.7)d,较对照组(4.5±0.5)d明显缩短(P<0.05);尿酮转阴时间(27.2±11.1)h,亦较对照组(42.2±9.2)h明显缩短(P<0.05),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0.6±0.2次/人)较对照组(1.2±0.4次/人)明显减少,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