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p53-Bax线粒体凋亡通路抑癌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与胆管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PCR检测36例胆管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抑癌基因甲基化诱导静止基因(TMS1/ASC)、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和p14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对p53基因外显子5~8进行DNA测序,分析以上基因的突变与胆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24例(66.7%)胆管癌患者癌组织中至少有1个抑癌基因启动子区存在甲基化,p14、DAPK和TMS1/ASC的甲基化率分别为25%、30.6%和36.1%。5例(13.9%)患者的癌旁组织中存在抑癌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其中TMS1/ASC启动子区甲基化3例(8.3%),DAPK启动子区甲基化2例(5.6%)。DNA测序显示,22例(61.1%)胆管癌患者癌组织中p53基因外显子5~8存在突变。其中14例(38.9%)p53基因外显子突变伴1个以上抑癌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胆管癌的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抑癌基因非甲基化及p53突变阴性组(4例)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0%、43%、28%,抑癌基因甲基化及p53突变阳性组(14例)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8%、5%、0%,前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后者(X^2=9.060,P=0.03)。结论p53-Bax线粒体凋亡通路中抑癌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是胆管癌组织中常见的分子事件,癌旁组织中TMS1/ASC和DAPK基因甲基化程度虽然较低,但可能对胆管癌有早期诊断意义。p53突变伴抑癌基因甲基化与胆管癌的病理生物学行为有关,趋向于较高的恶性程度和较低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RAssF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1A)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鉴测3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t t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BTCC)组织和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RASSFIA基因mRNA表达水平;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方法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中的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RASSF1 AmRNA在8份正常膀胱组织中全部表达,在BTCC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5.1%(13/37),二组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在各肿瘤分期、病理分级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正常膀胱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未发生甲基化,但在BTCC组织中RASSFI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为51.3%(19/37)。二组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19份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的BTCC标本中,有16份同时伴有RASSF1AmRNA表达缺失.,两者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RASSFIA基因启动子在BTCC组织中发生异常甲基化,使RASSF1AmRNA表达缺失或下调,从而使RASSF1A基因失活,参与了肿瘤的发生,而与肿瘤的进展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云锡矿工肺癌组织DAPK基因的蛋白表达及其甲基化异常。方法收集云锡矿工肺癌组织50例及10例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DAPK蛋白表达,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结果50例癌组织中,38?PK蛋白表达阴性,36%检测到DAPK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DAPK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有关(P<0·05),DAPK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与DAPK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①云锡矿工肺癌组织中DAPK基因表达减少或缺失;②云锡矿工肺癌发生发展可能与DAPK基因异常甲基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基因)的表达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探讨食管癌相关环境危险因素与MTHFR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收集97例淮安地区食管癌新发病例的食管癌组织及远端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定量分析食管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THFR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运用单纯病例研究分析MTHFR mRNA水平与环境危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MTHFR mRNA表达水平在食管癌组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的MTHFR mRNA表达水平下调了48%,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THFR mRNA表达下调与食管组织癌变有统计学关联(OR=I.20,95%CI:1.05~1.37);饮茶习惯与MTHFR mRNA低表达之间存在拮抗作用,且有剂量一反应关系。饮酒与MTHFR mRNA低表达之间的协同作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THFR mRNA表达水平可反映食管组织叶酸代谢的能力,其下调与食管癌发生有关;饮茶可拮抗MTHFR mRNA表达缺陷对食管癌发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R-34b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MS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0月一2013年1月本院治疗的4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癌组织标本(实验组)和4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瘤旁组织标本(对照组),检测两组miR-34bmRNA表达(实时定量PCR法)及miR-34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甲基化特异性PCR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miR-34bmRNA相对平均表达量(O.84±0.04),miR-34b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71.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分期和包膜浸润之间,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存在淋巴结转移甲基化率(88.5%)显著高于不存在淋巴结转移(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34b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与PTC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建议临床深人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分析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患者乳腺癌组织、18例癌旁乳腺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及蛋白的表达.结果:Runx3基因启动子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乳腺组织中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52.1%和3.7% (P<0.05); Runx3蛋白在乳腺癌及癌旁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3.3%和92.6% (P<0.05);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分别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Runx3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是引起蛋白表达缺失的主要原因,Runx3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1(hMLH1)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检测92例人食管癌组织中hMLH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结果92例食管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有30例,占32.6%。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无明显相关性;hMLH1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6.1%;hMLH1基因蛋白表达阴性的22例病例中,17例发生了甲基化(77.6%);而70例hMLH1基因蛋白表达阳性者中,只有13例发生甲基化(18.6%)。结论食管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hMLH1基因蛋白表达缺失密切相关,是导致其错配修复功能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云锡矿粉诱导F344大鼠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云锡矿粉诱导的F344大鼠肺癌石蜡标本连续切片,手工显微切割分离各阶段病变组织,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诱癌方法:近交系F344大鼠190只,随机分为4组:矿粉灌注组(100只)、呋喃甲醛组(30只)、生理氯化钠组(30只)、正常对照组(30只),前3组给予灌注,正常对照组不灌注。结果经矿粉染毒的大鼠中,12例肺癌中有4例检测到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3例原位癌中有1例检测到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4例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中有1例检测到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23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中有4例检测到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结论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云锡矿粉诱发F344大鼠肺癌发展过程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长散在重复序列(long interspersed nucleotide element-1,LINE-1)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  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上述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焦磷酸测序法检测96例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标本中LINE-1基因甲基化水平,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LINE-1甲基化与食管癌临床特征及吸烟等生活习惯的关系。  结果  96例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中LINE-1甲基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LINE-1启动子区甲基化与食管癌患者的年龄、饮酒、家族史、病理组织类型、肿瘤部位及临床病理分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与患者性别、吸烟和分化程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  结论  LINE-1启动子区甲基化在食管癌患者中较为普遍,LINE-1启动子区低甲基化常发生于食管癌低分化组织和TNM晚期,LINE-1基因甲基化有潜力在食管癌诊断和预后监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1(SOCS-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胃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南京市原发性胃癌患者102例为胃癌组;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非消化系统疾病、非肿瘤患者102例为对照组。取外周血提取DNA,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胃癌组及对照组外周血DNASOCS-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胃癌组SOCS-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38.24%(39/102),对照组为12.75%(13/102)。两组OR=4.2381(95%CI:2.0924-8.5840)。两组中年龄及性别亚组问的甲基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CS-1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可能是肿瘤特异性的,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宫颈鳞癌C/EBPα基因(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αgene)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意义。方法收集19例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组织和17例宫颈正常组织,提取基因组DNA,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MALDI-TOF)检测C/EBPα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 (1)C/EBPα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程度在19例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病例组与17例对照组中各为(0.137 1±0.088 36)与(0.115 6±0.087 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40,P=0.005);(2)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病例组C/EBPα基因启动子区CpG1、CpG5和CpG14.15甲基化程度各为(0.095 9±0.053 16)(、0.072 1±0.025 07)和(0.261 3±0.050 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68 1±0.076 09)(、0.044 7±0.026 25)和(0.191 7±0.070 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年龄、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16(HPV16)感染与C/EBPα基因启动子区CpG岛高甲基化状态无关(P>0.05)。结论 C/EBPα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尤其是CpG1、CpG5和CpG14.15的高甲基化状态可能导致该基因沉默,从而促进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HSP27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SP27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组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6例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HSP27mRNA的表达。结果Hsp27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染色主要定位于胞浆,呈灶性或弥漫性分布,而在切缘正常粘膜中,呈点状或灶性分布;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HSP27mRNA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与正常食管粘膜相比,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SP27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食管粘膜相比均明显升高,提示HSP27mRNA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ested-MSP,nMSP)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探讨其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利用nMSP法检测了6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鳞癌48例,腺癌17例)血清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在6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百分率为72.3%(47/65);nMSP法比普通的MSP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结论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甲基化检测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基因甲基化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择区颈淋巴清扫术检出淋巴结数量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接受择区颈淋巴清扫术的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单侧择区颈淋巴清扫检出淋巴结(19.3±11.0)枚,检出阳性淋巴结(0.8±0.6)枚.术前放疗患者(43例)检出淋巴结和检出阳性淋巴结(13.8±7.9)和(0.2±0.2)枚,而未放疗患者(53例)检出淋巴结(23.2±11.9)和(1.0±0.2)枚,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检出淋巴结数量将患者分为≤15枚组(42例)和>15枚组(54例),>15枚组3年总体生存率、3年无瘤生存率、颈部控制率明显高于≤15枚组[70.4% (38/54)比38.1%(16/42)、61.1%(33/54)比33.3%(14/42)、96.3% (52/54)比76.2%(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检出淋巴结>15枚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择区颈淋巴清扫术检出淋巴结数量可以用来预测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THY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卵巢癌细胞株SKOV3,观察重组载体在体内和体外对SKOV3生长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通过目的基因克隆、载体构建技术构建重组载体pcDNA3.1(+)-THY1,转染SKOV3(SKOV3-THY1组),同时设空载体转染组(SKOV3-Null组)和空白对照组(SKOV3组),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测定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变化;并建立雌性裸鼠异体移植卵巢癌模型,观察瘤体生长速率。结果PCR、酶切及DNA测序证实,THY1基因正确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T—PCR和蛋白质斑迹法(Westernblot)证实重组载体已整合于SKOV3;SKOV3-THY1组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SKOV3-Null组(P〈0.05);建立裸鼠致瘤模型4周后,SKOV3-THY1组瘤体体积较SKOV3-Null组和SKOV3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THY1真核表达载体能抑制SKOV3的恶性增殖,THY1基因可能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是否能够逆转乳腺癌细胞中关键抑癌基因—上皮型钙粘蛋白基因(E-cadherin)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状态,并有效地重新激活该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乳腺肿瘤细胞生长。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处理乳腺癌SKBR3细胞6d后,通过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大豆异黄酮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进而通过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半定量PCR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中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去甲基化状态及恢复表达情况。结果:大豆异黄酮在10,20,40,80,160μmol/L浓度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7±2.11)%,(10±3.23)%,(44.33±4.93)%,(84.33±3.06)%,(86.33±3.51)%,其对细胞的生长抑制呈剂量依赖效应。甲基化特异性PCR及半定量PCR结果提示大豆异黄酮对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具有去甲基化效应,并能使Ecadherin基因部分恢复表达。结论: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作为一种天然的表观遗传修饰剂能够通过逆转关键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激活抑癌基因,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在乳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