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健康青年人正常窦性心率范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目前我国健康青年人的正常窦性心率范围。方法对580例在校健康大学生的体检心电图窦性心率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窦性心率在60~95bpm之间的占76.72%(445/580),在55-59bpm之间的占16.38%(95/580)。在96~100bpm之间的占5.17%(30/580),三者共占98.27%(570/580);而男性在55~95bpm之间的占98.37%(301/306),女性在55-100bpm之间的占96.35%(264/274)。结论目前我国健康青年人的正常窦性心率范围确定为55~100bpm(男性在55~95bpm,女性在55-100bpm)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
动态心电图对窦性心率正常范围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窦性心率正常范围,对356例年龄18~85(50.0±17.0)岁的健康人(男性187例,女性169例),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13:00~17:00安静状态下其中3h的平均窦性心率.结果心率为74.5±11.1次/min,95%可信区间为53.1~96.2次/min,男性(75.2±11.0次/min)与女性(74.0±11.0次min)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年龄与心率之间无相关性(男性r=-0.11,女性r=-0.14,P均>0.05).认为将窦性心率正常范围定为55~95次/min有助于提高诊断心动过速的敏感性及心动过缓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术前窦性心动过缓者是否存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以免增加肿瘤患者的手术风险。方法选择肿瘤患者术前常规心电图中窦性心动过缓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分为A组(常规心电图示心率50次/min~59次/min者)和B组(常规心电图示心率<50次/min者),对两组的DCG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组病例中窦性心动过缓、阵发性室上速及房颤、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异常心电活动的检出率明显增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心电图示轻度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59次/min)的原因多为生理性,系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常规心电图示中度及以上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SSS的检出率增高。对有窦性停搏患者术前最好安装临时起搏器,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防止术中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49例健康男性及130例健康女性(年龄17—83岁,平均49.0 16.0岁)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取下午1—5时患者处于非剧烈体力活动及睡眠状态下其中三个小时的心率,计算平均心率,结果示平均心率为74.811.0次/min,95%可信限为53.2~96.4次/min,男女性别及各年龄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年龄与心率之间无相关性(P>0.05),认为心率55~95次/min接受为正常心率范围,有助于提高心动过速诊断的敏感性及心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入院时心率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近期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分析国际大规模临床试验CREATE研究数据库中7485例中国STEMI患者,以入院不同心率水平分为< 60次/min组(991例)、60~69次/min组(1491例)、70~79次/min组(1743例)、80~89次/min组(1495例)、90~99次/min组(794例)和≥100次/min组(971例),分析各组患者30 d的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基线资料显示,心率≥90次/min的2组患者中,入院血糖水平,女性、前壁梗死、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killipⅡ~Ⅳ级发生率均高于60~69次/min组(P<0.05).心率< 60次/min组病死率高于60~69次/min组(9.6%比6.3%,P<0.05),心率≥60次/min的所有患者中,随心率水平升高,各组间病死率呈增加趋势(依次为6.3%、8.1%、9.2%、12.6%和24.6%,P<0.05);30 d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心率<60次/min 组27.0%、60~69次/min组12.5%、70~9次/min组13.7%、80~89次/min组14.3%、90~99次/min组17.5%、≥100次/min组31.1%(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心率60~69次/min组相比,<60次/min组患者3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随心率水平升高30 d死亡风险逐步增加(心率70~79次/min组:OR=1.391,95% CI 1.028~1.883,P<0.05;80~89次/min组:OR=1.447,95% CI 1.066~1.966,P<0.05;90~99次/min组:OR=1.834,95% CI1.303~2.582,P<0.05;≥100次/min组:OR=2.579,95% CI 1.893~3.515,P<0.001);与心率60~69次/min组比较,心率<60次/min和>90次/min患者联合终点事件风险明显增加(OR值分别为1.532,1.436,1.893,P均<0.05).结论STEMI患者入院心率是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心动过速即心跳太快.心电图的诊断是指心率每分钟超过100次。但是,国内外近年已有多项调查研究证实:绝大多数正常人静息心率应当在55—90次/分之间。因此,有必要调整心率正常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室性早搏后的窦性心率震荡(H RT)作为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心电学指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早搏联律间期与HRT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文通过观察不同联律间期室性早搏(PVC)的HRT,旨在探讨基础状态下联律间期对HRT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7例冠心病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9月门诊和住院患者,经病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心脏彩超等检查符合入选条件,动态心电图结果均显示单个室性早搏不伴有室房逆传,按照早搏的提早率[(正常的心动周期-早搏的联律间期)/正常心动周期]不同,随机分为Ⅰ组(提早率20%~ 40%),Ⅱ组(40% ~ 60%).Ⅰ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39 ~90[平均(65.82±14.84)]岁,基础状态下平均心率(73.86±8.74)次/min;Ⅱ组35例,男15例,女20例,年龄40~91[平均(65.86±13.02)]岁,基础状态下平均心率(70.71±8.04)次/min.  相似文献   

8.
例 1 男 ,71岁。因血压增高 1个月 ,在附近就诊 ,测血压 1 80 /90 mm Hg( 1 mm Hg=0 .1 33k Pa) ,予吲哒帕胺 2 .5mg每日 1次 ,络活喜 5mg每日 1次口服。翌日即感心慌、气短明显来诊。既往患过“蛛网膜下腔出血”。体检 :血压 1 70 /1 0 0 mm Hg,心率 1 1 5次 /min,肝、脾不大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经 2 4 h动态血压监测 ,眼底、肾功能、CT及内分泌等有关方面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 级”,继续予络活喜口服 ,加服洛汀新 ,心慌、气短消失 ,心率降至 78次 /min,血压平稳在 1 2 0~ 1 30 /80mm Hg。因患者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 ,停用络…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52岁,健康体检时心电图同步记录(图1A)示:窦性心律,心率57次/min,P-R间期0.16s,左心室电压偏高,QRS电轴正常,2:1左束支传导阻滞,Q-T间期正常范围.11min后复查心电图(图1B)示:窦性心律,心率57次/min,但2:1左束支传导阻滞消失.追问病史,患者1周前心电图(图1C)窦性心律较匀齐,心率71~75次/min,无束支传导阻滞表现.综合上述心电图表现,图1A初步诊断:窦性心动过缓,左心室高电压,4相交替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率及心率波动对256层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150例疑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患者行256层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对直径>1.5 mm的冠状动脉节段进行评分.根据平均心率分为3组:A组,心率<65次/min;B组,65次/min~80次/min;C组,心率≥80次/min.比较不同心率组间的图像质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平均心率及心率波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并采用线性回归方程确定需进行干预的心率临界点.结果 在最佳重组时相上,可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占97.9%.冠状动脉总体、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及左旋支的图像质量评分与心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73、0.425、0.409、0.413(P均<0.001),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心率波动无明显相关(P>0.05).不同心率组间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心率<83.1次/min时,可获得优良的图像质量,而为获取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图像,心率应<119.1次/min.心率<65次/min时,舒张期重建的图像质量佳;心率>71次/min时,收缩期重建的图像质量佳.结论 心率波动对256层CT同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无显著影响,但心率仍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降低心率有助于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静息心率与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HFrEF-AF)患者预后的关联.方法 入选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收住的HFrEF-AF患者84例.依据患者静息心率分为两组:高心率组(心率>80次/min)和低心率组(心率≤80次/min).分析两组临床基本资料特征和静息心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静息心率与肾小球滤过率(rs=-0.223,P=0.041)、胺碘酮(rs=-0.230,P=0.036)、地高辛(rs=0.230,P=0.014)呈轻度等级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1年随访高心率组累积生存率小于低心率组(Log-Rank x2=9.644,P=0.0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心率>80次/min(HR=7.096,95%CI 1.293~38.958,P=0.024)、年龄(HR=6.720,95%CI 1.097~41.188,P=0.039)、β受体阻滞剂(HR =0.225,95%CI 0.059~0.861,P=0.029)是HFrEF-AF死亡的影响因素.结论 HFrEF-AF患者出院时,静息心率>80比≤80次/min者的死亡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29岁.因孕40周,每3min子宫收缩1次、全身出汗收入我院妇产科.体检:心界不大、BP16/10kPa(120/75mmHG),T36℃.心率48次/min,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两肺无殊.临床诊断;妊娠40周,胎儿宫内窘迫.心电图检查(图1A)示窦性心律.49次/min,Ⅱ、Ⅲ、aVF、V_4~V_6导联T波低平.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缓,T波改变.急诊行剖宫产术,术中顺利,新生儿正常.术后窦性心动过速(111次/min)T波恢复正常(图1B).翌日动态心电图正常,SDNN147(正常值141±39)ms.随访半年未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及T波改变(图略).  相似文献   

13.
正常人动态心电图为: 1)心率:24h总心率应>8万次,约为10万次左右,平均心率为60—90次/min,最慢心率>40次/min,最快心率<160次/min。 2)节律:①室上性早搏的发生率高达20~100%,正常值<100次/日,或<1/1000心搏。②室性早搏于50%的  相似文献   

14.
1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基本概念1.1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定义何谓缓慢性心律失常?教科书上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动过缓,心率<60次/min;临床上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动过缓,心率<50~55次/min。1.2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分类按发病部位可分为以下三大类。(1)窦房结及周围组织病变引起:①窦性心动过缓(心房、心室率低于60次/min),但临床多指低于50~55次/min;②窦性停搏;③窦房阻滞;④快慢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TedralSA治疗老年重度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效。 方法观察14例病人,均为男性,平均年龄74.6岁,病人静息时心率在40~50次/分,伴头晕、胸闷、乏力。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后,口服TedralSA每日0.5~1片分2次服。服药一个月后重复Holter检查。 结果服药后病人静息时心率调整在50~70次/分。治疗前后Holter检查,最快心率为84.14±3.99次/分和116.50±10.08次/分,P<0.001;最慢心率为34.93±2.79次/分和44.21±2.91次/分,P<0.001;平均心率为51.93±1.44次/分和63.29±2.27次/分,P<0.001;病人症状消失,无明显副作用。 结论TedralSA是一种治疗老年重度窦性心动过缓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率及心率波动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9例疑为冠心病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的原始数据在心动周期的40%~80%时相上进行图像重组。对直径>1.5mm冠状动脉节段进行评分(≤3分为满足临床诊断)。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平均心率及心率波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扫描时所有患者心率33~108次/min,平均62.2次/min。心率波动0.2~46.9次/min,平均4.4次/min。在最佳重组时相上,可满足诊断的图像占93.9%。图像质量与平均心率及心率波动显著相关。心率<69.7次/min及心率波动<15.7次/min时,可获得优良的图像质量;心率<63次/min时,舒张期重组的图像质量佳;心率>67次/min时,收缩期重组的图像质量佳。重组时相窗从舒张期切换至收缩期的心率范围为63~67次/min。结论心率及心率波动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有重要影响,减低心率及心率波动可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丁绍祥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0):4588-4590
U波是ECG上继T波之后0.02~0.04 s出现的一升支陡直而降支平缓的微小波,时限约0.16~0.25 s,平均0.20 s.以V2~V4导联显著;振幅约0.33 mV或T波振幅的11%;具有频率依赖性,在心率低于65次/min者中90%可见,而心率大于95次/min时很少出现;在V2~V5导联倒置属异常[1].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窦性心动过缓(平均心率<55次/min)患者在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出现的各种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且经常规心电图检查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100例。结果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出现大于2.0s的长R-R间期时,病因以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梗死常见,长R-R间期心电图改变原因从上至下依次为显著性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占43%(43/100),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占21%(21/100),二度房室传导阻滞17%(17/100),二度窦房传导阻滞10%(10/100),窦性停搏9%(9/100)。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显著窦性心动过缓的检测安全且有效,对能引起长R-R间期的病因分析及对各类心电图改变的正确诊断,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率和治疗率。  相似文献   

19.
吴谋军 《山东医药》2007,47(13):69-69
窦性心动过缓指窦性心律频率低于60次/min,可见于健康成人,也可见于迷走或交感神经阻滞、代谢类疾病或心脏疾病患者,临床治疗多取决于病因及心率,一般心率低于50次/min者多需治疗。2003年2月-2006年8月,我们采用稳心颗粒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患者5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对138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检查,其中心率〈60次/min者40例(A组)、60~65次/min者30例(B组)、65~70次/min者36例(C组)、〉700次/min者70例(D组),根据冠状动脉伪影多少及血管连续性评价各组重建图像质量。结果A、B、C、D组左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检查成功率分别为95%、93.3%、83.3%和50%,右侧冠状动脉分别为90%、93.3%、77.8%和50%,D组各冠状动脉节段检查成功率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认为冠状动脉MSCT检查前心率调整〈65次/min即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保持检查过程中心率稳定(变化〈30次/min)有助于提高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