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耳电针防治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内脏牵拉反应50例晏富合,姚俊林,刘淑琪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虽然手术不大,但内脏牵拉反应发生率较高。我院自1992年开始,在硬膜外麻醉下加耳穴电刺激防治内脏牵拉反应,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组100...  相似文献   

2.
在解决针麻手术的内脏牵拉反应时,临床常采用远节段的经络穴或近节段的背俞与夹脊穴、督脉穴深刺电针以及同神经电刺激等方法。为了了解上述四种选穴方法各自的作用机理,我们作了一些实验观察,并根据所得结果提出了初步的看法。实验动物用猫,在清醒的肌肉麻痹的条件下,以单个方波刺激左侧内脏大神经,在同  相似文献   

3.
耳穴贴压法防治手术中内脏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中内脏牵拉反应 ,常表现为恶心、呕吐、牵涉痛、心律减慢等 ,是一种牵拉内脏时引起的迷走神经反射 ,常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笔者运用耳压法防治术中内脏牵拉反应 ,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患者 60例 ,年龄均在 60岁以上 ,其中男 32例 ,女 2 8例 ;阑尾手术 2 0例 ,胃手术 2 0例 ,胆囊手术 2 0例。将上述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 ,各 30例。A组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 ;B组未用耳穴贴压。2 治疗方法(1)选穴 :阑尾手术选左耳穴 :胃、交感 ;右耳穴 :阑尾、神门。胃手术选左耳穴 :交感 ,升压 ;右耳穴 :胃、脾、神门…  相似文献   

4.
内脏牵拉反应仍然是现时针麻手术中极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动物实验上,以记录海马电的θ节律的方法作为反映内脏牵拉的客观指标进行研究,是比较便利的。为了更好地观察针刺穴位对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在记录海马电位的同时有必要记录一些其它客观指标,以便与海马电位变化互相对比进行分析。本文同时记录脑电、海马电、心电和动  相似文献   

5.
在24只清醒的箭毒化的兔进行实验,以多导生理记录仪同时记录海马电、脑电、心电和股动脉血压,并观察牵拉胃时的变化以及电针穴位对这些变化的影响。见到,躯体痛刺激(夹捏尾巴)和内脏刺激(牵拉胃)时海马电出现明显的θ节律,同时脑电表现去同步,血压的改变,前者升高,后者降低,证明躯体痛和内脏痛在中枢反应的本质是不同的。电针“胃俞”穴,诱导15分钟,在一部分动物见到海马电最初呈现θ节律,约1~2分钟即转为抑制性的综合波的形式,一直  相似文献   

6.
内脏痛反应动物模型及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内脏痛反应动物模型内脏牵拉反应(包括内脏痛,以下同)是针麻手术中存在的“三关”之一。研究针麻手术中内脏牵拉反应的规律,提高针麻抑制内脏牵拉反应效果,阐明针刺抑制内脏牵  相似文献   

7.
针刺麻醉所存在的镇痛不全比较突出地表现于腹部手术中。在挤压、扩张或牵拉各种脏器时,病人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痠、胀、重、痛等难以表达的复合感觉(简称为内脏痛);同时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肉紧张、恶心或呕吐等反应。习惯上把它们统称为内脏牵拉反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曾用动物进行实验,观察了针刺抑制内脏痛的效应及其特点,试图为寻找某种比较有效的缓解内脏痛或内脏牵拉反应的方法提供一些初步资料。  相似文献   

8.
电针穴位对内脏-耳穴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临床和实验研究皆证实,内脏疾患可引起耳廓导电量增加和低电阻点增多的反应。此种反应可能有部位上的相对特异性,可称之为内脏—耳穴反应。这一内脏与耳廓相联系的现象与中医的经穴脏腑相联系的现象一致。但是,内脏、耳穴、体穴三者之间是否有关?针刺某一穴位除能调整内脏功能外是否能对内脏—经穴反应有一定的影响?这也是很有意义的课题。本实验是以电刺激胃迷走神经或电刺激心脏引起耳廓特异部位的导电量增加和低电阻点增多,再电针相应体穴或对侧耳廓相应点观察对内脏—耳穴反应的影响,来进一步研究经穴脏腑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 内脏牵拉反应与针麻效果关系很密切,临床针麻往往因为内脏牵拉反应严重而增加术中用药量或改变麻醉方法,因此研究针刺控制内脏牵拉反应是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针刺抑制内脏痛和内脏牵拉反应原理,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资料。1976年我们根据患者接受电针刺激量的大小以观察其对术中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发现耐电量大者术中反应发生率低,耐电量小者术中反应发生率高。后来我们采取诱发的方法提高患者术前耐电针阈,意图控制术中内脏牵拉反应,结果证明确实有效,现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10.
第一部分针刺抑制内脏痛与内脏牵拉反应的规律一、提高胃针麻手术效果的临床研究在提高临床胃大部分切除术效果上有新的进展。如辽宁省针麻会战组、庄河县医院、沈阳医学院针麻协作组及广东省湛江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麻醉组。他们的主要经验是通过选穴、配穴、改革电针仪、改革手术操作等措施取得的。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上腹部手术中针麻“三关”表现比较突出的特点,本文对针麻下胃手术的生理指标变化进行了观察,并分析了内脏痛及内脏牵拉反应的规律,找出控制的方法以提高针麻胃手术优良率,逐步探索针麻的原理。 101例针麻胃大部切除术中的针麻穴位处方共分四组:一组为体针,二组为穴区带不留针加体针,三组为穴区带留针,四组为穴区带不留针加头针。其中以四组效果最好,优良率达80%。  相似文献   

12.
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时内脏牵拉反应较重,临床有试用各种药物及方法对抗牵拉反应的报道。笔者观察了曲马多预防牵拉反应的效果,并与传统的牵拉反应抑制剂杜氟合剂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杨伯炜  杨国栋 《中国针灸》2000,20(6):329-331
选择ASA I~Ⅱ级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乙类手术36例,患者无胃肠、肝、胆疾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防治硬膜外阻滞下内脏牵拉反应,并观察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第二掌骨侧疗法结合药物注射法,在患者清醒状态下可有效预防牵拉反应,对防治术后吗啡椎管内止痛引起的恶心、呕吐及缩短肠排气时间有效,可以减少镇静、镇静剂用量,安全性高,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为探讨提高针麻效果克服内脏牵拉反应总结了1975.12至1977.8期间100例针麻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对比了肢体穴位组、扶突组、新穴Ⅱ组、新穴Ⅱ胸8~10组和新穴Ⅱ心俞组等五组不同的穴位处方,使用不同的刺激参数和术前、术中辅助用药。发现采用新穴Ⅱ心俞这一组的针麻优良率和成功率较高,分别为81.48%和96.3%。从经络学说、解剖和生理学等方面讨论了新穴Ⅱ、心俞穴位的作用原理,认为可能与刺激迷走  相似文献   

15.
曲马多防治硬膜外阻滞下内脏牵拉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膜外阻滞下行上腹部手术,内脏牵拉反应发生率较高。以往一般采用较大剂量的镇痛、镇静剂,如哌氟合剂,虽取得一定效果,但仍不甚满意。近来,笔者用曲马多复合氟哌啶预防硬膜外阻滞下上腹部手术时内脏牵拉反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内脏(胃)牵拉反应中内脏(胃)牵拉痛是胃手术时“三关”中的最主要一关,是针麻条件下胃手术成败的关键。有关此方面的理论性研究不多,其中胃牵拉痛向中枢传入途径,仅见有少数由生理和临床的报导,但还有争论;胃牵拉痛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罗通定硬膜外腔注射防治内脏牵接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 ,探查暴露分离胃肠胆脾等脏器时 ,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内脏牵拉反应即恶心、呕吐、鼓肠、胃痛或肩背部放射痛等 ,不但影响手术操作的进行 ,而且也给患者造成了心理损害。为预防术中内脏牵拉反应 ,1998年 2月~ 1999年 5月 ,笔者采用硬膜外腔注射罗通定防治内脏牵拉反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选择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 60例。其中胆囊摘除术36例 ,脾脏切除术 14例 ,胃大部切除术 10例。年龄最小的 2 3岁 ,最大的 68岁。术前检查均无明显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肝肾功能正常。麻醉前 30分钟肌注苯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在背根反射和轴突反射实验条件下 ,穴位刺激对内脏组织的效应。方法 :以神经源性炎症反应作为经络活动的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电刺激“足三里”穴经背根反射和长轴突反射可引起胃肠道等消化系统内脏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 ,而其他内脏组织不出现类似反应 ,这与我们以前刺激“承山”穴引起泌尿、生殖系统内脏的反应形成鲜明对照 ,为揭示经脉 脏腑相关联系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如果实验前 6天预先给穴位注射辣椒素 ( 6 6mM ,50 μL) ,则电刺激穴位后相关内脏组织出现的Evans蓝渗出被阻断。结论 :穴位刺激引起内脏组织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是由辣椒素敏感的传入纤维介导的。  相似文献   

19.
背部腧穴的分布与脏腑关系探析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沈雪勇倪秀冬在背部腧穴中,五脏背俞穴的分布与内脏的关系最为明显。肺俞、心俞、脾俞、肾俞五个背俞穴所处位置的或上或下,与相关内脏的所在部位是对应的,如肺在五脏中位置最高,故肺俞穴在五脏背俞穴中亦位居...  相似文献   

20.
阑尾穴注药消除阑尾牵拉反应的效果观察福建省人民医院(350004)刘飞,王其豪,林玉冰硬膜外腔麻醉下施行阑尾手术,术中病人常感上腹部或心窝部牵拉不适和疼痛,我院试用小剂量杜冷丁和氟哌啶穴位注射,观察消除术中牵拉反应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