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肺段支气管异物八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肺段支气管异物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发生于肺段的支气管异物一般较小且病史较长,临床症状隐匿或表现为肺部反复感染、肺不张和咳血等,对8例肺段支气管异物患者实施气管镜检查,辅助应用气管内镜,观察异物的形态、位置及与气管壁的关系,并取异物;其中2例利用X线透视机对金属异物进行定位。结果8例肺段支气管异物中6例一次成功取出,术后无气胸、纵膈气肿等并发症。2例失败,1例异物是大头针,病史1年;另1例异物是小笔帽,病史24年;转胸科实施开胸手术顺利取出。结论对于异物较小、临床症状复杂的肺段支气管异物,要做详细的术前检查,术中要选择应用适宜的异物钳、气管内镜等,必要时在X线透视机下操作,并注意防止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双侧支气管异物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婴幼儿双侧支气管异物围手术期处理的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婴幼儿双侧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征、手术操作要点及术后注意事项.结果 45例患儿均在全麻下经硬性支气管镜顺利取出异物,44例患儿经术后抗感染治疗3~5 d后痊愈出院,1例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患儿术后应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10 d痊愈出院,本组抢救成功率为100%.结论 全麻下经硬性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是治疗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首选方法.双侧支气管异物的患儿病情危急,应尽早诊断,及时手术,术后加强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后支气管肺泡灌洗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金属支气管镜下小儿气管、支气管植物性异物取出术后支气管肺泡灌洗的疗效。方法 在STORZ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后取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 ,然后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 ,并与 4 0例用同样方法取出异物术后仅行常规全身抗炎治疗的病例 ,进行疗效和疗程时间比较。结果 灌洗组疗程比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 .0 1)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异物取出后同时采用支气管道内灌注抗生素 ,可提高局部抗生素浓度 ,促进炎症的吸收好转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硬质支气管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气道梗阻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在我院诊治的176例气道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行硬质支气管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根据不同病因进行干预。104例气道异物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2例支气管异物(笔帽)患儿检查发现异物嵌顿,支气管镜下未能取出,联系胸外科医师开胸及时取出异物。10例塑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硬质支气管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治疗后症状好转或消失。7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经抗结核治疗后治愈或好转。4例气道肿瘤患者进行了微创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例转外院治疗。2例气管狭窄的患者,转呼吸科行扩张术后症状减轻。支气管肉芽、气管软化、支气管软化,支气管闭锁患者进行支持对症治疗后梗阻症状好转。本组所有肺炎患者经支气管镜下灌洗及抗感染、对症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硬质支气管镜和纤维支气管镜对诊治儿童气道梗阻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两者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从而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并对患者及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带钳Hopkins潜窥镜在小儿肺段支气管异物取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7例肺段支气管异物患者,其中5例为二次手术,以仿真支气管CT和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全身麻醉下,从硬性支气管镜套入带钳Hopkins潜窥镜,Hopkins潜窥镜接电视监视系统,直视下将肺段支气管异物取出。结果27例患者均成功将异物取出,无开胸取异物、气管切开口取异物及死亡病例,5例二次手术患者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转ICU病房,其他患者无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带钳Hopkins潜窥镜可在直视下钳夹并取出异物,提高小儿肺段支气管异物取出的精确性,避免了开胸取异物,减少了并发症及术后残留。  相似文献   

6.
特殊类型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取出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取出的有效方法。方法:针对不同的异物,研制和借用一些特殊器械,采用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出特殊类型气管支气管异物61例,分析各类特殊类型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特点。结果:61例患者支气管异物分别使用异物钩(31例)、笔帽螺丝取出器(11例)、异物网(13例)、特制微抱式三爪倒齿异物钳(3例)、细倒齿式食管异物钳(3例)等均顺利取出。无明显并发症,无死亡病例。除已行气管切开的5例外,其他患者未行气管切开。结论:根据各类特殊类型异物特点和患者的情况设计相应的器械和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特殊类型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特殊类型异物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回顾1998年1月~2000年11月北京儿童医院治疗的48例气管、支气管特殊异物(塑料笔帽、玩具、哨、大头针、图钉、乳牙、笔头、钢珠、杏核、鸡骨头、螺丝钉)的处理过程。患儿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14岁,平均8.3岁。男∶女为2.4∶1。结果46/48例特殊异物经气管镜取出,其中3例异物经过声门处被刮脱,出现呼吸窘迫,再由对侧支气管取出。1例图钉异物从气管切开口处取出,1例杏核异物开胸取出。结论小儿气管、支气管特殊异物术中采用全身麻醉,保留自主呼吸,取异物时需做好应变的准备。应正确判断和处理并发症,对从声门取出确有困难的异物可从气管切开口处取出。异物取出后行生理盐水支气管灌洗及抗生素支气管内注药可以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80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治疗的301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治过程。结果气管支气管异物以1—3岁儿童最常见(68%),植物类异物最常见(85.9%)。2867例在表麻下取出,2969例经直接喉镜或硬支气管镜成功取出。无术中或术后死亡病例。结论对气管支气管异物及时正确的诊断、合适的麻醉与手术方法的选择、术中应变能力,尤其是术者熟练的手术技能对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表麻硬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是治疗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最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内镜视频监视下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优点和可行性。方法对3例11个月至6岁、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实施气管内插管全麻下经支气管内镜视频监视下取出异物,异物嵌顿部位为支气管1例、气管2例;异物种类为花生2例、塑料笔帽1例。结果均完整取出异物,无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采用支气管内镜视频监视系统是治疗小儿气道异物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可向其它气管疾病的诊疗延伸,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儿童塑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儿童塑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总结治疗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确诊的14例儿童塑形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14例中2岁以下患儿12例。该病发病急骤,有8例病程仅半天。临床表现均以呼吸系统梗阻和严重缺氧为主,人工面罩给氧情况下血氧饱和度仍在0.70—0.80之间;中重度发热8例次,咳出胶冻状碎片样物4例次。X线表现为一侧(10例)或双侧(2例)肺气肿或肺不张,一侧肺纹理增粗、见斑片状阴影(2例)。12例进行支气管镜探查和异物钳取术,2例行气管插管术。结果14例患儿中12例行支气管镜手术,一次手术治愈8例,取出内生性支气管树样异物;4例患儿再次手术,其中3例又钳取条索状异物,治愈;1例麻醉诱导时肺大出血死亡。早期的2例患儿病情危重,行气管插管术后没有好转,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病理检查取出的内生性异物,主要由含纤维素的黏液素组成,可见炎性细胞的Ⅰ型6例;无炎性细胞的Ⅱ型8例。结论儿童塑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高危性疾病,其内生性异物局部或广泛性堵塞支气管。导致肺部分或全部通气功能障碍,确诊需依靠支气管镜探查和病理组织检查,支气管镜下异物钳取术是惟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s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valuate the prevalence of otolaryngologic diseases in Korea.

Methods

We obtained data from the 2008 Korea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 (KNHANES), which were cross-sectional surveys of the civilian, non-institutionalized population of South Korea (n=4,930). A field survey team that included an otolaryngologist, nurses, and interviewers moved with a mobile examination unit and performed otolaryngologic interviews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s.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subjective hearing loss, tinnitus, preauricular fistua, tympanic membrane perforation, and cholesteatoma were 11.97%, 20.27%, 2.08%, 1.60%, and 1.18%, respectively. Dizziness and vestibular dysfunction were common among Korean adults, since 23.33% of the participants reported symptoms of dizziness or imbalance, and the prevalence of vestibular dysfunction was 3.86%. The prevalence of nasal diseases was relatively high, as the prevalence of allergic rhinitis, chronic rhinosinusitis, and a deviated nasal septum were 28.01%, 7.12%, and 42.94%, respectively. Subjective dysphonia was found in 6.60% of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 prevalence of subjective dysphonia increased with age.

Conclusion

This is the first nation-wide epidemiologic study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of otolaryngologic diseases by both the Korean Otolaryngologic Society and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Considering the high prevalence of otolaryngologic diseases in Korea, the results call for additional studies to better prevent and manage otolaryngologic diseases.  相似文献   

12.
小儿危重呼吸道阻塞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呼吸道阻塞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汕头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73例小儿危重呼吸道阻塞,采用快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临床处理方法,分析应用该方法的效果。结果73例危重患者中炎症性疾病28例,占38.4%;异物33例,占45.2%,其他还有喉乳头状瘤8例,喉气管支气管痉挛3例,咽部畸胎瘤1例。采用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分别为39例次和27例次,占53.4%和37.0%,只采用内科治疗9例。72例患者均于12h内确诊并解除重度呼吸道阻塞,1例未治自动出院。发生严重并发症者23例,发生率为31.5%;手术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4.1%。死亡4例,治愈68例,治愈率为93.2%。结论小儿危重呼吸道阻塞的病因复杂,病情凶险,快速诊断、及时解除呼吸道阻塞和采取有效的病因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人危重呼吸道阻塞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1995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收治86例成人危重呼吸道阻塞,采用快速诊断和及时解除呼吸困难的临床处理方法,分析应用该方法的效果。结果:86例危重患者中,炎症性疾病34例,占39.5%;肿瘤性疾病32例,占37.2%;外伤性疾病9例,占10.5%。其他还有喉痉挛3例,喉狭窄6例,双侧声带麻痹2例,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误吸窒息1例。喉和气管阻塞分别为60例和13例,占69.8%和15.1%。采用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分别为46例和4例,占53.5%和4.7%。只采用内科治疗缓解呼吸困难26例。86例患者均于2h内确诊并解除重度呼吸道阻塞。发生严重并发症者14例,发生率为16.3%;手术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6.9%。死亡1例。结论:成人危重呼吸道阻塞的病因复杂,阻塞部位和性质多变,采取快速诊断、及时解除呼吸道阻塞的诊疗方案,是确保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儿童难治性咳嗽128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28例儿童难治性咳嗽的病因以及鼻部症状干预对儿童难治性咳嗽症状的影响.方法 128例在哮喘科诊断为难治性咳嗽的儿童来耳鼻咽喉科会诊,对通过电子鼻咽镜等检查确诊有鼻部疾病的患儿进行对症治疗.结果 128例患儿中,116例有鼻部症状,其中诊断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者92例(71.9%),有鼻部疾病但未诊断为UACS者24例(18.7%),无鼻部疾病者12例(9.4%).在诊断为UACS患儿中,合并变应性鼻炎76例、鼻-鼻窦炎39例、腺样体肥大54例、慢性鼻炎8例.有鼻部疾病但未诊断为UACS的患儿中,慢性鼻炎10例,变应性鼻炎14例.诊断为UACS的92例患儿中有规律咳嗽的62例,有鼻部症状的65例,主观感觉鼻涕倒流的18例,口呼吸或打鼾的32例,鼻道内可见脓性分泌物的61例,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的58例,从口咽部可见鼻咽部脓性分泌物的41例,第1次电子鼻咽镜检查鼻咽部可见脓性或黏性分泌物者91例.经对症治疗14 d后,诊断为UACS的患儿的咳嗽缓解率为97.8%(90/92)高于无UACS的鼻部疾病患儿(1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21,P=0.000).结论 UACS在儿童难治性咳嗽患儿中有较高的发病比例,治疗鼻部疾病能有效缓解患儿咳嗽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蜗后性低频听力减退的发病原因。方法 复习 1988~ 2 0 0 2年 2 9例原因明确的蜗后性低频听力减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听力学检查结果。结果 头部外伤、听神经瘤、周围神经病、遗传性聋、多发性硬化和脑干疾病均可表现为蜗后性低频听力减退 ,其共同的特点是 :低频听力减退 ,诱发性耳声发射正常或至少在部分频率正常 ,不受对侧噪声抑制 ,引不出镫骨肌反射 ,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异常。结论 以耳声发射正常和ABR异常为主要特征的听功能障碍是一组症状群 ,可为不同病因引起的听神经和 (或 )听性脑干病变的表现 ,建议对这一组听力学表现称之为蜗后性低频听力减退。  相似文献   

16.
儿童吸气性喉喘鸣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吸气性喉喘鸣的发生原因,提高儿童吸气性喉喘鸣的诊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的吸气性喉喘鸣患儿共378例,男245例,女133例;年龄12 h~30个月,中位年龄4个月.全部病例均行胸部X线摄片检查,218例进行了胸部CT扫描、电子喉镜、直接喉镜、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结果 急性喉炎140例,喉软化117例,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54例,声带麻痹18例,先天性气管软化9例,先天性喉蹼8例,先天性喉裂6例,喉囊肿6例,喉乳头状瘤6例,急性会厌炎4例,先天性声门下狭窄3例,气管支气管异物3例,甲状舌管囊肿1例.除先天性气管软化9例,先天性喉裂6例,先天性声门下狭窄3例,声带麻痹18例,仅给予对症治疗外,复发性喉乳头状瘤尚在治疗中,其他病例均获痊愈.结论 儿童吸气性喉喘鸣病因复杂,以急性喉炎和喉软化最为多见.由炎症引起的喉喘鸣经保守治疗可获痊愈,电子喉镜检查是喉喘鸣患儿必要的检查手段,有时需配合胸部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7.
97例咽、喉结核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咽、喉结核病常继发于肺部结核 ,原发者较少见。据我科不完全统计资料表明 ,近 1 0余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咽、喉结核病临床症状大多轻微 ,缺乏特征性表现 ,为提高早期诊断率 ,应及时行X线胸片检查、局部活检及痰液涂片检查 ,且应以活检及病理检查结果为确诊依据。本文对该病的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试图通过对内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后患者鼻腔鼻窦黏膜的内镜、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下连续动态观察,揭示病变黏膜转归的过程。方法 选取2001年1-12月行ESS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31例(53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Ⅱ型2期11例(20侧)、3期12例(20侧),Ⅲ型8例(13侧)。分别于ESS术前、术后2-3周、8-11周、13-16周钳取上颌窦口后囟相同部位的黏膜组织进行观察。结果 术前均可见上皮剥蚀、鳞状上皮化生、腺体及纤维组织增生(53侧);微管结构异常、线粒体减少(53侧)。术后2-3周,形态学观察与术前比较没有明显的改变。术后8-11周,纤毛柱状细胞增多,并可见许多带有微绒毛的柱状细胞和大量短纤毛,所有病例均可见病理性腺体及纤维组织增生。术后13-16周,Ⅱ型2、3期和Ⅲ型患者术腔光滑干净,上皮化较好(50侧),窦口通畅(53侧)。纤毛覆盖面积增加,方向一致(50侧)。微管结构清晰,线粒体狭长致密(49侧)。3侧无纤毛柱状细胞排列整齐,形成病理性修复。结论 ESS术后,黏膜形态的基本恢复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有些病理改变是不可逆的;病变程度与黏膜修复情况有关;术中尽可能多地保留黏膜组织、术后局部及时清理换药,有利于黏膜纤毛的形态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