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病理性瘢痕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瘢痕是创伤愈合过程的必然产物。当创伤修复过程发生异常时,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大量沉积,发生真皮组织过度增生,出现病理性瘢痕或称异常瘢痕,即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长期的临床经验和众多研究成果在病理性瘢痕发病机制及防治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但尚无理想的治愈瘢痕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我科2003年10月-2007年11月对不宜使用传统方法或已经使用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的138例病理性瘢痕患者,选用瘢痕内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增殖性瘢痕常发生于深Ⅱ度烧伤自行愈合的部位,此外也见于普通切口缝合后的切缘上。其特点是瘢痕高出皮面,形状不规则,潮红充血,质坚韧,不向周围生长扩张,往往在延续数月或数年以后开始逐渐发生退化,软化变平,颜色转淡。瘢痕疙瘩是一种过度增生的异常瘢痕组织,隆起于皮肤表面,其内有大量胶原  相似文献   

4.
<正>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长期以来,临床上多采取手术加放射治疗为主,对病人痛苦较大,治疗费用较高。2001年以来,我们使用去炎舒松局部瘢痕组织内注射的方法治疗病理性瘢  相似文献   

5.
硅凝胶膜在病理性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理性瘢痕的治疗方法有多种,硅凝胶膜作为一种无创简便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文章总结了硅凝胶膜出现后26年来的理论研究及其治疗效果的相关文献,分析硅凝胶膜的有效性及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病理性瘢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主要由间质组织产生,对人体不同组织和细胞发挥着不同的调控功能,参与创伤愈合,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病理性瘢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1-09/2006-05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6-05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其受体。②影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因素及信号转导。③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病理性瘢痕及治疗。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253篇相关文献,4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206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资料综合:生理状态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胚胎的发育、间质组织的生长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病理情况下,它与多种组织器官的纤维化,肿瘤的生长与凋亡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结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不同状况下发挥不同的作用,既可以促进创伤的愈合,过多分泌则又促进病理性瘢痕的产生。抗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中和抗体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其促病理性瘢痕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评价硅凝胶膜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资料来源: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2009年第3期)、 MEDLINE光盘数据库(1966/2009-09)、EMBASE光盘数据库(1984/2009-09)、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2009-09)、维普中文数据库(VIP,1989/2009-09)、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09-09)及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资料选择:筛选所有应用硅凝胶膜治疗病理性瘢痕,对照组为空白或其他治疗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及临床对照试验,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1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局评价指标:主要指标为瘢痕大小,次要指标包括瘢痕颜色、弹性或质地,患者对外观的主观评价,痛、痒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症状改善时间等.结果:硅凝胶膜在改善瘢痕弹性、颜色、患者主观评价方面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R弹性=8.60,95%Cl2.55~29.02),(RR颜色=21.33,95%Cl 4.33~104.99),(RR患者主观评价=32.33,95%Cl 6.63~157.59).硅凝胶膜不良反应一般较轻,易缓解.结论:硅凝胶膜在改善病理性瘢痕颜色、弹性及患者主观评价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硅凝胶在改善瘢痕大小方面并无显著疗效.硅凝胶膜并不优于其他治疗方法.可以认为硅凝胶膜治疗病理性瘢痕是安全的.由于纳入的研究质量均低,结果具有高度的偏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病理性瘢痕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三电极直流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电直读光谱仪检测:①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扁平瘢痕、正常皮肤组织的Zn、Cu、Fe、Mn、Se 5种微量元素含量;②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周围皮肤5种微量元素含量;③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央部和边缘部组织5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组织5种微量元素含量较扁平瘢痕和正常皮肤均减少,且较自身正常皮肤均显著性下降,而瘢痕疙瘩与增生性瘢痕间、扁平瘢痕与正常皮肤间、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患者自身皮肤与正常皮肤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瘢痕疙瘩内部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央部5种微量元素含量较边缘部均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而增生性瘢痕中央部和边缘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微量元素变化与瘢痕的病理、生理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李婷 《临床误诊误治》2007,20(12):45-46
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及子宫肌瘤病的年轻化,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也随之增加,其分娩方式有待进一步探讨。我院2001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瘢痕子宫再次妊娠238例,本文就其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田卓  刘巍敏  汤諹 《临床医学》2013,33(4):111-114
1瘢痕创伤愈合是人体组织修复的自然过程,瘢痕组织是伤口愈合阶段,在凝血、炎症以及组织重塑等因素干扰下形成的结果[1],是正常的伤口愈合的重要环节。一般而言,瘢痕在创伤后6个月逐渐平复且接近正常皮肤。但在许多临床情况以及患者体质的影响下,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皮肤磨削术治疗面部萎缩性瘢痕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患者在面部神经阻滞或皮下浸润麻醉下用牙科台钻带动砂轮,以8000~10000 r/min的速度在面部皮肤瘢痕区进行磨削,术后加压包扎。结果:总有效率为100%,本手术对水痘、带状疱疹、寻常性痤疮等形成的凹状瘢痕有显著疗效,主要并发症为色素沉着(31.25%)。结论:皮肤磨削术是治疗面部萎缩性瘢痕的有效方法,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光疗研究护理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介绍光疗的研究进展,并解决光疗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方法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光源的发展及光疗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归纳。结果光源的种类较多,方法多样。光源由传统的日光、冷白光、日光灯、蓝光灯、卤灯发展到近几年推出的绿光、蓝光发光二极管等;方法有双面蓝光箱、单面蓝光治疗仪、光纤毯、蓝光毯、蓝光床、蓝光发光二极管等。讨论临床上应严格掌握光疗指针,根据病情选择光疗方式。普遍认为双面蓝光箱比单面蓝光治疗仪效果好,蓝光箱比蓝光毯光照效果好,而蓝光加绿光效果最佳。为了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光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儿眼睛及外生殖器;保持皮肤清洁、完整,防止感染;维持体温的恒定;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相似文献   

13.
于景红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1665-1667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仍无有效的根治方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使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大多数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欠佳。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普及,使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社区内进行预防及治疗成为现实,但同时也对社区医护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本文主要针对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特点,对社区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为临床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初步探讨了眼眶炎性假瘤的超声显像及其病理基础.结果:眼眶炎性假瘤的声像图表现无特异性,易与眼眶内真性肿瘤相混淆,但其声像图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此病的诊断.眼眶内炎性假瘤不同的声像图表现取决于其不同的病理组织结构含量.超声显像是诊断眼眶炎性假瘤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医源性脾损伤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医源性脾损伤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对1984年7月—2009年7月21例与手术有关的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例脾损伤发生于胃手术9例(42.8%),结肠手术6例(28.6%),肝脏手术3例(14.3%),其他手术3例(14.3%)。各例均经手术治愈,其中行脾切除术12例(57.1%),脾修补术4例(19.1%),局部止血5例(23.8%)。结论:医源性脾损伤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根据脾损伤的程度选择合理术式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修复的手术方法。方法:1998-2004年,对14例30个部位烧伤后增生性瘢痕进行瘢痕削除后刃厚皮片移植。结果:所有病人术后外观改善,症状消除,效果满意。结论:瘢痕削除后刃厚皮片移植手术简单实用,在大面积深度烧伤后非功能部位增生性瘢痕的修复中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35例乳腺癌的超声显像及其病理基础进行初步探讨.单纯癌19例、浸润小叶癌4例、浸润导管癌5例、髓样癌3例、硬癌4例.前三者体积小,内部呈低回声反射,血供不丰富;后两者体积较大,内部呈强回声反射,血供丰富.其病理基础与癌肿细胞大小、形态、分布状态以及弹力纤维含量和增生血管多少有关.超声诊断乳腺癌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目前最好的检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近端病理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行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22例肱骨近端病理性骨折患儿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影像学检查结果、骨折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儿骨折愈合良好,平均9周骨折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及针道感染等发生;1例因术后过早、过度负重活动导致克氏针松动及骨折断端成角,再次手术后行Samfiento支具固定,术后12周骨折愈合;按照Conmanl-Murley评分法评定疗效,优1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5.5%。结论: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近端病理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对骨折愈合影响小、避免二次切开取内固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赵洪鉴  李浩 《华西医学》2010,25(5):854-855
目的了解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理反射变化与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2月对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双下肢病理反射动态观察,结合头部影像学(CT、MRI)跟踪,观察其病情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病情有不同程度加重,影像学显示脑水肿加重,双下肢病理征阳性。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病理反射变化对病情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病理性瘢痕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伟人  岑瑛  陈波 《华西医学》2006,21(1):28-28
目的:了解病理性瘢痕中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化学比色法测定正常人皮肤(8例)、增生性瘢痕(10例)、瘢痕疙瘩(10例)及成熟瘢痕(7例)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结果:与正常人皮肤比较,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P<0·05),成熟瘢痕与正常人皮肤比较无差异(P>0·05);与成熟瘢痕比较,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MDA含量非常显著升高(P<0·01);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病理性瘢痕中自由基含量增加引起脂质过氧化程度加重,瘢痕过度增生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