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45岁~59岁的人群,男性发病多于女性.近年来,直肠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原因可能与饮食结构变化,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检查手段的提高有关.直肠癌根治术后行永久性结肠造瘘术,目前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直肠癌患者目前最主要的护理为直肠癌造瘘患者的心里护理及造口的护理  相似文献   

2.
史寿芬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008-200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直肠癌造瘘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直肠癌乙状结肠造瘘50例,上述患者均给予直肠癌乙状结肠造瘘术,术后均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结果 50例患者手术完成顺利,术后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后消失,术后治疗效果显著。结论直肠癌结肠造瘘术后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和预后,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8月~2011年8月64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患者经过系统有效的护理,造瘘口无任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术后6个月随访,64例患者均可经造瘘口规律性排便。结论:加强对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和造瘘口护理,重视出院健康指导,可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的康复。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7,(10):1443-1444
目的探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心理适应量表(OAI-23)评估患者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将OAI-23评分<40分的患者归为社会心理适应能力差组,将OAI-23评分≥40分的患者归为社会心理适应能力较好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社会心理适应能力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自护能力和造口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低龄及自护能力差为影响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能力的危险因素。结论女性、低龄及自护能力差为影响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能力的危险因素,给予女性、低龄患者提高自护能力的护理干预,对提高其社会心理适应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临床中处于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手术围术期的患者行以人文关怀护理对其自我护理能力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择取2010年到2015年期间在我院当中接受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手术的患者100名,将其按照护理干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行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调查总结,并做以记录。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实验组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上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进行对照分析,均呈现明显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在临床当中,对处于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手术围术期的患者行以人文关怀护理,会对其自我护理能力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作用,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激励式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后期开展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病例样本为2013年11月~2019年11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30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期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保持一致,n=15,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案为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护理方案为激励式护理,研究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评估组间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采用激励式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和造口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将2017年11月-2019年5月在我院进行直肠癌手术并在术后出现结肠造口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心理护理和造口护理的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联合造口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结肠造口的护理干预是帮助直肠癌术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首先,文章对直肠癌进行全面的了解.其次,分析直肠癌手术后腹壁上存在的结肠造口的护理现状.最后,从中重点阐述专业护理人员对结肠造口的护理干预,即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对日常生活和社交进行重点的护理、药物护理和注意事项的相关告知等,从而全面提高护理水平,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杨华 《保健医苑》2008,(8):36-37
直肠癌为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中约75%是低位直肠癌。对低位直肠癌行根治术后,做永久性结肠造口,是目前公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国每年近10万患者接受此类手术。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在心理和躯体功能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均受到很大影响。为了提高生活质量,需要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合理的家庭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取措施对指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有效性分析.方法?从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病例中选取50例患者,其中男性有26例,女性有24例,他们的年龄在35~70岁之间.在直肠癌患者进行手术后,要有针对性地对手术后结肠造口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其中包括手术前的护理与手术后的护理.结果?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进行手术前与手术后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有助于护理人员与患者掌握正确使用人工肛门袋的方式方法.结论?新时期,加强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疏导,是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与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的有效手段,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肠造瘘术是普外科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如直肠、结肠占位性病变,外伤性肠破裂等,因治疗需要而采取肠造瘘术。肠造瘘分为永久性和暂时性两种,均为病情所需而采取的必要治疗方式。然而,对病人而言,却是难以欣然接受的手术。排便方式的改变、自我形象的改变、病痛的折磨,给病人心理打击很沉重。针对这类病人存在的一系列护理问题,我们采取了心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概念及应对方式相关性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392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概念水平低于正常人群。②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能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生活。③不同应对方式的选择影响着自我概念的水平。结论护理人员应帮助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达到较高的自我概念,其对患者的心理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冯芬芳 《医疗装备》2023,(11):142-145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医院收治的85例结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复原力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术后家庭复原力,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生活质量、病耻感情况,并比较不同特征患者的术后家庭复原力,找出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85例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评分为(175.64±13.58)分;不同婚姻状况、自理状况、生活质量、病耻感的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婚或离异/丧偶、完全需要他人照顾、生活质量处于低水平、病耻感处于高水平是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低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结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家庭复原力较低,与婚姻状况、自理能力、生活质量、病耻感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使患者掌握造口护理技巧,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总结4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的护理及常见并发症的分析与处理情况。结果:经术后精心护理和指导,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降低,其中存在并发症的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护士在心理护理、造口袋的选择以及在对造口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上,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的指导,可以有效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回归社会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低位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 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而研究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 8 8%(2/3 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 2. 3 5%(1 1/3 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 5)。结论结肠造瘘口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整体疗效的提高和预后的改善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人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的30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病例中,15例采用Ⅰ期结肠造瘘术缓解肠梗阻、Ⅱ期手术根治+造瘘肠管还纳术;15例采用Ⅰ期手术根治+结肠造瘘术、Ⅱ期造瘘肠管回纳术。结论Ⅰ期手术根治+结肠造瘘术、Ⅱ期造瘘结肠回纳术治疗乙状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在手术根治率及3年、5年生存率方面效果更优,更适用于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人自我护理能力。方法定期召开造口联谊会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肠造口自护能力护理单评估造口人联谊会前后自护能力,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造口联谊会对永久性结肠造口人各项自护能力有着显著影响。结论造口联谊会对永久性结肠造口人各项自护能力有明显提高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随着直肠癌发病率的上升,做永久性结肠造口的病人日益增加,目前已形成一种特殊的护理方法。术后造口护理不当易引起并发症,影响造口生存质量,可见结肠造口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崔天芳  董伟 《现代保健》2010,(16):126-127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行结肠造口患者术后的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2009年收治的45例直肠癌术后行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经过精心护理,45例住院期间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患者护理效果良好。结论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精心护理,是保证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应用于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的护理效果.方法以40例实施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结肠造瘘口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较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规律性排便及并发症症状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通过预见性护理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