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廉皓屹  白黎志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1903-1904
目的:探讨骨折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骨折患者35例,分别于伤后24小时内及3、5、7天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IL-10和TNF-α含量,并分析IL-10和TNF-α水平以及TNF-α/IL-10比值与患者伤情、严重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骨折患者血中TNF-α含量于伤后第五天起开始下降,至第七天最明显;伤后血中IL-10含量呈现波动性上升;TNF-α/IL-10比值呈持续性下降,其中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组下降较非MODS组显著(P〈0.05);TNF-α/IL-10比值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622,P〈0.05),与患者感染率呈显著负相关(r=-0.868,P〈0.01)。结论:创伤应激后可出现TNF-α/IL-10持续性下降,与患者的免疫机能、预后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创伤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创伤患者35例,分别于伤后24h内、3、5、7d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并分析IL-4和TNF-α水平以及TNF-α/IL-4比值与患者伤情、严重并发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创伤患者血中TNF-α含量于伤后第5天起开始下降,至第7天最明显;伤后血中IL-4含量呈现波动性上升;TNF-α/IL-4比值呈持续性下降,其中MODS组下降较非MODS组显著(P<0.05);TNF-α/IL-4比值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622,P<0.05),与患者感染率呈显著负相关(r=-0.868,P<0.01)。结论创伤应激后可出现TNF-α/IL-4持续性下降,与患者的免疫机能、预后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在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5例SIR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29)。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PGE1 100μg/次静滴,8小时一次,连用7天。两组同时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观察SIRS的变化。结果:治疗组T、RR、HR及WBC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IL-10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转为MODS明显减少(P〈0.05),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PGE1可通过上调抗炎因子和下调促炎分子,调控机体炎症反应,阻断SIRS向MODS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应用及对血浆TNF-α、IL-6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CBP治疗MODS患者26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血常规及血浆TNF—α、IL-6等指标的变化。结果CBP治疗后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等显著下降(P〈0.01),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得到明显纠正(P〈0.05),C-反应蛋白(CRP)明显降低(P〈0.05).血浆TNF-α、IL-6浓度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后26例患者中8例存活,存活率为31%。结论CBP能有效纠正MODS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消除炎性反应物质,防止脏器损害的进一步发展,改善预后,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陈善  周文 《海峡药学》2008,20(12):97-99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年龄60岁以上的原发性轻中度(1-2级)高血压患者60例,给予缬沙坦(80~160mg&#183;d^-1)治疗,接受8周治疗。治疗期间监测血压和,心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8周后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选取体检血压正常的年龄60岁以上老年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的血浆hs—CRP、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缬沙坦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显著下降(P〈0.05),血浆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而心率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第8周与第4周相比,血浆hsCRP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而IL-6和TNF-α水平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浆炎症因子水平表达升高,缬沙坦能降低这些血浆炎症因子水平,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这种作用可能被强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在阻断重症多发性创伤(SMI)所致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58例重症多发性创伤伤员随机分为试验组(n=31)和对照组(n=27),并选2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对照组予常规综合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加CVVH治疗。两组同时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Iβ(IL—I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观察SIRS临床指标的变化;健康组检测结果为正常对照。结果试验组T、RR、HR及WBC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CRP、IL—Iβ、IL-6和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转为MODS明显减少(P〈0.05),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CVVH可通过下调炎症介质,调控机体炎性反应,阻断重症多发性创伤所致的SIRS向MODS发展。  相似文献   

7.
急性百草枯中毒后MODS患者血清TNF-α和IL-10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TNF-α、IL-10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32例APP后MODS患者与30名健康人血清TNF-α、IL-10水平,分析APP后MODS患者血清TNF-α、IL-10水平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指标的关系。结果APP后MODS患者血清TNF-α、IL-1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但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IL-10水平与APACHEⅡ评分、BUN、Scr呈正相关(P〈0.05),与Pa02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TNF-α、IL-10参与了APP后MODS的发病过程,且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血清TNF-α、IL-10水平可作为APP后MODS患者多器官功能损害程度评估与预后判断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汪毅  周勇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8):1115-1116
目的:探讨多发性创伤患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ELISA法检测62例多发性创伤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12小时,1、2、3、7、14天(ISS≥10)血中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变化,并与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多发性创伤后血中NO、TNF—α和IL-4水平早期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于伤后第三天后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于伤后2周仍显著高于正常。多发性创伤NO、TNF—α.及IL-4水平升高幅度与I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动态观察多发性创伤患者细胞因子活性的变化有助于病情的评估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9.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渝峰 《中国医药》2008,3(11):697-698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将符合MODS诊断标准的患者41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连续性肾脏替代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原发病治疗、乌司他丁抑制炎症因子等常规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d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NF—α、IL-6以及SCr、BUN均下降(P〈0.05或P〈0.01),连续性肾脏替代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性肾脏替代组住ICU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比单纯药物治疗MODS能更有效地阻断炎症反应,对受损脏器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早期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96例老年CHD患者分为黄芪治疗组(54例)和常规治疗组(42例),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黄芪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d。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的含量,并对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另选正常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结果黄芪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血清中IL-6、TNF-α的含量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黄芪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中IL-6、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但黄芪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黄芪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老年CHD患者旱期血清中IL-6、TNF-α含量,而且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因子1/辅助性T淋巴细胞因子2(Th1/Th2)比值异常的意义。方法空腹抽取45例大肠癌患者(试验组)手术前、后的外周血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运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 IL-10)及Th1/Th2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及不同Ducks分期患者术前IL-2、IFN-γ、TNF-α外周血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膊.05),IL-4、IL-6、IL-10外周血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Th1/Th2比值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Ducks分期Ⅲ、Ⅳ期患者术前IFN-γ显著高于Ⅱ期患者( P <0.05),IL-4显著低于Ⅱ期患者( P <0.05),Th1/Th2比值较II期患者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术后IL-2、TNF-α和IFN-γ的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 P <0.05), IL-4、IL-6和IL-10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 P <0.05), Th1/Th2比值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术后IL-2、TNF-α和IFN-γ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组Ⅲ、Ⅳ期患者术后Th1/Th2比值较试验组Ⅱ期患者及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外周血中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水平显著下降,Th2类细胞因子IL-4、IL-6、 IL-10表达显著升高, Th1/Th2比值下降,机体免疫调定点向免疫耐受方向漂移,使机体对体内癌细胞免疫识别机免疫清除能力下降;大肠癌手术后Th1类细胞因子外周血水平显著升高,Th2类细胞因子外周血水平明显降低,Th1/Th2比值趋向正常状态,机体的免疫识别及免疫清除能力增强,机体的抗肿瘤机能有所恢复;大肠癌晚期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和Ⅱ期大肠癌患者的Th1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更严重。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松  马立宪  王刚  陈丰哲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4):3717-3718
目的:明确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发病过程中细胞因子TNF—α、IL-1、IL-6的动态变化与相关性。方法:75份血清采自住院各病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应用EU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和IL-6含量,直线相关分析细胞因子间相关性。结果:血清TNF-α与IL-1含量呈明显正相关(γ=0.9270,P〈0.05),血清TNF—α与IL-6含量呈明显正相关(γ=0.8986,P〈0.05),血清IL-1和IL-6水平呈明显正相关(γ=0.9301,P〈0.05)。结论:在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过程中,炎症细胞因子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以网络形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重度创伤患者细胞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患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8例重度创伤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12h,3、7、14d(ISS≥10)血中IL-4(IL-4)、IL-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并与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多发性创伤后血中IL-4、IL-6及TNF-α水平早期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于伤后第3天后达到高峰(P〈0.01),随后逐渐降低,于伤后2周仍显著高于正常。多发性创伤IL-4、IL-6及TNF-α水平升高幅度与I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动态观察多发性创伤患者细胞因子活性的变化有助于病情的评估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试验设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祛痰、机械通气、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疗程为14d。比较2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急性肺损伤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MODS评分)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评分)。结果:治疗7d和14d后,治疗组患者IL-6、TNF-α、肺损伤评分、MODS评分和SIRS评分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2组间IL-10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显著改善重症肺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卡维地洛对其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62例CHF患者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TNF-α和IL-1β浓度。6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两组治疗3个月。结果:CHF组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F患者TNF-α和IL-1β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改善.而B组治疗后TNF—α和TL-1β下降明显(P〈0.01)。结论:TNF—α、IL-1β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有关,卡维地洛可降低CHF患者的TNF-α、IL-1β.从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林尤宁 《河北医药》2011,33(17):2616-2617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血浆白介素(IL)、干扰素-γ(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5例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1例有肾功能异常,并与60例健康儿童比较。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4、IL-12、IFN-γ和TNF-α。结果HSP组的IL4和TNF-α明显升高,IL-12和IFN-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有肾损害患者的IL-4、IL-12和IFN-γ与无肾损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损害患者的TNF-α水平浓度明显升高,与无肾损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4、IL-12、IFN-γ和TNF-α可能参与了HsP的发病进程,TNF-α与HsP肾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阻断剂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及TNF-α与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方法:32例经肾穿刺活检证实为原发性CGN并伴有明显蛋白尿患者,分别接受AngⅡ阻断剂[苯那普利、缬沙坦或两药联合(苯那普利+缬沙坦)]治疗,疗程8-12周。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TNF-α、尿TNF-α、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水平,并观察血、尿TNF-α水平与蛋白尿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后患者血、尿TNF-α水平、24小时尿蛋白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分别为(7.8±3.9)vs(5.0±1.6)fmol/mL,(11.9±6.8)vs(8.3±3.5)fmol/mL,(2、55±2.01)vs(0.97±0.52)g(分别为P〈0.01,P〈0.05,P〈0.01)。治疗前后血TNF-α水平和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515,P〈0.01;r=0.385,P〈0.05)。治疗前后尿TNF-α与24小时尿蛋白也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622,P〈0.05;r=0.360,P〈0.05)。结论:CGN患者血、尿TNF-α水平升高,与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AngⅡ阻断剂可有效降低血、尿TNF-α的水平,减少蛋白尿及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和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临床疗效。方法103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及CVVH治疗;治疗组5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肾功能的变化以及ICU住院天数、cVVH应用时间和患者死亡风险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下降;血清TNF-α、TXB2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血清6-keto—PGF1a均显著上升(P〈0.05),但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患者ICU住院天数及CVVH应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UT联合CVVH治疗MODS可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NF-α、IL-6、IL一10的含量。结果心功能Ⅳ级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0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心功能Ⅱ、III级组(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的TNF-α、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和对照组(P〈0.05)。CHF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755,-0.751)。CHF组血清IL-10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r=0.476)。结论TNF-α、IL-6、IL-10水平与CHF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黄宏伟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404-340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TNF-α和IL-10在AP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AP患者分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于入院后第一、四、七日分别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于-20℃冰箱保存,血清TNF-α和IL-10细胞因子均采用ELISA法测定。结果:(1)MAP组和SAP组患者TNF-α和IL-10水平均有明显的增高,MAP组患者TNF-α水平在第一日最高,在第四、七日依次递减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SAP组患者TNF-α水平在入院后第一,四日最高,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gt;0.05),但第七日则明显下降与前一时间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入院后同一时间段SAP组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MAP组(P〈0.05)。MAP组和SAP组患者IL-10水平在第一日最高,在第四、七日依次递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入院后第一日SAP组患者IL-10水平明显低于MAP组(P〈0.01),在第四、七日IL-10水平虽在递减,但与MAP组相比与差异显著性(P〉0.05);(2)MAP组、SAP组与对照组相比,TNF-α和IL-10水平均有明显增高(P〈0.05),SAP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MAP组(P〈0.05),而SAP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MAP组(P〈0.01)。结论:促炎一抗炎细胞因子平衡在决定AP全身表现及临床转归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