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现状,探讨职业暴露后应急预防处理方法。[方法]对云南省2005年~2010年报告的由于职业因素引起的HIV暴露案例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2010年共发生职业暴露1138人,包括医护人员和公安司法人员;暴露类型主要包括针刺伤647例(56.9%)、血液接触皮肤粘膜305例(26.8%)和抓伤96例(8.4%)。974(85.6%)人实施暴露后预防(PEP),采用基本用药程序或强化用药程序进行干预治疗,所有病例随访未发现HIV抗体阳转者。[结论]HIV职业暴露后感染的危险度较低,但是应严格遵守安全防护措施,暴露后及时使用预防用药,可有效阻断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HIV职业暴露的防护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传染病医院28例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情况、预防措施及监测结果。结果 28例HIV职业暴露者中护士最多(19例,占67.86%),暴露发生地点病房最多(21例,占75%),暴露途径针刺伤及接触暴露各占50%,暴露级别2级暴露最多(14例,占50%),暴露源类型重度最多(18例,占64.29%),污染物来源血液最多(26例,占92.86%)。28例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后局部紧急处理,其中22例预防性用药,医学监测1年,所有暴露者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28例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者均未感染HIV,暴露人员中病房护士最多,一旦发生HIV职业暴露后局部紧急处理,危险性评估,联合预防性用药,是防止HIV职业暴露和暴露后感染HIV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职业暴露的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2009年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的人员结构、暴露方式、暴露级别及暴露源情况,是否紧急处理、及时上报,以及预防用药、监测等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2005—2009年共发生64例HIV/AIDS职业暴露,其人员结构:医师20例(高级5例,中级5例,初级10例),护士30例(中级5例,初级25例),实习医师4例,实习护士3例,清洁工7例;暴露方式:完整皮肤暴露30例,破损皮肤、黏膜暴露19例,针刺伤15例;暴露级别及暴露源:1级49例(轻度),2级13例(轻度6例,重度1例,暴露源不明6例),3级2例(重度);紧急处理15例;立即上报9例;预防用药3例;定期监测42例。无一例HIV感染发生。结论 HIV/AIDS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与传染源隐蔽(筛查不足、隐瞒病史、缺乏问诊技巧)、低年资的医务人员、实习人员及清洁工缺乏HIV/AIDS相关知识、防护意识薄弱、未采取标准预防等原因有关;减少HIV/AIDS职业暴露的发生必须针对上述因素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发生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的有关因素及结果。方法以发生职业暴露后填写的"艾滋病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及其后的5次血清学检测结果为依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发生HIV职业暴露的2名民警,经过一年的跟踪检测,最后确认未被感染,即HIV抗体阴性。结论发生HIV职业暴露后,虽然感染的概率较低,但切不可为此而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2002~2005艾滋病职业暴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艾滋病(HIV)职业暴露现状,探讨职业暴露后应急预防处理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浙江省2002~2005报告的由于职业因素引起的HIV暴露案例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 44起56人包括医务人员,公安司法职业暴露,暴露类型包括针头刺伤,抓咬伤和血液接触皮肤或粘膜,50人实施暴露后预防(PEP),有43人采用基本用药程序进行干预治疗,占76.8%(43/56);有7人采用强化用药程序;有6人自愿不实施PEP.目前所有病例随访未发现HIV抗体阳转者,有一例发生丙肝病毒(HCV)抗体阳转.结论 HIV职业暴露后感染的危险度较低,但是要注意加强对其他各类血液传播疾病的阻断防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云浮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现状和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情况,完善预防职业暴露感染HIV的防控措施。方法收集云浮市2009—2013年报告HIV职业暴露案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应急处理情况、预防用药的及时性及预防效果。结果云浮市2009—2013年共报告45例HIV职业暴露者,医务人员39例,占86.7%;公安人员6例,占13.3%。暴露方式以针刺和切割伤为主,占60%;暴露级别以Ⅰ、Ⅱ级为主,分别占20.0%和75.6%。91.1%(41/45)的暴露者实施了应急局部处理,86.7%(39/45)的人进行预防性服药,13.3%(6/45)无需进行预防性服药。所有病例医学观察12个月后,均未发现HIV抗体阳转。结论医护人员和公安系统人员是HIV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他们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增强其个人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时进行暴露后的应急处理,减少因职业暴露发生的HIV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四川省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状况和影响因素,探讨减少危害的措施。方法收集2005-2014年四川省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人员个案调查表,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四川省共计报告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人员893例,卫生医疗人员占80.1%(715/893)),公安司法人员占14.3%(128/893),其他人员占5.6%(50/893)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方式以针刺伤和切割伤为主,占64.1%(573/893),皮肤粘膜接触艾滋病病毒体液占28.6%(255/893),其他占7.3%(65/893)。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94.5%(844/893)的人员局部紧急处理,90.0%(804/893)的人员预防性服药,4h内用药的人员占35.4%(285/804)。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人员随访24周未发现艾滋病病毒抗体阳转者。结论卫生医疗人员是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暴露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度低。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防护药品的可及性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发生特点进行分析,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以及降低其发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某院2005~2009年发生的15例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进行职业暴露分级判断、危险度评估及预防性服药,并检测其HIV抗体. [结果]15例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者中,护士最多见(9例,占60%),其次为医生(4例,占26.67%)及检验人员(2例,占13.33%).暴露方式以接触暴露最多(10例,占66.67%),其次是针刺伤(5例,占33.33%).暴露分级以二级暴露最多(10例,占66.67%),其次为一级(3例,占20.00%)及三级(2例,占13.33%).暴露源类型以重度最多见(12例,占80.00%);污染物来源以血液为主(13例,占86.67%).预防用药13例,未进行预防用药2例.在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当天、第4周、8周、12周、24周及48周时对所有职业暴露者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结论]及时、规范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者进行伤口处理,正确评估其暴露级别和危险度,尽早、全程预防性用药是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者HIV感染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职业暴露发生、暴露后预防以及预后随访现状,为开展和加强HIV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德宏州2010-2015年上报的所有HIV职业暴露者的个案登记记录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5年期间,德宏州共报告323例,均未发现HIV抗体阳转者。其中220人(68.11%)为女性,229人(70.90%)年龄小于35岁,209人(64.71%)为医务人员。暴露方式以针刺或锐器刺伤为主,占72.14%(233/323);暴露发生地点以医疗单位为主,占82.66%(267/323);发生职业暴露后,323人立即对皮肤或粘膜进行清洗或消毒处理,279人在职业暴露后采用了预防性用药,156人完成了28 d的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PEP)疗程,6年HIV职业暴露人数变化浮动较大。结论 坚持"普遍性防护原则"、暴露后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暴露评估后尽早接受PEP有益于避免和降低职业暴露者感染HIV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艾滋病病毒职业性暴露应急系统响应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性暴露应急系统,分析应急响应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02~2004年报告的广东省各地HIV职业性暴露个案。结果2002~2004年共报告152例HIV职业性暴露个案,其中医务人员占74.34%,干警占13.82%。29.61%是皮肤黏膜接触性暴露,70.39%是创伤性暴露。暴露级别中,一级暴露占57.24%,二级暴露占35.53%,三级暴露占7.24%。94.74%的暴露者进行了暴露后应急局部处理。发生暴露后,只有38.16%的暴露者采用了合理的处理方案。104例(68.42%)进行了预防性服药,但其中仅有27.88%(29/104)的人采用合理的服药方案。48例(31.58%)未进行预防性服药,但其中仅有60.42%(29/48)的人是真正无需预防性服药者。92例暴露者经12个月的随访未发现有感染HIV者。结论广东省HIV职业性暴露应急系统能有效地响应全省HIV职业性暴露事件,但仍需加强对职业性暴露后应急处理技术的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11.
HIV职业暴露8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相关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评估暴露后处理的效果,为更好地预防HIV职业暴露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询问记录83例HIV职业暴露者的一般情况、暴露方式、评估暴露级别并进行相应的暴露后处理;随访观察处理的效果. 结果 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公安人员是HIV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发生暴露后局部采用清洗-挤血-消毒等完整处理措施的比例逐年升高,暴露到预防用药的时间逐步缩短,83例中1名护士可能为HIV职业暴露感染. 结论 随着HIV感染者不断增多,医务人员和公安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的机会增加,有关人员应树立普遍性预防的观念,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将HIV职业暴露及暴露后感染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护理人员HIV职业暴露后感染情况及部分感染HIV护理人员情况,为预防护理人员发生HI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2004年1月—2015年6月发生的HIV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及2001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住院、门诊咨询或院外会诊的抗HIV阳性的护理人员及其配偶的HIV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76例护理人员HIV职业暴露进行规范化处理及随访后均未发生HIV感染。13例感染HIV的护理人员中既往可能职业暴露感染3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输血感染5例,性传播感染4例(其中男护士同性性行为感染2例),感染途径不明1例;发生二次传播2例;目前存活9例。感染者多得到有效治疗并改为从事后勤工作。结论护理人员常发生HIV职业暴露,可能职业暴露感染均发生在未实施规范化管理的情况下,实施规范化管理可避免HIV职业暴露感染的发生。性传播(包括男男同性性行为)已成为护理人员感染HIV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2015-2018年广安市广安区手术室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现状,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降低手术室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01/03,根据广安市广安区现有的医院数量、性质,结合本项目资金预算,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三级甲等、二级乙等和一级甲等医院各1家,以手术室的医护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职称、HIV职业暴露经过等资料,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3家医院手术室在2015-2018年间共发生职业暴露404例,其中发生HIV暴露34例(8.42%)。三级甲等医院发生HIV职业暴露18例(52.94%),二级乙等和一级甲等医院16例(47.06%)。手术室医生和护士发生HIV职业暴露分别为15例(44.12%)和19例(55.88%)。年龄<30岁、30~岁和≥40岁组医护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分别为15例(44.12%)、11例(32.35%)和8例(23.53%)。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的手术室医护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分别为18例(52.94%)、6例(17.65%)和10例(29.41%)。HIV职业暴露环节中,锐器伤为主要暴露环节(88.24%)。暴露后,立即局部挤血+冲洗+消毒、立即局部挤血+消毒、立即局部挤血/冲洗、未立即处理的比例分别为73.53%、8.82%、11.76%和5.88%,且100%的手术室医护人员HIV暴露后均进行了血液检测和使用HIV用药程序预防治疗。暴露后未进行局部规范处理的原因主要为防护意识差、缺乏正规/严格的防护教育及工作繁忙。结论广安市广安区手术室医护人员存在一定比例的HIV职业暴露,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措施以减少手术室HIV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职业暴露发生原因及结果,为今后采取预防职业暴露措施,预防职业暴露发生,降低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方法收集2005年前唐河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职业暴露发生原因,按照卫生部[卫医发(2004)108号]《指导原则》进行职业暴露分级判断和危险度评估、预防性服药,利用ELISA法对其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8例职业暴露人员中,3例为临床医生,2例为护士,1例为助产士,1例为检验人员,1例为司乘人员。职业暴露Ⅰ级6例,Ⅱ级2例;预防服药6例,未进行服药2例;经过连续5次检测,8例职业暴露人员均为HIV抗体阴性。结论早期、规范处理职业暴露者伤口,配合预防性服药能有效降低职业暴露HIV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HIV感染剖宫产术中职业暴露的特点,探讨职业暴露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02年4月-2013年12月开展的282例HIV感染剖宫产术中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观察、比较自2008—2013年开展职业防护培训前后HIV感染剖宫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类型差异等。结果282例HIV感染剖宫产术中有6例发生职业暴露,发生率2.13%。开展HIV感染剖宫产职业防护培训前(2008年以前)职业暴露发生率13.16%(5/38),明显高于职业防护培训后(2008年1月-2013年12月)0.41%(1/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4例为针刺伤引起、2例为无保护接触引起。结论本研究HIV感染剖宫产发生职业暴露更易在未经职业防护培训的早期发生,且以针刺伤为主。经职业防护培训后,通过规范手术操作、减慢手术速度、严格执行普遍性防护措施等可减少HIV感染剖宫产术中职业暴露发生。  相似文献   

16.
An estimated 2.8 million people in Africa have dual infections with tuberculosis an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 numbers of cases of tuberculosis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HIV epidemic, chemoprophylaxis may become a cost effective tuberculosis control measure in high prevalence countries. Although isoniazid (INH) is the only drug evaluated in controlled trials of preventive tuberculosis therapy, studies are now under way to determine the efficacy of INH and other drugs, including rifampicin and pyrazinamide, in preventing tuberculosis reactivation in persons with HIV infection. If chemoprophylaxis is effective in persons with dual infection, further studies will be required to determine whether chemoprophylaxis is cost effective for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whether it is feasible to introduce it as a community control meas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