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瑞雪 《工企医刊》2007,20(2):19-19
目的:观察冲洗加探通泪道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总结1998年6月~2005年12月,作者用冲洗加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102例106眼,经过半年以上随访,结果:104眼泪道恢复正常功能,治愈率98.11%.结论:用冲洗加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具有简便、安全、疗效高、并发症少的优点,是目前治疗新生儿泪囊炎较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有效可行措施,以使新生儿泪道保持通畅,恢复正常的泪道功能。方法对178例(196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行直针加压泪道冲洗,并随访6个月至1年,观察疗效。结果196眼中180眼末次随访泪道冲洗仍通畅,无分泌物及溢泪症状,治愈率为91.8%;无效16眼,无效率为8.2%。结论直针加压泪道冲洗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简便易行,患儿痛苦少,组织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泪囊炎是小儿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生后不久出现泪溢、结膜囊分泌物多。部分病例可在生后4~6周自愈,但部分病例因病情迁延可形成永久性泪道阻塞,最终导致溢脓、慢性刺激性结膜炎。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可防止永久性泪溢和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1999年8月至2003年8月,采用综合治疗及护理方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患儿38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直针冲洗泪道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使新生儿泪道保持通畅,恢复正常的泪道功能。方法 对160例(176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在局麻下行直针泪道冲洗,随访6个月。结果 治愈率88.1%,治愈后无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直针冲洗省时简便、痛苦小、损伤少,配合泪道探通术是目前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自制泪道冲洗针头在新生儿泪囊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性残膜没有退化,阻塞鼻泪管下端,泪液和细菌潴留在泪囊内引起继发感染所致。约有2%~4%的足月婴儿可能有此种残膜阻塞。我科自1998年6月~2003年6月共诊治新生儿泪囊炎36例,其中12例采用自制冲洗针头行泪遭探通,均获得成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新生儿泪囊炎发病的影响因素,同时对新生儿泪囊炎致病菌进行检测和分析,为临床合理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开展研究,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诸暨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0例新生儿泪囊炎病例(观察组)和110例泪道正常新生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并筛查出新生儿泪囊炎发病的影响因素,同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泪囊炎发病的高危因素。采集新生儿泪囊炎患儿泪囊区分泌物,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娩方式、孕妇高度近视、早产、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孕期用药、鼻炎家族史、孕期运动量、产次、家庭经济状况、孕期营养及严重性妊娠反应是新生儿泪囊炎发病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家庭经济状况好、产次、鼻炎家族史、早产、新生儿出生体质量4 kg及孕期营养为新生儿泪囊炎发病的高危影响因素(均P0.05)。110例新生儿泪囊炎患者共送检样本110份,其中致病菌检出率为92.73%(102/110),G~+菌54株(52.94%)、G~-菌46株(45.10%)及真菌2株(1.96%)。G~+菌对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较为敏感,而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对G~-菌较为敏感,两种菌种对红霉素的敏感性较低。结论新生儿泪囊炎发病影响因素较多,因此要做好孕妇孕前、孕期及围生期的健康教育,让孕妇合理选择分娩方式,积极预防高危因素的影响。此外,新生儿泪囊炎标本中可培养出多种致病菌,因此要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来合理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道探通术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新生儿泪囊炎患儿73例,共83眼,给予泪道探通治疗及相应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行泪道探通治疗83眼,治愈82眼,治愈率98.3%,结果泪道探通法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泪腺炎指由于感染或特发性炎症使泪腺出现急性红肿、增大等症状的疾病,新生儿泪囊炎是新生儿常见的眼病.本文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泪囊炎患儿43例(46眼),使用加压按摩泪囊区、泪道冲洗或泪道探通术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最佳治疗时机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9年5月在新郑市辛店镇中心卫生院眼科门诊就诊的94例105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其中男56例62眼(59.05%),女38例43眼(40.95%),年龄1~14个月,平均(4.25±1.03)个月.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眼液点眼、按摩泪囊区、冲洗泪道及探通冲洗泪道.结果 药物治疗1周及泪道冲洗1次无效后,年龄大于1个月,经患儿家属知情同意,给予泪道探通术.经泪道探通治疗后,新生儿泪囊炎治愈率为93.33%.小于6个月的患儿治疗效果较大于6个月的患儿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泪囊炎一旦发现,短期保守治疗无效即可行泪道探通治疗,泪道探通术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阎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2):1715-1715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防治。方法采用冲洗、按摩、挤压、抽脓、泪道探通等方法。结果80例96只眼新生儿泪囊炎的治愈率为91.7%,无效率为8.3%。结论新生儿泪囊炎为小儿常见病,应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1.
金玉子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0):4798-4799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方法:对150例162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采用滴抗生素眼液挤压按摩泪囊区、泪道冲洗、泪道探通3种方法进行治疗并随机观察至少3个月~1年。结果:治疗1个月滴抗生素眼液加压按摩通畅5眼,冲洗泪道通畅25眼,泪道探通成功129眼,总有效率98.1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是一种安全、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有效可行措施,以使新生儿泪道保持通畅,恢复正常的泪道功能.方法 对178例(196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行直针加压泪道冲洗,并随访6个月至1年,观察疗效.结果 196眼中180眼末次随访泪道冲洗仍通畅,无分泌物及溢泪症状,治愈率为91.8%;无效16眼,无效率为8.2%.结论 直针加压泪道冲洗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简便易行,患儿痛苦少,组织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李静 《现代保健》2012,(18):38-39
目的:探讨治疗新生儿急性泪囊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56例(56只眼)患急性泪囊炎的新生儿,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抗炎热敷法,实验组用泪道治疗三步法。结果:两组的平均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两种方法对新生儿急性泪囊炎均有肯定的效果,但?日道治疗三步法能更快的到达治疗目的,大大地减轻患儿痛苦;且泪道治疗三步法更容易被统一规范,更不容易损伤患儿面部的皮肤和组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治疗方法对新生儿泪囊炎不同年龄组患儿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123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采用泪囊区挤压按摩,泪道加压冲洗,鼻泪管探通等方法综合治疗.[结果]循序采用泪囊区挤压按摩、泪道加压冲洗及鼻泪管探通术能较好地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总有效率为95.9%.其中,年龄3月以内的患儿泪囊区挤压按摩治愈率显著高于3月以上的患儿(X2=7.485,P=0.006);年龄6月以内患儿泪道加压冲洗或鼻泪管探通成功率亦显著高于6月以上患儿(X2=4.665,P=0.031).[结论]新生儿泪囊炎循序采用泪囊区挤压按摩,泪道加压冲洗,鼻泪管探通的综合治疗,并且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最佳治疗时机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泪囊炎的早期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的治疗时机.[方法]238例308眼新生儿泪囊炎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均采用一次性泪道冲洗、探通术治疗.随访6个月~2年,并对不同年龄组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3个月组治愈率达9 8.4%,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结论]选择最佳治疗时机和熟练的手术操作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毕绍刚 《工企医刊》2006,19(2):40-40
新生儿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其成因多是新生儿鼻泪管下端瓣膜处部分或完全遮盖鼻泪管开口,可单眼或双眼发病,泪囊继发感染,可出现粘液脓性分泌物,形成新生儿泪囊炎。我院采用一次性泪道探通冲洗法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冲洗式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对324例(358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采用冲洗式泪道探针行泪道探通术治疗,随访6个月至2年.结果 324例(358眼)一次泪道探通术治愈341眼(95.25%),二次泪道探通术治愈14眼(3.91%),共治愈355眼(99.16%).结论 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好、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新生儿急性泪囊炎进行临床诊疗分析。方法:新生儿急性泪囊炎17例(25眼)视病情轻重采用全身及局部抗炎、湿热敷、抽吸等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临床治愈,即泪囊区红肿消失,双眼睑高度一致,观察1周不再复发,1个月后冲洗泪道通畅。结论: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避免新生儿急性泪囊炎症向深部组织扩散,采用全身及局部抗炎、湿热敷、抽吸等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生儿泪囊炎的综合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眼部滴药法、泪囊按摩法、泪道加压冲洗法和泪道探通法对609眼新生儿泪囊炎进行治疗,观察四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单独采用眼部滴药法的患儿无1例成功,但能控制炎症;泪囊按摩法和泪道加压冲洗法同步进行的成功率占总眼数的16.09%;泪道探通法的成功率为99.61%,总治愈率99.67%。结论新生儿泪囊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是泪道探通术,在掌握正确的泪道探通方法的前提下动作轻柔,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泪道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杨光涛  孙梅  鹿麓  于青云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0):4345-4345
目的:探讨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新方法即改良的早期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并加以评价。方法:采用改良的早期泪道探通术治疗就诊于我科门诊的245例(325只眼)新生儿泪囊炎患者,并追踪观察3~18个月。结果:在325只眼中,治愈318眼,占98%;未愈7例,占2%。总有效率99%。6个月以下患儿的治愈率为100%,6个月以上患儿的治愈率为86.34%,二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改良的早期泪道探通术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简单有效的方法,尤其对6个月以下的患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